英語啟蒙晚了怎麼追?聊聊我和女兒的故事

2020-08-28 妙爸不是滅霸

因為馬上要開學了,前幾天分享了我們父女倆這個疫情期間的英文原版閱讀成果,算是對這幾個月的一段總結。

有不少朋友提出一個疑問:我們家孩子也是啟蒙晚了,看到你家後面補救效果還算不錯,挺羨慕的。

可是6歲零起點的時候,怎麼實現從0到1的進階呢?

這的確是一個難題。事實上,我們在市面上能看到的許多文章,大都在刻意迴避這個問題,大家能看到的往往也都是模稜兩可的搪塞。

一方面是很多人只是照本宣科,並沒有實戰經驗。另一方面,確實是每一家的孩子都有各自的特殊情況,無法生搬硬套。

但是,我還是希望回顧一下我們家從0到1的過程。在記錄自己過往經歷的同時,也方便其他人參考。

雖然不可能全盤照搬,但是其中有一些細節我認為還是值得參照的。我會在文中逐一點出,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

先說一下背景,本人從事職業筆譯工作十餘年,迄今為止翻譯的字數粗略估計至少有2000萬字。

所以英語不敢說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比起中國人的平均英語水平應該還是稍有優勢。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撇嘴:難怪他能追上,原來自己就是職業翻譯。

不好意思,我想表達的意思恰恰相反。我的真實意思是說,即便我是專業從事英文翻譯工作,但卻依然沒有做好啟蒙。

無數英語水平比不上我的家長,依然在啟蒙的道路上甩我好幾條街。

所以請切記:你自己的英語水平,跟你娃的英語啟蒙水平,幾乎沒有關係。

事實上,我最初對於英語啟蒙不僅不上心,反而有點排斥。當年的我跟如今無數反對英語啟蒙的家長持有同樣觀點:漢語沒學利索,學什麼英語?

直到一件事情,讓我的想法發生了變化。

2


2018年8月,我家老大該上小學了。

我們這裡是一年級開始學英語。按照我之前的計劃,從上學開始,該慢慢導入文化課了。

由於我當初去美國留學考GRE和託福都在新東方上過培訓班,所以對他們有天然的信任。於是毫不猶豫在家附近報了一家新東方。

當時先安排試聽,感覺不好可以直接退費。

第一次轉機就發生在試聽課結束時。

聽課完,我在教室門口看到女兒的呆滯的表情,立刻心裡咯噔一下。

不用她多說,我已經大概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跟老師簡單溝通後,得知這個班裡其他人基本都是從幼兒園階段就跟著老師學上來的,所以基礎相對較好。而我女兒連一個字母都不認識。

所以,老師也善意地建議我們換一個班。因為另外一個班是新組建的班級,水平和進度可能更適合我們。

於是,我們遵從建議,換了一個班。

女兒當時下課的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讓我感覺虧欠許多。

我也開始有意識地了解,我所謂的「漢語沒學利索,學什麼英語」的原生態邏輯究竟能否站住腳?

人的思維是有慣性的,單憑這件事情還不足以改變我的想法。但起碼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願意主動去了解跟啟蒙有關的各種知識和理論。

通過一段時間認真查閱各種資料,我也慢慢轉變了觀念。同時在啟蒙孩子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這也是我今後會在這裡逐漸分享的主要內容。


3


回到正題上來。

女兒在新東方開課之後,跟班級的進度融入得還算不錯。

這裡也要真心感謝現在一直在教她的Julia老師。雖然女兒起初英語不怎麼樣,但每次上新東方的英語課都是滿懷期待,課後也很願意配合練習。

足以見得,老師在調動孩子積極性方面真的是功不可沒。為我後期加速推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但適合孩子的好老師這件事情是可遇不可求,我主要還是介紹自己這方面,因為這是家長真正可控的因素,也方便其他家長朋友參考。

我前面專門撰文寫過,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無論是學校課本還是絕大多數校外機構,進度都不可能安排得很快。據我所知,即便是新東方這種培優機構,小學階段的出口也只是KET左右。

對於想要真心「雞娃」的家長來說,這顯然是不夠的。

怎麼辦?肯定要自己上!

但切不可硬上,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4


在整個小學一年級階段,我其實並沒有過多幹預女兒的英語學習。

而是在整體性地觀察和糾正她的學習習慣。如果習慣沒有養成,無論是語文、英語還是數學,其實統統無法步入正軌 。

所以,我建議各位在思考如何彌補英語啟蒙不足的缺憾時,首先要入手的是整體對學習的認知和習慣。

如果這一條具備了,再慢慢推進英語不遲。

具體到英語本身,我彼時還是以學校和新東方的資料為主。我在這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讓女兒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的習慣。

過程肯定是艱辛的,雞飛狗跳總是難免的。所有輔導過孩子作業的家長都應該深有體會。

但是,努力總歸會有成果。

每一家的孩子怎樣來適應,家長都有各自的心得體會。真正了解你孩子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都不願意費心去了解,去查閱資料,去思考,每天面對幾十個孩子的老師,憑什麼會這麼費心?

僅僅是憑藉一份職業操守嗎?即便是,恐怕也有心無力。

所以,了解宏觀的路徑,觀察自己的孩子行為,思考各種細節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家長的必修課。

你的思考未必正確,但你可以天天面對自己的孩子,錯了可以及時糾正。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認真觀察,深入思考。

神童確實有,但大多數孩子仍然是普娃一枚。

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從普娃變成牛娃,而是用自己的付出幫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5


在這大概一年的時間裡,我並非完全沒有做。我也會時不時給女兒講講拓展內容。

譬如,當她見到介詞時,我會告訴她這是英語跟漢語差異最大的東西之一,甚至是英語裡面最高級的詞彙之一。我也會告訴她,所謂「介詞」就是把A「介紹」給B,所以叫做介詞。

我還會在她學過新的知識後,儘可能在生活中運用一下,強化一下。

我還會在她學會一些知識的時候,假裝自己可能不太了解,讓她給我解釋一下。這樣既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在潛移默化教給她「費曼技巧」。

同時也用到了SSS英文兒歌,培養孩子的興趣。

我同時也會用一些難度較小的繪本和分級讀物作為拓展,簡單進行親子閱讀,但並不追求具體效果,只是為後面做鋪墊。

大體來看,使用的資料跟幼童啟蒙的資料並沒有區別。

但這裡涉及到「雞娃」的尺度問題。

有人認為雞娃是揠苗助長。其實是一種誤讀,只有亂雞娃的人才會揠苗助長,最終不如不雞。

作為家長,如果想要儘可能了解孩子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試探。

當你發現他的A知識掌握後,就可以嘗試更難一點的B,如果B仍然可以掌握,就多多練習B,然後進入C。這也是英語分級繪本的模式,但其實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套用類似的模式。

如果進入B發現有困難,很難推進,就可以退回到A,繼續練習。然後儘可能找到介於A和B之間的知識繼續試探。直到找到合適的難度。

具體到英語啟蒙的操作上,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很多分級繪本的系統性都很強,可以直接拾級而上。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好手頭的工具,對於雞娃也是十分重要的。只不過,同樣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上會起到不同的效果而已。

在這段時間,女兒英語學習中的狀態,從每天都要督促,做題要一句一句解釋,慢慢變成了可以獨立完成學校和新東方留下的作業。雖然正確率並不能保證100%,但學習習慣慢慢養成,學習能力也初具雛形。

最重要的是,她對英語已經滿懷興趣。

於是,該我正式登場了。


6


2019年的暑假,也就是女兒正式接觸英語一年後。我開始正式介入。

這或許跟很多人想像的並不一樣。大家可能以為,既然晚了,更得加把勁。但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慢就是快,過分追求進度反而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至於具體的尺度,需要按照我上面的ABC的方法由家長自行把握。

對於英語啟蒙,很多人可能聽說過蓋兆泉老師的方法,她也專門針對零起點的6歲中童和8歲大童設計了詳細的規劃路徑。最終目標是追上3歲啟蒙的同齡孩子。

我無意詆毀蓋老師,我反而從她的書中獲得了很多靈感和資料,對於她針對3歲啟蒙制定的路徑也非常認可。

但是對於6歲和8歲的孩子,我需要提醒各位家長:蓋老師的路徑請慎用!

因為蓋老師的方案是在完美情況下的方案。

這裡面最大的變量就是孩子的狀態。

所有人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不敢說興趣是不是最大的決定性因素。但我敢說,沒有興趣一定會導致學習的難度增加。尤其是蓋老師提供的路徑裡面都是高強度的輸入。所以家長在參考的時候,千萬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我也是疫情開始前後才能大致達到蓋老師推薦的進度。而且,這還是在疫情期間時間相對寬裕的情況下。

試想,你的孩子6歲或者8歲才開始學習英語,你一上來就要求他每天多n本繪本,每天不間斷。即便家長有毅力,大多數孩子也是堅持不住的。

他們面臨這種新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再施加大量的輸入,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反感。而且,大多數人的時間真的是不夠充裕。

蓋老師說過,如果不打算出國可以考慮減半遵循。但即便如此,也要慎重採用。

結論是:蓋老師的方案是完美方案,但只能參考,想要全盤照搬,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和孩子的毅力、時間和能力。

另外,所謂的「追上3歲啟蒙」其實只是噱頭。真正有啟蒙意識的家長,不會給你後來追上的機會。因為人家也在逐級推進,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而不是原地踏步等待你追趕。

因此,我們只要做更好的自己即可。真的能被你追上的,往往也是我前面撰文寫過的那些不上心的家長。

此外,過分追趕進度一旦失敗,只會平添挫敗感。你和孩子也難免走進死胡同。張弛有度才是最好的學習節奏。


7

我在2019年暑假剛開始正式雞娃時,首先選擇的是培生幼兒英語。

其實這一套書我家老大(2012年7月生)和老二(2017年6月生)都在之前的繪本閱讀階段簡單看過。但之前只是隨便看看而已。

而從去年暑假開始,我開始有計劃地讓老大每天推進。

大約用了1個月左右的時間把培生幼兒英語粉色、紅色和黃色的一半全部刷了一遍。

開學後,因為我們這裡一二年級是每周二和四下午不上課,所以我選擇這兩天讓她每天讀一本繪本。

大約用了三個月刷完了培生剩下的一半黃色和藍色。

這時,我觀察到女兒對於英語的興趣越發濃厚,接受度也慢慢提升。所以需要通過新書繼續拓展。

於是,大約從2019年10月開始刷紅火箭。一級一級,拾級而上。

因為這時已經具備一些基礎了。最初的粉色、紅色都是一天5本甚至10本的速度刷過來的。中間穿插一些複習,以免遺忘。

這套書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適合中國人使用,許多句子都可以應用到實踐。連我家兩歲多的小女兒看過以後都可以很快學會裡面的許多句子,脫口而出。

但紅火箭有一個明顯的缺點,裡面的虛構類故事性內容太過枯燥,非虛構類科普內容倒是還算不錯,可以順便掌握一些知識。

所以我才在去年11月底左右購入了大名鼎鼎的牛津樹。這套繪本在故事性方面真的是無人能敵,連大人忍不住多看看,對其他故事性繪本的枯燥內容起到了很好的補充。

8


回到紅火箭的進度上來。

這套書在國內分成藍盒子和黃盒子兩大套。

我們老大在有一點基礎的情況下,很快刷完了藍盒子。

但在打開黃盒子的那一刻,真正的挑戰來了。

先來看看黃盒子裡面級別最低的黃色中的一本非虛構類科普繪本:


看起來難度還好,關鍵在於詞彙。

詞彙這東西沒辦法,多重複幾遍,多看幾遍,多背背就認識了。尤其是初級階段的孩子,不懂得、也用不上詞根詞綴詞源這些方法,所以只能多背。

不過,我今後還會專門撰文分享怎麼給孩子講解單詞,這方面同樣有一些技巧,並不是機械的背誦就萬事大吉。

但光是這一點其實也比較困難,因為生詞較多的時候,孩子難免會有些許挫敗感,科普類內容尤其如此。這時候家長需要適當調整一下進度,切莫心急。

我們這段時間基本上是保持每天兩本(一本虛構,一本非虛構)的進度。偶爾有事情忙不開就空下一天,或者只讀難度相對較小的虛構類,但儘可能保證每天都能輸入。

不過,真正的難點其實是在虛構類的glossary上,也就是書後面的詞彙表。

這方面其實已經不再是詞彙問題,而是出現了一些初級的複雜句,個別時候也有多層嵌套。比如下面這個,上面還留下了我給孩子講解時的一點痕跡。



面對這些比較複雜的句子,請各位家長切記。無論你的孩子有多大,只要是在初級啟蒙階段,就千萬不要說那些雲裡霧裡的語法。

比如定語從句、介詞短語、倒裝句。沒有一個人真心願意聽這些枯燥的東西,包括我自己在內。所以,自己不懂語法在這個時候反倒成了一種優勢。

只要把句子意思解釋清楚就好。

以上圖中的machine為例,在詞彙明白的情況下,我是這樣解釋的:machine首先是一個tool,什麼樣的tool呢?帶有moving parts。那麼這個tool是幹什麼的呢?是用來do a job的。什麼樣的job?hard job。


大致如此,解釋完了,再讓孩子多讀幾遍,從感性上體會一下各個句子成分之間的關係就算過。能模糊的理解即可。因為類似的內容在分級繪本裡面會反覆出現,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早晚就會了。

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大約是我在女兒英語啟蒙路上直接投入精力和時間最大的一段,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一段。

但是,風雨之後現彩虹,驚喜也便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


9


就這樣,來到了2019年末和2020年初。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跟孩子她媽聊起來:也不知道咱家妙妙啥時候能達到英文自主閱讀。因為一旦達到那個階段,就可以加速推進。

我說這話的那段時間,正在痛苦地推進紅火箭的黃色。完全看不到自主閱讀的一點苗頭。因為這些繪本裡面的一字一句,經常都要我費盡心思去講解。

後來在1月初寒假開始後,我就慢慢推進了前面文章中說到過的計劃,依然是感覺不到自主閱讀的苗頭。

但就在1月中下旬左右,「奇蹟」突然發生了。

因為不想在過年期間給孩子太大壓力,所以在回孩子爺爺家過年的時候,我把閱讀材料換成了培生綠,而且沒有做太硬性的要求。

那套書比起當時正在讀的牛津4和紅火箭藍難度並沒有大很多,但是篇幅卻長得多。我本來計劃讓女兒在過年那幾天一天讀一本即可。

但當她接過書之後,卻飛快地看完了。我當時有點懵,以為她在應付了事。於是讓她朗讀出來。

我很重視孩子對英文的朗讀,這一點跟我做翻譯的職業有關係。我可以根據孩子朗讀時的停頓和語調判斷她是否讀懂句子結構。越長的句子,這一招越靈。

當她節奏有序地朗讀完之後,我確信她真的懂了。

於是又塞給他兩三本,同樣很快讀完。這時,我明白了,我期待已久的(半)自主閱讀就這樣來到了。

至於後面的進度,在之前的文章都有闡述。


10

總結起來,我認為英語啟蒙對家長來說最大的障礙有三個:先要有意願,然後懂方法,還要有毅力。

意願,就像我前面說的自身觀念的轉變。

方法,是我本文介紹的重點,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多有提及。

毅力,這一點其實才是最難的。我在此分享一個細節。

在我正式介入女兒的英語啟蒙之後,她每次讀的繪本,我至少都會提前一天「預習」。由於從一開始就是這種狀態,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能夠從她的視角來審視繪本的難易程度。我對她的詞彙量的掌握程度,在95%左右。也就是說,我大致可以判斷她讀一本繪本會是什麼感覺,哪裡可能有疑問。

這樣我就能儘可能精準地提出問題,然後有的放矢地給她講解。

而這種狀態從她開始讀繪本那一天起,一天都沒有間斷過。

有人可能說,這是因為你是翻譯,能夠做到這種程度。但實際上,針對啟蒙階段這些如此簡單的英語內容,只要家長能達到高中畢業的水平,稍加學習基本都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我本人在讀繪本的時候,對於某些看似簡單的詞彙把握得也並不是那麼精準,為了給孩子講解,我也會去查清楚詞源,然後做適當的拓展。所以,這個過程對我本身也是一種促進和提高。

另外,即便你不做我說的這些非常細緻的工作,對於初期啟蒙階段也並沒有多大影響。這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並非根本因素。

倒是後面進入章節書階段,我還沒有想好是否也需要這樣細緻入微的引導。但我目前不太傾向於這樣來做。一來進度可能太慢,二來時間未必跟得上。

既然可以自主閱讀,就儘可能地讓孩子享受閱讀本身的樂趣吧。只是載體變成了英文而已。

具體情況,可能還要等到落實之後才能確定。

整篇文章都是基於我們自家情況,只能略做參考,但仍然希望一些細節能夠引發共鳴和思考。有一些反思可能並不正確,但教育孩子本身也是一個不斷迭代和修正的過程。

這方面的很多事情或許並沒有答案,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女兒的英語啟蒙之路
    我們是一個二線城市的普通家庭,女兒從3周歲3個月開始學英語,在一線城市不算早的,現在女兒還有1個月就滿6周歲了,今天有時間和心情記錄一下女兒的學習之路,與大家共勉。女兒三歲多的時候去了一個本地的線下培訓機構,每周一節中教,一節外教,都是三四個孩子的小班教學,真的很感謝那兩位老師,女兒特別喜歡他們,他們讓女兒愛上了英語。
  • 從「聽」到「說」,這是我為女兒系統計劃的英語啟蒙之路…
    到現在,她們堅持了快兩年,小姑娘的英文「聽說」能力明顯提高,順便也囤出了一套英語啟蒙「聽說教材」的使用體驗…一起來瞧瞧她的「藏書庫」和心得吧!有一個叫Phonics Fun on Farm,是學自然拼讀的,女兒很喜歡。四個字 - 「父母必讀」在給女兒英語啟蒙的路上,我覺得對自己最有啟發作用的是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記得當時讀完這本書,立刻就有行動起來的衝動!馬上就搜索資料下單開始!
  • 兒童英語啟蒙,更需關注學習強度、廣度和進度 - 白話英語201907
    對這樣的問題,我一般會說:對呀,現在大家一般在備孕期間就開始英語啟蒙啦,稱為備教,是胎教的前奏呢!開個玩笑,大家別當真。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英語啟蒙究竟幾歲開始比較好,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在正題開始之前,我先把早前寫過的一篇相關文章放在這裡供大家參考:兒童英語啟蒙,有哪些「宜」與「忌」?
  • 媽媽說女兒二年級才學英語晚了,爸爸卻說一點不晚,老師:是晚了
    從小啟蒙英語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好呢?今天一對父母帶著小朋友來諮詢,女兒已經上二年級了,發現班上基本上所有的小孩子都學過英語,一大半也是從幼兒園一直學到現在,而自己只是在一年級的時候簡單給女兒學過一點,加之現在又有二胎,深感力不從心,但是眼看著孩子面對英語的不自信,心理又是很著急。
  • 女兒7歲半才正式英語啟蒙,三年後通過PET,方法對了不怕起步晚!
    2014年一年級升二年級的暑假(七歲半)時,才開始自學英語拼讀規則,並開始自主閱讀。我們沒正規上英語機構學習過,全靠職場媽媽自己在家給娃啟蒙。相比現在越來越多2-3歲就起步的小童,我們屬於起步晚的,對英語其實還停留在為學習而努力的狀態。
  • 「別人家孩子」是怎麼進行英語啟蒙的
    ;在趣味中獲得英語啟蒙,繪本閱讀是不錯的選擇;幼兒英語啟蒙,為什麼要選繪本呢?一、價值觀引導,讓孩子學會愛在忙碌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很多成年人都已經快要忘記如何感受愛和表達愛了,在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通過小兔子間的互動對話,刻畫出一個無比真實的場景,讓孩子跟著小兔子一起感知愛、理解愛,懂得接受愛和付出愛是多麼重要,其實愛與被愛就存在於生活的小事中,需要我們用心發掘,而繪本通過趣味的故事設置便將這樣的價值觀傳達給孩子
  • 從放棄到堅持,我帶女兒五年的英文啟蒙、學習之路
    女兒三歲時,有位媽媽朋友打來電話,問我,「現在英語機構一周一節課,你覺得這樣孩子能學好英語嗎?」 憑著這麼多年學語言的感覺,我回她,「只要是語言,別管什麼語言,如果只是依靠一周一次課是絕對學不好的。」放下電話,我看著在旁邊搭積木的女兒,隱隱地覺得,看來學英語這事沒準得我親自披掛上陣了。三歲半,女兒上了幼兒園。我也開始正式把她英文啟蒙這事提上日程。
  • 明星孩子是怎麼學習英語的?掌握這些啟蒙方法,帶孩子乘風破浪
    知道英語啟蒙對孩子很重要,但是不知道怎麼教才好。 01基於以上種種理由及我的拖延,孩子兩歲多都沒有正式開始英語啟蒙。我總是安慰自己,還早還早,不急的。直到有一天刷綜藝,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從小英語就那麼優秀,頓時深深地被刺激到。我看的是《爸爸去哪兒》,剛好看到黃磊的女兒多多和吳鎮宇的兒子費曼全程在用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
  • 我的兩年半英語啟蒙之路
    我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睡覺後跟他講這個故事,我不是完全自己講, 而且我說一句,他說一句,或者問問題,讓他說。除了這樣,我還特意跟他一起做cookies,材料和過程跟做ginger bread基本是一樣的,這就很好的還原了這個故事。
  • 聊聊孩子的英語啟蒙
    這自然不能跟一眾雞娃牛蛙們相比,但我們自始就有一個原則,就是不攀比不炫耀,因為我們深知每個孩子的特點和發育情況非常不同,孩子也不應該是父母攀比的手段和炫耀的資本,我們只堅持默默地陪娃成長,其餘就交給時間,靜待花開。為什麼要英語啟蒙?
  • 從我追著孩子認單詞,到孩子追著我讀英語,這中間我花了半年
    所以越早開始接觸英語,頭腦語言區塊越活越,學外語就像學母語般自然。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公認的大才女,8歲就可以自己撰寫英文劇本,原創英文詩。也正是因為超高的英語水平,她被史匹柏邀請合作電影,在發布會現場,兩人侃侃而談,流利的英文水平讓人讚嘆!
  • 英語啟蒙日記丨孩子每天追著問更新的英文兒歌,就這樣輕鬆唱出了英語興趣
    於是,在工作之餘,關注大熊公眾號、收聽大熊英語啟蒙講座、帶寶寶每天閱讀在線圖書館的繪本、聽大熊的睡前故事等,成了我每天的習慣。寶寶 Linda 剛剛過了2歲生日,正處在語言爆發期。大人說什麼,她都會很快模仿。我曾經的專業是日語,英語並不是強項。
  • 一位英語老師的「大白話」:三年級開始學英語,真的有點晚!
    不過@kittymum作為英語老師,她也在實踐中摸索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啟蒙晚的女兒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把英語學上去、學好!非常寶貴的「大童英語啟蒙」經驗,今天和大家分享 ...謝謝@kittymum!
  • 英語啟蒙:閱讀《我女兒會五種語言》,分享收穫和感悟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41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現在閱讀紙質書的成年人越來越少,大家把大部分的業餘時間都貢獻給了手機。趁今年疫情,我抓緊時間讀了一些囤積已久的書籍。同時,在「雙11」期間,也淘了一些寶貝,夠我看一段時間了。
  • 我英語很爛,孩子的英語該如何啟蒙
    這種類型的家長和前面一種,區別不大。➂「專家」型這部分家長要麼是英語教育的從業者,比如英語老師;要麼在工作中經常使用英文,比如外企。多數家長屬於第➀種和第➁種,最後一種家長的數量是最少的。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呢?尤其是在這個英語越來越受重視的時代。
  • 馬承英語告訴你:三年級開始學英語,真的有點晚!
    不過作為英語老師,她也在實踐中摸索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啟蒙晚的女兒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把英語學上去、學好!有人說,「英語老師的孩子,不太可能跟學校同步學英語吧,啟蒙一定會早得多」。我一下子笑了起來,怎麼不可能?我就是那個自己孩子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英語老師媽媽。不過,這事兒的確讓我有點慚愧。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是故事書
    在網上看了很多英語啟蒙的經驗分享,我只能佩服牛媽們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自制力。詳細的各年齡段啟蒙細分,更是讓我焦慮。0歲童謠、指物訓練;一歲引入繪本;兩歲引入分級讀物......作為一個職場媽媽,內心真的很想咆哮,有沒有簡單輕鬆,又可行的啟蒙路徑呢?英語很重要,但英語並不是早教啟蒙的全部,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比如行為習慣、性格養成等。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最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是故事書
    英語啟蒙的關鍵是打造英文環境。我們每天都在為這個「環境」努力著,不知道你們累不累,是否也時而迷茫?在網上看了很多英語啟蒙的經驗分享,我只能佩服牛媽們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自制力。詳細的各年齡段啟蒙細分,更是讓我焦慮。
  • 英語啟蒙分享會
    最近有不少新讀者關注我,應該都是為了英語啟蒙,我猜現在的讀者裡面大概有八成是通過英語啟蒙關注的我,因為只有寫英語啟蒙的文章才會增長一些讀者,可能也會有別的把你們留了下來
  • 教了10年英語,我給女兒制定了這樣的英語學習計劃
    4歲學完了兩冊四五快讀,聊聊效果如何咱都知道英語重要,但是到底為什麼要學英語,答案就千差萬別了。我分享過一朵的數學和科學書單,為什麼我一定要給3歲的女兒讀這些書,裡面的科普書2歲多的娃兒就可以讀。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再用英語讀相關的話題,就容易很多。比如一朵最近對植物的生長過程感興趣,我先買了幾本中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