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累了,不想學習!把這15幅圖送給高中生,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2020-12-11 高中生學習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說,孩子根本收不了心,而且對待學習的態度很敷衍,一點都不想著怎麼樣努力學習把成績提高上去。

其實,大多數孩子不想學習,學習不好,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到底有什麼用!而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總對孩子說,上大學能學到很多東西,卻不能真正說清楚:上不上大學到底有什麼不同?!

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下面的圖片和文字可能會刺痛你的某些點, 但說的卻是現實。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在富足環境下長大,過著吃喝不愁的生活,父母對他們唯一的期待就是好好讀書。

可是為什麼要好好讀書,卻很少有家長說得清讀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他們只知道讀書很苦很累,不想讀書不想上學,被網絡上的浮華繚亂了雙眼也迷失了自我,開始厭惡讀書痛恨讀書,直到最後追悔莫及。

或許下面的圖片可以讓孩子更直接的看到讀書與不讀書,努力與不努力的區別,這樣才能更加能震撼人心。

因為,看完你會發現,不讀書不努力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安身之所

是臥眠七尺還是家居寬敞

都看你每天的努力

你總有一天會獨立

現在揣夢想

明天扛生活

同學聚會

不是為了攀比

也不是為了面子

考上大學

真的可能是你一生的分水嶺

衣著品味

知識所帶給你的

不只是物質條件的富足

還有看不見的

比如,品味

舌尖上的差距

真的不是誇張

你的大學決定你的眼界

你的環境決定

你的味覺

城市環境

畢業工作

你的能力會將你分配到

不一樣的城市

環境如此

環境如彼

生活習慣

這僅僅關乎金錢嗎?

不是

是對生活的選擇

周末小聚

我們說的

不是大扎啤酒和醇香咖啡

哪個更好喝

是閒暇相聚時

你的一言一行

你的心態

你會說

我不上大學即便給人打工

也能吃香喝辣

可是

你卻沒有打卡下班

與同事小憩一番

那種閒適

養育之恩

父母十幾年含辛茹苦

當然不是一磚半瓦能報答的

但如果你有孝心又有能力

他們會覺得

有你一生無憾

回家之路

很多人會覺得

將騎自行車和開豪車比較

是炫富、是賣弄

但如果有一天颳風下雨

那麼

你有更好的選擇

這是答案

你的工作

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

希望你考上大學

離開農地,改變命運

這不僅僅是

光腳和穿鞋的改變

你的視野

還記得中學校園裡

地圖上寫著的

「放眼世界」嗎

你的努力

決定你的視野

你的同學

你的大學同學及朋友

將是你人生當中的寶貴財富

可以說

同學對你的重要性

僅次於你的親人

你的見識

上了大學

你增長了很多見識

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

你的眼界開闊了,視野開闊了,心胸開闊了

未來之路也開闊了

你的孩子

你上不上大學

會影響你的子孫後代

只有不斷的學習

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因為孩子

我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作家龍應臺曾在她給兒子安德烈的書中寫道: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的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讀書不會直接讓你獲得財富,但是讀書可以給你更多去獲得財富的機會。

讀更多的書你會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會遇見更優秀的人,會享受更優越的生活,也會有更美好更自在的人生。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

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各位家長們,也告訴你們的孩子:

不要在該讀書的時候選擇放棄,一定要在該讀書的年紀倍加珍惜和努力!

相關焦點

  • 「我太累了,不想學了」,請把這15幅圖送給孩子比任何說教有用
    導讀:「我太累了,不想學了」,請把這15幅圖送給孩子,比任何說教有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太累了,不想學了」,請把這15幅圖送給孩子,比任何說教有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請把這17幅圖送給孩子,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每當我們教育意圖太過明顯的時候,多數情況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老師和家長往往習慣了長篇大論,喋喋不休,殊不知收效甚微。有時話越少,留白越多,效果反而更好!比如,漫畫。當孩子也在跟自己犟嘴的時候,自己更加醒悟,當年父母和老師對自己說的很多話,都是對的。
  • 請把這17幅圖送給正處青春期的孩子,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願意被別人教育,尤其是說教。每當我們教育意圖太過明顯的時候,多數情況教育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老師和家長往往習慣了長篇大論,喋喋不休,殊不知收效甚微。有時話越少,留白越多,效果反而更好!比如,漫畫。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很多的孩子在上學期間,都有這樣的想法: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辛苦了!面對這樣的孩子,相信家長都會焦頭爛額,尤其是在再三勸誡之後,孩子對於學習依然是三分鐘熱度的時候,家長們更是煩惱,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呢?
  • 學習很苦,如果孩子想放棄,和他看這部紀錄片會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學習很苦,如果孩子想放棄,和他看這部紀錄片會比任何說教都管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真實的感受或是體驗,比你長篇大論說教和講道理有用太多了。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作為父母,最煩心的事大概就是孩子經常對你抱怨這句:媽媽,我為什麼讀書?學習很苦,如果孩子想放棄,和他看這部紀錄片吧,會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 李玫瑾:「太累了,我不想努力了」,把這5張照片給孩子看看,比說教管用
    學習是孩子的天職,但很多孩子都覺得學習太累,不想努力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父母、老師!不過,李玫瑾教授說:或許下面這5張照片可以讓孩子看看「學習和不學習」、「努力和不努力」的區別!比說教強一萬倍!1.安身之地有人身處農村冬涼夏熱的磚瓦房,有人生活在面積200-300㎡、遊泳池、花園一應俱全的大別墅中,不同的地方,取決於你現在有多努力!
  • 請把這17幅圖送給孩子,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 當孩子不想學習時,就和他一起看這些「紀錄片」,比你說教更管用
    身為父母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熱愛學習,努力學習。但是,孩子們永遠都是喜歡玩的,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曾經聽過孩子和自己說:「媽媽,我不想學習了,學習太無聊、太辛苦了。」當聽到孩子這麼和自己說時,大家都是作何反應的?是大罵一頓、還是打了一頓、又或是平靜的和孩子談了談?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機場,第二是圖書館,第三是火車站。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農民工打工了一年,大多都是疲憊的身影,家長就可以用來教育孩子,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會墜入這些打工的群體,他們只能每天靠著自己的身軀掙錢,當然,這不是歧視工人,我們誰還不是打工者,只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意義。
  • 李玫瑾: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關於孩子的問題,我想父母最為關心無非是三點:健康、快樂、學習在這三點中,健康是我們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一些習慣和培養,就能夠做到的。但是也有很多不自覺的孩子,他們對學習就是不感興趣。特別是疫情在家的這段期間,很多孩子就好像回歸到小時候,又解放了玩耍的天性,你給他提到學習,他就不願意搭理你了怎麼辦?
  • 李玫瑾:孩子不喜歡學習,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說教更管用
    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如果孩子不願意讀書,那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的說教更管用。如果孩子不想學習,就帶他去圖書館看看,可以從那些努力的背影裡找到奮進的力量。可這些孩子沒有時間玩耍,因為手裡的活一直都沒有停過。他們不會抱怨讀書苦,因為知道那是改變命運最好的出路。帶孩子去貧困山區看看這些孩子,再讓孩子自己想一想,每天都有專人接送,還得哄著去學校,這應該嗎?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地方看看,李玫瑾:比任何方式都管用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在對於育兒上她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關於孩子不想讀書或者不想學習時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4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 這2個親子溝通方法比說教管用百倍
    經過這十來年的育兒理論結合實踐,我認為如下這2個溝通、傳遞方法比說教和打罵管用。它既不令孩子厭惡反感,又能有效正面影響孩子。1:講故事。將我要傳遞給孩子的道理、觀念融入故事中,通過講故事來啟發孩子認知一個好道理或好觀念,完了,讓孩子複述這個故事。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哈佛唯一的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提出:世界上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的東西有太多,而這些東西絕不僅僅局限於對他國語言的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他更重要的是學習他國文化和歷史、人文和生活。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 當孩子說「不想讀書」,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比不停地說教管用
    讀書對於孩子來說一直是一件無聊的事情,「不想讀書」成為了很多青春期和叛逆期孩子的一大想法,父母們都因為孩子的這一想法而感到頭疼,想要幫助孩子扭轉這種想法卻無能為力。如果孩子說「不想讀書」,那麼父母們可以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一看,說不定能有額外的收穫。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有一天,媽媽都為孩子收拾好書包,正要準備送孩子上學,可這時候孩子突然問道:「媽媽,我不想去讀書了,上學太辛苦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呢?,很多情況是因為他們不懂讀書有多麼重要,更不知道讀書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和影響,我國著名的育兒教授李玫瑾,曾經在講壇上表示過:「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摸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父母的頭等大事,而如今這個社會,每個孩子都必須經歷讀書學習。只有通過讀書學習才能讓孩子更好成長成才,才能讓孩子更好適應這個社會,特別是為孩子規劃好美好的未來。而並不是每個孩子一開始對學習都很感興趣,而父母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是非常頭疼的,孩子不愛學習,很多父母都會採用各種方法。而很多父母採取一些強硬的態度,雖然孩子表面看起來在學習,其實他的心還是沒有在學習上。更有甚者,在父母採取了強硬的態度以後,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 張雪峰:不想學習的孩子去四個地方,然而這只是皮毛,不管用
    一大家子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為孩子的學習發愁,於是我出了個不是太餿的餿主意。張雪峰曾經說,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然而這只是皮毛,不管用。那麼這4個地方是哪4個地方呢?先去汽車站,再去火車站,看看高鐵站,最後看一下機場。
  • 孩子不想學習怎麼辦?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比講任何道理都管用
    若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4個地方看看,勝過家長吼10000句著名教育專家李玫瑾曾說過: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許多媽媽嘴邊話總是說,孩子不想學習,每次勸勸他,開始還有點效果,可是只有三分鐘熱度!到底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想必很多父母都曾煩惱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你找到答案。
  • 高中生沒資格說累,你知道為什麼大學生不出來喊累嗎?因為太累了
    你想像的美好天堂都是別人創造出來的,不是真的。高中生每天說,作業好多,考試好多,老師管得好嚴。整個社會都在可憐高中生負擔太重,卻沒有人看到大學生的痛苦。你知道,為什麼沒有大學生出來喊累嗎?因為我們已經太累了,沒有力氣去說自己累了。高中生還有力氣說自己累,說明他們還不是很累。你見過那些在背地裡默默努力的大學生嗎?他們從來不會說累,而是把說累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