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找到你了。」2月5日,在廣州市天河區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點裡,孩子們正在和醫護人員玩「躲貓貓」,純真的笑聲讓靜謐的觀察點裡的氛圍輕鬆了不少。
從陌生到熟絡,這樣的變化,在不到兩天時間內發生。這個被稱為「臨時託兒所」的觀察點裡,受隔離照顧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呼4位身穿白色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叫「大白媽媽」。
家人確診,小孩無人照料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讓這個冬天顯得格外寒冷。疫情面前,有這樣一群特殊的醫護人員臨危受命,接受了一份特殊的囑託。
1月24日至2月2日,天河區計有3個家庭的7名成年人,先後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東東(化名)是一個2歲大的男孩,他的母親於1月30日確診,父親和姑媽於2月1日同時確診。珊珊(化名)是一個8歲大的女孩,他的父親於1月24日確診,母親於1月25日確診。1歲的笑笑(化名)和8歲的歡歡(化名)是一對小姐妹,她們的父親於1月31日確診,母親於2月2日確診。
按照要求,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需要集中醫學觀察,一時間,4名兒童變得無人照料。怎麼辦?
2月1日,天河區衛生健康局發出緊急號令,徵集志願者來照顧這群孩子。短短1天時間內,50餘名天河衛生健康系統的幹部職工積極響應、踴躍報名。考慮到照顧孩子的需要,優先選擇已當媽媽和兒科的護理人員負責這項任務。最終,天河區婦幼保健院的洪燕芳、梁東梅和長泰醫院的劉芬、肖淑梅成為照顧孩子們生活起居的臨時家長。
很快,一間「臨時託兒所」在天河區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點裡成功搭建。
既是護士也是兼職甜媽
記者走訪了解到,由於需要分開觀察,4個孩子以家庭為單位分布在3間房間。在每個孩子的房間裡布置了溫馨的遊樂區,如:用毛巾做成小動物,用紙片當積木拼成不同的圖畫。
「大白是動畫片《超能陸戰隊》中虛擬的暖心機器人,孩子們十分喜歡,看到我們每天穿著白色的防護服,孩子們都笑說:大白來了。於是,我們天河區婦幼保健院和長泰醫院的四位護士也甘願當起了『大白媽媽』。」梁東梅說。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4名「大白媽媽」 投入到24小時不間斷輪值照料孩子們的工作中。 在長時間不能進食、喝水、如廁、休息,又必須忍耐防護服悶熱的情況下,「大白媽媽」們還施展出「護士兼甜媽」雙重角色的「獨門絕技」——
2歲的東東(化名)剛離開父母時不太適應,每晚睡覺前總要哭鬧好一陣,2日當晚甚至鬧騰到凌晨二時,還不肯睡。負責照料的「大白媽媽」劉芬給東東講起豬媽媽哄佩奇的故事,然後又拿出東東早上畫的小潛艇說:「東東睡吧,睡著了,小潛艇就來接你去找海底小縱隊的巴克隊長玩了。」東東漸漸安靜下來,抱著最愛的畫板甜甜地睡了。
為了讓確診患者安心治療,「大白媽媽」們定時讓孩子們與父母家人進行視頻聊天,消除孩子和家人們的焦慮情緒,同時將孩子們起居飲食的情況反饋給正在治療的家長們。
「大白媽媽」表示,盡己所能幫助確診患者照顧好孩子,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在精神上給予他們安慰與鼓勵,增強他們早日戰勝病魔的信心。羊城晚報記者 劉雲 通訊員 劉珉旻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