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新華社
「寶寶不哭,寶寶最乖咯……」2月11日下午,在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迎江區孝肅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嵇群懷裡正抱著一個2個多月大的寶寶,身邊一個4歲的小女孩在窗戶邊曬著太陽讀著繪本。其實,他們都不是她的孩子,而是安慶市一個感染了新冠肺炎家庭的兩個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轉發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英文主帳號稿件《隔離點裡的「臨時媽媽」》,讚譽中國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愛心。
故事要從年前說起。2019年11月18日,家住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濱江街道的李昊(化名)、趙蕊(化名)兩口子迎來了二寶。1月21日,李昊的姑父從武漢回家過年,特意趕來看看剛出生的孩子,隨後姑父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1月25日丈夫李昊也發燒了,31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沒過幾天,公公婆婆均被確診感染,趙蕊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居家隔離。2月7日,趙蕊發現自己的眼睛腫了,她隨即致電疾控中心,取樣檢測為陽性。「我自己也被感染了!」趙蕊說,當時懵了,全家都住院了,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怎麼辦?
收到確診消息的前一天,趙蕊一夜未眠。好在她得知丈夫確診之後,隨即給只有2個多月大的孩子斷了奶,在家中無特殊原因也離孩子一米開外,兩個孩子目前並未有任何感染症狀。
「為了斷奶,孩子日日夜夜哭了好幾天。」趙蕊說到這裡,聲淚俱下,120來接她去醫院的時候,和兩個孩子隔著一米的距離,都哭得撕心裂肺。
一大家子被隔離,兩個孩子不能丟在家裡沒人管,這給安慶市迎江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安置組出了道難題。「誰來照顧已是密切接觸者的兩個年幼的孩子呢?」安慶市迎江區濱江街道黨工委書記趙明來告訴記者,大家商議之後,決定把兩個小傢伙送到隔離醫學觀察點,由專業的醫護人員照顧。
臨時媽媽們正在給2個多月大的小寶餵奶。
「我們一定照顧好你的孩子們,你安心去醫院治療,剩下的都交給我們。」趙明來一邊通過電話與趙蕊溝通安撫她的情緒,一邊立即向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請求支援。
「誰願意幫忙照顧孩子,最好是醫護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後,迎江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立即向全區醫療工作者發出到隔離醫學觀察點照顧孩子的倡議,微信群裡的消息被快速轉發。當時已是元宵節的深夜,多位醫生護士主動請纓,要求承擔「臨時媽媽」的任務。
安慶市迎江區人民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祖璐鷺的孩子也才2歲,卻第一個報了名。「帶娃我有經驗,讓我去吧,孩子還太小了,得有懂得母嬰護理的人。」祖璐鷺說。
一位臨時媽媽正在給4歲的大寶扎頭髮。
「我孩子大了都參加工作了,家裡沒什麼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我來帶。」安慶市迎江區華中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江愛軍也來了,今年已經五十歲的她,志願報名當「臨時媽媽」。
「我願意去,讓我去吧!」安慶市迎江區孝肅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嵇群積極向組織申請。
「我行」「讓我去」「讓我來」……一時間,安慶市迎江區醫衛工作者的微信群裡迎來了幾十名爭當「臨時媽媽」的醫生護士。在隔離醫學觀察點,雖然不是救治確診病人的抗「疫」一線,但身處隔離區,不排除會有被感染的風險,可她們卻義無反顧爭先恐後地去當這個「臨時媽媽」。後來,區裡綜合考慮選定了6位「臨時媽媽」,為了方便大家休息,每三個人五個小時一個班,每天三班倒。
衝奶粉、換尿片、洗澡洗衣服……「臨時媽媽」們很快進入了角色,之前還哭個不停的兩個小傢伙,慢慢便平靜了下來,進入了夢鄉。
那些天,在隔離病房裡的趙蕊時常通過微信視頻看到兩個孩子,孩子們都十分乖巧,被「臨時媽媽」們照顧得無微不至,她再一次哭成了淚人,而這次是感動的眼淚。
2020年,祖璐鷺、嵇群、江愛軍、朱豔、吳怡婷、王四妹入選2-7月「中國好人榜」。
(來源:新華社 記者:吳慧珺 劉美子 責任編輯 陶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