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社工當隔離孩子的臨時媽媽,至今未告訴家人:有過擔心和害怕

2020-12-22 騰訊網

南都訊 記者楊婷 1月27日晚,海珠區江海街社工站的黃社工接到特殊任務——在醫院隔離病房照顧2歲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陽陽(化名),陽陽的5名家人均因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送到省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黃社工對陽陽開始長達22個小時的照護,給其餵飯並陪伴遊戲、檢查,為了不浪費防護服,她一天兩頓飯都沒吃。陽陽經三次核酸檢測呈陰性轉入普通病房,在新的陪護人員到位後,黃社工回家開始14天的居家隔離觀察,怕家人擔心,至今未將此事告訴家人。

一家六口被隔離治療,2歲男孩急需人照顧

1月27日晚上,廣州市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承接的江海街社工站,從海珠區民政局和江海街道辦事處收到一個緊急消息,居住在江海街轄內的一家六口因發燒被送到醫院,其中五名家庭成員高度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被送到省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另一名疑似患者——年僅2歲的男孩陽陽(化名)獨自在廣州市八醫院隔離病房,因該家庭在廣州沒有其他親友,隔離治療期間,陽陽急需人員照顧。

在了解相關信息及評估可能出現的風險後,廣州市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幹事徐晗和江海街社工站主任李水芳一致決定,「小朋友急需有人照顧,在保障員工基本安全的情況下,需要立即派出社工站社工前往支援。」

李水芳跟社工站黨員社工黃社工溝通後,黃社工一開始雖然有顧慮,但了解到服務對象實際情況後,連夜趕往市八醫院照護陽陽。當晚12點到達醫院後,黃社工按要求穿好厚重的防護服進入病房,開始充當陽陽的「臨時媽媽」,長達20多個小時精心照護。

值班護士向黃社工(最前面)介紹陽陽的情況 受訪者供圖

為節約防護服,社工兩頓飯沒吃

非醫務人員的黃社工第一次穿防護服,她最大體會「去洗手間和吃飯都很不方便」,因為防護服穿脫不方便,另外也擔心浪費防護服,所以1月28日中午和晚上她都特意沒有吃飯,「感覺身體很疲憊」。

黃社工陪伴陽陽做各種檢查、餵飯,未婚的她如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陽陽。面對驚慌的陽陽,黃社工輕聲細語安撫他的情緒,想盡辦法在病房中與他玩些小遊戲。在做胸透時,陽陽哭鬧特別厲害,黃社工顧不上接觸感染的風險,緊抱著陽陽完成了檢查。短短一日的相處中,黃社工與陽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餵陽陽吃飯時,陽陽體貼地請黃社工先坐下來。

在社工的陪伴中,陽陽順利渡過了最煎熬的時光。大家也在焦慮和期待中,等到了陽陽三次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喜訊,陽陽順利轉到普通病房。在新的陪護人員到位後,黃社工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自己的住處,開始了14天的居家隔離觀察。江海街社工站同事們第一時間送上了關心和問候,並採購了消毒用品、食物和日用品等送到黃社工的住處。

社工回家後開始居家隔離,至今不敢告訴家人

黃社工坦言接到任務時,「有過擔心和害怕」,由於陽陽當時發高燒,和其他家人一樣高度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自己去照顧他時,確實有擔心和顧慮,怕有感染風險,加上照顧時候沒法好好吃飯和休息,身心都感到疲憊。但是,陽陽母親通電話時和黃社工說,「我在廣州沒有其他親友,照顧陽陽的事情只能靠黨和政府了!」 這讓黃社工感到肩頭的重任,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黃社工還透露,為了避免家人擔心,此事至今沒有告知家人,「作為社工,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江海街社工站主任李水芳對此表示,黃社工日常工作就非常認真負責,時刻把服務對象的困難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專業盡心盡力幫助服務對象走出困境,「這次任務也完成得很出色,穿著防護服,上廁所吃飯睡覺都很不容易的情況下,堅持陪護和照顧小男孩20多個小時,照顧得非常細心!」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科裡的「臨時媽媽」
    該院急診科收治檢查後確認妮妮只是頭部受了點皮外傷,但她爸爸受傷的情況比較嚴重,其他家人也都在外地,「急診科處理好孩子的外傷後,覺得沒人看管很危險,就送到新生兒科暫時照顧。」博羅縣人民醫院社工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妮妮不幸失去了母親,接管她的護士踴躍扮演起了「媽媽」的角色,其中的溫情一幕被一名護士拍下上傳了朋友圈。
  • 隔離點裡的「臨時媽媽」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轉發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英文主帳號稿件《隔離點裡的「臨時媽媽」》,讚譽中國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愛心。1月21日,李昊的姑父從武漢回家過年,特意趕來看看剛出生的孩子,隨後姑父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1月25日丈夫李昊也發燒了,31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沒過幾天,公公婆婆均被確診感染,趙蕊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居家隔離。2月7日,趙蕊發現自己的眼睛腫了,她隨即致電疾控中心,取樣檢測為陽性。「我自己也被感染了!」趙蕊說,當時懵了,全家都住院了,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怎麼辦?
  • 未婚媽媽的棄子困局:我自己養不起,希望有人收養她
    3月初,蘇州市高新區一家醫院衛生間垃圾桶裡發現一名死嬰,遺棄孩子的是一名尚未成年的「少女媽媽」。17歲的佳琪意外懷孕,母親長期在外地打工,又不知該如何告訴父親,一直拖到來蘇州企業實習。很快,在由檢察官、民警、醫護人員、雙方父母組成的圓桌會議上,曉麗和男友對孩子的監護撫養達成共識,雙方父母也願意幫助他們撫養孩子。檢察官也委託當地公安機關和村委會,對曉麗的監護職責履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現在男嬰已與父母回到老家,被家人精心照料。8月初,一名環衛工人在高架路附近的綠化帶裡發現了一名棄嬰,通過視頻研判,發現附近集宿區的詠梅有重大作案嫌疑。
  • 未婚媽媽調查:遭遇準生證和寶寶戶口兩大難題
    現代快報記者和這個群裡的幾個「未媽」(未婚媽媽對自己的「簡稱」)隨意聊了聊,發現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女孩1:從孩子出生到5個月,已經花了三四萬,自己父母、孩子父親都不提供幫助,只能自己照顧孩子,連月子都是一個人坐的。每天被孩子弄得沒法睡覺,日夜顛倒,身心俱疲。女孩2:28歲,孩子3個月了,坐月子時,母親只來照顧了13天,就匆匆離開。
  • 大寶流感,家人要不要隔離?
    前幾天,我在文章中的一句『流感不是很嚴重的病,家長不用太擔心』,牽扯出了幾位媽媽波瀾壯闊的心路歷程。@ Amo...:雖然不是很嚴重的病,但是病起來真要命!先是公公婆婆感冒。接著,大寶感冒+眼睛麥粒腫。二寶感冒發燒。老公出差中+感冒輸液… 我一上午都在忙於跑醫院,下午紅酒到兩批貨、忙於收貨,一家人只有我還剛著。老天爺都知道,我沒有資格生病!
  • 泰國帕公主42歲,至今未婚,不只是「未遇到合適的人」這麼簡單
    今天我們來說說泰王和原配頌莎瓦麗的嫡長女——帕公主。頌莎瓦麗身份尊貴,是王太后詩麗吉娘家的侄女,但是也沒有逃脫被泰王瑪哈拋棄的命運。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如今帕公主已經42歲了,但是她至今未婚生子,王室對外宣傳:帕公主未遇到合適的人,所以才單身。真實的情況真是如此嗎?
  • 武漢媽媽隔離日記:為了家人和寶寶 膽怯化為勇敢
    思哲說,她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快好起來,隔離結束後見到家人,好好陪陪才9個月的寶寶。以下是她的口述:在家戴口罩,「孩子連媽媽是否在對她笑都不知道」武漢「封城」消息一出來時,作為一個寶媽我還是比較恐慌的,但當時沒想到自己會有症狀。
  • 「生」不由己:未婚媽媽之困
    但男方家人以無法接受孩子突然出現為理由阻止兩人交往,張薇的父母也不支持她一個人帶孩子。張薇薇感覺從天堂掉到了地獄,但當醫生告訴她「流掉這個孩子就很難再懷孕」的時候,她動搖了。「命硬學不會彎腰的我沒有選擇送走我的寶貝」,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後,她找到原來的醫生,她和醫生說:「我不流了,雖然孩子沒有爸爸,辛苦點就辛苦點唄」,醫生說:「但他有你,你有他呀,總比以後生不了的好。」
  • 擔心被隔離 馬來西亞華裔醫生每天上班前緊擁家人
    擔心被隔離 馬來西亞華裔醫生每天上班前緊擁家人
  • 確診媽媽治癒出院鞠躬致謝「臨時媽媽」 「你們永遠是我寶寶的媽媽」
    當穿著防護服的「臨時媽媽」各自把4歲的大寶和僅僅3個多月的小寶抱到窗前,趙蕊激動不已。這是自2月8日入院治療以來,她第一次親眼見到兩個寶寶,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臨時媽媽」們。按照要求,趙蕊還要在隔離點繼續單獨隔離14天。這就意味著,這一眼過後,她還要與兩個寶寶分離至少14天,而「臨時媽媽」們也將繼續堅守,直到趙蕊解除隔離。這一眼,來得太不容易,又太匆匆了。
  • 湖北新規未婚媽媽可辦出生證為孩子落戶 與結婚證脫鉤
    這是繼今年6月初武漢市擬對「未婚媽媽」徵繳社會撫養費的消息之後,輿論再次聚焦「未婚媽媽」群體。此前2005年,廣東省全面啟用新版《出生醫學證明》(以下簡稱出生證),未婚媽媽也可辦理出生證。「省了很多麻煩。」
  • 6位「臨時媽媽」收到千字感謝信
    在「5·12」護士節前夕,呼和浩特市的彭鹿婷、李凱夫婦把一封千字感謝信送到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附院),以表達對6位「臨時媽媽」及醫院、兒科醫護人員的感激。今年年初,附院隔離病房迎來了一對特殊的小姐妹——4歲的姐姐和4個月大妹妹。她們的父母均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作為密切接觸者,小姐妹倆都要接受隔離觀察,但又需要專人照顧他們的生活。
  • 一位武漢媽媽的隔離日記:為了家人和寶寶,所有膽怯化為勇敢
    幾個月的孩子看著我,我不敢親近,不敢說話,帶著口罩,她連媽媽是否在對她笑都不知道......2月5日,打完針到第4天還是第5天的時候,醫生安排我做CT複查,顯示是左肺感染,醫生當時跟我說,相對於之前的肺部感染影像是有好轉的,不建議我再繼續打針,建議我自己在家隔離。那一天我剛好也被安排到了去酒店隔離,寶寶出生這麼久之後,第一次和她分開了。
  • 家人隔離,年幼的孩子一個人怎麼辦?真的沒想到
    一家六口被隔離,11個月幼兒無人照顧2月2日,河南11月幼兒小澤的奶奶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患者,當天,與其密切接觸過的全家人都做了檢測,結果,小澤的媽媽、爸爸、姐姐、爺爺因疑似感染病毒被送進病房隔離,11個月的小澤,成了一個無人照顧的幼兒。
  • 一位未婚媽媽和她打了兩年的生育保險官司
    我其實不缺這點錢,但有不少其他的尤其是比較年輕的媽媽們是非常需要這個錢的。我了解到有些未婚媽媽為了生計,在懷孕晚期行動困難的時候還去找工作。對她們來說,生產後恢復身體、哺乳孩子期間,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生育保險了。新京報:除了無法申領生育保險金外,未婚媽媽還會受到哪些政策的影響?張萌:戶口是不少人會遇到的問題。
  • 我是堅守一線的樓宇社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了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的任務,海澱街道實施了「雙樓長+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模式,確保防控工作全覆蓋、無死角。我作為一名樓宇社工,第一時間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盡最大努力為企業、商戶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 疫情下的兒童醫院:護士當起「臨時媽媽」,總結出一份養娃「說明書」
    特殊患兒無人照看,護士接替當起「臨時媽媽」早晨7點剛過,胡纖從宿舍急匆匆趕往武漢兒童醫院呼吸科隔離病房,雖然還沒到換班的時間,但她心裡惦記著病房裡的樂樂(化名):「孩子起得早,我得提前去衝好奶粉。」胡纖告訴新京報記者,剛開始時因為在家抱女兒習慣了說順口,但後來覺得這麼說也對,自己本來就是樂樂的「臨時媽媽」,既然擔負起照顧樂樂的責任,就應該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胡縴手機上有一個5人的微信群,裡面有樂樂的媽媽和四位醫院的「臨時媽媽」,大家有空時會拿起手機拍些照片和視頻,讓在醫院治療中的樂樂媽一解相思苦。
  • 歌手潘美辰全家福曝光,外形帥過李宇春,50歲的她至今未婚單身
    照片中女兒C位站中間,墨鏡遮面的潘美辰在父母中間,受捧著花,除了父母以外,其他家人都紛紛出鏡,還有哥哥潘協慶。從潘美辰的全家福來看,一家人都高顏值,年邁的父母氣質都很優雅,一雙兒女都年過50歲了,父母應該也有70多歲了,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不僅潘美辰未婚單身,連哥哥潘協慶的婚姻也是個」謎「,如果一雙兒女都成家了,有個一男半女的花,對父母來說那就更幸福了。
  • 隔空傳愛 蘇州蝴蝶媽媽社工服務社黨員打響心理防「疫」戰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衝在一線。2月3日,蘇州蝴蝶媽媽社工服務社理事長、黨支部委員吳靜文與服務社黨員社工成文文、劉浩、遊夢蕊等一起加入了江蘇社工志願服務聯盟,為「暖心行動——江蘇社工對口洪湖市曹市鎮心理支持社工服務計劃」提供調查、回訪和線上社工服務開發等工作。
  • 中國家庭︱未婚媽媽:生活在中國的「隱形群體」
    我所接觸的這些未婚媽媽散居在中國不同的城市,我不知道她們的真實姓名,不知道她們的長相,很多甚至不願意告訴我其出生地和現在的居住地。可是透過她們的敘述,我能感覺到她們的善良、不易和勇敢。通過和未婚媽媽的深入交流,我發現政策屏障、經濟壓力和社會歧視是未婚媽媽們最難以承受的生育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