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楊婷 1月27日晚,海珠區江海街社工站的黃社工接到特殊任務——在醫院隔離病房照顧2歲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陽陽(化名),陽陽的5名家人均因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送到省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黃社工對陽陽開始長達22個小時的照護,給其餵飯並陪伴遊戲、檢查,為了不浪費防護服,她一天兩頓飯都沒吃。陽陽經三次核酸檢測呈陰性轉入普通病房,在新的陪護人員到位後,黃社工回家開始14天的居家隔離觀察,怕家人擔心,至今未將此事告訴家人。
一家六口被隔離治療,2歲男孩急需人照顧
1月27日晚上,廣州市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承接的江海街社工站,從海珠區民政局和江海街道辦事處收到一個緊急消息,居住在江海街轄內的一家六口因發燒被送到醫院,其中五名家庭成員高度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被送到省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另一名疑似患者——年僅2歲的男孩陽陽(化名)獨自在廣州市八醫院隔離病房,因該家庭在廣州沒有其他親友,隔離治療期間,陽陽急需人員照顧。
在了解相關信息及評估可能出現的風險後,廣州市恆福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幹事徐晗和江海街社工站主任李水芳一致決定,「小朋友急需有人照顧,在保障員工基本安全的情況下,需要立即派出社工站社工前往支援。」
李水芳跟社工站黨員社工黃社工溝通後,黃社工一開始雖然有顧慮,但了解到服務對象實際情況後,連夜趕往市八醫院照護陽陽。當晚12點到達醫院後,黃社工按要求穿好厚重的防護服進入病房,開始充當陽陽的「臨時媽媽」,長達20多個小時精心照護。
值班護士向黃社工(最前面)介紹陽陽的情況 受訪者供圖
為節約防護服,社工兩頓飯沒吃
非醫務人員的黃社工第一次穿防護服,她最大體會「去洗手間和吃飯都很不方便」,因為防護服穿脫不方便,另外也擔心浪費防護服,所以1月28日中午和晚上她都特意沒有吃飯,「感覺身體很疲憊」。
黃社工陪伴陽陽做各種檢查、餵飯,未婚的她如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陽陽。面對驚慌的陽陽,黃社工輕聲細語安撫他的情緒,想盡辦法在病房中與他玩些小遊戲。在做胸透時,陽陽哭鬧特別厲害,黃社工顧不上接觸感染的風險,緊抱著陽陽完成了檢查。短短一日的相處中,黃社工與陽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餵陽陽吃飯時,陽陽體貼地請黃社工先坐下來。
在社工的陪伴中,陽陽順利渡過了最煎熬的時光。大家也在焦慮和期待中,等到了陽陽三次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喜訊,陽陽順利轉到普通病房。在新的陪護人員到位後,黃社工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自己的住處,開始了14天的居家隔離觀察。江海街社工站同事們第一時間送上了關心和問候,並採購了消毒用品、食物和日用品等送到黃社工的住處。
社工回家後開始居家隔離,至今不敢告訴家人
黃社工坦言接到任務時,「有過擔心和害怕」,由於陽陽當時發高燒,和其他家人一樣高度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自己去照顧他時,確實有擔心和顧慮,怕有感染風險,加上照顧時候沒法好好吃飯和休息,身心都感到疲憊。但是,陽陽母親通電話時和黃社工說,「我在廣州沒有其他親友,照顧陽陽的事情只能靠黨和政府了!」 這讓黃社工感到肩頭的重任,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黃社工還透露,為了避免家人擔心,此事至今沒有告知家人,「作為社工,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江海街社工站主任李水芳對此表示,黃社工日常工作就非常認真負責,時刻把服務對象的困難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專業盡心盡力幫助服務對象走出困境,「這次任務也完成得很出色,穿著防護服,上廁所吃飯睡覺都很不容易的情況下,堅持陪護和照顧小男孩20多個小時,照顧得非常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