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提議全市統一認證居住停車區域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代表提議全市統一認證居住停車區域
  一輛車只認證一個主停區域,享受認證區域內停車價格優惠,同時在完成認證的區域內推行有位購車

  1月18日,建國門街道,位於內蒙古大廈南側、蘇州胡同西口的兩座嶄新停車樓已投入使用。按照佔地面積,每座停車樓原本只能停放約10輛車,經過改造後能容下30多輛車,大大擴充了停車資源。經過停車區域認證後的居民,可享受每月300元的停車優惠價格。

  建國門街道對胡同內靜態交通進行精細化提升,增設交通標誌,規範施劃停車位,移除部分佔道設施。

  今年起,北京市支路以上道路停車將逐步全面實施電子收費。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等18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以社區為單位,在全市統一建立居住停車區域認證制度,一輛車只在一個主停區域享受停車價格優惠,同時在完成認證的區域推行有位購車。

  問題

  道路停車電子收費 小區停車矛盾凸顯

  郭繼孚領銜提交本次大會的《關於加快建立居住區停車區域認證制度的議案》提出,北京今年全面實施道路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制度,執法加強之後,原先在路邊亂停亂放的居住停車勢必會溢出到社區,居住區停車的問題將更加凸顯。

  根據北京市的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方案,今年1月1日起,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率先全面實施道路停車改革並實現電子收費。根據計劃,到今年12月1日,各區將全部實施道路停車電子收費。「現在有很多居住區停車供需不平衡,停車位少、停車需求大」,郭繼孚表示,居住區停車資源緊張的同時,也普遍存在著管理、收費不到位的問題,導致周邊停車費較高的小區居民為少交費或不交費,將車輛停放在失管、免費的區域,使原本就車位不足的老舊居住區等區域停車矛盾更加突出。大量車輛擠佔公共空間,嚴重破壞居民的生活安全環境和胡同的文化氛圍。

  探因

  部分胡同「蹭停」車輛佔7成

  郭繼孚等代表認為,從北京市停車管理情況看,雖然部分老舊居住區在表面上停車供需矛盾比較突出,但實際調查發現,在這些居住區停放的車輛很多是周邊小區車輛「蹭停」,從而達到不交或少交停車費的目的。部分老舊小區、胡同的「蹭停」車輛比重達40%-70%。

  「蹭停」會引發什麼問題?除了造成早晨部分老舊小區和胡同停車緊張,破壞居民生活安全環境和胡同文化氛圍,議案還提出,由於「蹭停」車主並未對其私人車輛的停放付費,加之執法不嚴,導致停車成本與實際佔用的土地資源價值不匹配,嚴重限制市場調節作用發揮。

  市人大代表、東城區朝陽門街道竹杆社區居委會主任鄭紅強也表達了擔憂,「我們小區是最早實行居民自治和物業管理相結合的模式,三天時間把地鎖都去掉了,停車24小時只收3.3元,而周邊區域停車費至少要10元一小時。」鄭紅強告訴記者,新的停車措施實行後,大量外部車輛進入小區,佔用了居民的停車資源,「未來,我們考慮通過智慧停車手段,進行差別收費。」

  舉措

  東城區多街道試點搖號停車

  為解決實施路側停車位電子收費後,無固定車位居民遇到的「停車難」「停車貴」問題,東城區龍潭街道、建國門街道蘇州片區等多街道試點了搖號停車。市級層面上,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容軍在市「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北京市交通委專門制定了《關於道路停車位使用管理有關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確屬停車資源緊張、矛盾突出的區域,可以申請將居住區周邊個別道路白實線停車位也暫時用於居住車輛臨時停放。

  例如,龍潭街道路側停車優惠共開放5條大街,共計320個停車位,涉及8個社區居民。路側居民停車價格優惠認證搖號,對符合「五證合一」(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戶口本、房產證)的490名居民進行搖號,共計320名居民獲得了路側停車的優惠。

  建國門街道蘇州片區也對「三證合一」(房產證、戶口本、行駛本)的車主實行了集中公證搖號,並清理胡同停車,同時新建2座立體停車樓,將90餘個停車位向社區開放。據了解,經認證後的居民將享受每月300元的停車優惠價格,而社會車輛臨時停車的收費為1小時15元。

  「通過研究世界大城市治理停車的經驗不難發現,相關部門可以採取居住認證方式,緩解居住區停車難題。」郭繼孚在議案中提出,在北京市進行道路停車治理改革的同時,可以按照《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相關要求,加快推進居住停車區域認證工作,明確哪些資源可以用於居住車輛停放,什麼樣的居住車輛可以停放。

  ■ 對話

  市人大代表郭繼孚:

  停車位權屬化可改善亂停車

  新京報: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改革後,如何平衡居住區停車矛盾?

  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可在一定區域內實現停車位權屬化,從而實現區域停車治理。居民在一定區域內可享受相對優惠的居住停車價格,通過價格槓桿來調節停車需求。實際上,單純依靠免費低價無法緩解現階段停車位的供需矛盾,企業投資興建停車場賺不到錢,新增的停車位數量也滿足不了新增的停放需求。

  居住停車區域認證制度的基本設想是,全市統一部署,一輛車只認證一個主停區域,只享受認證區域內停車價格優惠。認證應以各社區為單位劃片管理,登記把本區域作為主要居住地的車位。

  新京報:如何確保居住停車認證制度能起效?

  郭繼孚:應建立全市唯一集中可查可驗證的居住停車認證資料庫,一車一證,只在登記區域內有效;建立認證動態更新機制,對設置的居住車位,應根據區域交通運行狀況、泊位周轉使用效率和周邊停車設施的增設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或取消;對已認證或待認證的車輛信息,應當定時進行更新。同時也應加快配套制度建設,從治理體系、公民權益,包括價格、優惠幅度進行規範,既不能全市一刀切,又需要統一制度。

  各區應組織交警、片警、協管員與街道及社區聯防,通過嚴格執法,堅決杜絕亂停車現象。在此基礎上發動群眾進行監督,對在居住停車區域內亂停、逃費現象進行勸阻和教育。

  新京報:處理好道路停車問題還有哪些事項要解決?

  郭繼孚:道路停車只是權宜之計,道路不停車才是最終目標。各區可鼓勵停車位共享,促進路外停車設施建設,逐步清除道路停車。同時在完成停車認證的區域推行有位購車。

  實施這些措施,將有「一箭三雕」的效果。其一,有利於協調路側停車和居住停車的關係,避免居民在道路停車改革過程中產生牴觸情緒;其二,有利於使居民逐步建立起權屬意識和繳費意識,對停車綜合治理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其三,有利於挖掘居住區停車位及周邊停車位的互利共享,提高有限資源利用率,從而緩解停車供需矛盾。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裴劍飛 李玉坤 實習生 徐美慧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相關焦點

  • 代表提議全市統一認證居住停車區域
    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等18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以社區為單位,在全市統一建立居住停車區域認證制度,一輛車只在一個主停區域享受停車價格優惠,同時在完成認證的區域推行有位購車。郭繼孚在議案中提出,在北京市進行道路停車治理改革的同時,可以按照《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相關要求,加快推進居住停車區域認證工作,明確哪些資源可以用於居住車輛停放,什麼樣的居住車輛可以停放。
  • 北京東城各街道開展「居住區域停車認證」工作 居民停車享優惠!
    但對於沒有固定車位的周邊居民來說,按統一收費標準,一年下來停車費著實不低!為保障轄區居民利益,近日,東城區各街道開始開展「居住區域停車認證」工作,有了這個認證,居民停車享優惠!原則上,每月每車居住停車費不高於360元!1月4日,龍潭街道左安浦園社區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左安浦園社區居民:2019年1月1日起,北京市道路路側停車實行電子收費。
  • 北京道路停車位可申請居住認證享優惠 每車只能申請一個
    來源標題:道路停車位可申請居住認證享優惠2019年1月1日起,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率先實施道路停車改革,「白實線」道路停車位全部實現電子收費,「白虛線」車位用於居民認證停車。2月1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試點區域內的「白實線」道路停車位可供車主申請居住認證,並享受優惠價格,但每輛車在北京全市範圍內只能申請一個居住認證車位。為深入了解居民關心的停車問題,2月1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組織東城、西城和通州三個區停車管理部門與居民座談。
  • 北京市交通委解讀居住停車認證相關問題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回應居民關注的停車問題時介紹,居住停車認證除符合轄區認證條件外,一輛車在全市範圍內只允許申請一個居住停車位認證。 由於核心區停車資源嚴重不足,部分街道正探索為居民進行白實線停車位居住認證。針對白實線車位居住認證怎麼辦的問題,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指出,根據2018年5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有關規定和精神,具體路段的道路白實線停車位是否可用於居住停車,由各區政府確定。
  • 北京:道路停車位可申請居住認證享優惠
    圖/視覺中國  2019年1月1日起,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率先實施道路停車改革,「白實線」道路停車位全部實現電子收費,「白虛線」車位用於居民認證停車。昨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試點區域內的「白實線」道路停車位可供車主申請居住認證,並享受優惠價格,但每輛車在北京全市範圍內只能申請一個居住認證車位。
  • 北京市居住停車認證官方解讀 一輛車只可申請一個居住車位
    市交通委日前回應居民關注的停車問題時介紹,居住停車認證除符合轄區認證條件外,一輛車在全市範圍內只允許申請一個居住停車位認證。小區有車位不得再申請此次停車收費改革,將路側車位劃分為用於臨時停車的白實線車位和用於居住停車的白虛線車位。由於核心區停車資源嚴重不足,部分街道正探索為居民進行白實線停車位居住認證。
  • 北京新版「停車條例」5月1日起施行 將建立居住停車區域認證機制
    結合《北京市路側停車改革方案》關於2019年底將實現全市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的部署,計劃分三批分步推進《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的實施:2019年1月1日起,東城、西城、通州實施;2019年7月1日起,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實施;2019年12月1日起,其他區實施。在以上三個時間節點前,相關區仍維持現行道路停車收費體制,執行現行道路停車價格標準。
  • 北京7月停車實施電子收費 居住停車認證須京牌
    停車不規範將會收到違章罰單而針對有市民反映的「有些路段晚間道路停車位全空著,車輛在車位外停放,嚴重影響通行」的問題,公安交管部門近期將通過加強晚7點以後的執法開展集中整治。對已辦理了道路停車居住認證的車輛,仍亂停亂放的,區停車管理部門可取消其居住認證。
  • 東城區獲認證居民路側白實線停車兩小時1元
    今年東城區實施路側停車電子收費改革,1月7日起,東城區各街道陸續開展第一階段「居住區域停車認證」工作。對於收費方式,記者從區交通委獲悉,通過認證的居民在指定區域的白實線車位停車採取電子計時收費方式,24小時收費標準均為兩小時1元。
  • 「廣而告之」關於石景山區道路停車居住認證工作致居民的一封信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道路停車管理改革的相關工作,石景山區將於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路側停車電子收費。為使有居住停車需求且具備相關條件的居民及時享受臨近道路停車的相關優惠政策,結合北京市交通委的相關要求,我區將針對本地居民開展道路停車居住認證工作,相關內容如下:一、車輛認證條件一是車輛應在本市註冊登記;二是車輛所有人應當為個人;三是車輛按規定投保車輛保險且在保險及車輛檢驗有效期內;四是信用記錄良好;五是僅對家用小客車進行認證
  • 2021年北京全面開展停車設施登記 調查居住車位使用情況
    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2021年,北京市還將全面開展停車設施登記調查,同步推進公共停車場動靜態數據接入和車位共享。  共享車位可APP實時在線預訂  今年,全市已新增萬餘個有償共享停車位,這些車位市民上哪查?
  • 北京道路停車位可申請居住認證優惠 每車只能申請一車位
    今天(2月1日)下午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目前,試點區域的白實線停車位可供進行居住認證享受優惠價格,具體認證由各區負責,一輛車全市範圍內只允許申請一個居住停車位認證。針對居民比較關注的道路白實線停車位居住認證問題,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2018年5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有關規定和精神,區政府負責統籌協調和推進停車區域治理。
  • 「白虛線」車位如何實現居民認證停車?尚無統一執法標準
    1月2日,本報報導了2019年1月1日開始,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將率先全面實施道路停車改革並實現電子收費。本次停車改革將道路車位主要分為白實線停車位和白虛線停車位,白實線停車位主要用於出行停車,將實行電子收費;白虛線停車位用於周邊居民經認證車輛的居住停車。
  • 北京市通過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夯實「一網通辦」基礎
    2017年以前,北京市50多個市級政務部門建設1000多個業務系統,分別為企業群眾提供各類政務服務,企業群眾辦理不同部門業務,需要註冊多個帳戶,且各部門業務系統間用戶數據不一致,導致數據共享難、業務協同難,制約了城市高質量發展。
  • 管理員私自收費「白虛線」停車該立規矩了
    名詞解釋何為「自治車位」按照《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居住小區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指導下,可以成立停車自治組織,對居住小區內停車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記者了解到,本市道路停車收費價格標準由市發展改革委制定,現行標準自2011年4月1日起開始執行,按照三類地區差別化收費。其中,一類地區包括三環路(含)以內區域及中央商務區(CBD)、燕莎地區、中關村西區、翠微商業區4個重點區域,在一類地區道路停車,首小時每15分鐘2.5元,首小時後每15分鐘3.75元。
  • 北京東城推居住停車證 每月每車不超360元
    1月1日起,東城等各區實施路側停車位電子收費,但對於沒有固定車位的周邊居民來說,按統一收費標準,一年下來停車費著實不低。為保障轄區居民利益,東城區各街道開展「居住區域停車認證」工作,有了認證,居民停車將享優惠,原則上每月每車居住停車費不高於360元。
  • 北京:東城推居住停車證 每月不超360元
    原標題:北京:東城推居住停車證 每月不超360元   1月1日起,東城等各區實施路側停車位電子收費,但對於沒有固定車位的周邊居民來說,按統一收費標準,一年下來停車費著實不低。
  • 明明標了「禁止停車」,為何又豎塊牌收費?人大代表直擊陸家嘴區域...
    政府部門在公共道路上劃出一定區域,允許收費停車,以緩解停車難,但是部分馬路段卻出現隨意設置停車位向市民收費的情況。這讓一些人大代表感到困惑不解。「明明標了禁止停車的黃色警示牌,為何這條路段還能停車收費?」 市人大代表郭仁斌所說的路段是在陸家嘴區域。日前,他所提及的5處臨時停車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整治。
  • 停車主管部門有待統一
    原標題:停車主管部門有待統一  京華時報訊(記者平亦凡)在昨天上午的委員報到現場,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實表示,針對目前多部門監管停車的現狀,今年的提案將建議建立全市統一的停車管理主管部門或協調機制。
  • 7月1日起,海澱道路停車將有大變化!一律電子收費……
    7月1日起咱海澱全面實施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在出行停車收費道路和居住停車收費道路 停車人不要將停車費交給任何現場人員根據全市統一安排,7月1日起,按照居住停車認證機制:一是通過屬地街鎮居住停車認證的居民在劃定的出行停車道路停車按1元/2小時計時電子收費。二是不符合認證條件和未經認證的居民停車或其他性質的臨時停車,按照價格管理部門規定的上述價格標準,計時電子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