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高考已接近尾聲,還記得疫情高發期,全國上下都在為這屆考生擔憂,但他們用實際行動,提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除了高考考場發揮,填報志願同樣重要,在我們為「撿漏」的幸運兒慶祝時,也難免會為「鬧烏龍」的考生感到惋惜。
朵朵(化名)是這屆高考考生中的一員,以632分的高分,被一所三本大學錄取了。消息剛傳出來,網友就不淡定了,明明可以報考985大學,怎麼就被3本大學錄取了?怎麼滑檔也不至於這麼慘啊?有網友猜測:難道是為了追求愛情,故意和「對象」填報的同一所大學?但後來才得知,朵朵本意是想報考985「電子科技大學」,但卻擔心分數不夠滑檔,就打算考慮下分院。結果卻將「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誤認為是其分院,被「成功」錄取了。
這樣的「烏龍」事件並不少,雖然朵朵沒有提前去網上查詢學校信息,有錯誤在先,但網友還是覺得,高校起名也有問題,如果放在十年前,網絡不發達,那考生會更難避免。特別是現在有很多野雞大學,專門在校名上玩文字遊戲,混淆考生的視聽。還有網友覺得,起名不規範,往大了說會坑害很多祖國花朵。
近日,教育部傳來了關於制約高校命名的新標準,對於高三黨來說,簡直是絕好的消息,但是也讓大一新生們欲哭無淚,更是不少家長在下面留言:咋不早點落實?
例如:「XX大學」和「XX學院」就是本科高校,「XX職業技術學院」和「XX高等專科學院」就是專科高校。這個規定在很大程度上讓家長和考生不需要查詢資料,就可以分辨出高校的等級。但是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謹小慎微,別讓野雞大學有機可乘。
在之前,隨便一個大學就可以用「中國」「中華」「華東」這種前綴,但是現在教育部嚴格規定,不可以使用大區、國家、國際作為前綴。簡單來說,就是不可以用除了所在城市以外的域名作為前綴。有了這個規定,野雞大學就不會再猖獗了。考生也很容易根據學校的前綴來判斷大學所處的地理位置。
教育部還指出,高校起名要嚴格根據自身教學能力和性質,堅決禁止使用和985等名牌大學相近的校名。就比如有一所名為「南京中山大學」的野雞大學,就是直接將「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的校名合二為一了,讓不少考生上當受騙。
就好比「電子科技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後者明明只是個獨立學院,師資力量和前者相差甚遠,但卻很容易混淆視聽。以後這樣的例子不會再發生了,高三學生們可以放心啦。
《暫行法》強調,不可以在校名中出現個人姓名。但如果國家特批,可以加入對高校做出特殊貢獻或捐建者的姓名。例如有一所野雞大學叫「湖南屈原大學」,很明顯就是在蹭名人的熱度。
小編覺得,雖然這些好政策並未讓大一新生沒能享受到,但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填報志願階段,除了選擇大學別犯錯外,選擇專業也很重要。
第一點,不要盲目跟風,填報志願時,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並不是所有的熱門專業都適合自己,還是要根據自身愛好。比如臨床醫學專業雖然很不錯,但是暈血的學生可要「離遠點」;再比如大數據專業畢業就高薪,但數學常年不及格的考生,千萬不能報。
第二點,根據家庭條件,有些專業必須要考研,有些專業學費和生活費非常高,所以家庭條件一般的考生適當避開。例如美術專業、攝影專業等,所需要的助學器材價格不菲。但如果真的有這方面的天賦,也不要白白浪費,大學期間可以通過勤工儉學和助學貸款緩解經濟壓力。
第三點,根據自身性格,對於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進入營銷類專業不但不能鍛鍊自己,還很容易與同學們之間格格不入,畢業後就業也很可能不順心。相反,性格外向的學生,如果讓她從事枯燥的文職工作,可能也坐不住。
小編寄語:教育部不斷有好消息傳來,學子圓夢大學越來越輕鬆。謹以此文,助學子勇攀高峰。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你們覺得這個好消息來的是時候嗎?
在這裡,你能看到積極向上、有觀點、有邏輯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