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命名「標準」,大一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點落實?

2020-09-10 柚媽說教育

文/柚媽說教育

今年報考志願工作也陸續收尾,很多準大一新生都已經接到了高校錄取通知書,而他們需要面對的則是美好的大學生活,相信在高中時期,很多同學都聽到這這樣一句話,「到了大學就輕鬆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到了大學之後,雖然同學們並不會像在高中時期那麼拘束,而大學的管理相對來說也沒有那麼嚴格,同學們可以自行安排時間,但並不是說大學期間就不用學習,畢竟大家還需要為以後就業做準備。

關於高校改名

雖然現在志願填報已經臨近尾聲,不過可能回想起來很多同學感觸頗多,基本上都是和父母一起翻閱一本厚厚的資料,仔細端詳著哪所學校更好一些,再一個個的去上網查詢,然後再進行排除,最後選擇的便是最值得報考的學校。

但每年報考之際,一些不知名的學校,俗稱為「野雞」大學將會進入到同學們的視野,但對於剛結束高考的同學們來說,可能對很多學校並不了解,所以每年也都會有上當的同學,所以今年教育部為了同學們的利益,曝光了很多野雞大學。

最近幾年,很多高校因為招生遇冷就會進行改名,而同學們填報志願的時候第一眼一定會是學校的名字,所以說名字對學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名字自然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很多高校都會將自己的名字改的很「誇張」。

有些大學直接把「學院」變成「大學」,這樣不僅會提高學校的知名度,還會吸引更多的同學報考,進一步增加了招收率。

教育部通知

對於這種現象,教育部發布了重要通知,明確指出高校命名實行「標準化」,那麼什麼是標準化呢?其實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1、專科和本科的學校命名要有區別

如今隨著更改學校名稱的熱潮不斷興起,很多專科學校會將自己的名字改成與本科學校非常相似的名字,這樣一來避免不了有些同學會存在「誤選」的現象,這樣不僅影響了本科學校的招生,還會影響同學們未來的發展。

所以教育部指出,專科和本科的學校命名要有區別,比如說本科學校可以稱為「大學或學院」,那麼專科在命名上就必須是「職業技術學院或高等專科學校」,因為這樣一來同學們就能夠明確分清專科和本科在名字上的區別。

從另一方面來講,其實也是怕同學們在報考的時候出現錯誤,將兩個學校之間進行混淆,但這對於今年已經報考結束的考生來說可能有些晚,畢竟至今為止很多同學都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大一新生欲哭無淚。

2、不能有「中國、中華、國家、國際」字樣

很多學校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名字響亮一些,就會在名字上加一個「國」字號,而且很多野雞大學也會趁機為自己的學校增添色彩,那麼對於考生來說自然會有不了解的同學,為了學校名字而報考的同學也並不是不存在。

其實這也是為了同學們自身的利益著想,除此之外,教育部還規定,學校在命名時不得用所在地之外的地域名,也就是說如果這所學校在上海,那麼命名的時候就不能超出上海地區這個範圍,這也更能讓同學們看出學校的所在地。

3、對於合併的學校命名規定

現在很多學校都會進行合併,就像是今年規定的將二本和三本院校合併是一樣的性質,但很多同學會不明白,如果兩所類型不同的學校進行合併,那麼最後的性質是什麼呢?所以在報考的時候大家也比較擔心。

如果說師範學校和農林學校進行合併,那麼合併的學校還會保留師範和農林的名稱,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大家清晰的了解所要報考的學校,不過家長看到這一規定後便表示:為啥不早點落實?畢竟很多同學已經報考結束了。

4、校名中不能包含原有校名

很多學校在改名字時可能都會在名字中包含原有名字的字眼,這樣一下來當同學們報考的時候就會容易混淆,就像今年有一位考生,將「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當成「電子科技大學」,但實際上這兩所大學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所是985院校,而另一所則是普通院校,相信報考上的同學也會後悔不已,畢竟自己那麼高的分數報考一個普通院校,難免會有些難過,相比在這個時候也欲哭無淚了。

所以教育部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現象,便明確指出,如果有獨立學院進行轉身的獨立設施學校,那麼名字中不要包含原有的名字,特別是一些關鍵字眼。

你覺得教育部發布的這則通知怎麼樣呢?你有哪些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交流分享

柚媽說教育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將分享小學到大學生活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那麼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這個通知,讓大一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點落實
    教育部傳來好消息,家長:為啥不早點落實近日,教育部傳來了關於制約高校命名的新標準,對於高三黨來說,簡直是絕好的消息,但是也讓大一新生們欲哭無淚,更是不少家長在下面留言:咋不早點落實?「新標準」一,從校名上區分本科和專科學校例如:「XX大學」和「XX學院」就是本科高校,「XX職業技術學院」和「XX高等專科學院」就是專科高校。這個規定在很大程度上讓家長和考生不需要查詢資料,就可以分辨出高校的等級。
  • 教育部「最新」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點落實
    說實話,對於今年的考生,筆者是敬佩的,因為1071萬高考生當中,復讀生都上百萬,而且今年有些省份已經明確表示會限制復讀生的招生,還有些地區已經開始實施「3+1+2」的新高考模式,這留給考生的退路已經不多了,大家都頂著巨大的壓力參加高考!
  • 關於高等院校的命名,考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點落實?
    文/小聆教育說目前很多省市的高考錄取已經進入了專科批次,不少本科階段的考生們已經收到了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接下來就是等待新生報到的時間了。眾所周知,每年在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學校都會發一本高考報考指南,就是那本厚厚的書籍,在考生報考志願的時候,家長和考生需要一個一個的進行查詢想要報考的學校。
  • 教育部發布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家長:怎麼不早點落實
    金秋九月,現在很多高校新生已經開學,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新生的開學比往年晚了十來天左右的時間,專科可能更晚,因為還有個別省份專科批的錄取工作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不過相信十一過後,高校新生基本都會正式開始大學的生活!
  • 教育部發布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說!
    第一點:各個高校的校名要讓考生能夠清晰地分辨出等級高校雖然有本科和專科的差別,但我們如果僅僅從校名來看的話,是很難區別的,這也造成一些考生本科的分數卻被錄取到專科院校,所以教育部明確規定對本科高校和專科院校的命名要有差別!
  • 多所高校最新「放假」通知,大學生欲哭無淚,家長卻拍手叫好
    多所高校最新「放假」通知大學秋季開學之後,所剩下的假期就不多了,只有國慶,中秋,以及明年的元旦,寒假,按照以往的慣例來說國慶節,怎麼說也有個7-8天,而今年正好碰上特殊情況,多所高校相繼公布了國慶和中秋的放假安排,比較慘澹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慶中秋只放一天假期,整個國慶,只放10月1日和4日,其餘時間全部安排上課
  • 教育部發布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家長:為啥不早說
    這名考生有些馬虎也毋庸置疑,但如果這所學校的校名不以「電子科技大學」冠名的話,這樣的悲劇也不會上演!第一點:各個高校的校名要讓考生能夠清晰地分辨出等級高校雖然有本科和專科的差別,但我們如果僅僅從校名來看的話,是很難區別的,這也造成一些考生本科的分數卻被錄取到專科院校,所以教育部明確規定對本科高校和專科院校的命名要有差別!
  • 教育部發布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高三學生迎來「好消息」
    今年高考在眾多不利因素下落下了帷幕,一眨眼現在已來到十二月份,高校新生也漸漸熟悉了大學的生活,回顧今年的高考,這屆的高校新生真不容易!也就是說,每20個考生中就約有3個復讀生,復讀生人數太多對應屆考生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不過卻也給有些應屆考生帶來了不少的煩惱。每年高考,除了政策調整之外,高校填報志願也往往備受關注,俗話說「三分考七分報」,所以志願填好等於考試成績加分,不過如果填錯了志願,那也可能造成好不容易考來的分數被白白浪費!
  • 多省教育廳「最新」通知,高校新生欲哭無淚,家長:上不起大學了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職業人員,也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雖然我國高校類型有很多種,但在大多數家長眼中,孩子進入具有統招資格的、教育部承認的學校,我們才稱之為讀大學!
  • 教育部重要通知,野雞大學迎來末日,家長落淚:早該落實了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葉聖陶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教育部明確規定,要通過校名就要讓學生們辨別出是本科還是專科,比如說XX大學和XX學院都是本科,XX職業技術學院和XX職業技術大學都是專科高校。
  • 高三學生有好消息通知,大一新生是趕不上,家長:早點實行多好
    為啥只被三本大學錄取。怎麼會這樣,難道是滑檔,後來才知道,本來這位高考生是準備考一所985電子科技大學。但是怕自己的分數不夠,就研究了一下分數。結果就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了。 2、高校名稱不可以和985還有211學校相近 教育部通知學校的名稱一定要與自身教學能力有關係,這點必須嚴格要求
  • 教育部帶來一個壞消息,大學生欲哭無淚,家長炸鍋了:沒法上學了
    但是在今年多個省份的教育廳發布了嚴禁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的政策,這個政策也是讓很多家長表示很難受,紛紛表示沒有辦法上學了。畢竟競爭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後,如果考生因為外界因素導致高考失利,那麼就喪失了再次參加高考的機會,畢竟公辦高中不招收復讀生後,落榜考生如果想要復讀的話,只能選擇私立高中就讀,但是私立高中的昂貴的學費又是很多家庭負擔不起的。
  • 「欲哭無淚」與「淚流不止」,小小淚液大作用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兩種「極端」的人 一種人比較感性,經常容易流淚 一種人比較理性,想哭哭不出來 而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會說前者淚水多,後者淚水少,都跟淚液有關
  • 中小學將迎來「春天」,而大學生卻欲哭無淚
    給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眾所周知,我國奉行的是「科教興國」戰略,所以教育是促進我國發展的核心,在最近幾年非常重視其發展,這不僅能提高國民素養,還能夠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所以子阿近幾年我國受教育的人數急速上升,尤其在2018年,據了解,人數高達4億,其中佔比最大的群體是中小學和高校學生
  • 「欲哭無淚奶爸」被娃嫌棄,萌娃:哎呀媽呀,我這爹咋長這樣?
    導讀:「欲哭無淚奶爸」被娃嫌棄,萌娃:哎呀媽呀,我這爹咋長這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欲哭無淚奶爸」被娃嫌棄,萌娃:哎呀媽呀,我這爹咋長這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美女最多的3所高校,就業前景非常好,男同胞卻欲哭無淚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許多著名的大學,每個大學的特色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生報考大學的時候,都會仔細挑選自己心儀的學校。但中國有些學校,可謂是「陰盛陽衰」,男生的數量非常少,甚至有些學校還不招收男學生,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 教育廳發布新通知,復讀生欲哭無淚,家長:要上不起學了
    在過去多年裡,我國一直是應試教育模式,儘管培養了很多業內精英,但創新性人才並不多。 如果不控制復讀人數,今後復讀生還會繼續增加,到時候對應屆生很不公平。 復讀生除了比應屆生多學了1年外,還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畢竟不少考生沒考上理想中的大學,選擇復讀,這就導致名額被浪費,反而其他人的機會卻少了。
  • 教育部重要通知,3所高校被撤銷,學生欲哭無淚,網友卻有分歧
    縱觀我國大學數量,可以用數不勝數來形容,但提及質量,讓人不得不產生質疑,畢竟很多高校存在「划水」的情況,參差不齊的教學水平,甚至在誤人子弟。面對這樣沒有必要存在的學校,教育部發了重要通知,3所高校被撤銷,學生欲哭無淚,網友卻有分歧。
  • 多地教育廳最新通知,高三學生欲哭無淚,家長表示很無奈
    但是這樣一來,復讀生的人數又會大大的增多,而復讀生的人數增加勢必會對應屆高三考生變得不公平。,600分在河南也是無緣211高校,那麼導致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河南省高考復讀生佔高考人數的比例很大,所以很多河南應屆考生的家長也是紛紛直呼不公平,其他省份的考生家長也是開始重視起來復讀生的問題,過多的復讀生對於應屆考生真的非常不公平。
  • 山西高校讓人心酸,最牛高校僅排全國112名,省內考生欲哭無淚
    山西最牛高校僅排全國112名,省內高考生欲哭無淚!山西歷史上擁有我國最早的三所大學堂之一的山西大學堂,當年和京師大學堂、北洋大學堂齊名,可以說,山西是我國現代高等教育的發端之一,但是如今山西的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卻讓人惋惜,省內沒有好學校,最牛的太原理工大學也是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