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強打壓大宗商品價格

2020-12-25 中國網財經

  受烏克蘭局勢和美聯儲提前加息預期升溫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和金價當周普遍波動劇烈。紐約金價當周下跌3.1%。

  受烏克蘭局勢和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因素影響,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17日紐約金價升至每盎司1392.22美元的半年來高點。有分析認為,由於美國經濟受到惡劣天氣拖累,以及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金價今年以來升幅超出預期。

  但由於19日美聯儲主席耶倫暗示,可能在今年秋天債券購買計劃結束後6個月開始加息,這意味著美聯儲加息行動或將早於投資者預期的明年年中。該消息導致美元走強,打壓以美元計的大宗商品價格。

  2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4月黃金期價收於每盎司1336.0美元,漲幅為0.41%。

  此外,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2 1日 收 於 每 盎 司2 0 .3 1美 元 , 當 周 大 跌5.15%;4月交割的白金期貨收於每盎司1436.0美元,當周下跌2.28%。

  國際油價當周波動劇烈。由於投資者預期烏克蘭局勢不會對俄羅斯石油出口造成嚴重影響,加之新增的石油運輸管道將更多的原油從美國中西部運往墨西哥灣地區,當周開始油價小幅上漲。之後耶倫暗示的美聯儲加息時點早於投資者預期,導致美元走強打壓油價。但隨後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相互制裁局勢升溫,令投資者原油供應擔憂加劇,又推動油價21日上漲,不過在美元走強影響下漲幅受限。

  由於擔心中國需求放緩,銅價當周一度跌至每噸6321美元的三年半來新低。但隨著樂觀情緒回升,21日倫敦金屬交易所基本金屬期貨價格3個月期銅的非官方結算價回升至每噸6480 .00美元。

  當周,芝加哥農產品期貨市場玉米、小麥和大豆期貨價格漲跌互現,玉米5月合約價格下跌1.44%,小麥上漲3.91%,大豆上漲1.46%。

  受市場擔憂美國大豆市場供應緊張的利好提振,大豆合約近期呈上行走勢。美國農業部說,美國大豆私營出口商向中國出口了12萬噸2014至2015市場年交割的大豆,提振豆價。但也有交易員認為,南美大豆或將打壓美國大豆出口預期。市場傳聞中國一家大豆進口商準備把從南美巴西進口的36萬噸大豆賣向美國市場。

相關焦點

  • 大宗商品投資需控制下行風險
    本報訊(記者車莉 通訊員陳熙蕾)近期國際油價一度刷新6年來新低,市場分析認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美元走強是國際油價走低的關鍵因素。嘉豐瑞德理財師預測,後市國際油價面臨進一步的下行壓力,原油價格很可能繼續往下探底5至10美元左右,對於大宗商品包括原油的投資者,需注意油價下行風險。
  • 招商證券謝亞軒:2020年開始,我們將迎來一個9年的大宗商品牛市
    核心觀點:一是,歷史來看,美元與大宗商品價格(CRB現貨指數)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即所謂的「蹺蹺板」效應。我們認為,這並非「標價效應」這麼簡單,而是背後有美元周期回落(上升)→全球信用擴張(收縮)→全球總需求擴張(收縮)→對大宗商品需求擴張(收縮)的經濟基本面邏輯。
  • 艾略特波浪理論暗示大宗商品明年形勢嚴峻
    大宗商品昨日又遭遇了難堪的一幕。當投資者將回暖的希望放到2016年,卻引來市場人士「潑冷水」。分析人士指出,技術圖形暗示大宗商品明年形勢恐更為嚴峻。  自1970年代以來就一直追蹤大宗商品周期的United-ICAP首席技術分析師Walter Zimmermann說:「行情恐怕會更壞。」
  • 美元走高施壓大宗商品,且多項數據...
    周四(9月3日)上海原油價格下跌。主力合約2010,以285.8元/桶收盤,下跌7.9元/桶,跌幅2.69%,創一周半新低。投資者對全球需求前景依舊信心不足,且美元的走強也額外打壓了以美元計價的油價水平,此外數據顯示,美國8月民間就業崗位增幅連續第二個月低於預期。
  • 大宗商品盛宴-理財頻道-和訊網
    大宗商品上漲體現的是再通脹的事實,但國內CPI、PPI仍處於負增長,表面上更像是通縮。是該相信大宗商品的價格,還是CPI和PPI?這一矛盾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經濟密碼?  疫情背景下,大宗商品普遍存在供需錯配,疊加弱勢美元周期和美國房市的火爆,催生了這輪大宗商品盛宴。雖然近期A股上遊周期板塊已經有所表現,但其本輪大宗商品漲價的反應並不充分,未來或仍存補漲的機會。
  • 大宗商品價格的這種暴漲真的可持續嗎
    大宗商品今年下半年以來的亮眼行情令市場瞠目。從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到銅,再到煤炭、鐵礦石,大宗商品似乎正以「齊飛」的勢頭宣告正式殺回。未來經濟復甦以及通脹率上升的預期,為商品價格提供了支撐。年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在亞洲購買狂潮刺激下,銅、鐵礦石和大豆價格已升至6年多最高水平。如今隨著疫苗取得進展,更大範圍經濟復甦的期望提振了全球投資者對大宗商品的樂觀預期。也有機構認為,隨著各國以交通電氣化、可再生能源增長為目標的政策導向提振對金屬的需求,轉向大宗商品的投資仍處於初級階段。
  • 經濟每月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狀況及價格走勢
    整個機構的變革,還有金融領域基礎設施的變化,都會影響到美元的疲軟,我們目前談到的投機商還有金融市場的變化都會促進價格的上漲,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這是我們依據的三個主要因素來預期大宗商品不斷上漲。我們後面會從三點來講:第一,中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價格發展方面。2004年和2005年我們發揮了這樣的裡程碑似的作用。這兩年中國需求對發達國家非常重要,中國是金屬的最大消費國。
  • 「聖嬰」厄爾尼諾來襲 大宗商品抄底要「且看且行」
    又將對大宗商品產生怎樣的影響?  歷史經驗表明,厄爾尼諾與大宗商品息息相關,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屢屢上演多空雙方的慘烈搏殺。今年以來我國大宗商品整體處於低位震蕩格局,多個品種受供給過剩、中國以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基本面依舊不樂觀。
  • 大宗商品價格分析的邏輯和方法
    首次應邀開講的是重點糧食企業商品研究主管陳老師,演講題目是《大宗商品價格分析的邏輯和方法》。演講內容被多家媒體轉載,有多家專業機構向陳老師發出了講座邀約。  均衡博弈公共研究將繼續秉承公益、開放與分享的理念,未來還將邀請更多的行業大牛、實務專家來線上大講堂做客。已有多家專業財經媒體對線上大講堂表示了關注,希望能夠以合適的方式參與均衡博弈線上大講堂。
  • 世界銀行發布報告預計 2020年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將大幅下跌
    本報紐約電 記者高偉東報導: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4月期《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全球經濟衝擊將導致2020年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能源和金屬類大宗商品受全球經濟嚴重放緩影響最大,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出現了最大降幅。
  • 大宗商品迎牛市:油價將在明年底到65美元/桶?原料面料「管道」通...
    大宗商品迎牛市:油價將在明年底到65美元/桶?原料面料「管道」通、下遊備貨聲漸起,化纖市場要收「大紅包」了!高盛:布倫特油價將在2021年底達到65美元/桶,大宗商品牛市就要來了!最近,高盛發布了2021年的十大投資主題,認為大宗商品將在明年迎來新一輪牛市,非能源類商品短期內就會上漲,能源類商品在冬季過後將迎來上漲。高盛指出,過去多年對傳統經濟投資不足,傳統大宗商品的產能有限。
  • 對衝基金為何瘋狂買漲金屬大宗商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在對衝基金Axiom金屬板塊分析師Gordon Johnson看來,全球對衝基金之所以大舉湧入買漲金屬類大宗商品,一方面是押注疫苗研發順利令全球經濟重回復甦軌跡,另一方面則看好歐美央行持續加碼QE政策令美元流動性日益泛濫,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估值。
  • 美元熊初長成 商品牛開啟「顛簸之旅」
    歷史經驗表明,美元熊市一旦啟動往往持續長達十年之久,如1985-1995年、2002—2011年。美元與以黃金、原油為龍頭的大宗商品在長期趨勢上呈負相關走勢。國內商品自6月以來一直處於上升通道,文華商品指數迄今上漲14%。美元十年熊市啟動的假設會否成立,商品能否迎來耀眼長牛?  由盛而衰 美元怎麼了  1年半的時間,美元指數便完成牛熊轉換。
  • 工行緊急暫停抄底原油 大宗商品投資損失或超三成
    市場動蕩,風險加大,「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異常下跌,工行主要是為了控制風險,其存在客戶穿倉風險,恐波及自身。此次確實整個金融市場非常異常,風險資產和抗風險資產不再遵守原來的規律,這很大原因在於此次誘因有現代金融市場以來沒遇到過的非經濟政治因素導致的系統風險。」3月18日,上海一資深期貨研究員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期貨周刊丨貴金屬漲勢如虹 農產品持續走強
    本周國內商品市場漲跌互現。化工板塊在國際油價影響下,弱勢震蕩。貴金屬板塊受到避險情緒推動,延續上行,屢創新高。黑色板塊受宏觀政策影響,總體震蕩。螺紋在現貨價格影響下,高位震蕩,受此影響,鐵礦、焦煤等相關品種跟隨螺紋價格震蕩。農產品板塊,玉米、豆粕、雞蛋上漲。
  • 大宗商品或將迎來牛市
    2021大宗商品牛市? 2020即將結束,大牛們輝煌了一年,2021年又該買什麼? 從宏觀來看,大放水之後,貨幣政策的邊際收斂已成共識,股市估值偏高,債市不確定性仍存,目前最值得期待的或許就是明年大宗商品的走勢。
  • 英國商品研究所:2021年黃金是最值得投資的大宗商品
    不過,一家研究公司說,2021年黃金仍將是最值得持有的大宗商品。英國商品研究所(CRU)董事總經理Paul Robinson在接受Kitco新聞電話採訪時表示,明年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將足以支撐金價在未來三到六個月重回2000美元/盎司。上述言論發表之際,金價正艱難地維持在1800美元/盎司上方。
  • 大宗商品:從瘋狂的「石頭」到瘋搶的「煤炭」,商品大牛市已至?
    對於此次突來的節能環保政策,有人說是中國經濟強勁復甦造成,也有人說資源短缺的無奈自之舉,大家各說各有理,但我們可以從基本面的因素探討一下大宗商品的上漲的內在因素和原因。 最近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頗不甘寂寞,高盛商品市場分析師Jeffrey Currie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言稱,多項利好因素將推動商品進入持久大牛市,其理由有幾個方面,包括美元疲弱、投資不足、政府刺激措施及能源轉型等,都有望全面推動大宗商品需求,高盛預測石油在2021年底的目標價格為65美元/桶,並預計需求將迅速復甦。
  • QE不停,大宗商品買漲不止:對衝基金押注超級牛市周期
    數據顯示,過去9個月不少大宗商品價格漲幅相當驚人。其中,倫敦期銅價格一度上漲突破8000美元/噸,較3月下旬的4371美元/噸回升約80%;倫敦期鋁則在12月初創下年內新高2096美元/噸,較3月下旬的年內低點1455美元/噸回升約44%;倫敦期鋅在上周末創下年內新高2900美元/噸,較3月下旬的年內低點1763美元/噸回升約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