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中國SMA患者約3 萬每50 人就有一個致病基因攜帶者

2020-12-22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 付振強)想奔跑、想翱翔、想勇敢保護爸媽,甚至就想獨立行走……但疾病卻把他們的身體困於輪椅之上。不少孩子許多美好的願望及對未來的憧憬卻因一種名為「脊髓性肌萎縮症」(簡稱 SMA)的疾病打破。SMA屬於對患者生存及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的相對常見的罕見病,被收錄於國家衛健委等五部委 2018 年 5 月聯合發布的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8月7日,第三屆中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大會開幕式上,北京市美兒脊髓性肌萎縮症關愛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中國SMA患者生存現狀白皮書》,白皮書基於美兒患者登記資料庫,根據人口學特徵、分型、疾病進程與確診程度、運動功能變化、日常照護等情況,真實記錄部分SMA患者的生存狀況,旨在幫助推動SMA疾病基礎研究、藥物研發、患者診療管理、疾病科普宣傳等相關領域工作。

白皮書指出,SMA患者大多數在嬰幼兒時期就會起病,在自然病程下如果不進行非常精心照料和治療,SMA就會成為「2歲以下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殺手」。在 1547 名登記病友當中,超半數是在 7 至 18 個月齡之間發病,佔 55.7%;在 6 個月之內發病的佔 33.2%;在 19 個月至 10 歲之間發病的佔 8.7%;在 10 歲至 30 歲之間起病的佔 2.2%;而在 30 歲之後起病的僅 4 人,佔 0.3%。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呂俊蘭教授介紹,SMA是由於運動神經元的變性壞死導致了患者出現的肌肉無力和萎縮,它的致病基因是SMN1基因,由於SMN1基因的純合缺失或突變導致患兒發病。

中國罕見病聯盟執行理事長李林康表示,罕見病多發於遺傳,多發於兒童,SMA就是屬於兒童病。白皮書指出,SMA 是一種因 5 號染色體 SMN1 基因缺失或變異所導致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新生兒中發病率約為 1/6000-10000。普通人群中,每 40-50 人中就有一個是致病基因攜帶者。當父母雙方同為攜帶者時,每次懷孕都有 25%的機率會生下患兒, 50%的機率孩子會成為像父母一樣的無症狀攜帶者, 25%的機率健康。據美兒 SMA 關愛中心估算,國內約有患者 2-3 萬。

由於對 SMA 的知曉及關注度低,國內患者從尋求疾病診斷起就面臨極大的挑戰。李林康在開幕式上介紹,得了罕見病有三大痛點:一是確診難,二是確診了沒有藥,三是即便有藥也用不起。這些痛點在報告中也有所體現:除北上廣等醫療資源及經驗較豐富的地區,患者診斷可能較少走彎路外,其他省市患者更多所要面對的是確診時間長,需跨省跨地區求診,甚至誤診、漏診的問題。報告顯示,北上廣承擔了全國 40%的 SMA 患者診斷量。

對於 SMA 這一嚴重的退行性疾病而言,及時診斷、治療,並充分的日常管理,是決定患者生存及生活質量的三要素。去年2月,全球首款SMA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國內獲批,同年10月正式開始用於患者治療。但其定價為每針70萬元人民幣,且需「第一年6針,後續每年3針」長期使用,藥物難以負擔、可及性低是國內 SMA 患者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第三屆中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大會開幕式當天,與會嘉賓共同呼籲:社會多方應更加關注關愛SMA患兒,共同推進不斷規範診斷、治療和預防患者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並呼籲推動醫保覆蓋SMA用藥,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完)

相關焦點

  • 中國SMA患者生存現狀:接受且持續治療患者有限,存在誤診漏診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中國SMA(脊髓性肌萎縮症)大會開幕式上,美兒脊髓性肌萎縮症關愛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聯合公布了一項針對1574名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進行的調查——《中國SMA患者生存現狀報告白皮書》,其中指出,超過半數SMA患者是在7至18個月齡之間發病的,佔55.7%;與其他罕見病類似
  • SMA攜帶者免費產前診斷項目啟動,基因檢測阻擊「罕見病」
    會上,由貝瑞基因支持的「SMA攜帶者免費產前診斷」公益行動在專家的共同見證下正式啟動,該項目攜手美兒SMA關愛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單位,對於夫妻雙方經過篩查確認為SMA致病基因雙攜帶者的家庭,將立即提供(已孕夫婦)或者在未來提供(備孕夫婦)免費的SMA產前診斷並出具診斷報告,預防出生缺陷,形成SMA篩查的閉環。
  • SMA攜帶者免費產前診斷項目啟動 預防出生缺陷
    20:43: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圖為首都兒科研究所遺傳學科首席專家宋昉 徐宛平 攝   中新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 董子暢)「SMA篩查元年——全國SMA攜帶者篩查研討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會上,「SMA攜帶者免費產前診斷」公益行正式啟動,該項目對於夫妻雙方經過篩查確認為脊髓性肌萎縮症(SMA)致病基因雙攜帶者的家庭,將立即提供(已孕夫婦)或者在未來提供
  • SMA天價藥背後:一針頂北京一套學區房,新生兒患病率達萬分之一
    在Zolgensma面前,幾乎每一個人都患了窮病。5月24日,美國食藥監督局(FDA)批准了Zolgensma上市,這是一種能夠治癒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以下簡稱「SMA」)的藥物,一次治療需花費212.5萬美元,約合1469萬人民幣。
  • 我國將開展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基因攜帶者篩查研究
    出生缺陷可由染色體畸變、基因突變等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引起, 嚴重的出生缺陷可導致新生兒或兒童死亡,或者造成患者的終身殘疾。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超過90萬例。出生缺陷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而且也已成為我國重大的社會問題和公共衛生問題。
  • 罕見病患者生育之困:夫妻雙方攜帶相同致病變異基因,生育後代有四...
    從預防醫學視角來看,致病基因就像一段錯寫在人體內的歷史,自祖輩開始往下流傳,如果不將它「更正」過來,它還會繼續錯下去,影響更多人。「若夫妻雙方攜帶相同致病變異基因,生育的後代有1/4的概率為患兒。」華大基因遺傳諮詢負責人黃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如何讓罕見病患者生出一個健康孩子,這不是單純的醫學問題。
  • 諾華脊髓性肌萎縮症基因療法Zolgensma獲歐盟批准!
    Zolgensma於2019年5月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成為全球首個治療SMA的基因療法。   5q-SMA是SMA的最常見類型,約佔全部SMA病例的95%,該類型SMA是由5號染色體上的SMN1(運動神經元生存蛋白1)基因突變所引起的,因此得名5q-SMA。在歐洲,每年約有550-600名嬰兒出生時患有SMA。
  • 全球首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基因療法!諾華革命性&高度創新性一次...
    Zolgensma於2019年5月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成為全球首個治療SMA的基因療法。5q-SMA是SMA的最常見類型,約佔全部SMA病例的95%,該類型SMA是由5號染色體上的SMN1(運動神經元生存蛋白1)基因突變所引起的,因此得名5q-SMA。在歐洲,每年約有550-600名嬰兒出生時患有SMA。
  • 湖南每8個人就有一個地貧基因攜帶者,備孕夫妻要注意篩查
    據介紹,我省人口的地貧攜帶率約為8%,屬於全國地貧高發的十個省份之一。省婦幼專家表示,預防地中海貧血的方法就是參加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篩查出同型地貧基因攜帶者,通過產前診斷可查出重型地貧兒,避免出生。【案例】11個月大的孩子只能輸血續命「輸血,不斷的輸血,差不多每1個月就要輸血一次」,這是11個月大的小寶(化名)目前要面對的生活。今年2月底,永州道縣的蔣先生夫婦心急如焚地帶著高燒不退的小寶來到郴州市兒童醫院就診,一查血常規,發現孩子有中度貧血,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為重度β地中海貧血。
  • 有些人得癌,是基因裡帶的,會是我嗎?
    在發生腫瘤的人群中,僅10%為遺傳性腫瘤,患此類腫瘤的患者多為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攜帶者。遺傳性腫瘤有什麼特徵?多數遺傳性腫瘤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就是說子代患病與性別無關。1.父母的致病突變有50%的概率遺傳給後代,患者任何一個子代的患病概率均為1/2;2.只要體內有一個致病基因存在,就會發病;3.在一個患者的家族中,可以連續幾代出現此病患者。
  • 3%人口攜帶致病基因,95%父母不了解,地貧等遺傳病家庭可免費基因...
    >  夫婦雙方中一方有先天缺陷、血型不合或雙方地中海貧血夫婦  有不明原因習慣性流產、死胎、死產或新生兒死亡史夫婦等  重慶100人有3人是地貧基因攜帶者,是地貧高發地區,然而,有約95%的父母不了解地貧,「地貧」難治但可防,通過「地貧」基因篩查、產前診斷和幹預,能有效地避免重型「地貧」兒的出生。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2015年約有27萬新增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七位,2015年有近7萬人死於乳腺癌;發病率呈連續上升趨勢,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 經常無緣無故出血或有淤血的人產前做個基因篩查避免生下血友病寶寶
    浙江登記在冊的血友病人310人實際遠遠不止這個數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血友病患者應有13萬人。全球近1/4的血友病人在中國,而只有不足5%在接受治療。浙醫一院有國家級的血友病登記中心,目前浙江省登記的血友病病人為310人,18歲以下的兒童為110人。「事實上,浙江血友病病人遠遠不止這個數。很多人不知道有病,或有病不願意被別人知道。」
  • 每6個廣東人 就有1人攜帶這種病的基因!患者很痛苦 如今有了根治辦法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累計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全球有3.5億地貧基因攜帶者,一旦得上這種病,嚴重者可能需要終生輸血或進行切脾治療才能維持生存。而在我國廣東,每6個人當中就有1人攜帶地貧基因。
  • 國際罕見病日:關注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兒的真實生活
    時值2019年國際罕見病日之際,國內首家關注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 (SMA) 相關工作推動的公益機構 -- 北京美兒脊髓性肌萎縮症關愛中心(以下簡稱「美兒」)在此呼籲更多人關注與了解罕見病,關愛身患罕見病的人群。據美兒SMA關愛中心代表邢煥萍女士介紹,目前中國約有3萬至5萬名SMA患者,其中,80%患者都是嚴重的SMA-I型或者SMA-II型,還不包括未被檢查出的潛在患者。
  • 拯救溫州16歲少女 讓更多人知道有種病叫SMA!
    @有緣千裡來相會:人殘志不殘,為這位文成的老鄉百折不撓的精神點讚。@曾仕中:堅強的女孩,命運中的強大。很多人已等不到包珍妮還剩一根能活動的手指,但很多人已經等不到。據國外科研資料統計,全世界範圍內,每6000-1000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會患上SMA;常規人群,每50人中就有一人是SMA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夫妻同為SMA致病基因攜帶者,每一胎後代都有25%的機率會患上SMA,並不受年齡、種族或性別的限制。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國內目前約有3-5萬名患者。
  • 新生兒健康基因早知道,基因篩查來把關!
    我國是出生缺陷的大國,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約為1600萬到2000萬之間,出生缺陷發生率達到5.6%,其中遺傳代謝病患兒達40萬至50萬。根據我國出生缺陷監測和殘疾兒童調查結果,全國累計有近3000萬個家庭曾生育過出生缺陷和先天殘疾兒,遺傳病已成為兒童死亡或殘疾的主要原因。
  • 所有女性都可能是這個遺傳病的攜帶者!專家:女性婚前應做這個篩查檢測!
    X染色體脆折症(Fragile X Syndrome,簡稱FXS)是一種遺傳疾病,大約每250名女性中就有一名是FXS基因攜帶者。專家建議,所有女性在組建家庭之前,最好去進行FXS基因篩查檢測。據《時代報》報導,這種遺傳性疾病會導致智力障礙、行為和學習障礙,也是導致自閉症的常見原因。
  • 《中國SMA患者生存現狀報告白皮書》發布
    該病是導致嬰兒死亡的重要遺傳因素,位於兩歲以下兒童致死性遺傳病的首位,且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是嚴重的致殘、致死性疾病。為促進SMA基礎研究、相關學科醫療工作,推動SMA醫學及公益事業的發展,由北京市美兒脊髓性肌萎縮症關愛中心主辦,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北京維康慈善基金會協辦的第三屆中國脊髓性肌萎縮症大會日前在京舉辦。
  • SMA成兩歲以下嬰幼兒頭號遺傳病殺手 專家呼籲早診早治
    王藝說,在中國,58.96%的SMA患兒發病於7-18月齡,中重度患者佔到了總患病人數的89%左右;就運動功能來看,僅有22.78%SMA患者可以行走。   SMA雖然屬於罕見病,但其實並不罕見。常規人群中,SMA致病基因的攜帶率非常高,約2%左右,即50個普通人中就有一個是攜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