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家住江漢區的李先生,有一個難言之隱。早上蹲廁所的時候,會時不時出現便血情況,肛門口還伴隨著疼痛瘙癢。以為只是秋冬季節乾燥上火,李先生也沒太在意,只是經過藥店的時候,去買了一盒塗抹的消炎藥,症狀也會有所緩解,但一直沒有徹底「降火」,肛門疼痛瘙癢、便血的情況,依然會反反覆覆。
直到前幾天,李先生上完廁所起身的時候,突然感覺肛門處長了個膿包,甚至還伴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李先生趕緊來到了醫院。
經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肛腸專科周貴金主任的檢查,李先生根本不是什麼秋冬乾燥上火,而是患上了——肛瘻。
從肛門鏡的檢查結果顯示,李先生的肛周處已經有兩個瘻口,正朝著潰破流膿方向惡化。隨後,經周主任建議,李先生在我院接受了肛瘻切開術治療。
周主任表示,肛瘻是肛腸疾病中最為複雜難纏的一種,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就會引起肛周分泌膿液,汙染衣褲,進而引發皮炎溼疹等症狀。膿液還可穿破管壁順括約肌間隙蔓延,從而形成多發性、複雜性肛瘻,甚至還會刺激腸壁進而癌變。所以,出現症狀後,一定要重視,儘早行醫治療!
很多小夥伴對於肛瘻這個名字,可能會感覺陌生,並且也很難去判斷自己患上的,到底是一般的上火炎症,還是肛瘻等肛周疾病,怕貽誤病情。
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周主任的講解,分享給大家。
01什麼是肛瘻?這4個症狀要明白
肛瘻,指的是肛門內到肛周皮膚的瘻管,肛瘻主要是由內口、瘻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和外口由瘻管相連接。
肛瘻的形成,一般是由於肛竇炎加重形成肛周膿腫,經擴展、潰爛或者引流切開後,出現的一種病症。
這樣原來肛竇炎的位置會形成內口,肛門皮膚的破口形成外口,當中由瘻管相連。
目前,在我國肛腸疾病的發病率中,肛瘻佔到了1.67%-2.6%,其中以20歲-40歲為高發群體。
肛瘻主要有的4大表現症狀
1、反覆流膿
周主任介紹,當患者抵抗力降低後,細菌會從外口趁機而入,導致瘻管反覆發炎化膿,再逐漸導致外口潰破,形成膿性分泌物,最終由肛門外口流出。
因此,當患者發現自己肛門外口時不時出現「髒東西」,也就是反覆流膿,那就要小心是肛瘻發病了。
2、肛門內部感到疼痛
患有肛瘻的病人,除了流膿,也會伴隨疼痛的感覺。
一般當瘻管暢通無阻時,這種疼痛的感覺不明顯,只會感覺局部有點不適或者發脹,但是當瘻管開始發炎腫脹的時候,就會導致分泌物排出受阻,類似於發炎長痘,導致肛門內部有明顯的疼痛感。
3、肛門瘙癢
當瘻管裡的膿液從肛門外口分泌出去時,也會直接刺激肛門周圍的皮膚,造成感染,肛周皮膚常增厚及發紅,導致患者會時不時感覺瘙癢難忍,不停地想去抓撓。
4、有明顯的條狀硬塊
如果是低位肛瘻,患者還會在肛周附近摸到明顯的條狀硬塊,自外口通向肛管,用力按壓還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但如果是高位肛瘻,位置通常較深,不易摸到瘻管,但外口可有一個或多個。
02肛瘻危害多,找準原因是關鍵
1、肛竇炎或肛周膿腫
肛竇炎或肛周膿腫自行潰破或者切開引流後,會導致肛瘻。
2、肛裂感染
患有肛裂的患者,後期引發肛瘻的概率也比較高。因為肛裂是一種肛管皮膚黏膜的裂口,發生肛裂後,局部的抵抗力會變差,很容易因糞便攜帶的細菌感染髮炎,進而感染到肛管組織,引發反覆發炎化膿症狀。
3、硬物導致肛腸損傷
如果吃一些含有比較硬的東西,比如魚骨頭、棗核等固體,在排便的時候卡在了肛門口,就很容易對直腸黏膜和肛門黏膜造成損傷,糞便攜帶的細菌會趁機入侵傷口部位,導致炎症和肛周感染,進而引發肛瘻。
4、外科手術引發的感染
一些外科手術,比如說孕婦在生寶寶時,一般採用的會陰部手術,也可能會對肛門周圍組織造成損傷,引發細菌感染,造成繼發性肛瘻形成。此外,進行過直腸手術的患者,會因為手術原因損傷直腸黏膜,逐漸引發肛瘻疾病。
03預防和治療肛瘻,注意這幾點
NO.1 治療肛瘻,手術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聽到手術二字,就害怕,想著能否通過藥物來治癒。
但其實,由於肛瘻是由內口、瘻管、外口三部分組成,一旦出現肛瘻,不僅內口會感染,瘻管也會因為炎症,出現發炎流膿。因此,僅通過藥物治癒肛瘻,概率很低,並且還會因為不及時的手術治療,可能導致複雜性肛瘻。藥物只能說是一種輔助性的治療手段,防止感染和止痛等。
而手術則能將位於根源的內口徹底處理好,使之不再受細菌感染,並將瘻管已經壞掉的組織進行切除,從而達到肛瘻的根治切除,減少復發的可能。
像我院採用經典的肛瘻切開術治療法,通過將瘻管全部切開,使傷口可自基底向上癒合,恢復快,儘可能減小術後對工作生活的影響。
NO.2 術後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術後恢復期間,患者要聽從醫生的指導,按時吃藥,及時對傷口進行消毒,保持樂觀積極心態;
其次,每次大便後要及時清洗,避免糞便中的細菌感染。建議可以坐浴進行清洗;
最後,不要久坐,術後可以多吃一些高纖維食物,潤滑大便,保證排便通暢。
NO.3 日常注意事項
其實,不管是肛瘻,還是其他的肛周疾病,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緊密相關。保持肛腸健康,就要做到飲食健康,多喝水、多運動,不久坐,多吃瓜果蔬菜,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