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悲劇!17歲學生弒母:我捧出全部真心,終究變成孩子最恨的人

2020-12-19 木棉教育

又發生一場悲劇!

11月12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學生李某,晚上10點下課回家寫作業時,遭到母親說教辱罵,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李某用菜刀將母親殺害。

事後李某換衣服去同學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學告訴了自己的班主任,並投案自首。

有消息稱李某其實學習很好,但尚未得到證實,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這麼殘忍的事件,看到新聞的人都驚得渾身發抖,那個孩子居然處理得如此平靜。

這一次網友又怒了!

那個母親大概做夢也想不到,僅僅因為一次口角,兒子竟狠起來奪走了自己的命。

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不是殺人就是自殺,類似駭人的事件,其實才發生過不久——

5月23日,15歲女孩瑤瑤(化名),以給母親按摩為由,用事先準備好的繩子勒住母親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

殺害自己母親之後,她把自己反鎖在家裡,靜靜地與母親待了兩天一夜,

事發後女孩告訴警察,她的殺人動機是「沒考好,擔心被埋怨」

9月17日,14歲的男孩在課間和同學玩撲克牌,被叫家長。母親氣呼呼地趕來,大聲斥責孩子,當眾給了男孩兩耳光。

母親離開後,男孩獨自在走廊站了2分鐘,然後爬上欄杆,從樓上跳下身亡。

殺人和自殺,哪個不是悲劇中的悲劇,都是用最殘忍的方式和親人還有這個世界決別。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此——

作為母親,給了孩子全部的愛,為了孩子費盡心力,卻把自己變成了孩子最大的仇敵。

媽媽給的「愛」,釀成了悲劇

深究起來,三起事件,起因一模一樣:孩子怨恨媽媽的管教。

我們經常說那句話:「我只不過是在管教我的孩子,有錯嗎?」

管教孩子沒錯,但管教不當真的會死人。

電影《媽媽的搖控器》裡,紀培偉跟媽媽說:「你到底還要我再死幾次。」

原來,媽媽意外得到了一個可以扭轉時間的遙控器,可以讓時間倒回到前一天。

上課沒聽懂,重複十次總會了;不修正一個錯誤,人生就卡在同一天;就連早戀,媽媽都殘忍地將這段感情「一鍵還原」。

被操控之下,小偉絕望地想自殺,但媽媽會按下遙控器回到前一天——他連死的權利都沒有。

這個影片最扎心的,是媽媽說的這幾句話:

你現在恨我沒關係,將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你一定會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不讓媽媽失望。媽媽是為你好,你怎麼都不會想呢?

在媽媽這裡,捧出的是一顆真心,到了孩子那裡,卻變成一把匕首。

微博上一位教育博主發了一句話:

弒母與自殺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對父母剝奪自我的一種反抗,是對父母管教和控制的不滿。

15歲的瑤瑤殺死母親後,給母親寫了一封信,裡面有幾句,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孩子對母親起殺心的真相:

我愛您,您是我生命中最愛的人。不管別人信不信,也不管您是否還相信,但這都是事實。15年來,您把您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金錢都給了我……您所做的這些,並未讓我快樂……我必須無比的聽話,無比的優秀……如果非要對您的價值排個序,排在前兩位的一定是:成功、爭強好勝,而不是您自己,也不是我。

(新京報對此次事件的採訪)

瑤瑤升入高中後,無法做到媽媽要求的尖子生,但媽媽仍然不停地要求、指責、抱怨,最後瑤瑤絕望了,當恐懼到無法呼吸時,她用一根繩子結束了這一切。

瑤瑤對媽媽說:

我用的繩子是物質的,你用的繩子是精神的。你被窒息的是心跳,我被窒息的是心而已。

無論李某還是瑤瑤,殺害母親之後,都異常的平靜,網友罵他們禽獸不如、蛇蠍心腸,事實上,他們殺害了母親,何嘗不也殺了自己。

很多時候,媽媽以為只要我們愛孩子就好,其實有了愛,更要知道怎麼去愛?

如果李某的母親知道自己會被兒子殺死,

如果跳樓男孩的母親知道自己的兩個耳光會把孩子打上絕路,

如果瑤瑤的母親知道自己會被女兒勒死,

她們奉行的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會不會有改變?

孩子身上的壓力,真的會把他們逼瘋

這起事件發生後,一位高中生媽媽在微博留言:

我家孩子與李同學同齡,昨天讀到這個新聞很心疼。應該是共情使然吧。

南京剛剛結束中考,對家有高三學生的家庭而言,的確是很有壓力的一周。

升學路上,每個高三家庭都面臨著同樣的壓力,但不同的是每個家庭對待壓力的不同處理方式。

心疼這母子倆,他們用最慘烈的方式把各自放到了各自的對立面,而不是母子齊心攜力站在問題的對立面。

在寫這篇稿子的時候,一位朋友去給上高中的孩子開了家長會,老師特意給家長講了一件事:

一天上課,老師發現班裡的一位女生不見了。

這個女生沒有請假,沒有生病,家長沒說孩子有什麼異常。

老師找遍了整棟教學樓,最後發現這個女生在鋼琴室,她呆呆地坐在那兒,面如死灰。

老師問:「你有什麼事,可以跟老師說。」

女生沒有回應。問了幾次,老師告訴女生,如果無故曠課3次,學校會處分你的。

女生冷靜地從嘴裡吐出幾個字:「處分就處分吧。」

老師絞盡了腦汁,想知道這個孩子怎麼了?最後當他問道:「你是不是學習壓力大?」

女孩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很多父母不理解,現在孩子的物質這麼好,什麼事也不用他們操心,就要求他們學習好點,他們就又跳樓、又自殺,太脆弱了。

事實上,現在孩子所承受的精神上的壓力,是我們大人無法想像的。

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劉丹老師在木棉說《開學季》直播中說:

我們去超市買牙膏,有幾百種牙膏可以選擇,和只有一種牙膏可以選,所面臨的壓力是不同的。

父母小時候只有一種牙膏可以選,而現在的孩子被信息完全淹沒的壓力,是從小物質不充裕的人所不能體會的,而且真的可能致死。

父母給孩子提供了太多的物質條件、學習條件,給了他們太多的愛,所以當他們做不好時,

首先感到的是:對不起家長!

但他們想要對得起家長又有多麼難,

孩子現在的學業壓力是空前的,身邊的孩子都是王者中的王者,怎麼取勝?

這只是顯性的,隱性的是整天跟高焦慮人群在一起,老師、家長人人對他有要求,孩子就像一根皮筋,被拉了又拉。

一個被極度拉薄的生命,當然會很脆弱。

而最可悲的是,這些壓力是透明的,孩子心裡有,家長看不見!

而且很多孩子的壓力,沒有一個可以發洩的出口。

教育不能「刻舟求劍」

在今天,父母用傳統方式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收到跟過去完全不同的效果:

以前打了罵了孩子,孩子哭了鬧了,第二天還好好的,今天再用老方式管教孩子,

孩子很可能會做出極端的行為。

時代變了,孩子變了,我們的教育還在刻舟求劍。

以前的整個社會環境是競爭性小的、寬鬆的、寧靜平和的,現在逼仄的都市,無孔不入的信息,造成人無法擁有平和安定的情緒與精神狀態。

父母最應該做的,反而是舒緩他們的心靈和情緒。

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說:

教育中,有太多蝴蝶效應,本來小事一樁,家長完全可以用輕鬆愉快的態度來解決,甚至不需要解決,問題也會自行消失。

但家長用嚴厲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不但無助於問題本身的解決,甚至會毀滅孩子一生。

而所謂的「嚴厲教育」,不過是道德的遮羞布,只為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和各種懲罰求個心安理得!

對我們的孩子好一點吧,還記得那個暖心的心理實驗嗎?

某檔節目讓父母和孩子給對方打分。

結果出人意料。

父母給孩子打分時,先是帶著嫌棄,歷數孩子身上的種種缺點。

最後的分數在5-8分之間。

而孩子呢?他們清一色地張開雙手,一臉興奮地給媽媽打出:10分!

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上了小學,上了中學,他在你心裡的分數是不是越來越低了?

你對孩子的打分越低,就是對孩子的缺點沒有足夠的耐心,甚至「改造」孩子的意願越強。

但父母以愛之名的付出和改造,卻是孩子最難走的路。

孩子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不要把自己過多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一個孩子是個複雜的生命體,他有內在的需求和力量。

家長的責任就是愛孩子,給孩子讓出空間,讓孩子有邊界即可!而不是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想像的模樣!

你現在給孩子打多少分?不妨大氣一點,給孩子打個高分。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全球開放的時代,他們接觸的信息遠比父母廣闊,他們的思維真的走到了父母的前面。

父母如果還用老掉牙的打罵、羞辱、語言暴力等傳統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只能製造悲劇,

卻永遠教不會孩子進步!

做孩子的朋友不好嗎?當孩子遇到問題跟他們肩並肩地一起面對不香嗎?

要當孩子的太陽,而不是他生命中的暴風雪!

所謂父母兒女一場,不就是相互陪伴,得體退出,一起經歷生活的風雨,還能緊緊擁抱在一起嗎?

最後點亮在看,給孩子得體的愛,為孩子為自己加油!

*作者:教育編輯部蜜蜂。來源:教育致力於為0~15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相關焦點

  • 12歲少年弒母案:我捧出全部真心,終於變成你最恨的人
    ,但是卻遭到了學生家長們的強烈反對,都說大家對吳某很害怕同時也充滿了擔心,因為弒母男孩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擔心他在學校裡面再次犯事。……  這一樁樁極端慘烈的悲劇背後,無不隱藏著這樣的真相:  無私到大包大攬、事無巨細的母親,歹毒到人性泯滅、殘暴瘋狂的兒子,親密到不分你我、沒有邊界的關係,釀成了仇恨對立、不共戴天的悲劇。
  • 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為何母親成了孩子最恨的人?
    又是一起悲劇。12月13日,江蘇阜寧縣,某小區發生一起命案。死者是一位陪讀媽媽。當天上午,她17歲的兒子因不服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此事一出,網友憤慨: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這位母親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想不到,要她性命的,正是她疼愛到骨子裡的孩子。或許辛苦陪讀的她前一秒還在想著,還有半年,等孩子上了大學,自己就解脫了。
  • 17歲高三學生弒母背後,是被揭開的中國式父母遮羞布
    這簡直是一場人間悲劇,看到新聞後,真能給人驚出一身冷汗。多麼狠辣歹毒的心腸,才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李某家大門口貼著紅色的「吉祥如意」四個大字,現在看起來卻頗為諷刺。警方給出的結果,是管教不當。吳某說:「錯了,但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12歲的吳某,在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之後表現出的冷血與殘忍,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同齡孩子應有的心智範疇,變成了一個令成年人都毛骨悚然的惡魔。被問到:為什麼要殺你媽媽?
  • 南京一中學生持刀弒母作案原因揭秘:望子成龍的背後儘是悲劇
    2020年11月12日晚,南京玄武區發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李某17歲是南京第十三中學學生,受害人謝某則是犯罪嫌疑人的母親。至此,弒母悲劇背後的故事,才如洋蔥被層層剝開——遊戲的誘惑、強勢的教育,這些話題再一次被公眾提起。熱搜的喧囂過後,究竟留給我們什麼樣的反思?壓力重重的教育環境下,家長又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 剛發生的南京弒母:17歲兒子殺了他媽,我卻看到了比這兒更悽慘的真相
    在公眾號下方的自定義菜單裡哦  今早,南京17歲學生將母親殺害的新聞刷遍全網。令我心情非常難過。這個李某某可是一位同學口中成績很好的高三學生。該校高三共14個班,文理各有一個致遠班,李某某在理科最好的班級也就是致遠班就讀。可見他的成績優異。
  • 12歲少年弒母案:我與悲劇,只隔一個缺席的父親
    因不滿母親教管嚴格,12歲少年持刀弒母12月初發生在湖南益陽的一起「12歲小學生持刀弒母」案件,無疑讓人唏噓人性的種種黑暗。據媒體報導稱,男孩因在學校抽菸而被母親責罵,在爭執過程中因衝動而用屠刀揮向母親。
  • 江蘇17歲男孩弒母真相曝光:那個沉默的孩子,內心住著一隻「野獸」(配語音)
    作 者 | 教育編輯部 編 輯 |吳愛平 主 播 | 朱永利來 源 | 教育(ID:edu618)這世間只有父母真心實意希望孩子出人頭地,飛黃騰達。但沒有一個孩子能承擔父母的夢想。父母要擺脫「過度育兒陷阱」,保持自己精神獨立和自由。又一起弒母悲劇!
  • 悲劇!13歲男孩疑因手機被收殺害母親 日記寫滿這句話
    8月17日,一則「安徽一女子家門口被害,未滿14歲兒子涉嫌弒母」的消息引發社會熱議。弒母的導火索或許和孩子的手機被收有關。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公安局政工科負責人向時間新聞證實該消息,並稱因涉案人員未滿14歲,將依法不對外通報案情。附近村民透露,弒母少年日記裡寫有「恨媽媽」的相關內容,弒母導火索或因玩手機被收。
  • 15歲女兒弒母的背後: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悲劇┃小酒窩
    「我早在星期五的時候,就想殺了我媽。」女兒對警方如是說。 事隔多日,每當和他人談起這個案件,不由一陣唏噓,甚至心痛。 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竟能讓一個15歲的女孩,對自己的親生母親痛下毒手? 更讓人值得深思的是,類似的悲劇,並不是個例。
  • 南京高三學生弒母:真正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
    由於母親管教嚴格,而李某某又沉迷於網路遊戲,母子經常發生爭執,最終引發了這場悲劇。雖然高中生大部分都還未成年,但也超過了14周歲,顯然李某某需要對此事負刑事責任。其實這並非也是第一起未成年人弒母的案子,今年3月16日江蘇建湖就發生過一起13歲男孩弒母的案件。撇開案件本身不談,這些悲劇的背後往往折射出來的是親子關係不和的家庭問題。
  • 南寧22歲海歸男殺死高知父母逃亡國外,我想給所有家長提個醒
    來源:王耳朵先生兩個星期前,柬埔寨警方在金邊市區的一家公寓酒店內,逮捕了一名22歲的中國公民黃某陽。原因是,涉嫌殺害親生父母,且蓄意逃亡。柬埔寨媒體稱:「從他身上搜出了3部手機,1臺iPad,2個手提箱,17枚戒指,2張中國身份證,10張銀行卡,2張電話卡。
  • 一個月內發生兩起高三學生弒母案!是誰把孩子變成了殺人犯?
    12月12日,南京阜寧一名高三學生楊某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在肢體衝突中致母親死亡。無獨有偶,就在一個月前的11月12日,南京玄武區高三學生李某也因家庭管教問題失手將母親殺死。弒母者同樣是高三學生,兩位母親都當過教師。如出一轍的悲劇,令輿論一片譁然。
  • 高三學生殺死陪讀母親,弒母悲劇再次上演,究竟為何?
    近日,江蘇鹽城阜寧觀湖書院發生一起命案,一高三學生在和母親的爭吵中把母親殺死。據悉,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中,今年高三,其母親徐某,今年46歲,是一位全職媽媽,她在觀湖書院租房陪讀。就在上個月12號,南京也同樣發生了一起殺母的案件,也是一個高三的學生殺死了自己的母親。無獨有偶,今年五月份,"山東青島女律師被女兒勒死"一案,還有震驚全國的"北大弒母案「等,無不讓人揪心。為什麼殺害母親的案件頻頻發生呢?難道母子之間不是最親密的關係嗎?
  • 17歲男生家中弒母,第二日報告班主任……警方通報
    近日某中學一男生殺害母親的消息引發高度關注網友發文講述了事發經過↓↓11月13日早晨某中學一男生向班主任報告稱他於11月12日晚在家中殺害了自己的母親要求班主任報警據悉,該中學生姓李今年17歲母親對李某某管教嚴格因其沉迷網路遊戲
  • 「北大學子弒母案」的悲劇:孩子為何下毒手?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弒母」的消息大家一定不陌生,前些年大名鼎鼎的北大學生弒母案,就是其中的典型。只是,大家在感慨這麼優秀的孩子,卻連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關注,究竟是什麼原因才造成這樣的結局?而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 17歲男生家中弒母,第二日報告班主任…警方通報↘
    要求班主任報警據悉,該中學生姓李今年17歲母親對李某某管教嚴格因其沉迷網路遊戲和母親一直有矛盾11月12日晚放學回家後在家寫作業期間和母親發生衝突後將母親殺害當晚,李某某在同學家借宿一晚11月13日早上來到學校向班主任匯報此事
  • 女律師疑被15歲女兒勒死,北大弒母案式的悲劇再次發生!
    在這種日積月累的高壓式教育下,孩子是極其壓抑的。這個有重大弒母嫌疑的女孩,她對母親的憤怒肯定是無以復加的,幾乎可以肯定她已經罹患了嚴重的精神心理障礙,可能被診斷為抑鬱症或雙相障礙,但是關鍵在於她有嚴重的偏執型人格改變甚至人格障礙(雖然嚴格來說,她還不到18歲,不宜診斷為人格障礙),這才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 江蘇17歲男孩弒母潛逃,因不服管教:仇母背後,為何把愛當成恨?
    12月13日,鹽城一名高三男生,弒母后潛逃。為了孩子考上好大學,媽媽租房陪讀,但孩子不服管教,母子爭吵不斷。最後一次爭執中,兒子怒下殺手。無獨有偶,11月13日,南京也有一名中學男生,弒母后自首。都是17歲,都是兒子,媽媽都陪讀,兒子都不服管教,都弒母。從什麼時候開始,母子變成仇人?
  • 12歲男孩弒母案:為何青少年犯罪更需被「辯護」?
    在2016年,曾被送入戒網癮學校的16歲少女傷父弒母,而北大青年吳謝宇弒母案也曾驚動一時。每一次此類案件的發生都是一場悲劇,而喚起整個社會對於家庭、教育和社會防犯罪機制的反思,是唯一阻止悲劇重演的有效途徑。而本案中弒母男孩的父親稱,一年見孩子的次數比較少,也就一次兩次。在這樣家庭教育缺位的狀況下,又怎麼能保證孩子從小受到正當的引導和充足的愛?
  • 北大學子弒母案:讓人窒息且必須警醒的青春物語
    94年生人,北大學生,在很長時間裡,因常年考試拿第一,被周邊人稱為「宇神」。進入高手如雲的北大,關於他的網絡痕跡,幾乎全部與表彰有關,他延續了中學時代的「宇神」形象。如他同學所說,他曾是神一般的存在。懸賞通告最早讓他進入大眾視野的,是一起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