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個關於治病的古代故事
近日看書,看到一個有趣的古代故事。很久以前,會稽有一石姓富翁,有一次,他的女兒生病了,石富翁請了很多醫生來給他女兒看病,一直沒治好。石富翁就重金請了醫術堪比御醫的名醫到家裡為女兒診斷開藥方,治了很久仍然沒有治好,只好將醫生送走。石富翁就很懷疑,難道女兒得了絕症?於是他就檢查了女兒的閨房,發現名醫開的藥都被女兒拋擲在床底下了。石富翁便採取了強制手段,逼著女兒服藥,終於藥到病除。
這個故事頗多漏洞,一個千金大小姐,沒有人煎好藥餵她喝?不過討論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是沒有意義的。悟出來的道理是,再好的藥,再對症下的藥,沒有吃也是治不好病的。一個人,有再好的老師,有再遠大的理想,沒有行動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個單位,再多規章制度,沒有人執行就毫無約束力。一個國家,再好的政策,再多的法律,執行不到位也沒有多大效果。
二、一幫聚餐時高談闊論的人
2020年3月底,新的一年第一次與朋友聚餐,幾個以前每半個月聚餐一次的老朋友,喝到深夜都不肯散去,天南地北海侃,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每個人都講了自己的事,恰巧與上文所提故事有些關係。
A君是一學校教務主任,他一直最煩學校那個糟老頭子校長,為什麼呢?會議太多。2019年以來,會議越來越多,每周最少四次會議,分別是班子會議、黨員學習會議、教務教研會議和教師會議,每個會議時間都至少一個半小時。那個校長就是念上級文件,念完就叫其他領導講話,講完會議結束。
A君肩上擔著升學與學生學業成績重擔,還擔著一個班的數學課,基本只對學術問題感興趣,他認為校長就是在無病呻吟在浪費大家時間,你可以將上級文件下發,大家又不是看不懂。再說念一遍就落實了?學校規章制度編成一本書厚,可是,你去問問老師,能記住其中幾條?不記住,是因為很多制度存活時間太短,三兩年又重新修改了,面目全非。再說,真正涉及利益的事,比如績效發放啊,制度只會被教師拿來維權,然而,這個學期維權成功,下學期學校就又改制度了,維權的教師還遭記恨。所以按不按制度辦事,大多數教師其實根本不在乎。
B君開小公司做老闆,平時精力重點放在炒股,因為他認為近幾年開公司投入資金風險比炒股還高。所以他的公司這幾年幾乎只做不投資金的中介服務。B君在2015年股市行情好時賺了一百多萬,然後一直空倉,抱怨2019年下半年要是入市,到2020年就能資金翻倍了。但是2020年這三個月又讓他徹底看空了股市,因為外圍股市暴跌。然後給大家講各種股票網絡大V。問他賺的一百萬在哪裡?買了貨幣資金吃利息呢!大家就大笑,繼續聽他海侃優質公司、優質資產。
C君是一政府單位小辦事員(公務員),他說話就很謹慎,特別提醒大家不要說有政治敏感性的話題。大家關心他什麼時候可以高升,他就開始講那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某科長被人舉報了,因為他發煙時沒發給幹事小劉。某副科長與某主席在會議上針尖對麥芒相互指責,因為某主席有一次被某副科長駁了面子 。大家關心的是他什麼時候高升,再問,他就一聲長嘆,將手頭瑣碎小事羅列了一大堆,什麼每天的走訪、每周的總結、每月的考核等等。回想當年剛考上公務員,他的志向是要當官的!
D君是開電腦店的,他真正賺錢的門路卻是做自媒體。我們一直知道他準備在快手拍視頻開直播然後帶貨。問他都已經好幾個月了,怎麼還只有那麼幾個視頻?D君說,首先呢,捨不得那個還能盈利的公眾號,要花很多心血,雖然賺的越來越少,有感情不是?其次,拍視頻沒有團隊包裝很難火的。第四,沒有高級的設備啊,單反什麼的不會用,視頻編輯也沒靈感。第三呢,沒有創作靈感。要不今天將大家拍了吧?所有人連連擺手拒絕。
辦一所最好的學校是A君的夢想,五十歲實現財務自由是B君的夢想,做一個好官是C君的夢想,成為網紅是D君的夢想。我沒有夢想,都說我喜歡看書,我就講了上文石富翁請醫生給女兒看病的故事。大家聽完默然半晌,然後就起鬨,問我是不是喝醉了,故事與大家講的內容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嘛。
我認為,朋友不能將自己代入女兒的角色,也不能將自己代入醫生的角色,要將自己代入石富翁的角色。石富翁要治好女兒的病,大家要實現夢想,這就一致了。醫生就是大家實現夢想要藉助的外力,一般來說,普通醫生治不好什麼嚴重的病就像大多數外力也不足以用來實現夢想一樣,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好的醫生就像實現夢想中強大的外力,但是也不一定有作用,為什麼呢?大小姐不肯吃藥,我們的追夢過程中不肯要強外力。
大家都浮一大白,說我牽強附會。我說大家都瞎扯淡嘛!一場歡樂的聚餐!
三、故事對戰勝新冠疫情的啟發
在新冠病毒肆掠全球的3月,口罩已成為很多國家的戰略物資,然而,仍然有很多人身處疫情所在地,卻不願意佩戴口罩,或者不正確佩戴口罩。多麼像故事中那個千金大小姐!但是,這裡要探討的並不是這麼膚淺的表面問題,譴責不佩戴口罩的人,跟譴責那個千金大小姐一樣是沒有用的。真正要控制疫情,就要像石富翁一樣檢查沒效果的原因,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力的控制手段,才能徹底治好病,才能戰勝疫情。
施政者,不在於說了多少好政策,重點在於根據政策採取了多少有效行動。古人云,為政不在多言,在能行。
追夢的人,不在於你寫了多少計劃和給別人講了多少次,在於擼起袖子加油幹,重點在幹了多少有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