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病了,我吃藥。」 | 仇親是在無理取鬧嗎?

2020-12-15 澎湃新聞

「爸媽病了,我吃藥。」 | 仇親是在無理取鬧嗎?

2020-05-06 1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康傳媛 雙相躁鬱世界

編者按

曾有讀者留言:「為什麼明明是他們病了,吃藥的卻是我??!」這樣的情緒化的表達確實有失偏頗,但其背後是有訴求的。家長們往往因為感到被指責,所以很少正視這句話的情感訴求,並作出「無理取鬧/仇親/你又發病了/你怎麼不記得我的好」之類的回應。

問題的成因從來都是多線程的,我們可以學著用系統的眼光看待問題的產生,再把重點放在尋求解決方法上面,而不是停留在相互指責。

內容導覽:

1. 索引病人:臨床中常見的青少年心理問題

2. 家庭系統治療的必要性與常見治療方法

作者|康傳媛

編輯、排版|Emile

@科代表:

1. 傳統中國家庭的特點

①分化不足

②娛樂性欠缺

③情感表達不足

2. 構建家庭總體記憶:

抓住敏感期

3. 現代社會對家庭關係的影響

①系統競爭升級

②傳統玩伴的缺失

③電子媒體的吸引

④缺位的父親與焦慮的母親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點擊標題即可跳轉閱讀↑↑

家庭系統治療簡介

索引病人

我上面說的這些家庭特點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代社會(特別是在大城市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困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臨床問題。在臨床工作當中,我經常會遇到非常多和兒童青少年相關的問題,包括厭學、情緒不穩定、品行問題、發脾氣、逆反心理等等。

編註:這些問題不僅出現在青少年身上,許多二十幾歲的情緒障礙患者也可能因生病而表現出退行。其實這不只是讓陪護者頭疼,患者本人對此也有心理負擔,甚至有不為人知的自責自罰。

在臨床工作中,孩子往往被作為病人呈現在我們醫生或者治療師的面前。家長會說這孩子有問題,這孩子不去上學,這孩子脾氣特別暴躁,這孩子心情不好很緊張,或者是經常哭,或者說根本就沒法管,或者說在學校裡邊很衝動,或者說現在開始出現了品行問題:夜不歸家、說謊、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等等。

我們往往把這種病人叫做「索引病人」,也就是說他像藥引子一樣,表面上問題是出在孩子身上,事實上他只是引出一個故事,真正需要去調整和處理的,是他後邊整個家庭。

家庭系統治療

在針對這類孩子的治療過程當中,我們往往會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呢?

我大致把臨床處理病人過程當中的專業工作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精神科醫生,可以處方藥物,用藥物對孩子進行治療,這樣的角色肯定是出現在醫院;第二類不處方藥物,專門做心理幹預的,又包括兩種,一種是心理治療師,一種是心理諮詢師,前者是出現在醫院,後者不一定在醫院,也可能是在心理諮詢機構,或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等地方。有部分精神科醫生也同時會接受心理治療訓練,所以同時也在做心理治療,比如說像我本人就會在必要的時候處方藥物,但是同時也做心理治療。

對於那些以厭學、情緒問題、逆反、品行問題等等來就診的孩子,往往心理治療和針對家庭的幹預是肯定要考慮的,這是一個基礎,因為孩子在一個環境當中成長,想要解決他出現的任何所謂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不去改變他所在的這片土壤是不行的。

個別情況下,孩子的情緒特別不好,甚至表現出一些比較突出的症狀時,我們也會用處方藥物。比如有的孩子例如抑鬱很重,這個抑鬱是一種內源性抑鬱的表現,有很嚴重的睡眠問題,有很嚴重的生物節律的問題,或者有些自殺的欲望,或者是他是一個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又或許他有些幻覺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同時用上藥物。但是,必須要知道,針對家庭的幹預是我們要考慮的。

家庭治療往往是我們針對一個孩子的問題及其背後的家庭所採用的治療方式,有時也會針對部分孩子做個體的訓練,例如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增加孩子和同學打交道的能力。我們可能會做個體的輔導,但是家庭治療肯定是在解決孩子問題過程中所必須要考慮的方法。

家庭治療就是在一個專業的治療關係下,家庭心理治療師通過探索這個家庭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問題,比如說分化不夠、父母親關係不好、父母親衝突非常大影響到了孩子的安全感、家庭之間親密度不夠、娛樂性不夠等等,或者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種很絕對化的觀念等等,然後慢慢地對這些問題進行調整和改變的。

家庭治療一般來說治療周期平均在6到8次,也有個別的家庭可能會需要的時間比較長,10次或者甚至12次都有可能,主要是探索清楚家庭問題的靶點,然後建立假設,通過一些特殊的技巧(有的會在治療的現場,有的會通過布置家庭作業和任務的方式),讓家庭在治療間期能夠慢慢地得到改變,然後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進行評估,評估家庭治療的效果。

這些是家庭治療在我們臨床當中常常用的一種方式,非常重要,在我們調解兒童少年情緒行為問題的過程當中,如果沒有考慮到家庭這個影響因素、沒有調整家庭關係的話,很多時候效果並不好。

以上是我今天分享的基本內容,就臨床當中常見的一些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以及家庭治療的概念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本文系康傳媛教授的家庭系統治療線上講座文字稿vol.2

原標題:《「爸媽病了,我吃藥。」 | 仇親是在無理取鬧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仇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每次吃藥像打仗,讓人生氣又心疼,爸媽這樣做讓寶寶乖乖吃藥
    看著寶寶受苦,媽媽也很心疼,但是不吃藥又不行,到底該怎么讓寶寶乖乖吃藥呢? 寶寶常用藥有這幾種類型藥物製成的形態,都是依據藥物本身適合的作用形式而決定,在面對五顏六色的藥物顆粒和五花八門的瓶瓶罐罐時,媽咪往往搞不清楚吃的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哪些才適合寶寶?以下是常見寶寶藥物幾種類型。
  • 懂事的孩子從不會無理取鬧嗎?成熟有時只是「偽裝」,爸媽要明白
    這樣的孩子在很多人看來非常的懂事,而我卻非常心疼她小小年紀承受了這麼多,明明可以躺在爸媽懷裡撒嬌卻成為一個善於替別人考慮的&34;。&34;成為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永遠的痛,一些家長總喜歡說隔壁王阿姨的女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多好,多懂事,從來不會無理取鬧
  • 她不是無理取鬧,她可能是真的病了
    可是有不少準爸爸不理解的是:我白天上班工作,有空就微信、電話關心著,晚上一下班就往家跑,任何需求馬上滿足,家裡的老人更是 「全職保姆」……即便如此,為什麼原來通情達理的老婆會變得蠻不講理,甚至有點「精神異常」?是家人慣出來的毛病嗎?不是的。她不是無理取鬧,她可能真的病了——很可能是孕期抑鬱。
  • 終於,我爸媽也變成了懂事的爸媽
    懂事,對孩子來說意味著成長,學會體諒大人的良苦用心,能做的事情自己獨立做,不用家長為自己操心、不再無理取鬧、能為家長分憂。懂事,對父母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疏離,意味著隔閡,意味著父母喪失了可以指教我們一二的通道,意味著她們面對自己的兒女要處處小心翼翼。
  • 餵寶寶吃藥難上加難?9妙招解決爸媽難題
    有過餵藥經驗的爸媽都已深深體會到給小嬰兒餵藥是件難事,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小竅門,可能就會比較容易。要讓小寶寶比較輕鬆地吃藥,先把寶寶的頭抬高,讓臉側偏,然後將勺或吸管從下頜部(口腔靠下牙的一側)伸進去慢慢餵藥,勺或吸管不要急著拿出來,等孩子把藥吞下了再拿出來。第二:孩子吃藥嘔吐咋辦孩子小時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會吐,吃藥更是如此。但3歲以上的孩子吃藥嘔吐常常是家長慣的,這個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糾正,所以也要從小引導。
  • 小兒推拿李波:「夜哭郎」是寶寶在無理取鬧嗎?常見原因有哪些?
    小兒推拿李波:「夜哭郎」是寶寶在無理取鬧嗎?常見原因有哪些?小兒推拿李波:「夜哭郎」是寶寶在無理取鬧嗎?常見原因有哪些?小兒推拿李波:「夜哭郎」是寶寶在無理取鬧嗎?常見原因有哪些?小兒推拿李波:「夜哭郎」是寶寶在無理取鬧嗎?常見原因有哪些?
  • 孩子怕打針怕吃藥?那是你方法不對……
    「聽話,不然我不管你了。」……可孩子是越哭越厲害。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你家寶寶上醫院打針包括在家裡吃藥,是不是也會哇哇大叫,一點兒不配合?那我可要說了,這不是寶寶的問題,是當家長的一開始方法就錯了。在孩子能聽得懂話的時候,去醫院前我就告訴她:「寶寶生病了,需要讓醫生叔叔護士阿姨幫忙拿點藥打個針,要不讓寶寶會很難受。」看完醫生一定讓寶寶說「謝謝叔叔阿姨」。然後再告訴孩子:「你看,醫生叔叔護士阿姨多好,幫我們看病。」吃藥的時候告訴孩子:「寶寶把藥吃了,病就好了,就不用再麻煩護士阿姨給我們打針了。如果不好好吃藥,還要去見醫生叔叔,叔叔要說寶寶怎麼不吃藥呢?」
  • 吃藥可以喝茶嗎 十種方法不吃藥減肥
    藥是每個人都吃過的,一旦得了病,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都要吃藥,如果得了病以後不吃藥有可能會使病情加重,那麼請問吃藥可以喝茶嗎?吃藥能喝牛奶嗎?不吃藥的減肥方法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吃藥可以喝茶嗎第一需要說的是喝藥後最好是不要再喝茶了,因為我們喝的藥基本上都是由化學元素合成的。而茶葉水中含有一種酸,如果我們喝完藥後再喝茶,這種酸就會和藥發生反應,生產沉澱,對人是有影響的。
  • 吃藥可以喝茶和牛奶嗎
    藥是每個人都吃過的,一旦得了病,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都要吃藥,如果得了病以後不吃藥有可能會使病情加重。那麼吃藥可以喝茶嗎?吃藥能喝牛奶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吃藥可以喝茶嗎第一需要說的是喝藥後最好是不要再喝茶了,因為我們喝的藥基本上都是由化學元素合成的。而茶葉水中含有一種酸,如果我們喝完藥後再喝茶,這種酸就會和藥發生反應,生產沉澱,對人是有影響的。
  • 曼德拉追悼會「手語翻譯」:我有病,沒吃藥
    曼德拉追悼會「手語翻譯」:我有病,沒吃藥     歐巴馬在曼德拉悼念儀式上致辭簡特傑說為能在曼德拉追悼儀式上工作自豪,「我曾經為很多重大場合做過翻譯,我是冠軍翻譯。」  對於追悼儀式上的胡亂比劃,簡特傑稱是因為在翻譯時,沒有吃藥,在臺上突然出現幻聽和幻覺。簡特傑稱他已患上精神分裂症多年,飽受折磨,一直靠藥物治療。曾遭受暴力襲擊,並因此在醫院中度過一年,並一度需通過社會救濟維持生計。
  • 孩子不願吃藥怎麼辦?強迫吃藥有風險,媽媽可以這樣做
    對待吃藥,其實孩子他們都是抗拒的,你要是拿一個藥給他們當可樂,即使他們覺得味道有些不對勁,但是還是不會反應過來,這叫做善意的欺瞞。」我有些無語的說道:「就像前幾年網上流傳的一個新聞一樣嗎?每次小時候病了,媽媽總是給她泡咖啡喝,於是等他長大了後,他特別懷念小時候的咖啡,找了各種各樣的咖啡,都不是小時候的味道,直到有一天她生病了,醫生給她開了板藍根,他喝了喝反應過來這不就是小時候媽媽衝咖啡的味道?」聽到我說這些,大家都忍不住的笑了笑。的確,哄孩子吃藥,這是一門技術活,也許我們看起來那麼搞笑,但背後卻是蘊藏著無奈與心酸。
  • 記住6字口訣,讓寶寶不再害怕打針吃藥
    結果這麼一折騰,可苦了不少寶寶——一冷一熱,感冒病發,連帶咳嗽、鼻涕、氣管炎、肺炎、胃腸感冒……可問題是,雖然難受,但孩子進了醫院就開始要回家,看見穿白大褂的醫生護士就嚇得哇哇大哭,開的藥更是橫豎都不吃……這可愁壞了爸爸媽媽們,不打針不吃藥,病怎麼會好呢?於是,一些爸媽就動起了心眼——「藥是甜的,不信你嘗嘗。」「打針一點都不疼!」
  • 考試制度有病,家長無奈吃藥
    (4月27日《包頭晚報》)  從數百元到數千元,甚至於「上萬」,除了正常的「教育投入」之外,近些年來,家長們不得不另外再為孩子的藝考培訓多掏腰包,這其間,難免有「節衣縮食」——對此,在我看來,這是「考試制度有病,家長無奈吃藥」。  可憐天下父母心。
  • 懷孕2個月時查出妊娠甲減,吃藥到孕4月才合格,孩子還能要嗎?
    有寶媽擔心地問:我懷孕2個月時建檔才檢查出來甲減,一直吃藥到4個月才合格,孩子還能要嗎?我孕早期也是查出妊娠甲減,吃藥到孩子出生前一天,雙胞胎孩子至今3歲多,智力、運動、身高、體重等各項指標均達標,甚至略為高出中位線。
  • 《我們》吃藥,要我餵你嗎
    第十二章 吃藥,要我餵你嗎此時宿舍大門還沒開,李玉身上也沒錢,想吃東西也沒錢買啊。李玉趴在校園石桌上,只希望時間能快點。只是,李玉想找個清靜的地方不讓人看自己的狼狽樣,偏又看到了班主任。嶽老師嘴角又上揚了幾分:「你的藥在我那,你跟我去拿吧。」「好的,老師,那個醫藥費多少錢?我下周來再給你,行嗎?」「可以,不急,走吧。」嶽老師轉身走在前面。很快,到了教師宿舍,嶽老師住三樓,李玉儘量放輕腳步,到了三樓還是有點喘。
  • 感冒不吃藥硬挺著,這樣對身體好嗎?你是怎麼做的呢?
    感冒不吃藥硬挺著,這樣對身體好嗎?一支深入敵境的部隊,如果一直得不到支援,它會不會變得更加強大? 免疫系統,就是這樣的一支部隊。 它長期和各種病毒抗爭,為你的各種不小心而背鍋。 它貌似強大又卻孤獨。每一次小小的感冒,都是它的至暗時刻,它不斷發送信號等待援兵,你卻將康復的希望全部寄託給它,想過等待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那些兵嗎?跟病毒的每一次抗爭,都是免疫系統的末日。它會派出大量的巨噬細胞瘋狂抵抗,過程中,難免也會誤殺一些健康的細菌。 它讓你發熱、咳嗽、流涕、濃痰、冷汗淋漓,通過這些表徵就想告訴你,該吃藥了,需要支援。
  • 這種病常出現在寶寶私處,一不小心影響生育!爸媽不要輕視了!
    芽爸還要強調一下,患上疝氣雖然以男寶寶居多,但並不是說女寶完全不會得此病。數據顯示,男女患病比例為15:1,女寶的家長也不能輕視。並且,女寶的腹股溝管狹小,一旦患上發病,情況還會比男寶更嚴重,卵巢、輸卵管、子宮等很容易被卡在,可能引起缺血、壞死的情況。
  • 尿蛋白、潛血、肌酐高了,一定要吃藥嗎?3種人不用吃藥
    得了病就一定要吃藥嗎?許多輕症的腎友有「強迫症」,非要把化驗單給治得整整齊齊,連一個不疼不癢的指標超標了都不能忍受。我們要想清楚,吃藥的目的是什麼?二、潛血或血尿潛血也叫隱血,健康人和病人均可能呈現陽性,暫且不談。再說尿紅細胞超標,也就是血尿。血尿會危害腎臟嗎?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血尿會引起腎功能損害,反而有不少因治療血尿方法不當而導致腎損害的報導。
  • 讓孩子乖乖吃藥不難
    有些熊孩子就是吃藥費勁,連哄帶騙好不容易餵下去,可能他一個乾嘔,所有努力前功盡棄。作為家長,你是否為給孩子吃藥而傷透了腦筋?看著寶寶倔強而痛苦的樣子,你是否也有餵到過自己落淚的時候?爸媽們別急,小編現在給爸媽們支支招,希望能幫你讓寶寶乖乖服藥!
  • 【育兒謠言智慧解】感冒了就一定要吃藥嗎?
    當孩子也不小心的感冒了,你會給孩子吃感冒藥嗎?每當感冒的時候,因為身體的不舒服,我們往往的會去依賴藥物的治療,然而是藥三分毒,你吃的那些感冒藥真的可以治療你的感冒嗎?其實你也不太清楚,但在感冒有病的時候,我們依賴醫生,依賴藥物,以至於自己吃了不能治療感冒的藥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