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爸媽也變成了懂事的爸媽

2020-12-22 鳳凰衛視

昨晚看到一篇文章,特別扎心,叫《爸媽,求你們不要這麼懂事》。

周日凌晨一點,黛西從酒吧出來,發了一張帶自拍的朋友圈。剛過3分鐘,收到十幾個贊,其中有一個是她媽媽。

沒有評論,沒有發微信質問她,只是一個贊,像所有的朋友一樣,懂事而疏離。

對,就是懂事。這個詞特別扎得慌。

以前,我覺得懂事這個詞只是用來形容小孩的,但是,當這個詞被用來形容父母的時候,覺得格外心酸。

懂事,對孩子來說意味著成長,學會體諒大人的良苦用心,能做的事情自己獨立做,不用家長為自己操心、不再無理取鬧、能為家長分憂。

懂事,對父母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疏離,意味著隔閡,意味著父母喪失了可以指教我們一二的通道,意味著她們面對自己的兒女要處處小心翼翼。

害怕耽誤兒女的工作,他們生病了硬扛著不願意告訴兒女,去醫院打車在寒風中等了兩個小時也不願意向兒女求助。害怕讓自己的孩子嫌棄自己笨,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也不願意問兒女,寧肯問一個陌生人。

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懂事的父母?

沒錯,首先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父母,無怨無悔地養育自己的子女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徵。他們會在我們嗷嗷待哺的時候及時地送上美味的飯菜,他們會在我們需要接受教育的時候即便砸鍋賣鐵也要供我們上學,他們會在我們想要成家立業的時候傾其所有地付首付、甚至還貸款。

但是,這些不是懂事,而是他們對子女的愛和責任。

他們的懂事是像孩子一樣的表徵,他們變得膽怯,變得無助,他們作為父母的價值感正在被無用感打敗。我們長大了,他們害怕自己不僅幫不上忙,還成了拖後腿的人。所以他們變得懂事,只希望遭子女嫌棄的那一天晚一點到來,或者不要到來。

小時候覺得媽媽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她好像什麼都會做,她洗的衣服總是乾淨整潔的,她做的飯總是可口的,她不僅會做好看的手工幫我完成手工課的作業,還會教我做數學題。

小時候的作文裡,爸爸媽媽總是超人一樣的存在,成為出現在我們作文裡最常提到的名字。

慢慢長大後,發現我們提到父母的次數越來越少,發現他們煩得很,什麼都愛管。

再後來,發現爸媽怎麼那麼笨,覺得媽媽跟不上時代,微信上就那麼幾個功能,教了她幾遍她總是記不住。

他們老去的速度正在超過我們長大的速度。

以前,我媽偶爾會在我上班的時候給我打電話,有一次她打電話的時候,我正在為寫一篇稿子焦慮,結果她就為了問我怎麼換微信頭像。

「跟你說了八百遍了,怎麼就記不住!我上班呢啊,能不能不要在我上班的時候打電話問這麼無聊的問題。」

後來,我媽再也沒有在我上班的時候給我打過電話,每次只是小心翼翼地問一句,閨女,下班了嗎?

當然,她也再也沒有問過我怎麼換微信頭像的事情,雖然後來她學會了,也許自己反覆琢磨了很久,也許請教了很多村裡的年輕人,只是不願意再「請教」我了。

我媽身體一直不好,喊了幾次讓她來北京做個體檢,好好篩查一下,五十多歲的人了,對身體不能大意。但是她每次都說,小病不礙事,不用檢查;大病檢查出來又沒得辦法,還不如什麼都不知道,稀裡糊塗地過吧。

我知道她是怕體檢花錢,怕來北京給我添麻煩,怕檢查出大毛病讓我擔驚受怕。

不知不覺,我的爸媽也變成了這樣「懂事」的爸媽。

父母是我們生命裡最無可替代的兩個人,他們無怨無悔地陪著我們一點點長大,而習慣了在羽翼下被呵護的我們,還沒有學會怎麼去呵護父母的時候,就不得不眼睜睜看著皺紋一天天爬上他們的臉龐。

終於有一天,父母的腿腳不再像從前那樣輕便,做事也開始力不從心了,趁著吃飯的檔口,他們隨口說了句:「唉,我也該去養老院了」。

他們寧肯去養老院,也不願意跟我們住在一起。這又是為什麼?

在《為什么爸媽堅持要進養老院?這句話說哭了很多子女》這篇文章裡,作者採訪了一位主動選擇去養老院的阿姨,阿姨說了一個簡單的理由,讓人很觸動:「去養老院,我不用做飯也不用洗衣服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把父母看得太強大了,好像他們事事都攬在身上,從來不會覺得累。年輕的時候照顧我們,老了還要照顧我們的孩子。他們,也許是真的想去不用為孩子操勞的地方,歇一歇了。

據《2019-2023年中國養老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分析,截止2017年底,我國老齡人口數高達2.4億人,居世界首位,中國有近84%的老年需求還未得到滿足。

雖然如今養老院的條件正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對於大部分父母來說,選擇去養老院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在農村的意識裡,只有無兒無女或者無家可歸的老人才去敬老院,有兒有女的被送去敬老院,會被人家戳脊梁骨,老人也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沒人養活,不論是自尊心還是心情上,都會是一個很大的煎熬。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還要選擇去養老院,究其根本,還是不想給我們添麻煩。

光陰催人老,暮年喚人歸,父母只是老了。但是我們很少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好像每一次聯繫都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可是想想小時候媽媽教我們走路不也是花了很多耐心嗎?為什麼我們長大了卻不能以相同的耐心來對待她呢。小時候我們也很笨,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是父母帶我們領略這個世界。

他們是最不怕子女添麻煩的人,卻是最怕給子女添麻煩的人。再多的疑惑,只是咽到肚子裡;再多的爭執,最後也會變成妥協。

對父母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不讓他們督促你早點睡覺都那麼小心翼翼。

身為子女,不要讓父母變得這麼懂事。

參考文章:

有意思報告《爸媽,求你們不要這麼懂事》

二更《為什么爸媽堅持要進養老院?這句話說哭了很多子女》

知乎《20多歲的時候,都會覺著母親很笨,什麼都不知道嗎?》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人都不想住在養老院裡?這下終於明白了!》

圖片來源於:《請回答1988》劇照

編輯:撕紙小妹

相關焦點

  • 爸媽使喚兒子做早飯:為什麼我養不出懂事的孩子?因為你不夠懶
    前段時間,一對賴床的爸媽使喚兒子做早飯的視頻火了!自從放寒假後,很多數家庭的狀況都是這樣:爸媽怕孩子會餓著,早早起床煮好早飯,而孩子則賴床到十一二點還不願起床。而這家人卻直接反了過來,孩子起來做早飯飼候老爸老媽。雖然這對「懶」爸媽被孩子吐槽了,可卻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了無數爸媽羨慕的對象。畢竟,誰會不希望自己能養出懂事優秀的孩子!那麼問題來了,這麼懂事優秀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 爸媽奮戰一線!10歲男童獨自在家過年,超懂事回應:是為了人民
    據《東方今報》報導,爸爸接到全員待命的通知後,初四就隨即回到警察局24小時值班,媽媽也不顧自己先前摔傷骨折,趕快又回到醫院照顧病人,由於老家在外地,爺爺奶奶也不方便大老遠跑來顧孩子,所以10歲的小弟弟只好獨自在家,吃著爸媽替他準備的泡麵、麵包、微波食品。
  • 你家孩子特別懂事?那當爸媽的要小心了
    外出的時候經常有人會說「你家孩子真懂事!」「你家孩子好聽話呀!」「你家孩子真乖!」這時候做爸媽的可能心裡一陣高興,表面又故作鎮定的說:「沒有啦,我們也沒怎麼管他!」如果孩子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都是像別人說的「懂事」、「聽話」、「乖」,那麼做爸爸媽媽的就要小心了!
  • 「爸媽吵架總找我告狀,還要我解決問題,我該怎麼辦?」
    先說說我爸媽吧,就是那種最愛說「如果不是為了你們,我早和你爸/媽離婚了」的那種父母,小時候我聽了這話總會很恐慌,擔心如果哪天我做的不夠好,爸媽就會離婚。長大以後,漸漸明白這就是他們的相處之道,也明白這句話背後隱藏的無奈。
  • 所謂成長,不過就是終於成為了父母口中懂事的大人
    所謂成長,不過就是終於成為了父母口中懂事的大人我有一個特別叛逆的朋友,哦不,應該說曾經叛逆,因為她現在又不叛逆了,前段時間看到她,還覺得是個挺聽話的孩子的。我說你怎麼現在變化這麼大,她說沒什麼,就是以前不懂事,現在長大了。
  • 爸媽終於遇到對手了!爸媽遇到耿直Siri,網友:你活不過兩集
    導讀:爸媽終於遇到對手了!爸媽遇到耿直Siri,網友:你活不過兩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媽終於遇到對手了!爸媽遇到耿直Siri,網友:你活不過兩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爸媽說句貼心話」選登
    這麼多年你們一直寵我愛我包容我,我真的覺得我為人子女做得很不好,總是衝你們發脾氣,也不熱衷於家務,而你們卻總是這樣包容我,讓我很慚愧。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是時候替你們分擔家庭的重任了,幫媽媽做家務,給爸爸捶背按摩,我自己也會努力,讓你們以我為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伊笑花開    父母是天底下最無私最偉大的人。他們養育我們長大。我感恩自己可以陪伴在父母身邊。
  • 從沒上過大學的爸媽,卻把我送進了斯坦福....
    聽到這樣的話,爸媽明顯吃了一驚。「雖然這次考得好,可我寫作業的時候你們一次沒陪過,也沒有給我解答過題目,怎麼能居功呢?「可憐的爸媽大概覺得這邏輯有哪裡不對,又一時語塞,就一笑而過了。沒想到,爸媽真把這番話放到了心上。
  • 沒上過大學的爸媽,卻把我送進了斯坦福....
    她則會告訴你:「我很感謝我的爸媽的信任和愛。」儘管再過一年就要中考了,其他同學都在全力衝刺,我的爸媽卻也二話沒說,就帶我去找了一位有名的老師。儘管我天天用寶貴的複習時間,對著手機學習對考試毫無用處的德語,我的爸媽卻從未有過二話。
  • 爸媽的「法寶」成了我的人生寶藏
    年逾古稀的爸媽為人一直都很謙虛低調,當有人向他們請教培養子女的秘訣時,他們總說自己沒啥文化,也不懂教育。但我知道他們是有教育「法寶」的,這些「法寶」在我和弟弟的童年記憶中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印象。我和弟弟早早地打掃好院子,搬好凳子,奶奶點燃驅蟲草,等那嗡嗡的蚊蟲聲漸漸遠去,忙碌了一天的爸媽也終於可以坐下來,一家人團團圍坐。我和弟弟趴在爸爸的膝蓋上,陶醉於精彩的故事中。「噓!你們聽,唰唰唰,那些竹節兵一個個都出來了。他們好槍法,啪啪啪,壞蛋們全都被擊斃……」「爸爸,我為什麼看不到他們?」「他們會隱身,每一節竹子裡都藏著一個竹節兵。
  • 一個00後的無奈:等我有了孩子,不會做我爸媽這樣的父母
    而作為一名00後,我想說的是:等我做了父母,有了孩子,我是絕對不會做我爸媽這樣的父母的!  不用「爸媽不容易」來道德綁架  我聽過父母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我們家窮,你要懂事……」「爸媽掙錢不容易,很辛苦,你必須要努力學習,考一百分來報答我們……」不僅是父母,就連親戚鄰居都是這樣來和我說的。  物極必反,我知道父母掙錢不易,我也沒有做很叛逆的事,可是父母總是用「家裡窮」和「父母不容易」來要求我必須懂事、聽話,這只會讓我越來越反感。  中國的家庭教育一直都是以「聽話懂事」為標準,來定義一個孩子的「好壞」。
  • 十八歲那年爸媽送我遠行
    我心頭暖暖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真的是一個好老師! 那時姐姐在省城打工,工資低,回來一趟不容易。爸媽都是鄉下莊稼漢,從沒出過遠門。而且當時家裡的經濟狀況也不允許再增加一兩個人的來回盤纏。我們算了一下,如果讓爸爸媽媽其中一人送我去省城,那來回車費夠我兩個月的生活費了。我看著爸媽終年勞作而過早衰老的臉,心微微地疼,便自告奮勇提出自己一個人去學校。
  • 【我的警察爸媽】我的爸媽和電視、電影裡面演的不一樣
    【我的警察爸媽】我的爸媽和電視、電影裡面演的不一樣 2020-12-25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懂事的孩子從不會無理取鬧嗎?成熟有時只是「偽裝」,爸媽要明白
    堂哥有個小女兒,懂事的讓人心疼,幾乎沒有看到她向父母撒嬌,為了玩具在商場&34;更是不會發生。這樣的孩子在很多人看來非常的懂事,而我卻非常心疼她小小年紀承受了這麼多,明明可以躺在爸媽懷裡撒嬌卻成為一個善於替別人考慮的&34;。
  • 熊孩子很欠揍,爸媽不打孩子,還能怎麼辦?
    14歲的男孩小健,跟家人鬧矛盾後,沒錢生活,他偷拿舅舅的高檔酒賤賣,一萬多元一瓶的酒,竟然被賣成了白菜價,舅舅損失慘重,爸媽只好替子擔責。除了這些典型的熊孩子外,居家的熊孩子也很能作,確實挺欠揍。比如:小孩子不聽爸媽的話,在牆上拿水彩筆胡亂圖畫;老師安排的家庭作業,孩子拖拖拉拉邊玩邊寫,寫到半夜都寫不完;爸媽交代的事情,孩子偏不執行,故意跟爸媽對著幹。
  • 新婚第二天,老婆為我們全家下廚,看到飯菜的時候,爸媽不高興了
    新婚第二天,老婆為我們全家下廚,看到飯菜的時候,爸媽不高興了。我和老婆是大學的時候在一起的,我是南方人,老婆是北方人,雖然我們兩個人都有著地域差異,但是我們兩個人還是非常相愛的。我跟老婆在一起三年了,我們除了有一些生活習慣上的不同,我們在吃飯上面也有許多不同,比如說,我們南方人就是比較喜歡吃辣的東西,但是我老婆是北方人就不太喜歡吃辣的東西,而且我們吃的主食啊和做飯的方式都不太一樣,但是我和我的老婆覺得這樣非常有新鮮感,並且輪流做飯吃好。時間過得非常快,我跟我老婆轉眼就到了結婚的年紀,於是我們決定要結婚了。
  • 你爸媽來城裡看病,你拿我媽的醫保卡算怎麼回事呀
    個人原創,禁止轉載,嚴禁抄襲感謝網友「祥」提供的素材我叫祥,今年28歲,我結婚兩年多不到三年,我老婆是我爸媽託人給我介紹的,說是老家來的媳婦懂事,能持家。我爸媽老家是鄉下的,但是他們結了婚就來城裡來,我也是在城裡出生的,我小時候是在鄉下姥姥家和奶奶家長大的。我因為才和最愛的女朋友分手,所以我爸媽說讓我和她結婚,我就結了,完全是心如死灰自暴自棄的那種感覺。結婚以後,我發現她確實把家裡料理的非常好,現在她懷孕了,快生了,我特別高興,每天都盼著自己的孩子出生,我爸媽多少還是希望是個男孩,但是我覺得都行。
  • 殘疾的我和爸媽這輩子,只能是這「藤與樹」
    我和爸媽這輩子只能是這藤與樹,不會有漸行漸遠的目送背影,不會有另一端的背影默默說:不必追。可這種陪伴不是我想要的。因為是家裡的長子孫,自出生那天,我就是全家人的焦點與希望,雖然長輩們對我沒有「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的溺愛,可所有的寵愛有加、呵護備至,一樣讓我覺得幸福無比。
  • 【我的警察爸媽】我的偶像「圓媽媽」
    【我的警察爸媽】我的偶像「圓媽媽」 2020-12-25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想讓孩子像「賀子秋」一樣懂事!不要再誇獎孩子懂事了!
    最近都被《以家人之名》刷屏了,小編也在閒暇時看了一些,看到評論大家都心疼賀子秋,是的,我也心疼他。我想大聲說,不要把懂事當做誇獎!你不知道被誇獎的人有多絕望!再看到李爸爸說他在長身體給他夾肉時,想起即使把糖捂化了也要給我帶回來的爺爺奶奶。我一歲的時候父母便外出打工,四歲時爸媽帶著兩歲的弟弟回家罰款上戶口我才知道自己有了弟弟,家裡親戚都說有了弟弟父母便不愛我不要我了,那個時候小小的我還不知道怕,後來爸媽帶著弟弟走了,我才想到他們可能真的不愛我了,對著照顧我的爺爺奶奶我也更聽話了,更懂事了,我怕他們都不要我,我沒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