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了醫學,將來可不可以只坐門診,不做外科手術也不學解剖學?

2020-12-24 金雪花a寶寶健康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高考成績也出來了,不少孩子報考了臨床醫學專業,將來想當一名醫生。高考生報考醫學是件好事,大家都非常支持,可是有些女孩子想當一名醫生,覺得醫生坐門診挺好,可能是出於害怕,以後不想做外科手術,問在學習期間可不可以不學解剖學?

如果報考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醫生,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在住院處用心給患者看病,這樣慢慢積累經驗,當你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後,你可以坐門診給患者看病了。

作為一名醫生,如果你是一名女孩子,不想做手術,那麼在畢業後分配臨床科室時,可以跟醫院領導請求,要求從事內科工作就可以,如果不從事外科、婦科工作就不用做手術了,這個問題除非院方有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下很容易得到滿足。但是在實習期間,實習生必須經過外科,跟帶教老師學習一段時間。

可是從事臨床醫學,卻不想學習人體解剖是行不通的,這是從事醫學臨床工作必須掌握的知識,人體解剖對於實際臨床工作密切相關,所以想當好一名醫生必須了解掌握這方面的知識,這樣才利於你今後開展工作。當你考上了醫學專業,當你學習解剖學的時候,其實也並非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高考結束了,高考志願也填完了,希望高考生金榜題名,如願以償實現自己的夢想。

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口腔醫學專業學什麼?什麼樣的人適合學口腔醫學?
    最先你需要分辨口腔醫學和口腔康復醫學科是2個不一樣的技術專業,口腔醫學取得的是醫藥學學士學位,能夠報名參加口腔職業醫師和助理考試變成醫師,口腔康復醫學科將來的學生就業範疇是口腔修補技術員,包含製做各種各樣活動假牙,贗復體及其各種各樣手術治療擴孔鑽這些。
  • 女兒想學醫,高中可以選什麼學科?成績差可以學醫嗎?
    有位家長假期裡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孩子受刺激了,非要學醫,想問我學生們專業好,目前孩子讀高一,馬上面臨選科,問我選什麼學科比較適合將來學醫,孩子成績好像比較差,這位家長還問我不選物理和化學,選生物加歷史或者地理組合行不行?
  • 科學網—數字醫學:從「傳統解剖」到「3D手術」
    ■本報記者 趙廣立 通訊員 李燕燕 胡紅升 今年2月下旬,60多歲的患者殷道榮術後回到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醫院複查,結果顯示身體恢復良好。要知道,這是第三軍醫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數字醫學研究所(下簡稱研究所)與西南醫院心胸外科合作,藉助3D數位化導航、3D列印技術和3D輔助設計,完成的一例胸腔巨大腫瘤切除加胸壁重建手術。
  • 跟毛老師學醫學英語(三)什麼是解剖學姿勢?
    最近我們籌建了一個醫學英語學習VIP群,在裡面幫同學們答疑(不知道的同學請在後臺撩小編),相比英語老師講醫學英語,臨床醫生來講醫學英語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是我們開設醫學英語學堂的初衷。     在前兩次課我們已經講了一些詞根詞綴和醫學英語的拼讀法,大家掌握之後基本上醫學英語算是已經入門了。有個小問題需要澄清一下,詞根(root)一般是不加元音字母o,如果加了o則為複合形式(combining form),這是兩個概念,希望同學們加以區分。比如gastr是root,而gastr/o是combining form。當然讀的時候為了方便一般都讀複合形式。
  • 報考指南10期 | 整形外科專業
    為了讓可可愛愛的學弟學妹們能儘早地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過去一個月中,從醫行第三期的學長學姐們加班加點,撰寫各學科報考指南24篇,乾貨滿滿!本次推出的為整形外科報考指南,本文共計6015字。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對整形外科的需求也隨之越來越多,這也促成了目前整形外科火爆的局面。最近幾年,無論是保研還是考研,整形外科的報考難度都是比較大的。
  • 探尋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肛腸外科創新密碼
    俺沒什麼可送的,專門從河南老家做了一面錦旗,表達俺的一點心意。」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門診大樓二樓,患者王大娘手捧錦旗,送給該院肛腸外科主任傅傳剛教授。    「真沒想到,她竟冒著酷暑專程從老家趕來。比起以前,她的身體狀況恢復得好多了!」傅傳剛欣慰地說,王大娘是他們實施手術後,目前國內存活時間最長的晚期直腸癌患者之一。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肝膽外科主任醫師...
    作為主任醫師,蔡建強出門診、做手術、搞科研、帶團隊、教學生、抓培訓……要做的事實在太多。即便已經擔任院領導,蔡建強每周還出半天門診,主刀至少三臺腹部腫瘤複雜手術,進行一次大查房。他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每周雷打不動地運動,也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只要對患者有益的事,蔡建強都去爭取。
  • 解剖學第一課,湘雅醫學院百名師生緬懷「大體老師」
    三湘都市報9月29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盧向陽 潘愛華 實習生 龍飛鵬)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師生及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湘南學院的一百多名學生,身著白大衣,手持白菊,感恩和致敬默默無聞的大體老師.今天上午,「大愛無疆,醫路有你,感恩體師」局部解剖學開課儀式暨世界解剖日主題活動,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形態樓臨床解剖手術實驗室內進行
  • 基礎解剖:手和腕部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圖文講解
    專門針對手和腕部的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詳細闡述幫助讀者直觀了解手和腕部解剖學結構與功能點擊圖片,了解詳情在手外科領域有句諺語:「不用止血帶的手部手術就像在裝滿墨水的桶裡修鐘錶。」如果沒有紮實的手部解剖學知識,操作起來更像是「在湯裡攪和」。
  • 疫情下報考醫學專業人數增加 醫界前輩的「開學第一課」講了啥?
    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多所醫學院校線上生源普遍報滿,像報考清華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的上線人數比去年增加了近30%。目前,不少同學已拿到錄取通知書將踏上學醫之路。學醫意味著什麼?怎樣才能當一個好醫生?對此,記者採訪了眾多行業的前輩大咖們,看看他們會怎樣講醫學生涯的「開學第一課」?
  • 疫情下報考醫學專業人數增加 醫界前輩「開學第一課」講了啥
    記者採訪了解到,今年多所醫學院校線上生源普遍報滿,像報考清華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的上線人數比去年增加了近30%。目前,不少同學已拿到錄取通知書將踏上學醫之路。學醫意味著什麼?怎樣才能當一個好醫生?對此,記者採訪了眾多行業的前輩大咖們,看看他們會怎樣講醫學生涯的「開學第一課」?
  • 臨床醫學學什麼?做什麼?
    學什麼?1. 掌握基礎醫學中醫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2. 掌握常見病名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3.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提高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學科。主幹學科:人體解剖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主要課程:人體解剖、組織胚胎學、藥理學、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等…
  • 疫情下報考醫學專業人數增加 醫界前輩的「開學第一課」講了啥...
  • 醫學五大熱門專業解讀,想學醫的看看,這些醫學專業當不了醫生!
    臨床醫學課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生物醫學基礎課、臨床醫學課等三部分。公共基礎課有英語、數學、物理、化學、醫學史等。生物醫學基礎課包括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實驗等。臨床醫學課則主要有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等。各院校根據開設專業、培養年限不同,課程設置有所差異。
  • 這五個醫學專業,雖然難學,但就業前景不錯,想學的可以關注!
    醫學專業確實的非常難學的,涉及的專業多且難學,很多人也是望而卻步,不過,歷年來醫學專業也都是報考的熱門專業,報考的人數也很多。臨床醫學類也是醫學專業就業比較好的專業,但也是最難學的專業,那麼,目前比較受歡迎的臨床類專業有哪些呢?
  • 大學想學解剖專業,有什麼推薦的專業?
    如果你考進了醫科大學,學醫的話無論什麼專業,都要學習人體解剖學。人體解剖學的課程是研究正常人的人體結構,它分為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和斷層解剖學等。其中斷層解剖學是影像專業主要研究的,因為他們要做CT。只是除了臨床和婦幼專業要親自解剖之外,其他的專業可能是解剖的機會不是很多。
  • 一個班8名同學報考醫學專業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高三(1)班8名同學報考醫學專業,圖為學霸們和班主任李坤(右三)校園散步。記者黃琪 攝近日,不少大一新生踏上了大學報到的旅途。在武漢市第十一中學,今年的畢業班高三(1)班的35位同學中,有8位都報考學醫並被順利錄取,最近兩天紛紛到各自學校報到。1.
  • 最全醫學專業解讀,致想學醫的高三學子及家長
    新聞天天報導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一把年紀了不辭勞苦、奔赴一線指導工作,是否感動到高三學子們,那時候有沒有想報考醫學院,將來報效祖國的衝動?臨床醫學,一般只有這個專業以後是在醫院當醫生,大學本科讀5年,而且本科是不分專業的,除非有定向培養,比如婦幼保健、或者兒科專業。需要學的書本從大一到大四,課本堆起來可以比人還高。內外婦兒傳染病、口腔、眼科、你能想到的毛病,在本科期間都會學完基礎。
  • 口腔醫學和口腔醫學技術的區別,各位考生家長一定要注意避坑
    首先從形式上講,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的人,以後更多的是從事的醫生坐診,也就是主刀醫生 ,我們經常在醫院裡看到在科室裡坐診的醫生,目的是問診看病。處於臨床的第一線,望聞問切。未來可以自己開門診,收入也在醫生行業裡算比較高一階層。3. 口腔醫學技術主顧名思義,主要是在技術方面的研究專注技術,學完是口腔技工,只能考技工證,技工是做牙齒的 。
  • 畢業後很吃香的7個醫學類專業,有你想學的專業嗎?
    他利用麻沸散來減輕病人的痛覺,然後為病人進行外科手術。現代醫學首次運用麻醉技術的記錄,在1842年3月30日的美國喬治亞州傑佛遜市,1846年,威廉·莫頓首次在外科手術中應用乙醚麻醉劑。Crawford Williamson Long醫生在幫他太太接生的過程中,首次採用了麻醉藥。 麻醉學專業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