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霜或含有害成分,你還敢用嗎?
近日,一件震驚美妝圈的大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那就是防曬霜有毒論。微博話題#防曬霜或含有害成分#更是出現在了熱搜榜上。
對於這個消息,許多愛美的妹子的反應想必和我一樣,都是:??????
評論可以看出,許多妹子都是剛剛意識到防曬的重要性,這條消息一出,可以說大家的內心都是崩潰的。
抱著同樣崩潰的心情,我去仔細研究了一下消息的源頭《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的文章,發現,這又是一次媒體過度解讀文獻引起恐慌以求博眼球的操作。
文章裡的實驗條件總結下來就是:75%身體面積*4次/天*4天,嚴格按照這個公式實行才能實現上述結果。而且,實驗中絲毫沒有提到陽光的作用,說起來這就是一次只探討防曬的吸收,而根本不顧及光照影響的實驗。況且,拋開劑量談毒性的說法都是「耍流氓」。
但是,許多不明所以的妹子還是對防曬霜產生了芥蒂,這怎麼辦?
其實我們只要清楚一點,防曬≠防曬霜。通常,我們將防曬分成規避性防曬、遮擋性防曬、化妝品防曬幾種方式三大類,「防曬霜」僅僅是化妝品防曬這一大類中的一個產品而已。
規避性防曬,顧名思義就是規避紫外線帶來的傷害,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儘量不出現在有強烈紫外線照射下的地方。但是,夏天已經來臨了,紫外線增強,要想不出現在紫外線下,只有一直待在室內這一個辦法了,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這時,適當採取遮擋性硬防曬也不失為一種既環保又安全的方法。比如,太陽傘、帽子、墨鏡、套袖等都是遮擋性防曬的最佳選擇。
但不可否認的是,防曬霜是上述防曬方式中最方便的一種防曬選擇。所以,對於防曬霜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想選擇到一款適合自己的防曬霜,首先要知道的就是防曬霜的分類。
防曬霜基本可以分為物理防曬霜和化學防曬霜兩類,這兩類防曬不但成分存在差異,作用在皮膚上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別。
可能許多妹子到現在還不會區分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今天就順便為大家普及一下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的區別!
物理防曬主要是靠反射作用,反射阻隔掉有害的紫外線,達到防曬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有是二氧化鈦、氧化鋅,並且成分通常只停留在皮膚表面,不存在化學反應,對皮膚的刺激也相對較小。
而化學防曬是將紫外線先吸收,再通過一種較低的能量形態釋放出來,避免了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直接傷害。常見的化學防曬成分有二苯酮、水楊酸乙基己酯等。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是反射,一個是吸收。
最後,為大家推薦幾款親測使用感不錯的物理防曬:
嬌韻詩清透防曬乳
這一款是我覺得物理防曬中難得的不泛白不搓泥,而且還保溼滋潤的。它有SPF40 PA++++的防曬指數,一般來說只要我們不是去海邊這類的地方,這個防曬指數也是足夠用了。它更加適合混合偏幹、敏感肌,吸收之後皮膚清爽不油膩。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一名懶癌患者,把它直接當成妝前乳也是OK的。它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價格了,500+對於一瓶50ml的防曬來說真的是不便宜。
還有一款也是我回購過無數次的防曬,珂潤的物理防曬。
珂潤這個牌子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了,它家的許多產品都被美妝博主推薦過,防曬也是無敵好用了。它是專為敏感肌設計的防曬,主打無添加,官方說它含有神經醯胺和一些鎮靜舒緩的成分,更適合皮膚狀態不穩定的妹子。它的防曬指數相對來說較低,只有SPF30 PA++,如果你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只有上下班時間會暴露在紫外線之下,也是足夠了。況且它只需百元左右的價格,也是real友好了。
其實,防曬霜只是我們抵禦紫外線,預防光老化的一個手段而已,切記不要對它過於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