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炎炎夏日,防曬立刻變成了妹紙們的重頭戲。尤其是妹紙們已公認:肌膚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不防曬將導致曬傷和曬老,還有可能患上皮膚癌。因此,防曬產品是每個妹紙包包裡必須物品。
▲ 圖片截於JAMA官網
但《美國醫學會雜誌》在5月6日發表文章稱:常見防曬霜的有效成分需要進一步檢測,還不能確保安全。研究在母乳、羊水、尿液中都能發現有防曬劑成分存在,這證明某些成分被人體吸收的水平過高,而這些成分目前還不能確保安全。
▲ 圖片截於新浪微博
報導一出,在護膚界引起軒然大波。國內的相關討論迅速發酵,短短一天內,它不僅登上了微博熱搜,僅幾個小時後,就收穫了2.6億次的閱讀,並成功引起了妹紙們的恐慌,那麼,防曬霜是否真的對人體有害?
不能再塗防曬霜了嗎?
美探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官網上找到原文研究,發現該研究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做了 一項試驗,24名志願者連續4天塗抹防曬霜或噴霧,每天4次,每次塗抹量覆蓋75%的皮膚;7天後收集血液樣本,發現血液中4種化學成分都高於FDA默認安全濃度上限0.5ng/mL。
▲ 圖片截於JAMA官網
FDA的這項研究表明,為了達到研究的目的,在最大使用條件下,防曬劑被塗抹在志願者75%的體表上,是實際用量幾倍,即一天大概用一瓶100g的防曬產品。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防曬霜單瓶的克重是40到60克。也就是說實驗中防曬霜每日的塗抹量是2到3瓶左右,這幾乎是部分消費者整個夏天防曬霜的用量。此外,這項研究是在室內進行的,受試者沒有暴露在陽光或高溫下,可能也會影響防曬成分的吸收率。
研究證明防曬劑中的有效成分,是會被人體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但是目前並不能得出有害的結論。長時間的紫外線暴露不僅導致皮膚老化,還將增加皮膚腫瘤的風險,此前,有研究表明規律使用防曬霜可降低高危人群的黑素瘤、皮膚鱗癌和日光性角化的發病率。防曬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實際上我們日常的防曬是遠達不到這個水平的。因此建議妹紙們,日常生活中不需要恐慌,該用防曬霜可以正常地用,最好能和其他防曬手段結合起來。
4種防曬成分安全性
被研究的防曬劑包括阿伏苯宗(Avobenzone)、氧苯酮(Oxybenzone)、奧克立林(Octocrylene)和依莰舒(Ecamsule),這4種防曬劑都算是應用非常廣泛的有效成分。
化學防曬劑的安全問題,美探在《再不防曬,就老了!》一文裡有講過。但看到這兩天後臺如柳絮一樣的詢問留言,今天,美探再跟妹紙們一起,再來重點學習下這4種防曬成分。
1
氧苯酮(oxybenzone)
爭議最多的防曬成分
在FDA實驗中,發現氧苯酮類在人體中的吸收水平比其他三種成分高出50~100倍,在4種成分中危害最大。氧苯酮類是是一種廣譜紫外線吸收劑,並且有多種衍生物,防曬產品最常用的是二苯酮-3,紫外吸收峰大約在288nm。它是經常提到的風險係數較高防曬劑,它能誘導光敏感,會被皮膚大量吸收,還有類雌激素的作用,會干擾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其危害性較大且具有一定共識,建議孕婦、兒童、敏感肌膚人群慎用。
二苯酮-3是允許使用的,由於二苯酮的問題很明確,目前長點心的產品都已經淘汰,不過仍然有一些配方比較老的產品,如大寶、百雀羚、美膚寶等品牌都還在繼續使用。
EWG將其定義為危害性極大的防曬劑,歐盟也在2017年將二苯酮-3的允許添加量從10%調整為了6%,這種成分的含量超過0.5%,就必須在標籤上標明「含二苯酮-3」 。2018年,夏威夷政府更因其對海洋生物具有高危害性,直接禁止使用含有該成分以及桂皮酸鹽的防曬產品。
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中,二苯酮-3作為27種準用防曬劑之一,要求限量最高仍是10%,需在標籤上標註「含二苯酮-3」。
2
奧克立林(Octocrylene)
釋放自由基,注意抗氧化
奧克立林可以防護部分UVA和UVB,紫外吸收峰為303nm。有的朋友可能知道,美國對化學防曬劑的要求很嚴格,可以使用的種類比較少,但奧克立林是其允許添加的,而且很多防曬霜中都會添加該成分,比如防曬界扛把子安熱沙、大熱的RE:CIPE水晶防曬噴霧等。
其實,相對其他化學防曬劑來說奧克立林算是比較安全的,已知毒性很低,它的問題是:陽光照射後產生活氧自由基,而自由基也是造成肌膚老化的兇手。老司機們的做法是,使用奧克立林添加的防曬霜時候,搭配抗氧化精華,來抵消自由基的潛在風險。
3
阿伏苯宗(Avobenzone)
穩定性差,容易染色
UVA紫外防護劑,又稱帕索1789,迄今為止吸收峰波長最長的有機防曬劑之一,吸收峰為357nm。它很容易與汗液中含有的鐵微量元素發生化學反應,使汗液發黃,導致淺色衣物變黃,染黃淺色衣物。因此塗抹含此成分的防曬產品應避開脖子跟手臂等與衣服接觸的部位。
阿伏苯宗,在我國的防曬產品成分表中寫作「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醯基甲烷」,大家熟悉的CPB、怡思丁、優佳、怡麗絲爾等防曬霜中都含有,所以也是常見的化學防曬劑之一。
它可以有效吸收UVA,至於危害性,並未見多少報導,但由於它穩定性比較差,在紫外線照射後會慢慢分解從而失去防曬效果,所以會搭配一些其他防曬劑來使用。
4
依莰舒(Ecamsule)
沒有資料證明其有危害
歐萊雅一個防曬專利Mexoryl SX(麥色濾),是一種新型的UVA(320-340 nm)防曬劑。具有完美的光穩定性並能有效過濾UVA,為水溶性,能與脂溶性的過濾成分結合,增強抵禦UV紫外線的能力。被稱為最有效的UVA防曬成分之一,除此之外穩定性還比較強,是美國FDA批准使用的。
在我國的成分表中寫作「對苯二亞甲基二樟腦磺酸」(terephthalylidenedicamphor sulfonic acid)。歐萊雅旗下眾多品牌如理膚泉、科顏氏、蘭蔻、薇姿等都有使用該成分。
經常有專家說拋開劑量談危害都是耍流氓,但並不影響化學防曬劑或多或少存在潛在風險,更何況這類產品並不是只用一次,這往往存在一個長期的累積風險。以上4種防曬劑,雖然只有二苯酮-3危害大一些,目前並沒有權威資料證明另外3種的危害性,而且報告中也說,還不確定這些成分進入血液後會有什麼危害。
妹紙們實在擔心化學防曬劑的危害,那就首選純物理防曬產品,相對更安全,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遵循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WG發布防曬成分安全等級:化學防曬劑安全性由高到低分別為麥素寧、阿伏苯宗、奧立克林、水楊酸辛酯、甲基水楊醇、桂皮鹽酸和二苯甲酮。
作為一個每天必須大量使用的產品,選擇一個更安全的產品,美探認為是非常值得且必要的。尤其是孕婦、兒童、皮膚易敏感的妹紙,強烈建議選擇純物理防曬霜。
妹紙們對防曬噴霧或防曬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後臺勾搭美探。
關於美妝識貨:是媒體人聯合國家化妝品評審專家共同發起的,是識別化妝品安全的平臺。幫助廣大消費者識別安全放心的化妝品,幫品牌解決消費者的信任危機,讓安全化妝品走進更多消費者的視野。這裡匯聚10餘位的國家級化妝品安全成分分析專家、配方專家、毒理專家,及數10家國家認證安全檢測機構。
分享給閨蜜,讓美麗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