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著女兒跳水,只因未做作業」,培養高情商孩子需要智慧!

2020-08-28 成長的慄鼠

前一段時間有一則新聞讓人觸目驚心。媽媽拉著女兒跳海,只因女兒不能認真聽課,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多次勸導仍沒有效果,想要嚇唬嚇唬她。幸虧民警及時把她們拉回來了。媽媽仍然聲稱自己只是想嚇唬嚇唬女兒。而她的女兒呢,則是一臉驚恐,哭著求救。可想而知,這件事對她有多大的影響。


網絡上隨便搜索「做作業」「跳海」,各種關於父母與孩子做作業發生衝突,雞飛狗跳的新聞撲面而來。



為什麼寫個作業,父母和孩子會爆發出這麼大的衝突呢?為什麼一提到做作業就雞飛狗跳的?到底是這屆父母有問題,還是這屆孩子有問題呢?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實在想不出來也不要緊,有教育專家幫我們找到了原因所在。在《高情商養育》這本書裡,作者為我們指出了不斷發生親子衝突的原因;還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告訴我們父母哪些行為看似愛孩子,實則傷害孩子;在日常溝通中,應該如何「聽」到孩子,為什麼對孩子說的話,一點用都沒有呢?像上文中提到的女孩,為什麼媽媽多次勸告仍然不能完成作業呢?媽媽應該怎麼做才有效?這本書裡有非常多接地氣的案例和講解,這就不得不提到作者了。



《高情商養育》一書的作者呢,是徐婧英,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黑龍江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優秀人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而且她還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她有著豐富的親子心理諮詢經驗,書中的案例都是作者在日常諮詢中碰到,經得當事人同意後寫在書籍裡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讀書的過程中,你會很驚訝地發現,這說得不就是自己嘛!


讀這本書你會有哪些收穫?


作者會告訴你哪些話最好不要對孩子說;

父母與孩子說話的五個原則;

父母的哪些做法,會傷害孩子;

哪些父母會培養出叛逆孩子;

當講道理行不通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為什麼父母付出很多,孩子卻不領情呢;

優秀的家長具備的6種素質;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等等。



育兒小妙招分享。


大多數的父母是愛孩子的,孩子也是愛父母的。但如果正確地表達愛呢?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點。很多現代家庭是「喪偶式家庭」,爸爸因為工作原因會缺席家庭教育。爸爸們其實也非常委屈,為了賺錢養家,常出差,不能陪伴孩子,也是非常無奈啊。那是不是沒有辦法與孩子建立愛的關聯呢?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三個非常好的建議:


1.給孩子留紙條。


對於總是非常忙碌的爸爸來說,下班孩子睡著了,上班孩子還沒醒,是常態。看著孩子熟睡的面龐,心裡有萬千的愛無法表達。怎麼辦呢?給孩子留個小紙條啊。可以寫寫每天做了什麼,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或者對孩子表達關心等等。即便孩子不認識字,媽媽可以代讀。通過這個小紙條孩子也能夠感受到濃濃的父愛。


2.藏「寶物」在家


如果爸爸經常出差,可以先在家裡藏好寶物。等出差以後,過一段時間給孩子一個提示,比如「沙發下有玩具」「衣櫃裡有塊糖」等等。這樣孩子也能夠感受到爸爸的存在。


3.工作安排告訴孩子


很忙碌的爸爸,可以試著告訴孩子自己的工作安排。既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建立時間觀念,而且讓孩子的生活有了盼頭。還有多久就可以見到爸爸了。爸爸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暢想下在一起玩的場景等等。


當然了這只是本書裡父母對孩子表達關愛的一個小妙招。貫穿整本書的都是父母應該如何愛孩子,愛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的底蘊。


學會做智慧的父母。


還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點是,父母要學會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書中作者提到一位來訪者的故事。她說,每次提醒孩子做一件事情,但他總是不放在心上。一直需要提醒,才會記得。相信這是很多父母會遇到的問題。常常聽父母抱怨,為什麼說了很多遍,孩子就是記不得呢?為什麼說很多遍,孩子就是不聽呢?為此苦惱不已,正如開頭新聞中的那位媽媽,多次勸告孩子做作業,但沒有效果。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作者說,這麼說沒有用,那換個方法啊!一句點醒夢中人。既然這個方法沒用,為什麼還鍥而不捨地用這個方法呢?這麼想來,忽然感覺在和孩子溝通時,自己是多麼的愚昧而執著。上文中的那位母親,在多次勸告無效後,採用了非常極端的做法——跳水。雖然她也換了方法,但卻用錯了方法。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用「虛擬想像法」代替講道理。

2.用有趣的語言行動代替講道理。

3.用孩子喜歡的事代替講道理。

4.用親子遊戲代替講道理。

記得有一位母親,孩子不想做作業,只想打遊戲。媽媽就靈機一動,建議孩子把每個題目想像成一個遊戲裡的關卡。做好一題,就是過了一關。媽媽及時配合地給予鼓勵,原本不想做作業的孩子,忽然變得非常配合,一步步地把作業做好。而新聞中的母親,也可以嘗試用其他的方法來引導孩子,而不是選擇極端方法。



正如作者在本書的開篇提到的,時代變了,孩子的想法也變了,如果父母還是站在原地,不和時代接軌,不考慮孩子的需要,只是照搬上一代的方式,拿老一套管孩子,孩子當然不接受。所以對抗,叛逆狀況頻頻發生。


父母想要真正的與自己的孩子建立融洽的關係,既要學習,也要反省。優秀的家長,常常具備6種素質,作者在書中有詳細的講解。不妨翻開書來,看看自己具備了嗎?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需要智慧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包貝爾女兒的家教絕了:高情商的孩子,都活在父母的愛裡
    但這遠遠不及體現餃子的高情商,在之後的情景中,楊子姍的助理帶著兒子來到家裡,助理的兒子福寶才兩歲,餃子作為姐姐,帶著福寶一起玩。但畢竟是兩歲的小孩子,沒一會兒福寶就要找媽媽,而這時的餃子表現出大姐姐照顧人的一面,清晰地給福寶解釋說:「媽媽去學一個東西,馬上就回來,知道了嗎?
  • 全職媽媽淺談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當初選擇自己帶小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想更好的地培養自己的孩子。家長們深深知道培養好孩子,對未來有著重要的影響。我也不例外。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談談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首先,培養孩子對情緒的管理。一次四歲多女兒上舞臺參加活動,老師讓小朋友張開手並舉起來做遊戲。由於手上拿著東西,她沒來得及舉手,就被淘汰出來。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她,一下子急哭了。
  • 做高情商父母,培養高情商孩子
    父母是培養孩子情商的第一任老師,只有高情商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商情商的孩子。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在孩子的成長中,最先接觸的就是父母,最先模仿的也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影響會越來越明顯,孩子的性格、行為方式等都會有父母的影子。
  • 培養高情商的暖心寶寶,幼兒園的父母可以這樣做
    :她帶著三歲半的女兒和一些果品去看望自己的奶奶,老人家很高興,對曾孫女愛憐地說:「你看你媽媽多麼孝順,經常拿水果來給我。連對方若隱若現的敵意,都轉化成對自己的尊敬甚至崇拜,這就是高情商的魅力。 當然,很多家長會說,這種高級的玩法,既需要天賦,又需要後天的修煉,普通的成年人都難以模仿,何況是教給孩子。我完全贊同這種觀點,因為我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仔細品味黃渤過往的訪談語錄,那些臨場應變能力和幽默感也許我們很難效仿,但是在所謂的高情商背後,無不是一個人內心的善良和慈悲作為底色。
  • 做高情商父母,培養高情商孩子,這些細節不能忽略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孩子,所以想要培養孩子高情商,父母以身作則的同時要注意以下生活中的細節。三、培養孩子自信心,教導孩子不自負。父母不要總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不要把誘惑作為獎勵。當孩子託舉著自己的畫、積木、拼圖等來找你尋求鼓勵時,請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給予肯定,但切記盲目誇讚!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明確告訴孩子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該改正完善。四、學會傾聽、尊重他人,不以自我為中心。
  • 【音頻】培養高情商的孩子23:情緒管理訓練中父母對孩子的傾聽和認可
    【音頻】培養高情商的孩子01: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從父母自身做起【音頻】培養高情商的孩子02: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音頻】培養高情商的孩子03:做一個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音頻】培養高情商的孩子04: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有什麼好處【音頻】培養高情商的孩子05:父母為什麼要學習情緒管理訓練【音頻
  • 培養高情商孩子,你做對了嗎?
    每個家長都希望有個高情商寶寶,那自己情商一般,怎麼打造高情商孩子呢?希望本文對你有幫助。大家一般認為情商高的人八面玲瓏,人見人愛。其實,這只是大家的一個誤區。八面玲瓏的人情商確實不低,但高情商不僅限於此。做了媽媽以後,就各種關注孩子的成長,當然性格培養更是少不了。
  • 白巖松:社會發展需要高情商的下一代,常說3句話培養孩子高情商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父母在家輔導孩子功課學業,氣的上躥下跳、火冒三丈;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上好的學校,年年省吃儉用買只為買一套學區房;周末、寒暑假期家長帶著孩子不辭勞苦參加各種補習班,生怕孩子功課跟不上......這種種情形,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學業的勞心勞力。究其根源,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尤其是對孩子智商培養的重視。然而,父母往往會忽略一個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對孩子情商的培養。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要告訴他們的一句話
    情商包含在人與人互動的各個層面,可以說是有了高情商就可以在處理人際的時候遊刃有餘。所以家長們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他們的情商,為他們將來打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伊童老爸在這裡想分享一句話,與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情商教育!
  • 培育高情商孩子,媽媽要「捨得」
    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但如今,媽媽才是培養孩子主力軍。有句話不是說「如今的女人是既負責貌美如花,又負責掙錢養家,還得負責洗衣做飯養孩子。」媽媽們不容易。大部分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喜歡大包大攬,承包了孩子的一切,洗衣做飯照顧生活,陪讀陪學輔導作業,因而也就把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孩子,但往往結果卻是媽媽焦慮,孩子煩躁。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家長要做哪些呢?
    現在的家庭對於孩子都是十分重視的,在給他們提供好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注重對於他們技能的培養,從小報名各種培訓班,讓孩子擁有多種才藝,當家長沉浸在這種自豪中時,往往也容易忽視了在家庭教育中更為重要的情商培養。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3個方面規範孩子不良行為,培養高情商孩子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這本書將會教給家長,如何培養一個懂得情緒管理的高情商孩子。有些家長並不是故意要這樣做,但從與孩子交流的實際行動看來,他們確實忽視了孩子的情緒。比如,凱文是一個四歲女孩的父親,他很疼愛女兒,每當女兒不高興時,他都會抱著她四處走,問她是不是需要什麼,想看電視嗎?還是想出去玩?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這三點需要注意
    做為孩子,當他們還是嬰兒的時候,聽到旁邊的嬰兒哭泣會跟著哭泣。當他們大了,看到媽媽哭了爸爸安慰媽媽,所以在玩的時候小夥伴哭了也會學著去安慰小夥伴。做為父母,我們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面出發,幫助孩子建立「共情」的思維方式:1. 和孩子感同身受善於運用共情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共情的孩子。
  • 不花錢培養高情商孩子。
    越來越多的人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更加注重孩子的情商培養。原因非常簡單,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自己所學,更容易適應社會。高情商不但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巧妙的化解尷尬,也能在日後遇到壓力的時候自我紓解。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
  • 培養高情商孩子
    為何我們需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呢?2011年,英國有一項持續了50年的情商研究,它揭露了研究結論。這些研究人員持續跟蹤了一群孩子,從他們的嬰兒期、童年期到成年期。他們發現:在幼年時期表現出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容易獲得和擁有幸福的生活以及成功的事業,也就是說,情商跟人的成功與幸福正相關。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要讓孩子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懼都是人類的正常的情緒,而情商高的人往往是快樂的人,是可以跨越苦難的人。生而為人不可能一帆風順,要讓孩子面對困難時保持樂觀的精神,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引導孩子。家長要敢於讓孩子們去磨鍊,敢於讓他們去面對失敗,要讓他們在不斷的小失敗中成長起來,培養起足夠承受大失敗的力量。
  • 把握孩子3個核心階段的特徵,成為智慧父母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女兒所在的初一,班裡部分孩子包括女兒,上網課很自覺,按時打卡,及時完成作業,自覺跟隨體育視頻鍛鍊身體。也有約10個孩子,睡懶覺,上課不打卡,不按時完成作業。看到孩子懶散的狀況,家長自然惱火。特殊的時期家長要及時調整好心態,了解各個年齡段孩子心理狀況,合理疏導情緒,正確引導孩子。
  • 高情商父母,真能培養高情商孩子嗎?
    也可以叫情緒智慧,情緒智商。情商是控制情緒的一種能力,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種技巧。親子關係和情商自然有著密切聯繫。父母情商高低,直接影響孩子的情商程度,影響親子關係的質量。同時也影響孩子身心健康。舉例說明一下,讓大家更直觀的看到,父母的情商對親子關係、對孩子情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 高情商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有一個小女孩作業沒完成,她告訴她的媽媽她想看電視,她媽媽聽完就火冒三丈:「能不能有點出息,作業寫完了嗎?你這樣下去能有什麼出息?就知道看電視,這樣下去長大以後能幹什麼?」所以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能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但是,我想說的是,生活中很多被你們忽視的細節,都在一步步毀掉你們孩子的情商能力。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爸爸媽媽已經在學習了。
    被譽為「情商之父」的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對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們需要從小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的情商,而情緒自控能力,往往是養育高情商孩子的關鍵。我在想我的寶寶從來不會因為遇到陌生的人大哭大鬧,反而表現的歡喜,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無限的好奇,在他們看來寶寶很有禮貌,也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現在的父母,不僅關心孩子的成績智商教育,而且也關心孩子的情商教育,我們也經常會聽到說:某某家的孩子很有禮貌,嘴很甜。這樣的孩子往往更受大人的喜歡。高智商的不一定有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