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你們現在大學生現在生活費多少錢一個月?」,在這個問題下所有的回答中,第一個吸引我的是4000塊一個月,隨便點開幾個答案也都是兩三千,這樣的生活費已經趕上四線小城一個月的工資了。
當然也有寒門苦讀的,可是所謂的「寒門」更多的已經丟失了過去那種苦讀的精神,好像繁花似錦的世界中容不得刻苦的精神存在了,因為「刻苦」很丟人。
接著我又看到了另一個問題「貧困生不能買手辦嗎?」「貧困生不能用iphone11嗎?」能用,畢竟現在是人人月收入過萬的時代,貧困生的定義已經變了,只是相對班級其他所有人,自己是生活費最低一個而已,最低或許是兩千塊。
所以,當你手裡拿著父母給的1000塊的時候,你在大學該怎麼「活?」,你又不好意思評貧困生,也不好意思說自己只有1000塊,別人聚餐你只能在宿舍打遊戲。
當然,寒門自由寒門路,如果一直在躊躇,卻遲遲不願動腦、行動,那麼誰也救不了你。
其實在大學,能夠賺錢的路子挺多的,如果這四年好好把握,在走向社會的時候你就能快人一步。
所以,以下就根據我個人經歷給在校,尤其剛入學的學弟、學妹們一個小方向:
①競選幹部,走「仕途」
很簡單,在大學裡什麼叫作「仕途」? 就是學生會、社團、班幹部,在這三個方面,如果要競選,必須要競選骨幹成員,主席、部長、黨支書、班長,如果非這幾個崗位,就不要浪費時間,就可以考慮第二點。
為什麼要競選這些崗位呢?因為現實就是這樣,看著赤裸裸,拿著沉甸甸。能與獎學金貼的最近的就是這些人,儘管國獎和校獎限一個人只能評選一次,但如果你是非藝體生,那麼這個獎學金就可以趕上你兩年學費了。
② 好好學習,和老師搞好關係
上面一點很難實現是正常的,如果失敗了,那就好好學習吧。
大學也是學校,也是以學習為主,就算是有「職務」在身,沒有好的成績,也是不能拿到獎學金的。
但是這一點就不說獎學金的事情了。注意!這一點是分為兩點的,第一點好好學習,在下一篇展開說。這一篇就說「關係」,並非諂媚,並非殷勤,就是最簡單的「不懂就問」,作業做好,多思考,任何時候老師都是喜歡好學生的,而且大學老師可不只是「老師」一個身份,拿設計專業的來說,多數老師這個「老師」身份只是副業。
我身邊就有很多例子,學習好在大三就被老師招過去上班了,要記得學校學的是基礎,實戰還得是工作。
所以,當你手裡不寬裕而又有想法的話,上面兩點不妨可以參考以下。
大學,就是一個「打開」自己的過程,能夠嘗試以前那些敢想而又不敢做的事,當你邁出這一步,往後只能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