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讓很多離開觀眾視線已久的女藝人再次得到關注,鄭希怡是這其中人氣最高的藝人之一,從開播到結尾一直是話題不斷。
前段時間,她參加了一檔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在節目上和田亮的一個爭論片段再次引發網友熱議。
分歧出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鄭希怡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都是在家快樂玩耍的時光,她認為小朋友要在該玩的年齡玩,所以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實行放養教育,還自曝女兒七歲之前都不會學寫字。
而田亮則持有相反態度,女兒「森碟」田雨橙幾乎是全國人民看著長大的孩子,從小乖巧懂事,小提琴網球都是手到擒來。這樣的優秀跟田亮夫婦的悉心培養是分不開的,「沒孩子之前我們也和你們一樣這麼想,」田亮說,「但家長很難承受大環境的壓力,就算頂住了,孩子跟別人不一樣也會覺得不開心。」
田亮的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有評論說,自己家曾經秉持「快樂成長」的觀念,孩子幼兒時期從來都是由著她玩,直到上了學,孩子發現自己跟其他同學不一樣,別人都會的她卻不會,特別是到了表演才藝環節,因為沒學過所以從來沒有上臺機會。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變得越來越敏感和自卑,甚至責怪父母當初為什麼沒有報班。
整個社會都在內卷,大人都頂不住的競爭壓力,孩子又怎麼可能不被影響呢?在一些一線城市裡,已經不是家長強制性雞娃,而是孩子自雞,校外學習、周末穿梭於各種培訓班、比賽活動一個不落……這樣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身邊同學都在這麼做,自己為什麼要放棄?
當然,「快樂成長」的理念並沒有錯,孩子也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強行違背會帶來難以想像的後果。雞娃方法得當,其實跟這並不相悖。好的教育,並不是要培養出五歲就識幾千字的神童,而是在孩子的成長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打開他們的思維,鍛鍊他們的能力。
怎樣區分「正確雞娃」和「揠苗助長」?就看家長注重的是哪一方面,如果急於求成,逼著孩子達成目標,反而適得其反。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能力,才是能受益終生的。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在這個大環境裡,不前進就等於後退。但即便是被迫往前跑,我們也有選擇跑步節奏的機會,根據孩子的意願和資質,選擇最適合的路線,別陷入盲目雞娃的誤區,既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也不會打壓孩子的天性。
條條大路通羅馬,最適合的那一條才最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