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口語裡「晌午趖」,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趖」,不是「錯」

2021-02-08 三個小布丁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01課,講《說文解字》「走」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與上一課一樣,此六字幾乎全部是生僻字,因此內容同樣枯燥無趣(這是文字課程的特性,時時會有背字典的感覺),請耐心堅持,「走」部漢字中,這樣的漢字不少。

把走部的概述放在今天課程之前:「走」字作為部首,稱「走」部。因為走字多在字的左下邊,又稱走字旁。「走」部在在現代漢語201部首檢字法中依然保留。「走」部中的字多與行走的動作、姿態有關係,如「赴、趨、趕、起」等,「走」也作音符構成形聲字,如「陡」。《說文解字》共有走部漢字87個,《漢語大字典》有333字,其中包括異體字,繁簡字等。雖然其中的生僻字大多已不再使用,但至少說明古人為了描摹走的姿態和狀況真是煞費苦心。今天要說的六個字全部是生僻字,如下圖:

(今天要講的六個漢字)

1、䟉(部分設備不能顯示,字形為<走+蜀>)。讀音有兩個:

(一)zhú。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䟉,行貌。從走,蜀聲。讀若燭。」形聲字。本義是行走的樣子。徐鍇《說文系傳》:「每步舉足之意也。」就是抬腳走路的樣子。

本義之外,䟉又指小兒走路的樣子。《玉篇.走部》:「䟉,小兒行貌。」《字彙.走部》:「䟉,小兒行也。」

(小兒走路的樣子)

未見典籍應用實例,故不舉例。

(二)shǔ。讀音出自《集韻》,意思是跳。《集韻.燭韻》:「䟉,跳也。」亦未見典籍實例。

䟉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䟉字的小篆寫法)

2、䞪。(大部分設備不能顯示,字形為<走+匠>。讀jià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䞪,行貌,從走,匠聲。讀如匠。」形聲字,本義是行走的樣子。錢坫《說文斠(jiào,同「校」,校正)銓》:「䞪,張守節云:『古本《史記》凡匠皆作䞪。』讀為匠者,如今俗讀蹌同也。」

【猜想】讀音同踉蹌的蹌,很有可能字義也訓作「蹌」,即走路不穩的樣子。依照許慎字義歸類的排列方法,上一個字是小孩子走路的樣子,這個為走路不穩的樣子,歸在一起很合適。

(小兒走路不穩之貌)

䞪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䞪字的小篆寫法)

3、<走+叡>(GBK字庫無此字,大部分設備不能顯示字形為<走叡>)。讀音有兩個:

(一)xú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走貌,從走,叡聲。讀若紃。」形聲字。本義是走的樣子。徐鍇《說文系傳.走部》:「,走貌。」

(二)xuàn。讀音出自《廣韻》。意義有兩個:(1)走,奔跑。《玉篇.走部》:「,走也。」唐代張元一《嘲武懿宗》:「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武懿宗不是某個皇帝,他的名字就叫這個,他的祖父武士逸是女皇武則天的伯父,其父武元忠,高宗時官至倉部郎中。武懿宗性情殘暴,善於誣陷別人;加之其身材短小,腰背彎曲,相貌醜陋,為世人所不齒。但他卻靠其姑母武則天的提拔,步步升官進爵,尊榮無比。後來武則天稱帝,武懿宗被封為河內郡王,之後累遷濟州長史、左金吾大將軍,說是將軍,他曾經率兵討伐契丹,但是聽說契丹兵在附近之後,不敢接近,急急就率兵逃走,張元一這首詩,就是嘲笑他逃跑時狼狽倉皇的樣子。你想,再不濟也不有騎豬跑啊!

不過,國外也有騎豬為樂的例子,如英格蘭的這位男子:

(1903年,英格蘭的騎豬男子)

(2)大。《集韻.線韻》:「,大也。」

【猜想】依照字序,這個字的走路的樣子也不會很好看。或者就是比較狼狽的樣子,否則詩人也不會特別用這個字來形容武懿宗了。

<走+叡>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字的小篆寫法)

4、<走+薊>(大部分設備無法正常顯示,GBK字庫無此字,字形為<走+薊>)。讀音為jié。《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走薊>,走意。從走,薊聲。讀若髽(zhuā,髮髻。)結之結。」形聲字。本義是走意。除《說文解字》有載外,不見其他典籍有記載。

本義之外,還指走的樣子。《廣韻.屑韻》:「<走+薊>,走貌。」亦不見其他典籍記載。

<走+薊>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走+薊>字的小篆寫法)

5、<走+囷>(大部分設備無法正常顯示,GBK字庫無此字,字形為<走+囷>)。讀音有兩個:

(一)yǔ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走+囷>,走意。從走,囷聲。」形聲字。本義是走意。除《說文解字》外無其他典籍記載此義。

此外,另訓為走貌。《廣韻.吻韻》:「<走+囷>,走貌。」

(二)qūn。走。《集韻.焮韻》:」<走+囷>,走也。「只能存疑。

以上這些解釋為「走的樣子」的字,具體是怎麼走的,查不到任何資料。我們只能想,走路的樣子太重要的了,它反映一個人的學養、氣質、性格,所以古人們創造了這麼多關於走的樣子的字吧。

(模特們在走路)

<走+囷>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走+囷>字的小篆寫法)

6、趖。讀su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趖,走意。從走,坐聲。」形聲字。本義是走意。除《說文解字》外,其他典籍不見此意義的記載。

本義之外,還有其他用法:(1)走貌。《玉篇.走部》:「趖,走貌。」除《玉篇》外亦不見其他典籍此意義記載。

(2)指太陽星辰偏西下移。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走部》:「趖,今京師人謂日跌為晌午趖。」晌午趖的說法,現在在北方口語中仍多有此用法,漢語口語裡「晌午趖」,是過了中午太陽偏西下移,不過很多地區多用「錯」字,即晌午錯(cuò)。在古漢語裡,這個字算書面語,比如五代歐陽炯《南鄉子.十三首》之七:「鋪葵席,豆蔻花間趖晚日。」明代湯顯祖《南柯記.閨警》:「軍妻姥姥,這些老婆;軍餘舍舍,這些小哥;鬥兒東唱到參兒趖。」這是指的是星辰的偏西下移。鬥和參都是星辰。《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王太太)又慢慢梳頭、洗臉、穿衣服,直弄到日頭趖西才清白。」也是這個用法。

因為口語的原因,晌午趖,很多文學作品裡寫做「晌午錯」,比如《紅樓夢》第十五回寫元春省親的接待場面:「裡面的堂客皆是鳳姐張羅接待,先從顯官誥命散起,也到晌午大錯時方散盡了。」這裡的晌午大錯,其實如果用字準確,應當是晌午大趖。

(遠樹趖晚日)

(3)走疾。《廣韻.戈韻》:「趖,趖疾。」《龍龕手鑑.走部》:「趖,趖疾也。」走得很快的意思。

趖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趖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01,部分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傳家美食 基隆吳記鐤邊趖(圖)
    傳家美食 基隆吳記鐤邊趖(圖) 2008年05月26日 18:17 來源:華夏經緯網 發表評論   吳記鐤邊趖Q滑細緻口感好,配料新鮮又恰到好處,最難得的是湯頭,清甜乾淨
  • 口語 | 「Name」 在英語裡,為什麼不是 「名字」 的意思?
    在很多含有 name 的常用短語和習慣用語中,name 可不當成 「名字」 來解哦,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把對方說的話中帶有的 name 都理解成名字,那可能這天兒就聊不下去了……好了,那我們現在就馬上共同來看看這些 「name」 都是什麼意思吧~1. the name of the game
  • 「for good」不是「為了什麼好」的意思!不要理解錯了哦!
    每天講解一個實用口語表達,幫你輕鬆學英語!常用的口語表達學透,才能真正提高英語口頭交流的能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口語表達是:for good。這兩個單詞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但放在一起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它可不是「為了什麼好」的意思哦!而是:「永遠,永久」的意思,相當於:forever, permanently。
  • 老外常說的「how so」不是「怎麼這樣」,那是什麼意思?
    在口語中,how可以替代why,表示為什麼,老外經常用how詢問別人原因。how so為什麼這麼說這裡的so指代前面的人所陳述的觀點,如果老外對你說how so,就是問你剛剛為什麼要那樣說,用漢語解釋就是何出此言。
  • 案例丨疫情下一舉多得的網絡漢語口語課
    實用口語課No.2口語課的教材編寫:實用為主漢語口語教材還是比較多的,但適合我們學生的不是很容易找到。因此我決定自己編寫口語課所需要的材料。如何編寫對學生對我自己都適合的口語材料呢?我是這樣考慮的,如果我要學葡語,我的目的是什麼呢?或者說如果讓我用葡語來交流,我最想說什麼?如果我會葡語,我最想做的是能夠表達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想法,例如「我想去購物」「我喜歡看書」等等。所以,我想口語課的材料就要從實際出發,貼近生活,讓學生下課以後,馬上就能夠用漢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對我來說也是一樣,我要求學生會說的漢語,我也要會用葡語來表達。
  • 出國英語口語有什麼學習方法?提高出國英語口語的辦法有哪些?
    如今也是越來越多喜歡到國外遊玩,到國外留學考研工作等等,但如果語言溝通不行,那麼一定會給自己帶來很大麻煩,所以很多人都想學好出國英語口語,方便在國外的溝通,今天我來給大家說說出國英語口語有什麼學習方法?提高出國英語口語的辦法有哪些?
  • 有料|「說服」為什麼不能讀「睡服」?zhèi不是「這」的口語!
    好了,說了這麼多,關於口語中「醬紫」的以一抵二的連讀現象,你「造不造」?理解了口語中的「以一抵二」的現象,我們再去理解堪稱「千古之謎」的「這」和「那」的讀音,就容易了。說它是「千古之謎」,是因為太多人對這兩個字困惑了,也太多人讀錯了。甚至我經常聽到職業播音員主持人都在錯讀。
  • give it a go口語裡常用,不要搞錯了,不是「隨它去」的意思
    give it a go在英語口語裡常用,因為我們對go太熟悉了,可能會以為它是「隨它去」的意思,但是這完全是錯誤的理解:例如:If you've not tried Twitter yet, give it a go.
  • 老外常說的"how so"不是「怎麼這樣」,那是什麼意思?
    但是how的意思可不是怎麼樣這麼簡單。在口語中,how可以替代why,表示為什麼,老外經常用how詢問別人原因。how so 為什麼這麼說這裡的so指代前面的人所陳述的觀點,如果老外對你說how so,就是問你剛剛為什麼要那樣說,用漢語解釋就是何出此言。
  • 老外常說的"how so"不是「怎麼這樣」,那是什麼意思?(音頻版)
    背景音樂:Delacey - Dream It Possible實用口語How是我們熟悉不過的單詞了,很多中國人都是從how are you開始接觸英語的。但是how的意思可不是怎麼樣這麼簡單。在口語中,how可以替代why,表示為什麼,老外經常用how詢問別人原因。
  • 原來「See you later」的意思不是「待會見」!你錯了這麼多年!
    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到底錯在哪?接著往下學吧!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see you later」是「待會見、一會見」的意思。這個短語本身沒什麼錯,不過表達的是至少一天以上的時間後再次見面,說明根本沒指望今天還會再見到。
  • 5G裡的「G」代表什麼?原來G還有這些意思!
    進博會不久前剛結束,爸爸媽媽們一定對這屆進博會關鍵詞之一——5G不陌生吧~不過你們知道5G裡的G是什麼意思不?它和10G流量的G有什麼區別呢?搞不清楚?小E出馬!趕緊跟著小E來看看這些G都代表著什麼意思,保你"G"住它!5G 到底是個啥?你們猜猜,5G的G和什麼有關?信號?手機型號?
  • 孟昭連:《之乎者也非口語論》
    在對以上材料進行分析時,我有一個推理的前提,即口語中的語氣詞是不可能用錯的,不但文人書面語不會錯,老百姓的口語也不會錯。這個用不著研究,只要稍微觀察一下現實的語言現象,就會發現。我的這個前提並沒有什麼「理論根據」,全憑自己說了六十多年漢語的經驗積累,也就是只是一種「語感」。在這一點上,我與寧可相信西方理論,也不相信自己感覺的研究者不太一樣。
  • 練口語:Do the laundry什麼意思?
    練口語:Do the laundry什麼意思?想學英語口語很容易,也很容易,自己跟自己練就能解決問題,不需要外部的所謂「英語語言環境」。我們都學過,也知道wash my clothes in the washing machine and iron my clothes是「洗衣機裡洗衣,再熨衣」的意思,這個簡單的英語好理解。
  • 英語口語技巧:切忌逐字翻譯
    這裡首先歸納口語學習的第一大忌。   一、有一定副作用的「為什麼」思維   喜歡問為什麼其實沒有錯,在孩子的教育中我們比較鼓勵讓孩子問為什麼,但是在口語的學習中,個人覺得「為什麼」的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副作用。
  • 「So far so good」竟不是中式英文?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就像我們日常說話的口頭禪一樣, 英語中也有一些這樣 既簡短又可以輕鬆表達 思想和態度的常用口語, 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語言趣談:中國學生容易理解錯的10句英語口語,可別搞錯哦!
    在漢語裡面,有非常多的方言,有時候方言裡的一些表達直接理解的話,可能會鬧笑話。英語也是一樣的,有些句子直譯的話可能理解錯,甚至鬧出笑話!下面一起來看看10句直譯容易理解錯誤的句子吧!英語口語4.在拳擊比賽中,如果一方把毛巾投擲到擂臺上,意思就是他選擇了放棄,後來被用到日常口語中,表示「放棄、屈服、投降」。8. Their business was aboveboard「他們的交易是在桌面上的」,這句話其實比較好理解,中文裡也有「擺在桌面上」的說法,意思就是「正大光明、光明磊落」。
  • 為什麼不能脫口而出?中國人英語口語兩大問題
    為什麼看原版電影的時候,還有老外自己人之間交談的時候,我們還是有那麼多東西聽不懂?英語是否已經成為了你職業發展的瓶頸?帶著上面的這些疑問,讓我們先來做個口語測試。下面這3個句子在漢語中是再尋常不過的,看看你會不會用英語表達。測試句1. 事情已經到這一步了,那也只好這樣了。
  • 漢語中的「爸爸」為什麼叫作「爸爸」?
    作者 / 語素君 來源 / 唯壹漢語 廣東的爸爸叫「老竇」 東北的爸爸叫「爹爹」 四川的爸爸叫「老漢兒」 你管「爸爸」叫什麼? 「爸爸」為什麼叫作爸爸?
  • 「not half good」不是「不到一半好」的意思,不要理解錯了!
    「not half」是什麼意思呢?看到not half這兩個單詞,很多小夥伴都會說:我知道這什麼意思,多簡單啊,half是「一半」,not half就是「不到一半」呀。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not half的確能夠表示「不到一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