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愛是教育的靈魂

2020-12-17 騰訊網

9月9日上午,習近平到北京師範大學慰問和看望教師。

9月9日上午,習近平到北京師範大學慰問和看望教師。

9月9日上午,習近平到北京師範大學慰問和看望教師。

習近平在北京師範大學考察時號召全國廣大教師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新華網北京9月9日電(記者李斌霍小光)9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後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觀摩課堂教學,進行座談交流,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

習近平在考察中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湧現一大批好老師。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繼續大力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使我國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

碧草青青,綠樹成蔭,北師大校園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氛圍。北師大前身為創建於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是國家高質量教師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教師教育、教育科學、文理基礎學科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優勢。

上午9時20分,習近平來到學校主樓,在校黨委書記劉川生、校長董奇陪同下,參觀「尊師重教、築夢未來——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主題展」。「教師之歌」、「教師培養」、「教師風採」、「弘文勵教」……總書記在一塊塊展板前駐足停留,仔細觀看教師節設立30年來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成就和各個時期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了解教育部門加強師德建設、構建開放教師教育體系、完善教師資格制度等方面的情況。習近平充分肯定新中國成立65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強調全黨全社會都要更加關心教育、關心教師,要重視和支持師範院校和教師教育。

前天,北師大教授、「兩彈一星」傑出貢獻者、核物理學家黃祖洽院士去世,習近平聞訊後,立即表示了深切悼念,並對其親屬表示慰問。

北師大是中國心理學的發源地,也是全國心理學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習近平來到心理學院,走進團隊行為、學習困難評估、學習能力提升等實驗室,仔細觀看科學儀器上顯示的參試者腦電波等圖像和數據,了解學校心理學科發展以及在災後心理重建、航天員選拔、南極科考等領域轉化運用心理學的情況。習近平對北師大緊密結合學校特色、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國家重大需求的辦學思路表示肯定,對他們在提高青少年兒童學習成效、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讚賞,希望他們再接再厲,爭取在探索青少年兒童學習和發展的科學規律、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和障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為推動中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和師資隊伍建設,2010年起,我國開始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農村教師為重點,採取骨幹教師脫產研修、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方式大規模培訓教師,4年來共培訓教師493萬人次,到今年底將完成對600多萬中西部農村教師的一輪培訓。

北師大是首批承擔「國培計劃」項目的院校之一。教九樓內,一塊展板上,展示了「國培計劃」總體情況和主要成果。習近平來到這裡,聽取情況介紹。一間教室內,來自貴州的50位小學骨幹語文教師分成幾個小組,正在就西部地區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進行討論,習近平走進教室,認真觀看教學,同大家交流,詳細了解當地辦學情況和他們在北京學習生活情況。習近平強調,「國培計劃」以示範引領、雪中送炭、促進發展為宗旨,為中西部農村教師提供了一個拓寬視野、更新知識、提高業務能力的專業發展平臺,為中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做了一件大好事。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老少邊窮島地區,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少年強則中國強,中西部強則中國強。他希望來自中西部農村地區的老師們,藉助「國培計劃」搭建的學習平臺,把學到的先進教育理念和科學教學方法帶回去,為推進當地基礎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再立新功。

京師廣場上,象徵教師傳道授業的木鐸雕塑高高聳立。11時許,習近平來到英東學術會堂,親切會見在北師大任教的院士、資深教授代表,向為教育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老一輩教育工作者表示慰問。

隨後,習近平同學校師生代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上,北師大黨委書記劉川生、化學學院院長方維海、教育學部輔導員任雅才、歷史學院2011級免費師範生古麗加汗·艾買提先後發言,暢談從事教育教學、學生輔導和學習情況。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習近平表示,長期以來,廣大教師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全社會廣泛讚譽和普遍尊重。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

習近平指出,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廣大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習近平強調,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好老師還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

習近平指出,我看了不少優秀教師的事跡,很多老師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有的老師把自己有限的工資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深恐學生失學,有的老師把自己的收入用來購買教學用具,有的老師背著學生上學、牽著學生的手過急流、走險路,有的老師拖著殘疾之軀堅守在崗位上,很多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這就是人間大愛。我們要在廣大教師中、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德。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滿腔熱情關心教師,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要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加大對師範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的質量。要讓全社會廣泛了解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習近平最後強調,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希望全國廣大教師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

離開學校時,聞訊趕來的師生們站滿了校園道路兩旁,總書記同大家熱情握手,揮手致意。「總書記辛苦了!」「我們愛你!」……歡呼聲、掌聲、笑聲此起彼伏,響徹校園。

王滬寧、劉延東、慄戰書、郭金龍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考察。

相關焦點

  •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2014-09-1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 淺議教師的「仁愛之心」
    剛剛過去的教師節,又讓一個話題稱為了熱議的話題「如何稱為一名好老師?」在探討中,爭論中,教育工作者和普通社會成員最終比較趨於一致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9日與北師大教師座談時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是再恰當不過了。
  • 教育教學中如何體現教師的仁愛之心?
    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愛的傳播者。作為一名教師,要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標準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校長放心、社會稱讚的好老師。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樊麗娟:沒有愛就沒有了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大河網訊(記者 王佳 李彤)上課、批改作業、組織活動、備課……從早到晚,周而復始,她堅持了30年……在她的生活裡,孩子始終是主角——她,就是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樊麗娟。
  • 重溫習近平教師節寄語 如何做好老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培計劃(2014)」北師大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回信。在去年的9月9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同正在參加「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貴州小學骨幹語文教師交流。習近平在談話中提出,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和仁愛之心。
  • 淺談如何正確理解幼兒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在近兩年的結構化面試中,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教師成了每年的必考內容之一,而「仁愛之心」又位列考查的首位。作為考生,除了知道要做一名具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外,還要明白「仁愛之心」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教師節Vlog·「四有」好老師」①仁愛之心——樊麗娟:用愛守護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將近30年教齡的她,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教育之根本,就是拿出一顆赤誠的仁愛之心去守護一個又一個孩子。因為仁愛之心乃是教育之源,也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懷揣著教育事業的理想,一路勇往前行。
  • 世界上有兩種職業要有仁愛之心
    可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行業如何變化,有兩種職業的從事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醫者仁心,醫者父母心。從古至今,醫生是崇高而偉大的職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醫生。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說:「作為醫生,你首先要有一顆慈悲同情之心,決心解救病人的疾苦,不論患者身份高低,財富多寡,年齡幾何,長相美醜,不論仇人或親人,聰明或愚蠢,都應一視同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最親近的人對待。無論條件環境有多麼惡劣,都應該全力以赴,只有這樣才有資格稱為蒼生大醫。
  • 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講述「有仁愛之心」的教師故事
    我回答:是愛。    有一種愛,它溫潤如山間的清泉,靜靜流淌,滋養孩子的心靈;有一種愛如白日的焰火,無影無形,卻閃耀著孩子們的生命。    首先請讓我們記住這個寒冷的冬天,長沙市21中體育老師張毅夫用奮不顧身的一跳,帶給我們的這幅凜然於危難時刻的畫面。
  • 做個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西安市華山中學思政課教師 麻玉紅 今年暑期,學校和教育局給我們思政老師提供了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本次學習中,無論是在教育教學理念上,還是在職業態度及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很多感觸和收穫。尤其是在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心得體會比較深。
  • 學習速讀:習近平心中的「好老師」什麼樣
    做好老師,是每一個老師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老師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 第一,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廣大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
  • 「教師節」張靜:用一顆仁愛之心愛護教育每一個孩子
    教育一詞始見於《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可見教育從古至今一直都是我們所重視的。教育可興國,一個國家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教育。而教育的實施,離不開教師這一不可或缺的角色。
  • 一切為了人民,弘揚敬佑生命的仁愛之心
    仁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感同身受、推己及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仁愛思想薪火相傳,構成了當代中國人的文化之源、精神之基。孔子曰,「仁者必有勇」。仁愛,是一種有使命感和責任擔當的愛,這種愛是博大的、有人格情懷的愛,是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付出。
  • 人民日報:愛是教育的靈魂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這些源自師者心底的愛,賦予了教育事業獨特的魅力,為無數心靈照亮了前行之路。教育家夏丏尊曾將教育裡的愛比作池塘裡的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何謂愛?當父母鬆開攙扶的雙手,愛是一種信任,讓孩子能夠學會走路、獨立向前;當老師悉心傳道授業解惑,愛是一種欣賞,能從學生身上發現特質、激活潛質;當學生踏入社會課堂,愛是一種理解和尊重,激勵個人堅定信念、勇毅果敢。
  • 紫金e評:秉燭鑄民魂,仁愛育良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提升新時代教師素質、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首要任務,先後用「大先生」「築夢人」「系扣人」「引路人」等稱謂,表達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一門「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
  • 周聖超:如何培養孩子的「仁愛之心」
    愛,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所謂愛,不僅是要愛自己還要愛別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愛別人呢?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情況讓人擔憂。成長案例:小羅是全家關注的焦點,媽媽對他關懷備至。
  • 以「仁愛之心」彰顯家國情懷_南方網
    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增強仁愛之心」,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真正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彰顯了大國領導人深厚的為民情懷和強烈的使命擔當。
  • 《中國教育報》聚焦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仁愛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在校長張曉冰看來,實施「仁愛教育」,就是對習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深入探索與實踐。
  • 仁愛之心 是情懷也是工作之道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增強仁愛之心。懷揣仁愛之心,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打防控阻擊戰、發展總體戰,應成為黨員幹部奮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時一抹不可或缺的溫情和為民底色。  《論語·顏淵》中學生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了兩個字:「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