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猩紅熱高發年份 患者發病年齡多為3—8歲

2020-12-18 浙江新聞

  最近媒體報導,我國一些省市,兒童猩紅熱發病數有所走高,引起市民的關注。市疾控中心專家集中回答了市民提出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該中心傳防所負責人指出,猩紅熱屬於乙類傳染病,每年都有報告。今年,我國的一些城市猩紅熱疫情也有一定上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專家認為,2011年猩紅熱疫情正處於高發年份。

  據了解,猩紅熱為A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發熱、咽峽炎、瀰漫性皮疹、繼而脫皮。其傳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帶菌者,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細菌。猩紅熱發病年齡以3—8歲小兒為主,6個月以內嬰兒因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力,故很少發病。由於易感人群較為集中,猩紅熱疫情多發生在託幼機構和小學。

  專家指出,猩紅熱目前尚無疫苗預防,但是有較好的治療手段。只要及早使用抗生素治療,猩紅熱不僅可以很快被治癒,還可以明顯減少併發症,縮短傳染期,幾乎不會造成死亡。但是該病有較強的傳染性,因此得了猩紅熱一定要在家或住院隔離,隔離的時間一般為7天,以免造成疾病的傳播。

相關焦點

  • 瀋陽疾控:猩紅熱發病高峰提前 兒童高發
    瀋陽市疾控中心發布傳染病預警信息,今年猩紅熱發病高峰較常年偏早,2-3月出現明顯上升趨勢。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猩紅熱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如果發病不必驚慌。同時要保持環境衛生,預防發病。  專家介紹,2-15歲兒童是猩紅熱高發人群,中小學校及託幼機構應做好晨檢、午檢工作,一旦發現可疑症狀者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 今年是中國猩紅熱疫情高發年份帶過敏體質孩子看桂花當心引發哮喘
    截至昨天中午12點,兒童醫院在24小時內輸液室掛出1100多瓶鹽水。  不僅是輸液室,各個科室也很忙。下午1點,急診室的留觀床沒有一張是空的。發熱門診每位醫生的桌子上都疊了厚厚的一摞病曆本。輸液室裡全是人。一位爸爸雙手把孩子舉過頭頂,在人群中一點點挪到打針的地方。  國慶長假期間兒科忙,在杭城的其他醫院也是如此。
  • 台州猩紅熱患者大幅增加 目前未出現死亡病例
    浙江在線07月21日訊 近期香港地區猩紅熱疫情高發並出現細菌變異的情況備受關注,截至6月27日,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報告今年上半年香港猩紅熱個案已達671宗,已出現兩宗死亡個案,有專家估計此次猩紅熱高發期將持續整個夏季。這是近十年來香港猩紅熱疫情最嚴重的一年。
  • 猩紅熱進入流行高峰,超3年平均發病水平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峻)今天(25日)上午,江蘇省疾控中心發布消息,自進入 11 月以來,江蘇猩紅熱報告發病數逐漸增加,進入流行高峰,且超過近 3 年平均發病水平。10 歲以下幼託及學齡兒童是高發人群,以散發為主。
  • 猩紅熱進入流行高峰,10歲以下兒童是高發人群!
    10歲以下兒童是高發人群。 1979年後,隨著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改善,猩紅熱發病率逐漸下降,保持相對較低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且以輕型患者為主。但近年來,江蘇猩紅熱報告發病水平呈逐漸升高趨勢,2017-2018年國際知名刊物《柳葉刀》子刊報告了全球多個地區猩紅熱再現,引起全球關注!
  • 猩紅熱進入發病高峰
    自進入11月以來,江蘇省猩紅熱報告發病數逐漸增加,進入流行高峰,且超過近3年平均發病水平。10歲以下幼託及學齡兒童是高發人群,以散發為主。
  • 8歲男孩渾身遍布紅色皮疹 被確診為猩紅熱
    圖片源於:視覺中國 近日,一位母親帶著8歲的小男孩焦急地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兒科醫學中心感染病區急診。 小朋友近3天來高燒不退,精神差,嗜睡,渾身遍布紅色皮疹,自行在家抗過敏治療,無明顯好轉。經詳細檢查,孩子被確診為猩紅熱,入院後予以輸液等治療,現患兒症狀較前好轉。
  • 猩紅熱進入高發期,家裡有娃的要格外注意
    【猩紅熱進入高發期,家裡有娃的要格外注意】養娃猶如西天取經,前有流感擋路,後有諾如追擊,緊接著,猩紅熱也進入了高發期。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確保孩子不被猩紅熱「撂倒」?不小心中招後又該如何治療呢?濟南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猩紅熱(scarletfever)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之為「爛喉痧」。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經由空氣飛沫傳播,也可經由皮膚傷口或產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多見於5~15歲兒童。
  • 猩紅熱變種香港男童再被奪命
    據香港媒體報導,繼上月7歲女童不治後,猩紅熱肆虐香港21日再奪一命,為今年第二宗死亡個案。香港猩紅熱感染個案在過去3日急增47宗,飆升至466宗,並再奪5歲男童性命,顯示細菌可能在小區廣泛流傳,不排除猩紅熱已在小區暴發的情況。港大經研究後發現,引起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已發生基因變異,增加了細菌傳播力。
  • 煙臺「猩紅熱」進入高發季 症狀跟感冒相似小兒多發病
    猩紅熱冬春高發,症狀跟感冒相似   發病多見於小兒,尤以5~15歲居多    水母網11月19日訊(YMG記者李俊玲 通訊員 王永梅)前兩天,5歲的慧慧從幼兒園回家後告訴媽媽不舒服,還咳嗽、咳痰,媽媽給她量了一下體溫
  • 猩紅熱進入發病高峰 有這種「草莓舌」需就醫
    12月25日上午,江蘇省疾控中心發布信息——自進入11月以來,江蘇省猩紅熱報告發病數逐漸增加,進入流行高峰,且超過近3年平均發病水平。10歲以下幼託及學齡兒童是高發人群,以散發為主。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每年4-6月、11-次年1月是本省流行季節。
  • 合肥通:正值猩紅熱好發季節!如何有效預防?
    猩紅熱是A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細菌,其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多見。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時下正值猩紅熱好發季節,小學生感染此病的報告病例數略微有所增加。
  • 家有孩子的看過來,猩紅熱預防知識學起來
    1 猩紅熱是一種兒童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之一,發病年齡以3-8歲為主,並且容易在幼託機構、小學等單位聚集暴發。 萊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各位兒童家長,又到了猩紅熱高發季節,快來學學猩紅熱預防知識。
  • 江蘇猩紅熱進入發病高峰!省疾控中心提醒:洗手、通風、少湊熱鬧
    交匯點訊 自進入11月以來,江蘇猩紅熱報告發病數逐漸增加,進入流行高峰,且超過近3年平均發病水平。10歲以下幼託及學齡兒童是高發人群,以散發為主。    在19世紀50-70年代,我國曾經出現過5波較大的發病高峰。在1979年後,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發展,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改善,猩紅熱發病率逐漸下降,保持相對較低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且以輕型患者為主。
  • 陝西、寶雞疾控中心提醒:水痘、流感、猩紅熱…進入高發期
    同時溫馨提示當前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增大,是流感、猩紅熱、百日咳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另據市疾控中心提醒最近氣溫驟降,一些傳染性強的疾病也進入高發期。下面快和小寶一起了解這些疾病的症狀和預防措施吧1水痘症狀水痘患兒常以發熱、全身分批或同時出現紅色斑疹、水皰為典型特徵,部分患兒在發病初期表現為全身睏倦,伴有發熱、食慾下降等不適症狀,然後開始出疹子。
  • 猩紅熱進入流行高峰
    昨天上午,江蘇省疾控中心發布消息,自進入11月以來,江蘇猩紅熱報告發病數逐漸增加,進入流行高峰,且超過近3年平均發病水平。10歲以下兒童是高發人群。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 據了解,在19世紀50-70年代我國曾經出現過5波較大的猩紅熱發病高峰。1979年後,隨著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改善,猩紅熱發病率逐漸下降,保持相對較低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且以輕型患者為主。
  • 滄州現「猩紅熱」個別散發病例 多發於3歲-10歲孩子
    滄州現「猩紅熱」個別散發病例 多發於3歲-10歲孩子 來源:河北新聞網 2015-04-15 15:48:16 責任編輯:趙耀光     河北新聞網滄州電(通訊員夏延民 燕趙都市報記者代晴)記者從滄州市傳染病醫院獲悉
  • 「猩紅熱」發病率升高 當心偷襲兒童健康
    多見於小兒,尤以5~15歲少年兒童居多。其臨床特徵為咳嗽、發熱38℃~40℃,全身瀰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褪後明顯脫屑。少數人患病後會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的損害。潛伏期: 最短1天,最長12天,一般為2~5天,在此期間細菌在鼻咽部繁殖。前驅期: 為1天左右,表現為突然畏寒,發熱38℃~40℃,頭痛、噁心、嘔吐、咽痛、扁桃體紅腫,局部有灰白色點片狀滲出物,頸部淋巴結腫大伴壓痛。年齡小的嬰幼兒發病時可發生驚厥或譫妄。出疹期: 大多在發病12~36小時內出現皮疹,個別可延緩到兩天以後。
  • 猩紅熱是什麼病 猩紅熱的需注意這些
    其臨床特徵為發熱、咽峽炎、全身瀰漫性猩紅色皮疹和疹後脫屑。少數病人病後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併發症。簡史簡史古代中醫將猩紅熱描述為陽毒、斑、疾疹、痧症等。猩紅熱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夏秋季節較少。多見於小兒,尤以3-7歲兒童居多,少數患兒於病後2-3周可發生風溼熱或急性腎小球腎炎。
  • 最近猩紅熱病人蠻多 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小心中招·都市快報
    通訊員 陶毓敏 記者 俞瑩 本報訊 昨天,寧波市疾控中心發布預警:從監測數據看,目前猩紅熱發病處於散發狀態,小學生感染此病的報告病例數有所增加。 猩紅熱是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年齡以3-8歲小兒為主,疫情多發生在託幼機構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