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報導,我國一些省市,兒童猩紅熱發病數有所走高,引起市民的關注。市疾控中心專家集中回答了市民提出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該中心傳防所負責人指出,猩紅熱屬於乙類傳染病,每年都有報告。今年,我國的一些城市猩紅熱疫情也有一定上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專家認為,2011年猩紅熱疫情正處於高發年份。
據了解,猩紅熱為A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發熱、咽峽炎、瀰漫性皮疹、繼而脫皮。其傳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帶菌者,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細菌。猩紅熱發病年齡以3—8歲小兒為主,6個月以內嬰兒因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力,故很少發病。由於易感人群較為集中,猩紅熱疫情多發生在託幼機構和小學。
專家指出,猩紅熱目前尚無疫苗預防,但是有較好的治療手段。只要及早使用抗生素治療,猩紅熱不僅可以很快被治癒,還可以明顯減少併發症,縮短傳染期,幾乎不會造成死亡。但是該病有較強的傳染性,因此得了猩紅熱一定要在家或住院隔離,隔離的時間一般為7天,以免造成疾病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