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皮疹、草莓舌,一種好發於兒童的傳染病:醫生帶您認識猩紅熱
小孩今年4歲,體溫37.8℃,把衣服掀起來以後,能夠看到胸部和腹部有一些瀰漫性的桃紅色皮疹,肘部皮膚褶皺的地方有一條條紫色的線。由於這個季節已經開始有一些手足口病的患兒,醫生檢查了孩子的手、腳和其他的地方,在手掌、腳底、臀部等處都沒有看到手足口病的典型皮疹。
-
扁桃體炎伴皮疹,謹防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A組鏈球菌感染引起的,A組鏈球菌感染可引起扁桃體炎或皮膚感染。這種細菌在人身體內可以產生一種毒素,這種毒素會引起鮮紅色的皮疹,它可以遍布於全身。疹子看起來像曬傷,每個細小的疹子都是突出於皮膚的感覺像砂紙,它也可以引起瘙癢。一般皮疹在六天後退去,幾周後手腳會有大面積脫皮。
-
猩紅熱有三大特點近期家長需多留心
目前看,浙江猩紅熱發病數比較正常,沒有死亡病例。在兒童醫院、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市紅會醫院也沒有並發肺炎、腦炎、腎病等疾病的猩紅熱重症病例。這幾家醫院的專家歸納了猩紅熱的幾個特點,請家長們注意——特點一:致病因是細菌不是病毒。像甲流、手足口病等大家熟知的流行性傳染病都是病毒引起的。而猩紅熱的致病原因是細菌。因此,足量的抗生素即可有效治癒疾病。特點二:青黴素是特效藥。猩紅熱目前沒有疫苗。治療猩紅熱的特效藥是青黴素,非常便宜。
-
今年為猩紅熱高發年份 患者發病年齡多為3—8歲
最近媒體報導,我國一些省市,兒童猩紅熱發病數有所走高,引起市民的關注。市疾控中心專家集中回答了市民提出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該中心傳防所負責人指出,猩紅熱屬於乙類傳染病,每年都有報告。今年,我國的一些城市猩紅熱疫情也有一定上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專家認為,2011年猩紅熱疫情正處於高發年份。
-
10歲以下兒童屬易感染人群,症狀為瀰漫性皮疹、草莓舌
近日,江蘇省疾控中心發布消息,11月以來,江蘇地區"猩紅熱"報告發病數逐漸增加,超過了近3年平均發病水平,進入流行高峰。10歲以下兒童是"猩紅熱"的高發人群。"猩紅熱"是一種什麼樣的病毒?如何預防呢?
-
10歲以下兒童屬易感染人群 主要症狀為瀰漫性皮疹、草莓舌
10歲以下兒童是"猩紅熱"的高發人群。"猩紅熱"是一種什麼樣的病毒?如何預防呢? 【主要症狀為瀰漫性皮疹、草莓舌】 "猩紅熱"是一種由"A群鏈球菌"的細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它的主要症狀有發熱、咽峽炎、皮疹。
-
台州猩紅熱患者大幅增加 目前未出現死亡病例
據了解,猩紅熱的疫情以三四年為一個周期,2011年剛好是流行高峰年,今年台州市的猩紅熱病例也大幅上升。 患病人數同比增一倍 7月20日,記者從台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台州市尚未出現死亡病例,但上半年患者數量大幅增加。
-
幼兒急疹、麻疹、川崎病、水痘、風疹,如何識別不同皮疹?
幼兒急疹一般遍布全身,胳膊和脖子處比較多,皮疹呈玫瑰色或紅色,按壓會褪色。出疹後幾小時後皮疹開始消退,1~2 天內基本完全消退。其他特點:寶寶體溫高達 39 ℃~41 ℃,持續 3~5 天。可能有軟顎紅色丘疹、局限性眼瞼水腫。
-
手足口、幼兒急疹、水痘、風疹、川崎病……看圖識別不同皮疹
幼兒急疹一般遍布全身,胳膊和脖子處比較多,皮疹呈玫瑰色或紅色,按壓會褪色。出疹後幾小時後皮疹開始消退,1~2 天內基本完全消退。其他特點:寶寶體溫高達 39 ℃~41 ℃,持續 3~5 天。可能有軟顎紅色丘疹、局限性眼瞼水腫。
-
幼兒園一女童患上猩紅熱
3月16日,幼兒園一名3歲女童因病住院治療,後經三愛堂醫院確診為猩紅熱,同時班上有三四名兒童均出現了咳嗽、發熱的症狀,有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傳染。 記者隨後聯繫到了被確診為猩紅熱的孩子立冰(化名)的家長,他說,自己的孩子3月初出現咳嗽、發熱的症狀,並有皮疹、嘔吐等現象,經三愛堂醫院確診為猩紅熱。之後,記者也聯繫到了班上幾名出現咳嗽、發熱症狀的學生的家長。
-
2 10歲兒童家長注意!寶寶出現「草莓舌」,警惕猩紅熱!
今天袋鼠麻麻要和大家聊聊每年4~6月份高發的一種傳染性疾病——猩紅熱,尤其是家有2-10歲兒童的家長,一定要注意。 猩紅熱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如打噴嚏、咳嗽等),也能通過汙染的玩具、食物等傳播。臨床上以發熱、咽峽炎、全身瀰漫性紅色皮疹、疹退後皮膚脫屑為主要特徵。
-
猩紅熱是什麼病 猩紅熱的需注意這些
猩紅熱是由一種能產生紅疹毒素的乙型溶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病,以發燒,咽疼,全身皮疹為特點。經常會出現在炎熱的季節。那麼,猩紅熱是什麼病?猩紅熱如何治療?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猩紅熱是什麼病猩紅熱是由A組乙型(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
20種常見的兒童細菌性皮疹和病毒性皮疹
為防止孩子感染麻疹,最好提前給孩子接種疫苗。 風疹 風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孩子感染風疹後,會在面部出現粉色或紅色皮疹,然後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且頸部淋巴結會發生腫脹。 風疹可以通過接種有效的疫苗(MMR)預防。
-
猩紅熱的臨床表現和治療
猩紅熱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5~15歲的兒童。 猩紅熱的潛伏期通常為2~3天,短者1天,長者5~6天。從發病到出疹為前驅期,一般不超過24小時,少數病例可達2天,起病多急驟,當局部細菌繁殖到一定數量,並產生足夠的外毒素時即出現症狀,有畏寒,高熱伴頭痛、噁心、嘔吐、咽痛等。嬰兒在起病時煩躁或驚厥。檢查時輕者僅咽部或扁桃體充血,重者咽及軟顎有膿性滲出物和點狀紅疹或出血性紅疹,或有假膜形成。頸及頜下淋巴結胂大及壓痛。
-
猩紅熱高發期,家有2~10歲兒童的家長,一定要注意
今天袋鼠麻麻要和大家聊聊每年4~6月份高發的一種傳染性疾病——猩紅熱,尤其是家有2-10歲兒童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一、什麼是猩紅熱?猩紅熱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如打噴嚏、咳嗽等),也能通過汙染的玩具、食物等傳播。
-
童爸匯總的關於猩紅熱/鏈球菌性咽炎的科普文章
綜述:猩紅熱及鏈球菌性咽炎是由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症狀常常突然出現,主要表現為發熱、喉嚨痛、皮疹,還可有草莓舌、頸部淋巴結腫大、頭痛、腹痛等,一般沒有皮疹的稱為「鏈球菌性咽炎」,出現皮疹的則被稱為「猩紅熱」。
-
猩紅熱進入流行高峰
昨天上午,江蘇省疾控中心發布消息,自進入11月以來,江蘇猩紅熱報告發病數逐漸增加,進入流行高峰,且超過近3年平均發病水平。10歲以下兒童是高發人群。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 據了解,在19世紀50-70年代我國曾經出現過5波較大的猩紅熱發病高峰。1979年後,隨著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改善,猩紅熱發病率逐漸下降,保持相對較低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且以輕型患者為主。
-
幼兒急疹、風疹、麻疹、猩紅熱、水痘、蕁麻疹、熱疹、溼疹……都長啥樣?
之後1天-1周左右時間,孩子出現發熱,多數是低熱,在發熱的同時出現皮疹,從面部開始(可以記憶為:風吹過我的臉,哈哈),播散很快,24小時內軀幹、四肢都出現皮疹了。有時軀幹上有皮疹時,臉上皮疹都消退了。皮疹多表現為針尖大小,紅色斑疹或丘疹,多在3天左右消失。下面是風疹的圖片。
-
猩紅熱高發季,小兒出現這三種情況,家長該警惕了
發病者主要是幼齡兒童,15歲以下更易多發。因此在春夏季猩紅熱高發季,父母要特別警惕這種傳染病的侵襲。小兒感染猩紅熱主要症狀1、發病前期猩紅熱潛伏期為2-5天,一般情況下病發突然,表現為:畏寒、高熱、咽喉腫痛、噁心嘔吐等明顯症狀,嬰兒可引發驚厥。扁桃體發炎腫脹,表面可見白點或片狀異物,嚴重者扁桃體會化膿。
-
健康天天測,如何識別和應對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以往,猩紅熱曾是常見且危險的疾病,但隨著抗生素的發明和應用普及,猩紅熱的危害在發達國家已經不再是嚴重健康問題。>猩紅熱是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特徵是可引起咽痛和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