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年過半百,我才確切地明白:
書法是純粹個人化的藝術,
它所欲表現的只是書寫者的精神面貌,
說大了或是生命狀態而已,
任何擴大其意義的想法和試驗,
不是將之異化,
就是不得要領罷了。
02
師友惠語
鬼才 鬼字 鬼故事 · 石開
文/鄰蕉館主人
石開,餘之忘年友也,廿餘年間無忤,故作小傳如次:
福州石開,本姓劉,初為郵局廝役,蓋自篆刻賽一鳴驚人,聘諸畫院。幼從陳子奮遊,詩文亦善。其性放曠,目空一切,自謂姓得於屠,甚不齒,乃惟以名行,孿生子名去枷,女名尼亞加拉,敢人所不敢也。時傅周海喜談命理,勸以蓄髮掩額,遂如黃冠。其印風怪異不群,始鈍刀澀進,背汗浹衣,復一改為利刃披削,非至蓬頭垢面而不已,故如其人。
以上是曹寶麟先生的一則小文,信手寫成,石開其人卻昭然紙上。
石開其人其書其印皆是非主流,在前幾年「流行書(印)風」大倡其道的時代,他儼然泰山北鬥,而今塵囂過後風煙俱進,他依然堅如磬石,尤其是和王鏞主動退出中國書協後,游離於官方制度之外,潛心修藝的同時賣字賣印,過得相當優遊自在。
對他的東西,喜歡的人喜歡得要命,不喜歡的人恨得要命,他不管,我行我素,潤格年年暴漲,生意歲歲紅火,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已不知其以何為祖,強烈的個人面目是他成功的關鍵,「為人作計終覺淺」,他敢於獨創的膽量和眼光是不得不令人敬佩的,若沒有當年齊白石創單刀薄衝法,恐沒有今日之齊派印風。更加高明的還在於,石開的用筆用刀很難學到,常令作偽者望而卻步。這正是石開的偉大。
石開的書印皆有其源,儘管在風格上褒貶不一,但論線條筆力無人不服。金石氣是其主要特點,下手便有古味。他有收藏之嗜,眼光如炬,長期浸淫薰陶使他呼口氣都有鏽銅的氣味。
他的行書亦不規摹古人,自出新杼,與篆書一樣奇譎詭異,但更蕭散野逸,落款「開」字的一長豎,常讓我想起嵇康散發飄飄,車到途窮時的放聲長嘯。
石開的作品是那種經得起久久玩味的,於是我咬牙從他的公子石去枷手上收了兩張彩箋小品,一篆一行,內容都與鬼神有關,鬼才鬼字鬼故事,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更令人回味無窮。
03
談藝摘錄
書法是純粹個人化的藝術
文 | 石開
幾十年讀書法理論,有古代的,也有當代的。但多數不上心,原因是寫字大部分是技巧性的,屬手藝;理論是主導心靈的,而心靈如果不先被文化滋養得胖大海似的,那枯燥的理論根本就潤蝕不進去。反之,如果心靈已如靈犀一般通透,水晶玲瓏樣的,不進理論也罷。這樣說,絕不是自己的心已似水果罐頭樣的水靈,只是理論雖能穿透心靈,卻未必左右手感。書法既與文化是一回事,又不與文化完全一回事。直到年過半百,我才確切地明白:書法是純粹個人化的藝術,它所欲表現的只是書寫者的精神面貌,說大了或是生命狀態而已,任何擴大其意義的想法和試驗,不是將之異化,就是不得要領罷了。
如果你較好地掌握了書寫的技巧,如果你的手感還行,你的正常書寫其實就是你生命狀態的「心電圖」,所有有關你個人的氣質、性格、修養、情緒等,基本都一覽無遺。說得玄一點,其中也不無你人生命運以及壽相的信息。所謂「書如其人」的說法雖然老套,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假如僅此停留在這個層面,那書法與藝術是有些距離的。所謂藝術,是將美感與個性附加於正常書寫,使這種書寫既是個人精神面貌和生命狀態的表達,又同時是技巧、意識、才華和想像的展示。如果這兩者結合得恰當而完美,那你的藝術表現就如魚得水、成熟有望、發達有望了。如果你藝術表現的手段方式不與你自身的生命狀態相和諧,那麼可以預見的必然是停滯和局迫。藝術手段及方式的選擇異常重要,但這種簡單的裁衣要量體的道理,卻往往不被人重視。
因為書寫技巧主要來之於傳承,所以在書法界對傳統就異常的迷戀。在學習階段繼承傳統是必須的。傳統作為概念來認識則比較簡單,而具體到傳統的某個派別某種技法,立刻就複雜起來,甚至相互冰炭不容也不奇怪。所以,真正的繼承傳統實際也只能觸摸其冰山一角。我覺得對待傳統的態度,可以尊重,可以崇拜,如果說繼承,最好只在學習階段繼承。當進入創作階段,傳統是作為參照系存在的,與其虔誠地繼承,不如深刻地理解。如果你有幸進入創作的高級階段,傳統又是供作標尺讓你超越和打破的。真正的藝術家只尊重傳統、理解傳統,如果依賴傳統、捍衛傳統,肯定沒有出息。
書法的許多理念,實則與漢民族普適的辯證思想相關。舉共性與個性的關係為例:書法的整體傳承以共性為法度,以中庸的法則鼓勵個性的張揚,又糾偏個性的畸變。以傳統為概念樹共性之權威,而又肯定個性的無上價值。因此,所產生的優秀創作,永遠是個性的天才與老成博大之間的整合。又因為共性代表常態,個性代表非常態,這樣的整合就意味著智慧與靈光的共存,恆久與衝動的互補,從而使這門藝術生生不息。而這,正是書法與其它平面藝術非常不同之處。
書法的元素構件,就是結體與點畫。結體又有大結體與小結體。大結體為字距與行距的章法,小結體為字形結構。結體之間的變化和差異,是構成作品風格不同的最主要因素。三千年漢字形體的演化與歷代書法家的書體變化,看似已窮盡,但實際仍無止境。在張揚個性的時代,對結體的變形是理所當然的,而變形的幅度大小將取決於書寫者對共性與個性關係的認知。當然,變形的強度無形中還受時代審美的制約。
此外,點畫還擔負著防偽的功能。因為書寫者長年功力之所聚,提純著點畫的質量和難度,很難為他人所模仿。如果造詣精深,則更難被模仿。這正是構成書法藝術魅力和價值的主要支柱。
04
作品欣賞
(以下作品照片均由石開家公子提供,轉載請註明)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
▲石開先生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