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絕大部分初中生都不太懂的物理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在多數初中生看來很不可思議,即使到了高中也依然有很多中學生經常誤解這個知識點!
這個知識點的錯誤說法就是:「速度為零就是靜止」!
正確說法就是:「靜止的物體速度一定為零,但是速度為零並不等同於靜止」!
從初中物理的角度來說就是:
我們先來看一下初中物理對於靜止的說法。在「力和運動」這一章是這樣定義「平衡狀態」的,「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該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此時物體所受到的力即平衡力」。物體處於平衡狀態要滿足的條件是:「物體不受力或平衡力」!也就是說「靜止」的物體一定處於平衡狀態!
高中物理對於靜止的含義是這樣說的:「速度與加速度都為零的物體才是真正的靜止」!這個結論最為正確且嚴格!
按照這個正確結論,分析一下下面這道中學物理題就不難了!
這是一道中考物理題,很多中考生錯選了BCD。
因為蕩鞦韆運動到右側最高點時,速度為零,但是當自己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時,依然速度為零,而加速度也為零!故處於真正的靜止狀態!由於慣性,以後也會繼續保持靜止狀態!故正確答案應該選A。
類似的,做豎直上拋運動的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雖然速度為零,但是由於還受到重力,即還有重力加速度,所以,並不是真正的「靜止」!
中學生朋友們,中學物理任何一個知識點都具有非常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不可半點含糊不清!
總結一下:處於靜止的物體,受力平衡,速度為零,加速度也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