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申夢芸 記者 熊英英
刷屏朋友圈近2個月之久的《創造101》早已結束,但圍繞女團、粉絲的話題卻並未停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進入節目最終決賽的22名選手中,有9位集資金額超過百萬元。這些為偶像瘋狂應援的粉絲,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近日,記者聯繫上一位成都的資深「站姐」,揭秘明星背後的粉絲應援故事。
「站姐」、「前線」, 85後粉絲的多重身份
某明星演唱會粉絲應援
平日裡,成都85後的張玥(化名)是一名普通白領,工作中的她嚴謹細緻。但工作之外,她是一名瘋狂的追星族。過去的三年中,她一直是某當紅明星的「死忠粉」,微信頭像和朋友圈一半以上的信息,都是自己的偶像。
3年前,張玥開始在微博上經營一個粉絲後援站(粉絲圈內稱「站子」),她也因此得名「站姐」。同時,她還是一名專門在機場跟拍明星的「前線」,這是站子裡對專門跟拍明星照片的成員統稱。作為一名「站姐」,她了解偶像的所有動態,也能拿到她的高清大圖。
作為「前線」的她,平時也會全國各地到處飛著跟拍。「大家都有固定工作,誰有時間,誰就會去拍。我們會保證每場活動都至少有人去,每個行程都必須跟到。」
迄今為止,張玥已經在不同的城市跟拍過7-8次。「為了卡一個好位置,我們會提前一天到達拍攝城市,當天提前幾個小時到機場等候。」
此外,前線圈內都有一些默認的規定。「不能懟著明星的臉拍,不要離太近,禁止開閃光燈,只要在她走過的地方圈圈內跟著跑就好。」
自費坐頭等艙跟拍 追星就是圖自己開心
微博上各種粉絲應援站
一名合格的「前線」,不僅需要有時間,還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因為前線跟拍的機票、酒店住宿都是自費。張玥透露,她每次跟拍都會花3000多元買頭等艙的往返票,有時一張單程票也要3000多元。
做前線不僅跟拍需要花錢,使用的攝影設備也是自掏腰包購買的。「我的照相機和鏡頭加起來大概2.5萬,有的前線鏡頭買得多,在設備上就會花3-4萬元。」
現實也是如此,在各大機場,只要有明星抵達,就能看見前線的身影以及各種尖叫聲。「至少能看見4、5個前線,北京、上海等地會更多一些,久而久之大家都混熟了。」
對於一般粉絲來說,偶像離自己還很遙遠。但對於經常跑前線的張玥來說,自己追得時間長,偶像也認識她。「有時候偶像會跟自己在微博上互動」。
作為「站子」負責人,追星3年,張玥已經為偶像花費了30多萬。在他看來,「真愛粉」都屬於付出型的。「追星就是圖個自己開心,有能力就會多花一些錢」。
為偶像「應援」不差錢 到國外承包大屏廣告
明星在機場被接機粉絲「圍堵」
「開站子開得好的話,也很賺錢。」張玥說,但賺的錢都是投在偶像身上,不會自己用。
包括她在內,每位前線都能熟練使用相機,機場跟拍後,自己編輯處理照片,然後上傳到站子的微博帳號,供粉絲「圍觀」。有的站子也會將圖片收集起來,做成圖冊賣給粉絲。
張玥說,去年站子挑選了上百張偶像照片,做成一本畫冊向粉絲出售。售價100多元一套,現在已賣出1000多套了。除了畫冊,製作成的檯曆、卡片、扇子,都是可以售賣的產品。
她透露,平時粉絲主要通過某應援互動平臺為偶像應援集資。「最多一次的集資金額是100多萬,5000多人參與,個人花銷少則100-200元,多則幾萬元都是很正常。」
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明星在各大中心城市的廣告宣傳,國內外的CBD購物中心、地鐵站都做過宣傳。而更多的是租賃大屏廣告和環城巴士為偶像「打call」。「大屏廣告費用每天2-3萬元,租環城巴士每天需要7-8萬元。」
為了提升偶像個人形象,有些應援活動會與公益結合。今年3月份,為了給偶像慶生,張玥和朋友們組織了一場生日公益應援,粉絲應援籌集約6萬多元,最後都用於援助貧困地區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