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測試之WhatsApp Web

2021-02-13 51Testing軟體測試網

在今天的文章開始之前,請大家幫忙投個票,感謝各位小夥伴的支持啦~

  

  Tag:可用性測試、測試流程、結果分析、案例分析

  WhatsApp是一款面向智慧型手機的網絡通訊服務,它可以通過網絡傳送簡訊、圖片、音頻和視頻。WhatsApp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使用,是最受歡迎的即時聊天軟體。

  雖然,在電腦上使用WhatsApp桌面版給聯繫人發消息也很方便。但是,通過用戶測試,也呈現出了在使用某些功能時的幾個痛點。

  本文介紹了Guerrilla可用性測試的細節和結果,以及一些建議。

  目的

  了解用戶使用WhatsApp Web時的痛點。

  測試參數

  l  測什麼:WhatsApp上最常用的兩個任務;

  l  測試誰:WhatsApp的3個老用戶和2個新用戶;

  l  怎麼測:通過觀察法和測試法。

  測試流程

  可用性測試階段


  1.識別用戶任務

  創建用戶使用WhatsApp Web的任務清單。

  2.任務優先級

  根據用戶使用頻率確定任務的優先順序。

  任務分為1-3分。

  最常用的任務獲3分,偶爾使用獲2分,極少使用獲1分。

  其中,兩項最常用的3分任務是:

  l  發送消息給好友;

  l  分享照片給好友。

  3.執行測試

  將所選任務和說明一起提供給用戶,並遵循這兩種方式來收集用戶反饋。

  l  觀察用戶的操作行為;

  l  關注他們在執行某些任務時所描述的經歷。

  以下是每個任務的用戶流程以及相應的描述指示。

  Task1: 發送簡訊給好友

  任務一-用戶流程:發送簡訊

  Task2:發送照片給好友

  任務二-用戶流程:發送圖片

  4.分析痛點並提出解決方案

  App中有兩種創建新聊天的方式:(1)在聊天列表中搜索(2)先點擊「新聊天」圖標,再搜索聯繫人。然而,用戶很難區分這兩個選擇。

  在聊天列表中搜索給用戶的感覺是僅在聊天中搜索,而實際上它不僅搜索聊天列表也搜索聯繫人列表。另外,頂部的聊天圖標也是雙重搜索。然而,這些標識都很容易讓人誤解。

  目前WhatsApp開始新聊天的界面


  建議:

  聊天列表和聯繫人列表需要明確的區分。這可通過在聯繫人列表中添加過濾器來完成,也可以根據「最近聊天」或「聯繫人姓名」對單個列表進行排序。

  第一種方式:在聯繫人列表底端創建了增添了一個過濾器

  另一種方式:在左上角的聯繫人列表中添加了下拉式的過濾器

  在「MessageInfo」窗格中,顯示消息狀態的區域與消息窗合併了。同時,也沒有清楚的展現出用戶正在看的狀態是哪條消息的。此外,用戶需要花費時間在「MessageInfo」區域頂部找到「關閉」圖標。

  當前WhatsApp「MessageInfo」區域

  建議:

  明確區分「Message Info」窗和消息窗。由於這是桌面版本並且在消息打開時「Message info」區域仍然是可見的,所以消息和其「Info」區域之間的聯繫可以更加突出。尤其是,選中的消息可突出顯示。

  建議的「Message Info」區域

  附件菜單和提示信息與UI不匹配。導致這個界面顯得十分跳脫,體驗也缺乏一致性。

  當前 WhatsApp 的附加選項界面

    

  建議:

  菜單擺放和主題設定與UI保持一致。與其採用提示信息 ,不如給圖標添加選項名稱更加直接明了。

  建議附件圖標更靠近消息欄顯示

  附加菜單採用更易用的布局

  帶有預覽標題的關閉按鈕令人困惑。用戶點擊它只是為了關閉當前的這張預覽圖,但卻丟棄了所有選定的圖片。

  添加更多文件的方式也很不清晰。附加文件圖標還在右上角,但是已經不起作用了,這很不符合用戶習慣。

  並且,這種方式很難操控大量選定的文件。

  當前 WhatsApp 的瀏覽所選圖片界面

  建議:

  預覽區域重命名附件以避免用戶混淆。在縮略圖區域提供滾動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消息欄中的添加圖標來增添更多文件。

  圖片附件功能的更改建議

  幾點觀察

  使用滾動條需要高精確度來控制它。當用戶嘗試滾動消息區域時,光標會隨之改變大小。在聯繫人區域和聯繫人/群組信息窗格中無法使用鍵盤進行滾動操作。

  用戶多次跳過了在聯繫人列表左下角顯示的通知。

  桌面版不能更新狀態,也不能刪除自身的狀態,更不能看到瀏覽者的狀態。

  結語

  本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針對WhatsApp Web的用戶反饋。雖然WhatsApp已經為其用戶提供了革新性的體驗,但筆者希望這次測試結果能幫助WhatsApp變得更出色。

-END-

上文內容不用於商業目的,如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請權利人聯繫小編,我們將立即處理。

相關焦點

  • 快速可用性測試案例之六:衛報變身之旅
    本文通過 3 個關於進行的不同類型的快速可用性測試的案例研究,來進行討論,並給你 10 個可用性測試技巧。我做過題為「衛報通過快速可用性測試的變身之旅」的演講,我在衛報擔任首席用戶體驗官和信息架構師,我們每周發布六版《衛報》(The Guardian)和《周日觀察報》(The Observer)。我們的網站 guardian.co.uk 每個月有超過 5000 萬用戶訪問,其中 1/3 居住在美國。
  • 移動可用性測試 (一):概述
    前言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針對移動產品進行的可用性測試,主要是將PC產品可用性測試方法和經驗照搬過來。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由於移動產品的特殊性,我們遇到了一些在PC產品可用性測試中不曾遇見的問題,例如「使用測試設備還是用戶設備」,「選擇iOS平臺還是Android平臺測試」,「使用什麼原型工具和記錄工具」等。
  • WEB測試之網頁測試
    ,標籤和內嵌信息文字- (Text):  1.對網頁的測試有時候很想是對文本的測試,需要根據用戶的水平,相關術語,內容,還有拼寫錯誤,還有一個就是要看看那些信息是否已經是過時的。如果有某些是必填的話,看看他們是否真的有效其他雜項- (Miscellaneous)  1.如果有計數器,那麼需要對之進行測試  2.如果是有搜索功能,要把這個站內搜索和搜尋引擎的搜索分辨清楚  灰盒測試就是用黑盒的方法,就是不管裡面是怎麼弄的,反正我只看功能,然後有結合白盒測試的技術,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看這個軟體是如何運作的
  • 可用性測試的4個步驟
    原文地址https://learnuxd.io/posts/usability-testing-in-4-simplified-steps你是否為如何進行可用性測試感到困擾?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覺得太耗時或太貴?其實可用性測試並不需要在標準實驗室進行全面的用戶測試,也並不需要龐大的人員、時間和金錢的投入。在實際工作中,可用性測試可以也應該更輕量且更快捷。
  • 快速可用性測試案例之三:Apple iCloud 照片共享功能
    為了知道如何改進照片共享的體驗,讓更多的 iPhone 使用者能夠發現並發現使用照片共享的好處,我做了一些可用性測試,然後根據發現重新設計了這個功能。目的通過用戶訪談觀察用戶與產品的交互過程,辨別當前 iPhoto 照片共享界面的痛點和問題。
  • 心理實驗對可用性測試有哪些啟發?
    可用性測試本質上就是一種實驗設計,因此心理實驗中的很多思想精髓能夠運用到可用性測試中。本文拋磚引玉,觀點僅供參考。因此在可用性測試中:1. 作為主持者,應該保持客觀的原則對於用戶在操作過程中的行為表現,不做任何的評價,跟用戶強調,這只是測試產品本身,並不針對用戶,他的行為沒有對錯之分。
  • 一篇文章總結可用性測試方法
    下面就是第一份總結《可用性測試方法總結》。(預警:長文慎入!這七個步驟有些事可以並行的,有些是需要嚴格按照前後順序執行的。七個步驟組成的流程圖如下:可用性測試過程下面我就針對這七個步驟,談談具體要怎麼做。
  • 全面解析 | 如何做好產品可用性測試?
    常見的調研方式有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問卷調查、數據分析、A/B測試等。在產品的設計開發及優化迭代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主要總結下可用性測試的親身操刀經驗。也就是說,可用性測試是讓用戶使用產品的設計原型或成品。通過觀察,來直觀的記錄用戶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改善及提升產品可用性的方法。可用性測試適用於產品發展的各個階段,包括前期設計開發階段到後期優化改進階段。做可用性測試價值在於能夠在不同的階段更加高效的發現問題,從而提高問題解決效率。
  • TUV萊茵獲醫療器械可用性測試CNAS認可
    北京2020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日前,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簡稱「TUV萊茵」)成功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現場評審,獲得了「醫療器械可用性」測試能力認可證書,成為北部地區首家獲此資質的檢測認證機構。
  • 測試產品可用性的關鍵技巧——啟發式評估
    在設計思維及產品設計的流程中,原型和測試是其中的關鍵步驟,通過將想法和策略原型化並進行測試,設計師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投入,規避掉產品中的異常問題,幫助團隊找尋到正確的設計方向,以及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雖然在國內,原型工具主要用來進行視覺和交互的上下遊對接,但不得不承認,原型的核心作用是用於測試、驗證乃至規避風險,節省投入。
  • 一篇文章教會你如何做【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的過程可用性測試的過程主要有七個步驟:測試前思考、製作測試原型、撰寫測試腳本、招募測試者、設置測試環境、預測師、正式測試以及測試結果統計分析。這七個步驟有些事可以並行的,有些是需要嚴格按照前後順序執行的。
  • 終極指南之「可用性與用戶體驗的區別」
    而「可用性」這個術語在改善用戶體驗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歐美還出現了「可用性工程師」這一新興職位。但是術語提到的次數越多,人們對其概念的清晰度理解的就越模糊,尤其是可用性和用戶體驗這兩個極為相近的概念,經常被設計師們弄混淆。
  • PM乾貨|一篇文章總結可用性測試方法(品質管理)
    2.測試前思考不論是做哪個平臺的可用性測試,比如PC端、移動端或者是WEB端的可用性測試,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理清楚一些基本問題。基本問題就是最經典的5W問題:為什麼要進行這個測試(why)?測試可以驗證一些設計中的疑惑,或者找出現有的界面、流程設計上的問題,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什麼時候在哪裡做測試(when?where?)?
  • 關於測試Web應用程式的完整指南
    首先讓我們看看web測試清單:  1)功能測試  2)可用性測試  3)接口測試  4)兼容性測試  5)性能測試  6)安全測試  1)功能測試:  測試 - 網頁中的所有連結,資料庫連接,用於在網頁中提交或獲取用戶信息的表單
  • Web Service接口測試
    Web service 接口測試一. web Service概念Web service使用與平臺和程式語言無關的方式進行通訊的一項技術, web service 是一個接口, 他描述了一組可以在網絡上通過標準的XML消息傳遞訪問的操作,它基於xml語言協議來描述要執行的操作或者要與另外一個web 服務交換數據, 一組以web服務在面向服務體系結構中定義的web
  • Web測試和APP測試有什麼區別?
    testkuaibao | 自學軟體測試公眾號    不管是傳統行業的web測試,還是app測試,都離不開測試的基礎知識,
  • 必須知道的App測試和Web測試的區別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極速發展,移動應用更是呈指數增長,在app測試方面更是需求大漲,已經完全超過以往web測試,今天就簡單說說兩者的區別,希望對測試攻城獅們有幫助。相同點不管是傳統行業的web測試,還是新興的手機app測試,都離不開測試的基礎知識,即是不管怎麼變,測試的原理依然會融入在這兩者當中。
  • 谷歌Android對蘋果iOS:可用性之爭
    【IT168評論】最近我看到太多關於Android用戶體驗的抱怨和呻吟,Android應用程式的界面設計方式,可用性在整個Android生態系統中缺乏滿意度。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恰好我的工作與用戶體驗,程序可用性有關,於是我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我想通過一組測試來證明真實情況。
  • Web安全測試你知道多少
    數據驗證類型: 如果web server端提交sql語句時,不對提交的sql語句驗證,那麼一個黑客就可暗喜了。他可將提交的sql語句分割,後面加一個delete all或drop database的之類語句,能將你的資料庫內容刪個精光!我這一招還沒實驗在internet網站上,不知這樣的網站有沒有,有多少個。反正我負責的那個web系統曾經發現這樣的問題。
  • 大陸使用whatsapp的方法
    Whatsapp有著強大的溝通交流功能,不僅可以自動同步我們手機通訊錄中聯繫人的聯繫信息,更可以與客戶進行在線語音交流,如果要拿一款具體的軟體來進行類比的話,國內人們常用微信倒是與whatsapp在功能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是whatsapp除了正常的溝通交流功能之外,還可以實現跨平臺之間的溝通連接,應用十分方便,因此whatsapp在國際上有著廣泛的用戶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