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不等於暴力 這群波蘭人用它傳播反戰思想

2021-01-08 52PK單機遊戲

   最近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邀請遊戲行業代表參與會談,並聲稱正是由於遊戲在宣揚暴力,才導致了在美國一直不曾消失的校園槍擊事件。遊戲真如川普以及眾多政客們所說,是宣揚暴力的工具嗎?恐怕不是。一群波蘭人組建的遊戲工作室11 bit studios數年前就開發了反戰遊戲《這是我的戰爭》,用遊戲藝術的形式把戰爭的殘酷展示給了所有人。

 

  和以往大多數描繪戰爭的遊戲不同,《這是我的戰爭》將視點聚焦在了戰爭中的難民身上。玩家扮演的幾個普通難民蜷縮在避難所中,僅依靠稀少的資源維生。只在每個夜晚,他們才敢借著夜色的掩護離開居所,去廢墟中搜刮物資。

  就像現實中的普通人一樣,遊戲中的倖存者們是如此脆弱,面對持槍士兵時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獨自在家時則隨時可能遭到不知從哪裡闖入的歹徒的毒手。但是,遊戲中還有更弱者可以被你欺凌,當面對手無寸鐵的老夫婦時,你能否忍下心中搶奪他們物資的貪慾,放他們一條生路呢?

  《這是我的戰爭》獨特的視點讓戰爭的殘酷表現的更加徹底。在《使命召喚》等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眼睜睜看著隊友慘死雖然也很殘酷,但戰鬥是一個士兵的使命,戰死沙場在所難免,更何況對於隔著一層屏幕的玩家來說,消滅敵人時的快感可能顯得更加充實。而在《這是我的戰爭》裡,戰爭的殘酷將帶來更深切的痛苦。

  

  遊戲中,你控制的角色全都有著各自的情緒,戰爭的苦難會讓他們情緒低落。而一旦你遭遇了隊友慘死等重大變故,或是為了掠奪資源而殺害了無辜的倖存者,更是可能讓遊戲角色陷入崩潰。更可怕的是,就像遊戲中引用的海明威名言——「在現代戰爭中,你會像一條狗一樣毫無理由地死去」,《這是我的戰爭》中的災難性事件總是無緣無故地降臨在你的角色頭上。就算你已經準備完全,夜間的突然襲擊還是可能讓你的隊友喪生。而在此時,本以為自己已經掌控全局的玩家,才能意識到在戰爭面前,幾個普通人的力量是多麼的渺小。

  

  《這是我的戰爭》並不只是幾個藝術家的自High,作為一款遊戲的可玩性上也十分出眾。遊戲中的場景刻畫逼真,黑白兩色為主構成的畫面透露著陰鬱的氣氛,低沉舒緩的遊戲音樂更是加重了玩家心中的陰霾。而複雜的資源管理機制配合上各種不期而至的突發事件,讓最資深的玩家也需要慢慢鑽研遊戲系統。

  這款傳達反戰思想的作品受到了玩家們的廣泛認可。SteamSpy上的統計顯示250萬Steam玩家購買了這款遊戲,而在所有寫出評測的35000名玩家中,95%給出了好評,這還不算《這是我的戰爭》在手機等移動平臺和主機上的銷量。

  

  如果你也想更深入地了解《這是我的戰爭》和它傳達的反戰思想,現在是一個好機會。因為《這是我的戰爭》和製作這款遊戲的開發商11 bit studios的其他遊戲作品現在恰好在杉果遊戲打折,《這是我的戰爭》售價13元,而遊戲後續推出的DLC「孩子們」售價7元,包含3個額外故事內容的季票售價22元,感興趣的玩家可以了解一下。

  11 bit 廠商周地址>>

  https://www.sonkwo.com/booths/20?rcode=66b1a22848

  

相關焦點

  • 《冰與火之歌》系列:從布蕾妮歷險記看小說表達的反戰思想
    戰爭和權謀,固然讓人看得過癮,但權力只是少部分人玩的遊戲。除去權力遊戲的玩家,剩下的大部分是權力遊戲的棋子,更多的是甚至連棋子都算不上的老百姓。筆者喜歡把布蕾妮的八個POV章節串起來連續閱讀,因為這是一條相對獨立的短篇故事線,所以不會由於跳過了其它章節而導致情節上的不連貫。從布蕾妮接受詹姆的託付出發去尋找珊莎開始,歷經暮谷城、女泉城、輕語堡、寂靜島、鹽場鎮、十字路口客棧,到她被石心夫人俘虜結束,這段關於布蕾妮的故事,我們可以把它稱作「布蕾妮歷險記」。
  • 50歲的反戰標誌(圖)
    50年前,一個叫做傑勞德·霍爾通(GeraldHoltom)的英國人設計了一個反戰標誌,他在簡單的圖案中蘊含了「核裁軍」的願望和訴求。到了現在,這個標誌已經跟可口可樂和耐克的商標一樣有名。大多數人都對這個標誌非常熟悉,對它的來歷卻知之甚少。
  • 《朝花夕誓》表達的是個體之間的愛、個體的成長與反戰思想
    《朝花夕誓》表達的是個體之間的愛、個體的成長與反戰思想首先,這部動漫的情節簡單概括為一個遭受滅族之災的長生少女收養了一名遺孤,撫養他長大、與他相伴,而最後又不得不離開他。在故事情節、思想內涵以及史詩級背景音樂的襯託下,缺陷也可以原諒。
  • 反戰組織Antiwar.com支持更多加密貨幣捐贈方式 旨在進一步保護...
    本周,該反戰組織宣布將擴大其對數字資產的接受程度,並將接受比特幣現金、zcash和dash的捐贈。該通知與2017年非營利組織停戰協議項目於同一天宣布。「停戰日」是老兵節的最初名稱,主要用於慶祝和平。該組織平常所得的捐款用來在這一天提倡和平的運動中,要求人們追求和平而不是戰爭。
  • 「對動物實施的暴力是否是禁止傳播的暴力」專題研討會概述
    今年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交數份有關傳播對動物實施的暴力的議案和建議,主要目的之一即在於證偽一直以來的執法假定。確實,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都沒有明文禁止虐待動物行為,但這並不代表可以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網絡安全法》中關於禁止傳播暴力信息的規定去傳播對動物實施的暴力信息。以上為這次會議召開的背景和緣由。
  • 西裡西亞衝突,波蘭人與德國人被當槍使,英國海牛從中作梗的把戲
    後來又有大量的日耳曼人進入了這一地區,日耳曼人和波蘭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到了13世紀,由於蒙古大軍的入侵,波蘭人和日耳曼人第一次放棄了矛盾達成共識,他們組成了聯合軍,對抗蒙古的大軍。這是波蘭人和日耳曼人的第二次聯合,也是最後一次聯合。(眾所周知,波蘭人和日耳曼人被蒙古軍揍的連北都找不到。)
  • 這是我的戰爭,這是我們的戰爭
    它的遊戲本體名為《這是我的戰爭》一款製作精良引人深思的獨立遊戲一款以平民視角看待戰爭的反戰遊戲儘管遊戲早已被證明可以成為數學、化學等多門學科的教學工具,但是被納入國家級的官方教材,還是相當罕見的。道德的決戰,人性的拷問,遍布這款遊戲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所控制的並不是冰冷的工具人,他們一樣有感情、有思想,幫助他人會感到滿足,殺了人也會感到恐懼、感到悲傷,如果同伴不幸死去,甚至還會情緒崩潰,最終結束自己的生命。
  •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象
    在該定義中,暴力的發生是以雙方肢體接觸為前提,由此將暴力的定義局限在行為上。隨著人際交往的日益密切,暴力的表述方式變得多樣化,包括了財產暴力、家庭暴力、校園暴力、媒介暴力等。 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可從兩方面進行解釋:一方面,媒介暴力是指媒介內容暴力。
  • 孩子喜歡暴力的遊戲,我該擔心嗎?
    我想這個問題是挺有代表性的,尤其是對於一些比較敏感心細的家長,對孩子遊戲中的暴力元素經常會擔憂,所以今天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可可也很喜歡各種含有暴力元素的遊戲,在孩子中這很普遍,男孩喜歡暴力遊戲的比例略高於女孩。
  • 二戰前,有一群用「蠢驢精神」造坦克的波蘭人
    事實上,從某些角度,它們可謂極富創意:如果波蘭人有更發達的工業,或是更充裕的時間,這些創意將結出碩果。但遺憾的是,由於戰爭爆發,它們都註定會淪為鏡花水月。FT-17和TK/TKS:貌不驚人的小車,波蘭國產坦克的源頭  為何弱小的波蘭會自主開發坦克?答案與其戰略環境有關。當時,波蘭被夾在了兩個強國之間,不僅如此,它和這些國家的關係還異常惡劣。
  • 傳播思想史的「兩條河流」
    如今,關於「交流」的可能與不可能,既是日常生活的常項,也是政治世界中最具衝突的地帶。對此,傳播思想史的論述,發生著有趣的分化,形成了兩條暗湧的分流。思想甚至不能直接進入另一個個人的意識(而不是它自己的意識)中的思想的視野。……同時性,空間上的接近,性質和內容的相似性,都不能將思想熔合在一起,思想由屬於不同的個人心靈這道屏障給分離了開來。這些思想之間的裂縫是自然中最絕對的裂縫(詹姆斯,2010:318)。
  • 《瘟疫公司》帶紅同公司《反叛公司》,主旨:為了和平而使用暴力
    而對於瘟疫公司這個遊戲來說,它的製作廠商是Ndemic Creations。不過這個製作廠商的名字還是比較長的,我之後就用廠商來代替吧。相信99%的中國玩家都不大了解這個廠商。不過這個廠商生產的遊戲卻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比如說瘟疫公司,比如說反叛公司。這兩個遊戲是這個廠商所生產的具有代表性的兩個遊戲。
  • 微信群裡發布血腥暴力視頻 男子被行政拘留5日
    泉州網5月2日訊(記者 陳祥木 林志安 通訊員 郭志強)惠安一男子為了好玩在微信群發布一段涉及割頭等血腥暴力活動的視頻,因此被惠安警方處以行政拘留5日。據悉,這是惠安警方今年開出的首張「反恐罰單」。日前,泉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日常巡查中,發現一名網民在某微信群裡發布了一段涉及割頭等血腥暴力活動的視頻。
  • 火爆遊戲真有「免費」攻略?3萬元配電腦,0元玩遊戲
    但「波蘭蠢驢」也創造了一個少見的現象,特別是在國內:它是少數毫不介意玩家通過盜版玩遊戲的公司,而玩家們也毫不介意為它的遊戲付兩份錢。聽起來是不是有些扭曲的邏輯?但只要是「波蘭蠢驢」這一切就說的通了。在《賽博朋克2077》剛發售的同一天,破解版流出的消息就傳遍了各大QQ群,這並不是黑客技術太高超,而是這群波蘭人做的遊戲根本就不加密,在Steam上購買的《賽博朋克2077》還會被第三方加密,在CD Projekt Red自己開發的數字購買平臺GOG上購買的遊戲,全部是不加密的。
  • 孔子的新聞傳播思想探究
    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至聖」孔子及其經典語錄體《論語》地位之崇高讓後人難以望其項背,其中所滲透的人本思想使得《論語》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中國社會的「聖經」,大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個人的接人待物、一言一行,更折射出深邃的新聞傳播觀念。因此,本文主要以《論語》為落腳點,重點探析其中所蘊含的新聞傳播思想脈絡,深入挖掘孔子先進的傳播理念,探索孔子是如何實現人本思想與新聞傳播思想的完美融合的。
  • 波蘭人最喜歡哪個國家?又最討厭哪個民族?
    &nbsp&nbsp&nbsp&nbsp▍波蘭人對中國人的印象&nbsp&nbsp&nbsp&nbsp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波蘭人對中國人的印象一般,談不上喜歡,但也談不上討厭。
  • 寧夏一網民在微信群內轉發這類視頻,被拘留11天!
    傳播熱點資訊,記錄移民故事 1月14日,中衛市公安機關發現一網民在微信群內非法傳播暴恐音視頻。 違法人員王某某,在微信群內獲得一段暴恐視頻,出於好奇,又將該視頻轉發至另一微信群,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 為什麼要反對網絡暴力倡導正能量傳播?
    我參與到網絡正能量傳播的時間契機,應該要從2013年說起。那一年,有一名女高中生因為不堪網絡暴力的騷擾,最終選擇了投河自盡。當時,正值21歲的我看到一個年齡和自己相仿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凋零的時候,給我的思想衝擊還是非常巨大的。我當時就在想,我們當中會不會有人成為下一個網絡暴力的受害者,我們當中又會不會有人參與到下一場網絡暴力的狂歡成為施害者。
  • 網絡暴力的案例分析具體內容,網絡暴力違法嗎
    它往往是匿名的、群體性的攻擊行為,雖然攻擊者的身份是虛擬的,但給當事人所帶來的傷害卻是真實的。三、網絡暴力的特點是什麼1.傳播活動自發形成網絡暴力事件的始終,不存在任何強迫行為。無論是首次傳播,還是二次傳播或多次傳播都是網民的自發使然。
  • 打個大西瓜:重讀餃子的作品,除了反戰,那張「蜘蛛網」你沒讀懂
    時至今日,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同的環境有著不一樣的閱歷,在餃子這個名字響噹噹的年代,重溫這部作品,可能會有另一種不同的領悟,《打個大西瓜》不僅僅只是一部反戰題材的動畫短片,它除了表現出戰爭帶來的災難,還有什麼樣的理念要表達給觀眾去思考。為何筆者會有如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