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陸生物種2050年將失去部分棲息地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近90%陸生物種2050年將失去部分棲息地

根據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誌12月21日發表的一項最新報告,英國科學家展開的模擬研究顯示,到2050年,由於人類為滿足未來的食物需求而開墾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都可能會失去部分棲息地。但是,採取積極的政策,重視糧食生產的方式、地點和種類,可以減少這些威脅。

農業擴張導致的棲息地損失,是對陸生脊椎動物的主要威脅。根據人口增長和飲食需求的預測,人類將需要開墾200萬至1000萬平方公裡的新農田,代價是犧牲自然棲息地。

傳統的保護方法可能不足以應對這些趨勢。為了充分應對即將到來的「生物多樣性危機」,需要對成千上萬的物種進行具體地點和具體物種的評估,以確定風險最大的物種和地形。

在此次報告中,英國利茲大學科學家戴維·威廉士、麥可·克拉克及其同事,開發出一個模型,增加了當前保護分析的廣度和特異度。研究團隊以此研究了可能的農業擴張對近2萬個物種的影響,發現根據目前的軌跡,分析中87.7%(17409)的陸生鳥類、兩棲類和哺乳動物物種到2050年可能會失去一些棲息地,其中約1200個物種預計將失去其25%以上的剩餘棲息地。預計平均棲息地損失最大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巴西的大西洋森林、阿根廷東部以及南亞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也有大量損失。

但是,研究報告也表明,採取積極主動的政策,如提高農業產量、向更健康的飲食過渡和減少食物浪費,可能會帶來相當大的好處,而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區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2019年5月6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發布的《全球評估報告》震驚世人,其警告稱,可能會有100萬個物種在今後數十年裡滅絕。這份報告抨擊了人類在陸地、海洋、天空中對自然的破壞性影響。IPBES主席羅伯特沃森指出,人類和其他物種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惡化,拯救地球需要「轉型變革」。

(責編:張麗瑋、王麗瑋)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近90%陸生物種2050年將失去部分棲息地
    根據英國《自然·可持續性》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最新報告,英國科學家展開的模擬研究顯示,到2050年,由於人類為滿足未來的食物需求而開墾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都可能會失去部分棲息地。但是,採取積極的政策,重視糧食生產的方式、地點和種類,可以減少這些威脅。
  • 報告稱新南威爾斯州考拉將在2050年滅絕
    6月30日,據外媒報導,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一份官方報告警告稱,到2050年,該州的考拉可能會滅絕。報告中指出,該州的森林大火造成大量考拉死亡,並且其棲息地也被破壞。鑑於2019-2020年的森林大火給整個新南威爾斯州的考拉種群造成的損失規模,如果沒有政府緊急幹預來保護棲息地和應對其他威脅,考拉將會在2050年滅絕。報導中指出,至少有5000隻考拉在這場持續了數月的森林火災中喪生,而政府官方評估的該州還有3.6萬隻考拉並不可信。
  • 研究:為達減排目標,2050年我國需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圖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程婷 圖「到2050年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的深度減排路徑,需要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需要並有可能降低到20億噸左右,與世界屆時人均排放1-1.5噸的平均水平相當,將比2030年前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減排約80%。」
  • VOA慢速英語——澳新州考拉或在2050年滅絕
    年滅絕04:38來自騎驢的山羊聽力文本Koalas Could Disappear from Australian State by 2050Australian animals called koalas could disappear from New South Wales state by 2050, unless the state government immediately acts to protect them.
  • 『BBC英語』一項報告發現到2050年考拉將在新南威爾斯州滅絕
    Koalas face extinction in New South Wales by 2050, report finds一項調查發現,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到2050年,考拉將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滅絕。去年,據澳大利亞考拉基金會(Australian Koala Foundation)的估算,澳大利亞僅剩下不到8萬隻考拉。
  • 一篇講述北極熊棲息地變化的可視化作品
    事實上,到 2050 年,全球北極熊的數量預計將減少 30%。本篇 Viz 的作者 George Koursaros 利用抽象化的散點地圖、雙向直方圖分析了北極熊數量在不同區域的分布,以及北極冰域範圍和面積的變化情況。點擊圖表,和小編一起探索氣候變化如何成為北極熊最大的生存威脅!   背景知識:北極熊依靠海冰來捕食,如果沒有海冰北極熊就只能餓肚子。
  • 雙語:澳大利亞新州考拉數量銳減 或在2050年滅絕
    但這些表面原因背後的始作俑者,其實是人類對於考拉棲息地的破壞。這使得考拉不得不暴露於人類和其他危險之中。It all comes back to habitat loss.這造成考拉棲息地大量流失。在雪梨北部,這個小型的康復中心將被改造為一所考拉醫院,耗資200萬美元。
  • 香蕉到2050年將完全消失?不會!可能是翻譯的「鍋」!
    香蕉到2050年將完全消失?不會!可能是翻譯的「鍋」!年香蕉或將完全消失。」再過幾十年,我們真的將再也吃不到香蕉?微博截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該消息並不屬實。真實情況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化,令香蕉「逐年增產」的情況即將結束,而不是香蕉將消失。而之所以會出現網傳的「到2050年香蕉或將完全消失」的說法,很有可能是翻譯問題。
  • 到2050年,來自海洋的食物將增加多少?
    由於來自海洋的食物只佔目前可食用肉類產量的17%,我們不禁要問,到2050年,海洋還能可持續地生產多少食物。在這裡,我們研究了海洋中主要的食物生產部分——野生漁業、有鰭魚類海水養殖和雙殼類海水養殖——以估計「可持續供應曲線」,以解釋生態、經濟、監管和技術方面的限制。
  • 「睡神」再也無法安睡,考拉即將滅絕,將在2050年告別地球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睡神」再也無法安睡,考拉即將滅絕,將在2050年告別地球《埃菲社》在6月30日的報導中提到,一份官方報告指出,澳洲東部的考拉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它們可能會在2050年滅亡。
  • 皮尤研究中心:歐洲的穆斯林人口將在2050年翻三倍
    【文/觀察者網 唐莎莎】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到2050年,部分歐洲國家的穆斯林人口將是現在數量的三倍,並且東歐、西歐之間的增長率將出現明顯分裂。 29日,英國《衛報》報導稱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當日發布了最新的歐洲穆斯林人口調查研究數據。
  • 清華大學報告:2050年要基本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全部溫室氣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彪 攝研究報告指出,到2050年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的深度減排路徑,需要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需要並有可能降低到20億噸左右,與世界屆時人均排放1噸-1.5噸的平均水平相當
  • 較真| 2050年香蕉將完全消失?不,這是一個「翻譯事故」
    較真要點: 1「因全球變暖,2050年香蕉將完全消失」的熱傳新聞,實際上只是俄羅斯媒體的翻譯錯誤。 圖中第二、三行,則是根據氣候模型,依照兩種不同氣溫變化情況預測,來估算各地區從現在到2050年的產量變化。可見,無論氣候變暖速度如何。非洲地區(紅色)的香蕉產量將依然增長,但印度(紫色)、大部分拉美地區(天藍色)、東南亞地區(藍色)的香蕉產量將持平或下跌。
  • 英文外刊,研究表明,2100年世界上一半的海灘或將消失
    近幾十年來,全球海平面在持續上升。Major causes include melting glaciers and thermal expansion.主要原因包括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研究人員檢查了過去三十年來海岸線變化的衛星圖像。They then used these trends in two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 situations.然後,他們將這些趨勢應用於兩種不同的氣候變化情況。
  • 2050年全球浮動風電能力將增長2000倍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能源新聞12月5日消息稱,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到2050年,浮動風電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100兆瓦增長到250 吉瓦,增長2000倍。    它補充說,浮動風能將在全球能源體系的脫碳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到2050年將佔全球電力供應的2%,佔海上風電市場的逾20%。
  • 2050年珀斯將超布裡斯班成澳洲人口第三大城市
    一份有關澳洲城市未來100年發展預期的預測報告顯示,目前為澳洲第四大城市的珀斯發展異常迅速,到2050年,珀斯人口有望超過布裡斯班,成為僅次於雪梨和墨爾本的人口第三大城市;預計在未來35年間,珀斯的人口增幅將高達129%。相比之下,人口學家薩爾特(Bernard Salt)的預期要更為大膽。
  • 2050年:中國人均壽命將達85歲
    到205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以達到85歲,這是日前由中科院提出的未來幾十年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專家們同時指出,到2050年——全國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從現在的8.2年提升到14年以上;每單位GDP的能源和資源消耗所創造的價值,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分別提高15倍到20倍;基本實現生態環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長」。
  • 《全球天然氣展望報告2050》摘編
    然而,這些政策將很難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同時,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人口和經濟的能源需求。  2.能源和天然氣需求趨勢  2050年,化石能源將繼續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佔據主導,但所佔份額將有所下降,預計從2018年的81%下降到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