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歷史上倫敦和洛杉磯是如何解決城市與人口之間的問題的,神操作

2020-12-11 仁青讀歷史

隨著工業革命在英國率先展開,不僅給這個在歷史人備受欺負的小國帶來了無限動力和希望,也給整個倫敦帶來了數不盡的霧霾和汙染。而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波士頓、東京等國際上的大城市都曾經面對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即便是今天,倫敦的街頭依然面臨著垃圾橫行的尷尬局面。

而這些城市不約而同地解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城市化擴張和人口的問題。很多人並不知道,在這些國際大城市,他們並沒有採取行政限制,規定出城市人口和外來人口這種層次分明的規定。那麼,他們是如何解決人口與城市問題的呢?總結出來就三點:①規劃;②技術;③管理。

·規劃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

很多人覺得火車出現之後,馬匹的使用就少了,而實際上恰恰相反。由於火車這種高性能運輸工具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不同地區的物質交流。而火車只能運到一個點,剩下的工作就需要馬車來完成。

在曾經的美國和英國,都因為馬匹過多(每5人一匹馬),整個城市到處都遭受著馬糞、馬屍和人類排洩物的困擾。

這不僅影響了當時人類的生活質量,也因此滋生了大量傳染病的爆發。

而巨型下水道、抽水馬桶、自來水、汽車、瀝青路的這些城市工具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

而集中供暖、供氣和規範統一的城市化布局,不僅僅解決了市民的生活問題,還大大節約了成本。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公交、有軌電車、地鐵、新幹線等立體化交通工具的發展,讓人口巨大的東京穿梭自如。

但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城市都沒有限制外來人口的進入,而是任由其自由調控。

·技術對城市的作用

如果你到東京或紐約問別人要不要限制人口,他們會覺得你是神經病。

因為在他們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城市本地人和外來人這種概念,也沒有土地資源行政調配的案例。

他們是如何解決因為城市過大,外來人口和城市土著之間的矛盾的呢?

他們的回答是,這本來就沒什麼矛盾。上千年來,大家都是這樣過的。誰有本事誰在這個地方生存,誰沒本事誰選擇離開。

至於低端人口和高端人口的問題,這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每1個高端人都需要5個低端人來為之服務,其中包括餐飲、家政、超市收銀,以及醫生和律師。

如果一個城市沒有足夠的低端人口來支撐,那麼高端人才反而會因為生活成本過高或生活不便而選擇去另外一個城市發展。

與其因為一個蛋糕的分配問題而爭得你死我活,不如直接把蛋糕做大,這樣大家都可以吃得更多,根本就不存在誰搶了誰的飯碗和資源的問題。

而這樣操作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技術支持。這種技術不僅僅是現代科技,更是行政上的管理技術。

你看人口數量那麼龐大的東京,有多少堵車現象?有多少外來人口子女上學問題?又有多少內外之爭?

他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加大基礎建設的投入,不斷精修下水道、新幹線、學校、醫院,並通過自然的優勝劣汰來自我調配。例如:德國的下水道,那才是一個城市的良心。

·管理很重要

當麥當娜沒成名之前,她就是一個混跡在酒吧裡和地下室之間的流浪歌手。而矽谷的那些商業巨子,他們起步時很多都是學生,都是在租賃的車庫裡起的家。

如果開始都將這些人像垃圾一樣清理掉,只保留所謂的高端人才,這些人還能在未來的道路上大放光彩嗎?

一個城市的管理,其實就是開放和包容程度。看看宋朝曾經的都城汴梁城裡,一天到晚車水馬龍,不但各類設施健全,還聚集著十幾萬外來人口。能夠在那個時代通宵燈火通明,並建立起具有現代都市模型的規劃,那才是整個華夏的驕傲。

相對於唐朝的「方」式管理和嚴格的宵禁,我想很多人更願意居住在日夜自由的汴梁吧!

綜合歷史上的國際大都市來說,城市和人口的關係如何才能達到協調,這不是靠行政命令能解決的。

而是靠合理的規劃,精準的技術,開放包容的管理來實現的。對此,讀者您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倫敦和北京在世界上的歷史地位,哪個更高?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如果僅以近代史論,倫敦無疑要高於北京,但如果以整個歷史來論,倫敦對比北京,完全不在一個等量級!首先以年頭說,倫敦的歷史,最早能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居民點「倫底紐姆」。而北京呢?則是西周初年就已建城,倫敦只是個居民點時,北京的前身「薊縣」,已是幽州刺史所在地。僅以年頭論,標準小字輩!當然如果放在同時代的歐洲,倫敦的等級還是很高的,而當時北京放在同期中國(漢朝),確實只是龍套角色,可到底誰高?還要看背後國家誰強!就好比今天你在衣索比亞找個城市,跟美國一個普通城鎮比比,能比得過嗎?倫敦比北京,當時就是這差距!
  • 城市經濟的興起和衰落:舊金山怎樣打敗了洛杉磯?
    第5章討論經濟發展政策,和政府結構和治理對政策執行的影響。第6章討論主要的組織行動者如何感知問題和機會,如何制定政策目標。第7章比較企業和行政網絡的結構,本書稱之為「關係基礎設施」。本書最後一部分總結前文討論的不同因素。第8章提出兩地的集體精神,或曰「時代精神」非常不同。這一點非常重要,某些地區/國家表明看結構非常相似,但深入分析發現實際差別很大。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這是國際城鎮化進程中人口遷移的市場經濟規律。這也就意味著,試圖限制大城市人口的行政性措施是違背經濟規律的,出路在於著力解決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供給不足問題。本文詳述了相關的邏輯和證據。這對我們理解未來城鎮化規律、人口遷移趨勢和預測區域房地產市場具有啟發意義。  出於對大城市病的擔憂,中國政策長期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但從歷史看,北京、上海等政府制定或預測的人口控制目標不斷被突破。
  • 歷史上有哪些「蠢到讓人窒息」的神操作?
    但比起那些今天被人「燉了千百遍雞湯」的各類「歷史智慧典故」來,更值得現代人回味思考的,卻應當是煌煌史冊上的一些「蠢事」。 比如下面這幾樁,真實卻「蠢到讓人窒息」的神操作,足以讓後世的讀者們,在哭笑不得之後收穫充滿價值的體會。甚至,看懂相關王朝的興衰真相。
  • 與洛杉磯和東京比較,看北京都市化的特點
    二戰以後的美國大城市發展模式中,有一個著名的洛杉磯模式(Los Angelization),說的是隨著人口增加,城市向郊區蔓延(city sprawl),侵佔了農村或農田;同時,郊區的居民駕駛私家車去市裡工作,導致了交通擁堵和空氣汙染。
  • 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是座怎樣的城市
    同時也是一個繁華的大都會和世界潮流的風向標,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有一千多萬人生活在這塊超過一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同時這也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市中心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美麗的沙灘上棕櫚樹搖曳多姿,高端購物區內名牌商鋪雲集。
  • 城市群交通要解決什麼問題
    比如英國,從倫敦到北邊的伯明罕、曼徹斯特、利物浦等連綿區域非常明亮璀璨。同一尺度下,歐洲、美國東部總體要比我們亮不少。回到全球版圖,我們拿中國和美國對比——中美作為兩個大洲級國家,有一定可比性,就會看到非常有意思的兩組數據。我們看兩個國家在2010年前後,前10大城市群人口和GDP佔全國的比例。
  • 美國人口最多的十個城市是哪些?排行如何?有你去過的城市嗎?
    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在蘇聯解體後,成為目前唯一的超級大國,在經濟、文化、工業等領域都處於全世界的領先地位。那麼,美國哪個城市人口最多?美國十大城市分別是哪些?
  • 洛杉磯公布城市健康數據 華人區汙染問題待改善
    中新網6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洛杉磯縣衛生部門公布了洛杉磯縣各城市和社區的健康數據和信息。根據數據顯示,與其它洛杉磯縣城市和地區相比,大部分洛杉磯縣華人社區都處於汙染較為嚴重的地區,其中阿罕布拉市和蒙特利公園市的汙染最為嚴重。
  • 任澤平: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這是國際城鎮化進程中人口遷移的市場經濟規律。這也就意味著,試圖限制大城市人口的行政性措施是違背經濟規律的,出路在於著力解決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供給不足問題。本文詳述了相關的邏輯和證據。這對我們理解未來城鎮化規律、人口遷移趨勢和預測區域房地產市場具有啟發意義。
  • 「城市早報」洛杉磯徵集新的路燈設計,以及來自全球 10 個城市的新聞
    歷史學家 India Mandelkern 正在寫一本關於洛杉磯路燈歷史的書,她認為路燈幫助這座城市成為與紐約、芝加哥和其它美國東部重量級城市一樣現代的城市。她在接受 City Lab 採訪時說:「電燈使城市的街道變得更加高貴,更加美麗,成為一個進步的地方,」照明與安全感有關,一些報紙稱他們為「固定的警察」(stationary policemen)。
  • 智慧城市洛杉磯篇:連續多年問鼎美國第一大數字城市
    但近十幾年來,隨著不斷發展,這座城市也面臨著諸如交通擁堵、環境汙染、氣候變化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洛杉磯已成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先行者。同時,這裡還是各類城市技術的試驗場。洛杉磯已連續第三年問鼎美國第一大數字城市。數字政府中心的數據顯示,該市還是利用創新和數據改善市民生活的領導者。舉例來說,提高交通效率和擴大綠地面積。至於其他智慧城市目標,則包括提高政府透明度,以及將技術解決方案推廣到社會問題。
  • 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霧霾與大氣汙染的措施與啟示
    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大氣汙染問題,先行工業化國家也曾經歷過,如美國的洛杉磯,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部沿海工業帶以及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為治理大氣汙染問題,這些國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為此,我們調研了這些城市在治理大氣汙染方面的舉措和經驗,以期為解決我國的霧霾問題提供參考。
  • 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中的城市哲學總問題
    列斐伏爾認為,關於這些問題的討論,不應是尋章摘句的語錄體閱讀,不是關於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有關城市敘述的條目或者段落的「文本學彙編」,也非阿爾都塞所說的「症候式」(sympt male)閱讀;相反,應是一種「主題式」(thématique)的閱讀或重新閱讀②,應把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著作作為一個「整體」,在這種整體中把握馬克思恩格斯如何發現和理解、研究城市問題,如何哲學地預測人類社會的未來。
  • 看,舊金山一騎絕塵與洛杉磯馬失前蹄的教訓與啟示
    但到了2010年,兩地人均收入水平相差幾乎三分之一,洛杉磯的排名甚至大幅下滑至第二十五名。縱觀歷史,由於戰爭及政治等各類原因,世界上的城市地區由此引發過不同形式的財富變化,但手頭這個案例卻是兩個富裕的、高度發達的地區,在全面融入新經濟大時代背景下,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後,導致的截然不同的城市格局。
  • 旅行:洛杉磯市中心的歷史之旅,奧爾維拉街和小東京
    洛杉磯市中心的歷史之旅:奧爾維拉街和小東京探索洛杉磯的兩個歷史街區,步行遊覽奧爾維拉街和小東京。通過鄰裡遊覽最大化洛杉磯的時間 加入當地導遊,沿著奧爾維拉街散步 參與洛杉磯的音樂,藝術和當代文化 探索小東京的品味和商店歷史悠久的Sausalito船屋徒步之旅通過3小時步行遊覽了解索薩利託船屋社區的歷史,深入了解舊金山灣區的海洋歷史和文化。
  • 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人口僅400多萬,在中國是什麼水平呢?
    洛杉磯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市,估計就算是我今天不介紹這座城市,估計大家對它也是比較了解的。因為「洛杉磯」這三個字經常出現在一些美國的影視作品裡面,所以很多喜歡看美國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可見洛杉磯對於美國來說算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那我們可以想一下,洛杉磯這座城市如果放在中國的話是什麼樣的水平呢?據了解其實洛杉磯這座城市的人口並不是很多,總數差不多也只有400萬的樣子。面積約1291平方千米,可見這座城市的人口不算多,但面積也不算大。可以說洛杉磯的面積,還沒有深圳大一點。
  • 洛杉磯華人聚居市人口普增 核桃市亞市增長最快
    ,洛杉磯地區的華裔聚居城市人口數量自2010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其中核桃市與亞凱迪亞市的人口數量增長最快。  聯邦人口普查局日前公布了一份全美各城市人口成長估算報告,這份報告統計起始時間是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根據這份報告提供的數字,大多數洛杉磯縣華裔聚居城市的人口增長率在1.3%至1.7%之間,如華裔人口最集中的城市,蒙特利公園市,在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間,人口增長了1.3%,即在3年時間內該市增加了789人,其城市總人口數量達到了61085人。
  • 與人口增勢不成比例 洛杉磯華人大選投票率偏低
    (美國《僑報》/邱晨攝)   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洛杉磯縣華人聚居區華亞裔人口增勢強勁,在許多城市中亞裔人口超過半數,然而歷次選舉華人投票比例偏低,與人口增長狀況不成比例。在流動人口多、缺乏投票意識等眾多原因中,參與意願不強最讓人信服。
  • 倫敦市長為應對倫敦和上海的社會挑戰提供支持
    -- 倫敦市長鮑裡斯-詹森為應對倫敦和上海的社會挑戰提供支持 倫敦2012年6月2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來自倫敦和上海三十位資深而成功的領導者將於下周相聚倫敦,一同解決這兩座城市共同面臨的社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