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各級政協組織助建甘肅武山縣梁山教學點

2021-01-13 中國網

原標題:愛心凝固的小學 ———全國政協委員、各級政協組織助建甘肅武山縣梁山教學點紀事

黃房、紅瓦、白色的圍牆,五星紅旗在院子裡高高飄揚。樹木映襯中,遠遠望去,新落成的梁山教學點是大山深處一道別致的景觀。

11月7日上午,在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梁山村,高音喇叭裡傳出歡快的音樂聲,打破了小山村固有的寧靜,讓這裡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梁山教學點唯一的老師王克俊在等待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們。

「感謝郭孔丞委員,感謝人民政協報社和各級政協組織,讓我們告別了危房,走進了新學校……」王老師並不知道,此前不久,他和學校裡六個孩子一起寫給全國政協辦公廳的感謝信得到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的批示,「郭孔丞委員和人民政協報做了件大好事,值得表揚」;全國政協機關黨組書記、常務副秘書長孫懷山也做出批示,「結合本職工作多做為民實事,應該提倡」。

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一路顛簸,客人們來了。全國政協委員郭孔丞的代表唐魯東,人民政協報副總編輯原哲,甘肅省政協副秘書長陳強,天水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宋博華等一同參觀了新校舍,並出席了「香港嘉裡集團、人民政協報社捐建武山縣梁山教學點落成暨捐贈儀式」。儀式上,由人民政協報社全體員工捐出的8箱書籍、文具、運動器材、毛絨玩具等被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在他們眼中,有驚奇,更多的是喜悅。

一條微博和一次採訪

身在香港的王小兵,在照片上看到梁山教學點的新校舍後,激動地留言說,「這是我家鄉最美的小學」。其實,梁山教學點的重建正是從他的一條微博開始。

2013年5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王小兵在微博上發了一組家鄉小學的照片,講述了一名教師和六名學生在危房中上學的故事。「現在還有這樣破舊的學校,不可思議。」「時間仿佛在這裡凝固了,看不到時代的氣息。」這條微博打動了網友,也觸動了本報記者。在和王小兵進行了溝通和了解情況後,5月30日,由本報一位攝影記者和一位文字記者組成的採訪小組來到了他的家鄉。

儘管有天水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可找到這個小村子卻是頗費周折。到達城關鎮後,向路人打聽,大家竟都不知道梁山村所在;GPS導航,引導的路也不通;再向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詢問,他對進村的路線也是語焉不詳。正在一籌莫展時,王克俊老師此前一直無法接通的電話竟然通了。經他指引,經過一段曲折陡峭的山路之後,記者終於到達了坐落在一座山梁上的梁山村。

學校只有一間土坯房,房屋一角因為長期被潮溼侵蝕,已經開始坍塌。教室裡,坑坑窪窪的地面,斑駁的牆壁,破舊的桌椅,6個孩子正在安靜地看著書,寫著作業。王克俊告訴記者,他已在這所學校裡教學27年。

6月14日,以攝影配文字的報導在人民政協報整版刊發。而孩子們奔跑在打麥場上與山下學校孩子們在塑膠操場上活動的場面的鮮明對比,久久刺疼著記者的心。

一個電話和一次考察

「有人打電話找你們。」這是一個讓記者感到意外的電話,然而這個意外電話帶來的卻是好消息。原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嘉裡集團董事長郭孔丞看到報導後深受感動,特別讓他的助理唐魯東與人民政協報社取得聯繫,希望能在核實情況後,幫助援建一所新的小學。而此時,幫助當地教育部門援建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已成為了人民政協報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2013年9月9日,在梁山教學點上學的王奧玲放學後帶回家一件羽絨服,這讓她父親王紅亮很是吃驚,經過打聽王紅亮才知道,原來村子裡來了客人,這些人來就是為了重建梁山教學點。

當天,人民政協報社社長李紅梅、嘉裡集團董事長助理唐魯東、甘肅省政協辦公廳副主任張效林、時任天水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王欽錫等一起來到了梁山教學點。現場調研了解到的情況和報導相同,這處已是危房的學校牽動著大家的心。沒有意外,援建的協議就此正式籤訂。

由於已近冬日,人民政協報社還為學校的6名學生每人帶去了一件羽絨服。

一所新校和一份深情

「這是我第3次來」,「這是我第5次來」……梁山教學點的修建牽動著太多政協人的心。

對於學校建設,最關心的人莫過於已67歲的唐魯東先生。每過一段時間,他都希望能到現場來看一看建設進程。今年8月,終於成行。可是意外的是,火車到站前半個小時,下雨了,而且雨越下越大,上山的路泥濘難行,車已無法上去。儘管如此,唐魯東依然執意要步行上山。幾個小時的行程,在大家的一再勸說下,唐魯東方才同意以看照片和看視頻的方式了解施工進程。

天水市政協原副主席王欽錫2014年1月退休後,多次向記者打聽,「那所學校」建得怎麼樣了?

武山縣政協辦公室副主任魏小銀說,他已記不得上去了多少次,「最少有9次吧。」每一次考察他都會陪同,需要工程進度的照片和視頻都是他來拍,縣政協專門檢查工程進度和質量的時候他也來了……

一年多來,這所學校裝在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政協報社和各級政協組織,很多政協人的心裡。

11月7日,離開梁山教學點後,大家又來到了鄰近的黃山小學。這個小學只有50多名學生,5位老師。

「附近村裡的孩子們都隨打工的父母去城裡上學了。」「和學生數相比,這個學校老師的數量不少,可是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什麼課都要開,師資經費都是嚴重不足。」說起目前的困境,縣教育局的負責人頗有無奈。

一邊是城市學校裡學生爆滿,一邊是農村學校生源的貧乏。該負責人說,僅武山縣老師就缺少上千人。

離開了黃山小學,遠遠的,還可以看見梁山小學飄揚的五星紅旗。也許這是大家最後一次離開了,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留戀和感動。

是的。這是政協人用情感凝固成的一座小學校。

那一天,王克俊老師特意在黑板上寫著「政協」兩個字,他說他要讓孩子們記住這兩個字,記住政協人留在這裡的一片深情,一份愛心,並希望大家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相關焦點

  • 甘肅中醫學院組織專家赴武山縣樺林鄉天局小學開展勵志教育活動
    甘肅中醫學院組織專家赴武山縣樺林鄉天局小學開展勵志教育活動  6月14日,按照甘肅中醫學院「雙聯」行動《幫扶方案》部署,甘肅中醫學院副院長、「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安平帶領「雙聯」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組織部部長王傑和學院武山籍傑出專家學者戴恩來、李應存一行6人赴武山縣樺林鄉天局小學開展勵志教育
  • 平泉市政協考察武山縣小區物業管理工作
    武山宣傳網12月17日,河北省平泉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李勇,副市長王佔軍,市政協副主席蔣寶維一行12人來武山縣考察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李曉東,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慶山,縣政協副主席姚遠陪同考察。
  • 掌趣公益 · 桃李天教師培訓系列報導之二||62位甘肅武山縣老師的北京初體驗
    6月9日下午三點,隨著載著62位甘肅武山縣骨幹教師的列車駛進北京西站,掌趣公益·桃李天教師培訓(OFS第十期教師培訓)正式拉開帷幕。
  • ...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市政協委員體會及建議摘編 _首頁_本地...
    建議結合鐵嶺市情,聯繫鐵嶺政協實際,準確把握核心要義,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一要把加強人民政協工作與鐵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政協組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努力匯聚起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各級黨委和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政協履行職能,促進政協工作更加紮實、更富成效。
  • 政協委員建言為古老大運河「數字畫像」 建現代資料庫
    15日,在南京進行的江蘇省兩會上,多位江蘇省政協委員支招。有的委員提出,為古老大運河「數字畫像」,建現代資料庫。 15日,在南京進行的江蘇省兩會上,多位江蘇省政協委員支招。有的委員提出,為古老大運河「數字畫像」,建現代資料庫。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第46個項目。列入申遺範圍的大運河遺產分布在中國2個直轄市、6個省、25個地級市。
  • 政協委員建議:小學每周增加一節寫字課以剛性要求學生人人寫好字
    關於寫字這個話題,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一些思考與建議,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全國政協委員胡衛建議:每周增加一節「寫字課」據媒體報導,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擬提交《關於紮實提高小學生寫字水平的建議》。
  • 2020年甘肅天水武山縣縣直部門單位遴選公告
    甘肅省:2020年甘肅天水武山縣縣直部門單位遴選公告【招考人數】:38人【報名時間】:8月27日-8月31日(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考試形式】:筆試+面試【考試時間】:另行通知【筆試內容】:主要測試應試者政策理論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 甘肅武山縣網友反映交買了幾年的房子何時能交房,官方回復了!
    人民網08月10日(房子那些事兒)「天水市武山縣山水名苑,買了幾年的房子,一直慢慢的蓋,不知道要到啥時候能交房,按揭也一年了,像縣城的小區比山水名苑建得遲的都蓋好了,目前工地就幾個人幹活,這要等到什麼時候交房,請有關領導幫忙問問,辛苦領導了!
  • 深圳試水選舉政協委員 直面委員產生機制弊端
    作為深圳市政協委員,律師崔軍應邀參加了儀式。自從當選為政協委員,崔軍更忙了。連日來,他和深圳市普法辦一起到基層檢查普法工作,約同行聊天,了解律師界的呼聲……既便如此,他還是忙得不亦樂乎。「既然大家選我當政協委員,我就要認認真真地履職,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崔軍是全國首批選舉產生的10名政協委員之一。
  • 永定區政協組織委員旁聽區法院案件庭審工作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8日訊(通訊員 高自安)12月8日上午,應永定區人民法院邀請,永定區政協委派張李、張金蘭、高自安和寧超祥四名委員分別到區人民法院審判庭旁聽觀摩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販賣毒品罪案件公開審理。
  • 「成都」天府新區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黨外代表人士開展調研...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市委「大學習、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工作要求,引導天府新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黨外代表人士進一步了解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積極為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11月6日下午,天府新區黨群工作部組織新區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知聯會、新聯會、天府新區商會代表人士共計40餘人開展學習調研(視察)活動。由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民宗局局長、黨工委黨群工作部副部長姜明茂主持,代表、委員和黨外人士匯聚天府英才中心,聆聽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和勝教授關於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
  • 巾幗風採|政協委員喬瑀瑄 柔肩也能挑重擔
    2016年,喬瑀瑄當選為政協徽縣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成為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她也認識到政協委員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如何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成為喬瑀瑄新的奮鬥目標。傾心服務群眾,傳遞委員為民情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大家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她以一名政協委員的情懷,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政協委員風採」新野縣十屆政協委員彭興才:根植鄉村寫大愛
    政協新野縣委員會聯合新野廣播電視臺共同聯辦《政協委員風採》專題欄目,旨在展示廣大政協委員謀黨政之所需,群眾之所盼,積極投身於「三大攻堅」主戰場並發揮重要作用。該欄目通過接地氣、貼人心的實地採訪,多角度地展現新野廣大政協委員著力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進程,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三個新野的新徵程上彰顯政協新形象、新風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縣十屆政協委員、施庵鎮黨政辦公室副主任、文化站站長、宣傳幹事彭興才。
  • 政協委員:兒童節家長應放半天假
    廣州日報記者軒慧攝政協委員多個建議聚焦關愛兒童,有委員提出:廣州日報訊(記者周偉良)兒童節,不少政協委員提交了有關兒童的提案。廣州市政協委員張小梨在提案中建議,深圳各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在「六一」應為家有兒童的家長放假1天或半天。建議家長放假陪孩子市政協委員張小梨今年提交了《關於「六一」國際兒童節為兒童家長放假的提案》。
  • 【政協委員風採】馮源: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甘肅省青木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馮源是一名來自司法戰線的政協委員。作為一名律師,他幫扶濟困,為貧困戶免費提供法律援助;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他積極獻言建策,參政議政,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新時代委員的職責使命。
  • 安徽省各級政協聚焦 「國之大者」履職擔責
    據7月15日《人民政協報》頭版頭條報導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而對於7000萬的江淮兒女而言,科技創新就是國之重器、國之大者之一。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一)
    原標題: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一)編者按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召開在即。在佛山,活躍著這樣一群政協委員,他們深入基層,體察民情、匯民願;他們深入實踐,建真言,獻良策。其中,關於機動車環保標誌實行全國統一管理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國政協採用。新時代,新徵程。為更好地承擔建言獻策職責,陳愛貞表示,要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學習領會中共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和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參政議政,建真言、獻良策;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用心用情、用智用力,提出有前瞻性、全局性的建議。
  • 雲南昆明:書香飄自政協 委員帶動四方
    按照全國政協、雲南省政協的安排部署,昆明市政協於今年9月舉行了「書香政協」讀書活動啟動儀式。  讀書活動開展以來,昆明市政協加強對委員讀書活動的組織指導,逐步完善工作制度,豐富活動載體,做好成果轉化,採取自願與組織相結合、分散與集中相統一、線上與線下相協同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讀書活動的機制化、規範化水平,發揮委員讀書的主動性和對所聯繫界別群眾的示範引領作用。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二)
    作為文化藝術界別的政協委員代表,她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濃厚的文化情懷,對佛山歷史文化底蘊和保護傳承現狀比較熟悉。平常工作中,她經常到古村落和社區開展調研,了解基層群眾的心聲和訴求,形成系列成熟的提案建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還作為志願者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工作。「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在點子上。」王海娜將繼續在歷史文化等領域為佛山建設發展建諍言、獻良策,持續推動佛山文化高質量發展。
  • 全國政協: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各級師範教育的通識必修課
    全國政協: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各級師範教育的通識必修課 11位政協委員和1位基層群眾在全國政協機關和天津、山東、湖南4個會場以及通過視頻連線方式發言,90多位委員在移動履職平臺上發表意見。大家認為,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圍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實踐中也存在整體設計不夠、系統性不強、發展不平衡、保障條件不充分、一些政策難落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