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愛心凝固的小學 ———全國政協委員、各級政協組織助建甘肅武山縣梁山教學點紀事
黃房、紅瓦、白色的圍牆,五星紅旗在院子裡高高飄揚。樹木映襯中,遠遠望去,新落成的梁山教學點是大山深處一道別致的景觀。
11月7日上午,在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梁山村,高音喇叭裡傳出歡快的音樂聲,打破了小山村固有的寧靜,讓這裡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梁山教學點唯一的老師王克俊在等待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們。
「感謝郭孔丞委員,感謝人民政協報社和各級政協組織,讓我們告別了危房,走進了新學校……」王老師並不知道,此前不久,他和學校裡六個孩子一起寫給全國政協辦公廳的感謝信得到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的批示,「郭孔丞委員和人民政協報做了件大好事,值得表揚」;全國政協機關黨組書記、常務副秘書長孫懷山也做出批示,「結合本職工作多做為民實事,應該提倡」。
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一路顛簸,客人們來了。全國政協委員郭孔丞的代表唐魯東,人民政協報副總編輯原哲,甘肅省政協副秘書長陳強,天水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宋博華等一同參觀了新校舍,並出席了「香港嘉裡集團、人民政協報社捐建武山縣梁山教學點落成暨捐贈儀式」。儀式上,由人民政協報社全體員工捐出的8箱書籍、文具、運動器材、毛絨玩具等被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在他們眼中,有驚奇,更多的是喜悅。
一條微博和一次採訪
身在香港的王小兵,在照片上看到梁山教學點的新校舍後,激動地留言說,「這是我家鄉最美的小學」。其實,梁山教學點的重建正是從他的一條微博開始。
2013年5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王小兵在微博上發了一組家鄉小學的照片,講述了一名教師和六名學生在危房中上學的故事。「現在還有這樣破舊的學校,不可思議。」「時間仿佛在這裡凝固了,看不到時代的氣息。」這條微博打動了網友,也觸動了本報記者。在和王小兵進行了溝通和了解情況後,5月30日,由本報一位攝影記者和一位文字記者組成的採訪小組來到了他的家鄉。
儘管有天水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可找到這個小村子卻是頗費周折。到達城關鎮後,向路人打聽,大家竟都不知道梁山村所在;GPS導航,引導的路也不通;再向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詢問,他對進村的路線也是語焉不詳。正在一籌莫展時,王克俊老師此前一直無法接通的電話竟然通了。經他指引,經過一段曲折陡峭的山路之後,記者終於到達了坐落在一座山梁上的梁山村。
學校只有一間土坯房,房屋一角因為長期被潮溼侵蝕,已經開始坍塌。教室裡,坑坑窪窪的地面,斑駁的牆壁,破舊的桌椅,6個孩子正在安靜地看著書,寫著作業。王克俊告訴記者,他已在這所學校裡教學27年。
6月14日,以攝影配文字的報導在人民政協報整版刊發。而孩子們奔跑在打麥場上與山下學校孩子們在塑膠操場上活動的場面的鮮明對比,久久刺疼著記者的心。
一個電話和一次考察
「有人打電話找你們。」這是一個讓記者感到意外的電話,然而這個意外電話帶來的卻是好消息。原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嘉裡集團董事長郭孔丞看到報導後深受感動,特別讓他的助理唐魯東與人民政協報社取得聯繫,希望能在核實情況後,幫助援建一所新的小學。而此時,幫助當地教育部門援建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已成為了人民政協報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2013年9月9日,在梁山教學點上學的王奧玲放學後帶回家一件羽絨服,這讓她父親王紅亮很是吃驚,經過打聽王紅亮才知道,原來村子裡來了客人,這些人來就是為了重建梁山教學點。
當天,人民政協報社社長李紅梅、嘉裡集團董事長助理唐魯東、甘肅省政協辦公廳副主任張效林、時任天水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王欽錫等一起來到了梁山教學點。現場調研了解到的情況和報導相同,這處已是危房的學校牽動著大家的心。沒有意外,援建的協議就此正式籤訂。
由於已近冬日,人民政協報社還為學校的6名學生每人帶去了一件羽絨服。
一所新校和一份深情
「這是我第3次來」,「這是我第5次來」……梁山教學點的修建牽動著太多政協人的心。
對於學校建設,最關心的人莫過於已67歲的唐魯東先生。每過一段時間,他都希望能到現場來看一看建設進程。今年8月,終於成行。可是意外的是,火車到站前半個小時,下雨了,而且雨越下越大,上山的路泥濘難行,車已無法上去。儘管如此,唐魯東依然執意要步行上山。幾個小時的行程,在大家的一再勸說下,唐魯東方才同意以看照片和看視頻的方式了解施工進程。
天水市政協原副主席王欽錫2014年1月退休後,多次向記者打聽,「那所學校」建得怎麼樣了?
武山縣政協辦公室副主任魏小銀說,他已記不得上去了多少次,「最少有9次吧。」每一次考察他都會陪同,需要工程進度的照片和視頻都是他來拍,縣政協專門檢查工程進度和質量的時候他也來了……
一年多來,這所學校裝在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政協報社和各級政協組織,很多政協人的心裡。
11月7日,離開梁山教學點後,大家又來到了鄰近的黃山小學。這個小學只有50多名學生,5位老師。
「附近村裡的孩子們都隨打工的父母去城裡上學了。」「和學生數相比,這個學校老師的數量不少,可是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什麼課都要開,師資經費都是嚴重不足。」說起目前的困境,縣教育局的負責人頗有無奈。
一邊是城市學校裡學生爆滿,一邊是農村學校生源的貧乏。該負責人說,僅武山縣老師就缺少上千人。
離開了黃山小學,遠遠的,還可以看見梁山小學飄揚的五星紅旗。也許這是大家最後一次離開了,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留戀和感動。
是的。這是政協人用情感凝固成的一座小學校。
那一天,王克俊老師特意在黑板上寫著「政協」兩個字,他說他要讓孩子們記住這兩個字,記住政協人留在這裡的一片深情,一份愛心,並希望大家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