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名校 | 東營市春暉小學:在「共生教育」踐行中提升辦學質量和境界

2021-03-01 東營教育發布

山東有各類學校3.77萬所,各類在校生1989萬人,教職工150萬人,其中不乏有許多優秀的教師、校長,還有培養出許多國之棟梁的名校,為了宣傳典型、表彰先進,山東省教育廳聯合鳳凰網、界面新聞、澎聚傳媒共同發起「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系列活動。通過名校巡禮、名師訪談、對話名校長系列主題活動,從濟南啟動,16個地市巡禮,充分展現各地市各高校的發展歷程,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積極打造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點。

待16個地市訪談結束後,將「圍繞總結示範新成果,服務山東教育新發展」,做好活動成果的提煉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在全省進行推廣,把「一枝獨秀」變成「滿園春色」,讓高端訪談活動成為響噹噹的教育宣傳品牌。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擁有「東方溼地之城」之稱的東營,不僅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還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駐地。東營市春暉小學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建成的。學校以「明德致成,和諧共生」為價值追求,以「共生教育」為發展目標,重視育人文化建設,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學創新,堅持「師—生—家長」互助協同教育模式,使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真正落到實處。在春暉小學,學生們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下,找到自己偏愛的或優勢的課程進行學習,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課本知識的學習不再是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放飛自己的理想。正如校長王愛東所說:「辦學,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每個孩子的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讓每個孩子的成長根植於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的點點滴滴當中。」本期讓我們一同走進全國文明校園、山東省文明單位、省四德工程建設示範點、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東營市春暉小學,去領略這所沐浴春暉、共生育人的新時代學校。

讓每個學生沐浴春暉,共生共長

東營市春暉小學創建於2005年,地處東營市市政府駐地,是一所五年制公辦小學,佔地40畝,建築面積16400平方米。學校有48個教學班,2000餘名學生,112名在編教師。其中,省市區級教學能手和名師名校長共計三十人,市級骨幹教師二十六人。在近幾年的不斷發展中,春暉小學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辦學特色和教育風格,受到業內人士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這是語本《孟子·盡心上》中的一句話,春暉小學「春風化雨,暉光日新」的辦學理念便是出自於此。從創辦學校起,春暉人這些年從未停止對「春暉」二字的解讀和學校教學理念的探索,摸索出了「春風化雨,暉光日新」的涵義。校長王愛東對辦學理念給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釋「『春風化雨』就是『有如時雨化之』,意思就是像春風春雨那樣播撒下來,學生就像植物得到了滋養,得以健康成長。這是植根於每個春暉人心底的教育願景」。「春風化雨」強調「以人育人,有教無類,潤物細無聲」。學校重視教育者的內在修為,關注每個孩子的個性和天賦,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給孩子以溫暖的教育。王愛東校長生動形象地向我們介紹春暉小學對這一辦學理念的踐行,「我們把學校看成一個葵學園,孩子們像園裡的葵花一樣,在春風的滋潤下茁壯生長。葵學園的每一朵小葵花都是美好鮮活的,我們就需要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與孩子進行對話互動,潛移默化中給予了支持和幫助」。

共生課程

發掘每個孩子成功的可能性

基礎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對於培養青少年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具有重要意義。近些年,「共生教育」在教育界開始流行起來。東營市春暉小學在這些年的發展中,逐步探索出適合自己學校獨有特色的「共生教育」。校長王愛東介紹到:「學校的『共生教育』以自主協調、共生合作為培養目標,依循『尊重多元、活動生成、共生共長、協同發展』的價值追求,聚力於深化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校本實踐研究。」通過「共生教育」改革和校本實踐體系的構建,學校發展了育人文化,優化了課程設置,在創新教學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治天下來者,以人為本」,教育工作同樣要重視「人」。「共生教育」的基本活動主體就是「人」,即關注每個學生個體的發展,幫助他們在既有基礎上獲得最大最優的發展可能。學校在建設校本課程的時候考慮二十一世紀對孩子能力和素養的要求,經過分析找出學生培養的五個維度,順勢提出了「5+5」複合人才培養模式。

 

基於這樣的培養目標,春暉小學推行「通過多元智能而教」的課程改革模式,將學校課程進行梳理和重構,設立了八個新的學習領域:語言與文化,數學與科學,人文與藝術,公民與修身,體育與健康,課程輔助活動,心理與職業輔導,信息技術。在具體課程設計上,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交互,理論與實踐結合,切實做到知行合一。學校課程打通了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讓孩子把所學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作為一個小公民去處理生活問題的能力。榮獲「山東省省級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的春暉小學在書法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恰恰就體現出共生課程的優勢。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春暉小學開設書法課程,舉辦書法比賽,培養了一大批「小書法家」。書法特色在文明校園展播平臺上展示出來後,受到許多學校的關注,一家西班牙華人學校在「尋根之旅」夏令營期間,特地前來學習交流書法技巧。此外春暉小學在每年春節前夕舉辦「中國人過中國節」書法撰寫春聯活動,作品完成後送給一些孤寡老人和養老院,為他們送去一抹年前的溫暖。活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這使孩子充滿幸福感,我作為校長也對他們為社會和國家做出的貢獻感到驕傲」,王愛東校長自豪地說道。「共生教育」落實到實踐活動中,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也提高了學生參與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重建的課程體系也需要搭配一套新的考核方式,春暉小學的學期考評並不像其他學校那樣僅僅通過一張試捲來判定。學校推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6+1+X」光譜評價體系,讓孩子在各自的優勢上得以發展。學校採用「定量評價+定性評價」的方式為孩子的個性化學習提供評價標準,同時在學生素質發展測評手冊和學生光譜評價數字平臺上記錄下學生個性化成長情況。

從學生實際出發,提高教學的深度、廣度,讓學生不僅提升學識水平和學科能力,更能探索自身個性特點,使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都被發現,這才是基礎教育真正的意義。

「身教重於言行」,教育者在工作時應做到言傳身教,做到「樹人先樹己,樹己先立德」。在春暉小學,教師和學生是雙主體,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春暉小學重視師資力量的培訓,組織教師團隊學習,催生教師專業發展內動力。同時,學校搭建平臺,拓展教師專業發展載體。

為科學系統地研討教學方法,學校成立了兩個學術組織機構。教師發展研究院創新教研方式,爭取培養更多名師,而課程教學研究院用於開展團隊日常課程研究工作,從學生的角度探尋課程設置的方式。不同學科教師間交流協作,分享教學經驗,擇善從之。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也被春暉小學納入協同管理體系。王愛東校長坦言:「在學校的「共生教育」方面,除了『生生共生』、『師生共生』,另外也很重要的就是「家校共生」和「家校社」協同。」學校構建的「師—生—家長」互助協同教育模式立足於「家校社」創意聯合委員會,鼓勵家長相互學習交流,以此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也拓展了家校交流溝通的渠道。

家校社還常舉辦一些活動,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繫。例如,「請進來」活動會邀請一些各行各業的優秀家長作為志願者來學校給孩子上課,「走出去」活動會帶著孩子訪問周圍社區,體驗家長不同崗位。還有一系列親子實踐活動,既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也促進了親子關係,更利於和諧家庭氛圍的養成。

 

春暉小學雖然是一所建校不到20年的學校,但在快速發展中找準了定位,探索「共生教育」的實踐方法。從最初設計規模24個教學班發展到如今的48個教學班,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共生課程受到很大挑戰。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接受個性化教育,發揮他們最大的優勢,學校儘可能升級改造空間,把教室牆壁打開,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式的活動空間。等到教室的隔斷關閉時,學生又能在獨立的空間裡安靜的學習,這就是大家共生協同學習的一個空間。春暉小學的共生理念貫徹到了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指導著學校工作的順利進行。

「我始終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創造適合兒童成長的教育,把我所經歷的每一所學校創辦成學習型組織,讓每一個孩子、每一位老師氤氳在自主、自動、自新的氛圍中,實現自我成長。」這是校長王愛東的夢想,也是春暉小學一直以來的教學目標。在「共生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春暉小學注重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勢必會培養出一批批具有民主性、個性化的複合型春暉少年。

相關焦點

  • 東營市春暉小學:召開校務委員會成立大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王亮為進一步完善東營市春暉小學教育集團內部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積極拓展民主管理渠道,暢通家庭、學校和社區聯繫渠道,有序推進現代學校建設,近日,東營市春暉小學教育集團在綜合樓二樓會議室召開教育集團校務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一屆一次工作會議
  • 校長訪談|東營市勝利花苑中學校長李召學:根植齊魯教苑,葉茂華夏杏壇
    ,深化落實「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思路,展示東營市東營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一校一特,一校一品」風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李召學】我是2016年任花苑中學籌建專班組長,2020年任勝利花苑中學校長的,在此之前在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工作。勝利花苑中學是一所剛成立的學校,所以目前我們在按照「體現特色、提升形象、促進發展、構築品牌」的總體思路,規範學校管理,努力打造學校特色。
  • 今天,東營市悅來湖小學迎來了第一批學生
    一大早,記者就來到了東營市悅來湖小學,現代建築風格的新校園讓人眼前一亮,學生們接受完體溫檢測後進入學校,這所新投入使用的學校也迎來了第一批學生,學校也特意舉辦了儀式感滿滿的開學典禮。,學生們也在升旗儀式中迎來了自己的新學期。
  • 咱們「雲」教學:東營市春暉小學語文教師孫瑩瑩
    孫瑩瑩,東營市春暉小學語文教師,13年教齡。雖然對延期開學實行線上教學是有心理準備的,但由於教學場所、教學形式以及學生學習形式的轉變,孫瑩瑩剛開始有點不適應。慢慢地,她在幾天的教學實踐中也能夠調整自己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形式,現在已經習慣了。
  • 齊魯名校 | 山東省金鄉縣實驗小學:創齊魯名校,育陽光少年
    、表彰先進,山東省教育廳聯合鳳凰網、界面新聞、澎聚傳媒共同發起「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系列活動。通過名校巡禮、名師訪談、對話名校長系列主題活動,從濟南啟動,16個地市巡禮,充分展現各地市各高校的發展歷程,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積極打造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點。
  • 成都勝西小學校長王春:灑下教育春暉,鑄就學習大舞臺
    她將教育比作是一個生態圈,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而學校需要做的,不僅要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讓生命綻放活力,使教育充滿生機,還要培養學生能更好地創造生活和享受生活的能力。王春介紹,未來的集團化辦學方向主要是利用傳統的優質學校教育理念引領新校區,實現教學優質資源均衡發展,提升辦學質量。立志百學,各有所長生態教育鑄就學習大舞臺「生活是學習的大舞臺。」
  • 成都勝西小學校長王春:灑下教育春暉,鑄就學習大舞臺
    「讓生活成為學習的舞臺,把學生培養成學識淵博、思考與表達能力強、樂於實踐、獨立且積極探索的學習者,不斷提升核心素養,遇見一個更好的未來。」這是成都市勝西小學校長王春一直專注的教育。她將教育比作是一個生態圈,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而學校需要做的,不僅要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讓生命綻放活力,使教育充滿生機,還要培養學生能更好地創造生活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 黃陂實驗小學躋身江城新興名校,踐行美雅教育,奠基幸福人生
    9月1日上午8時許,迎著金色的朝陽,黃陂實驗小學2050餘名師生精神飽滿,排著整齊的隊伍齊聚綠茵場,舉行新學期第一次升國旗儀式。沿襲實驗小學傳統,當天升旗儀式的升旗手是校長周輝,非同尋常的是,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也來到升旗儀式現場,中國教育電視臺教育新聞節目現場連線黃陂實驗小學,將這一場莊嚴、盛大的升國旗儀式向全國觀眾直播。
  • 黃陂實驗小學躋身江城新興名校,踐行美雅教育,奠基幸福人生
    9月1日上午8時許,迎著金色的朝陽,黃陂實驗小學2050餘名師生精神飽滿,排著整齊的隊伍齊聚綠茵場,舉行新學期第一次升國旗儀式。沿襲實驗小學傳統,當天升旗儀式的升旗手是校長周輝,非同尋常的是,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也來到升旗儀式現場,中國教育電視臺教育新聞節目現場連線黃陂實驗小學,將這一場莊嚴、盛大的升國旗儀式向全國觀眾直播。
  • 彩虹總在風雨後——記崇左市「特色辦學 圓夢教育」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名校建設暨名校長培養工程寧明縣成果展示會
    2018年6月12日,崇左市「特色辦學 圓夢教育」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名校建設暨名校長培養工程寧明縣成果展示會在寧明縣城中鎮中心小學舉行,來自自治區
  • 遼寧省:探索集團化辦學提升義務教育質量
    近年來,遼寧省教育系統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帶動輻射作用,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等多種辦學模式改革,逐步實現覆蓋所有縣(市、區),惠及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整體提升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有效縮小城鄉、校際差距。
  • 東營市悅來湖小學圓滿完成首次招生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宿立梅 宋玉彬2020年8月13-15日,是東營市各中小學招生的日子。成立伊始的春暉小學教育集團悅來湖小學嚴陣以待,全體教職工齊上陣,全力以赴迎接片區家長和孩子的到來。
  • 杭州市春暉小學教育集團校長田冰冰:為教育,做一隻「絲不盡」的蠶
    2018年,她拖著一個行李箱,隻身一人來到杭州,擔任新名校杭州市春暉小學(下簡稱「春暉」)的校長。「我是看中了春暉的『顏值』,更希望能夠為這所學校美好顏值的背後創造出美好內涵。」田冰冰笑著說。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她為人行事的魄力可見一斑。  從全國知名班主任,到高質新品的集團校校長,25年來,輾轉豫渝浙三地,「玩」教育的快樂,只有田冰冰最能體會。
  • 英才小學桌球選手全員入選東營市中小學學生聯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邵光明8月19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參加2020年東營市中小學生聯賽(選拔賽)在東營市實驗小學體育館舉行。鬥志昂揚的英才小健將們奮勇爭先、勇不可擋,全員衝過選拔賽,向東營市中小學學生聯賽發起進攻。
  • 【齊魯未檢品牌展播】東營市東營區「春雨」:「春雨」潤心護花蕾...
    近日,魯檢新媒體推出齊魯未檢品牌系列展播,帶您走近各地未檢團隊,了解品牌成長的故事。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檢察院「春雨」工作品牌。「春雨」品牌名字靈感源於古詩《春夜喜雨》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象徵未檢工作如春雨般滋潤青少年心田,助力青少年茁壯成長。
  • 東營市這所高中本科上線率達75.9%,是東營市高中提升最快的
    一、學校概況河口一中2015 年遷入新校,這是建設的一所高標準的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全市一流水平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分為教學、生活、運動三大功能分區,有高標準的實驗室、音樂美術教室、科技館、體育館、信息中心、心理諮詢室、標準化操場以及學生宿舍和餐廳,配備了現代化教學設備,數字校園一卡通系統校。園裡還設立了名人雕像、校訓、石碑、校友贈送的紀念石碑、地理園、生物種植園等,實現了應用、審美和教育等功能的和諧統一。
  • 校長訪談|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校長荊瑞娟:與生命同行,讓生命美好
    編者按:為著力打造「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的東營區教育品牌,深化落實「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思路,展示東營市東營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一校一特,一校一品」風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鹽城市區小學集團化辦學進入「快車道」
    12月10日下午,鹽城市教育系統召開市區小學集團化辦學工作推進會。記者從中獲悉,自2019年10月開啟的新一輪市區小學集團化辦學改革,已全面進入快速發展期,成效初步顯現。鹽城市解放路實驗學校教育集團亭湖區實驗小學中,500名學生齊聚操場,進行團體操表演,學生們動作整齊劃一、青春洋溢。在推進會交流發言中,鹽都區教育局局長熊新華介紹了鹽都區緊緊圍繞「追求卓越」集團化辦學總目標,從「名校+新校」領辦型模式、「強校+弱校」緊密型模式、「駐城校+農村校」教研型模式三大類模式入手,多策略推動共進,多路徑提升質量。
  • 東營教學質量,進步最快的3所高中
    東營是黃河三角洲上的明星城市,這裡人均收入非常高,油田城市,經濟發展高,教育教學質量也非常高,這邊有三所高中進步非常快。學校牢牢抓住全省規範辦學行為的機遇,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嚴格執行《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範》和省廳有關規定,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在選課走班、課程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實踐。
  • 校長訪談|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校長荊瑞娟:與生命同行,讓生命美好
    ,深化落實「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思路,展示東營市東營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一校一特,一校一品」風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東營區教育局推出《校長訪談》欄目,對東營區各校(園)長進行專訪,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創建於1964年9月,系勝利油田建校最早的一所學校,2005年隨著辦學體制的改革,更名為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荊瑞娟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