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不孕大軍中,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歷盡千般劫、萬般難,好不容易好孕牽手成功。但萬萬沒想到,胚胎停止發育沒有胎心芽或者出血流產,一切好像都成了白忙活,內心剛剛升騰起的新生喜悅,完全被失去的絕望取而代之。
流產的發生率為10%-15%,對於第一次發生的胚胎停育或流產,不必過於恐慌和擔心,應該在流產後月經恢復2-3個月後,再次接受試孕就可以了。
因為調查研究顯示,第一次發生流產或胚胎停育的人群,再次發生胚胎停育的概率,並不會增高。所以,國際關於流產的指南,不建議第一次發生流產或胚胎停育的人群,做過多檢查來判斷流產的原因。
第一次發生流產或胚胎停育的人群,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繼續自然試孕就可以,能懷孕並分娩健康孩子的概率還是高的。
對於生殖醫生來說,出現2次以上的胚胎停育或流產,叫反覆流產或反覆妊娠丟失,才是需要重視的問題。反覆流產在人群中的發生率大約5%,兩次流產後再次發生流產的概率明顯升高,因此第二次出現流產或胚胎停育,就要查明原因,對症處理後再試孕。
胚胎停育指通過超聲檢查確定是宮內妊娠,能看見宮內胎囊,但是妊娠囊內一直沒有發現胎芽,或發現的胎芽一直沒有胎心,或曾經出現的胎心搏動消失,確定胚胎在宮內已停止發育。最終的結局,必然是流產。
反覆妊娠丟失:是指2次或2次以上孕周在24周之前的妊娠丟失(包括自然妊娠和輔助生殖助孕成功後的妊娠丟失,不包括孕6周前的生化妊娠,也不包括異位妊娠和葡萄胎),在國內我們就叫反覆流產。
①遺傳因素:包括夫婦染色體異常和胚胎染色體異常(如羅氏易位、平行易位、倒位),胚胎染色體異常是引起胚胎停育的主要因素,約佔所有胚胎停育的60%左右,尤以非整倍體的發生最多見,常見的有多倍體、三倍體、單倍體等。
②母體因素:子宮解剖結構異常(子宮縱膈、宮腔黏連、雙子宮、單角子宮、子宮腺肌症或腺肌瘤)。
③內分泌因素: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異常,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症候群等原因導致流產。
④免疫因素:免疫因素佔50-60%(抗磷脂症候群等自身免疫因素、同種免疫因素、血栓前狀態)。
⑤感染因素:子宮內膜炎,微生物的感染(支原體、衣原體)。
⑥精子因素:精子畸形率、精子DNA損傷。
⑦環境因素:如嘈雜的聲音環境,輻射等。
⑧年齡因素:35歲時女性的流產率為25%,40歲升高至35%左右,到了45歲就高達50-60%。
反覆流產的病因複雜多樣,並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所以需要根據患者的特點,個體化排查,通過合理的診治和幹預,反覆流產的女性最終都能成功妊娠,並分娩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