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上帝給了女孩子最特殊的一個職位——母親,也給了女孩子最神聖的特權——生育。
但對女性而言,這同時也是一項巨大的考驗,孕育一個新生命是非常辛苦的。隨著寶寶不斷長大,子宮擴大,會對身體器官造成擠壓,下半身要支撐肚子,也會出現腿粗、屁股大的情況。
這還不算,生產後骨盆擴寬、盆底肌鬆弛,甚至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大。
因此,為了保障身體得到恢復,元氣大傷的她們需要長達42天的月子期,各項細節都要注意。
坐月子也是有學問的,否則不僅易落下病,看起來還會衰老不少。
尤其是順產當天的24小時內,如果能護理得當,身體恢復會得到很大助力。
01一.排惡露
分娩後產婦需在產房觀察2小時,沒有問題才可以病房。
許多媽媽回到病房後,由於身體虛弱、疲倦、飢餓,可能會直接上床睡覺或迅速進食。但無論是哪樣,我們都需要留心惡露的排出情況。
一般情況下,產後由於子宮仍在收縮,惡露會自行緩慢排出,但有的新媽媽子宮收縮不會很好,會導致惡露排出不暢,這就需要進行輔助了。
通常來講,這時醫生會讓產婦自己按壓肚子,如果產婦太累,可以由丈夫或家人幫忙。
此外,如果之後打算母乳餵養,一定要遵循「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的原則,讓孩子及時吮吸。
在產房觀察時,如果醫生把孩子抱到媽媽懷裡時,就可以開奶了。這樣不僅能刺激乳汁分泌,還能刺激子宮的收縮,有助於惡露排出和後期恢復。
02二.注意衛生狀況
媽媽們產後多惡露流汗,會產生很多細菌,容易感染,因此衛生保健至關重要。
內衣和衛生用具應經常更換和清洗,也可以讓家人用溫度適宜的水擦拭身體,儘量保持清爽乾淨,患者服或睡衣等床上用品也要留心多更換。
通常來說,這時建議產婦使用一次性內衣,產後頭幾天的惡露量特別大,很容易弄髒內褲內衣,清洗不是很方便,一次性的更方便使用。
03三.排尿
分娩時體力大量消耗,可能還會遇到側切或撕裂,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女性產後感覺尿液延遲,無法正常排尿。
但為了健康著想,必須儘早排尿!不要因怕疼而逃避。
正常情況下,產後4-6小時內就可以小便了,如果6-8小時都不能正常排尿,同時膀胱伴隨飽脹感,就代表出現了尿瀦留的現象。
這會讓媽媽們感到非常不舒服,有運動遲緩、排尿無力、腹壁鬆弛等狀況出現,不利於恢復健康。
因此,為了儘快排尿,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按摩法:將手放在下腹部,左右分別按摩10-20次,然後慢慢推到膀胱底部按壓,一般按壓1-3分鐘就可以排尿了。發聲誘導法:聽流水聲或口哨聲,可使產婦產生條件反射,從而誘導排尿。大蒜或大蔥:解表辛溫,可改善尿瀦留,取300-500克搗碎成泥,用紗布包好後敷在臍下的恥骨上、膀胱充盈處,15-30分鐘後取下即可。使用導尿管,定期開放:此舉可訓練膀胱功能,一般10-16小時有效。
順產當天,排惡露、衛生狀況和排尿這三件事要做好,能讓身體恢復更快速,痛苦只是暫時的。
04坐月子期間,有什麼注意事項?
1)注意個人清潔
一般惡露在三周內基本可以排出,為避免感染,必要的衛生清理步驟不可省略。如遭遇了側切,即便忍著傷口痛也要保持清潔,這樣才能更快恢復好。
如果使用孕婦衛生巾,應及時更換,大便後及時清洗,防止感染。
2)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憊
生產後產婦應注意休息,至少需要臥床兩周,才能讓身體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一般24小時後,就可以輕微下床活動了,有利於消除惡露,防止形成血栓,不要因休息完全臥床。
有些媽媽覺得整日躺在床上很無聊,便想玩玩手機,可以是可以,但不可太長時間,控制好時長。
餵養後也要及時把寶寶放下,長時間抱著,出了月子會感覺腰部和手臂酸痛。
3)所處房間溫度要適宜,不能吹風
坐月子可以開空調,尤其是夏季,氣溫很高,如果不開空調會熱出病。
但要注意的是,風速別太大,且風口不對著產婦,加塊擋風板,溫度維持在26攝氏度左右即可,不要貪涼,而且三個小時後通風一次,避免頭暈。
除了以上幾點,媽媽們分娩後也要注意保暖,別接觸和進食涼的東西。飲食清淡,拒絕油膩,以免乳腺堵塞影響餵養。
另外,心情愉快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會促進身體儘快恢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