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當天,排惡露、衛生狀況和排尿三件事要做好,身體恢復更快速

2021-01-21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上帝給了女孩子最特殊的一個職位——母親,也給了女孩子最神聖的特權——生育。

但對女性而言,這同時也是一項巨大的考驗,孕育一個新生命是非常辛苦的。隨著寶寶不斷長大,子宮擴大,會對身體器官造成擠壓,下半身要支撐肚子,也會出現腿粗、屁股大的情況。

這還不算,生產後骨盆擴寬、盆底肌鬆弛,甚至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大。

因此,為了保障身體得到恢復,元氣大傷的她們需要長達42天的月子期,各項細節都要注意。

坐月子也是有學問的,否則不僅易落下病,看起來還會衰老不少。

尤其是順產當天的24小時內,如果能護理得當,身體恢復會得到很大助力。

01一.排惡露

分娩後產婦需在產房觀察2小時,沒有問題才可以病房。

許多媽媽回到病房後,由於身體虛弱、疲倦、飢餓,可能會直接上床睡覺或迅速進食。但無論是哪樣,我們都需要留心惡露的排出情況。

一般情況下,產後由於子宮仍在收縮,惡露會自行緩慢排出,但有的新媽媽子宮收縮不會很好,會導致惡露排出不暢,這就需要進行輔助了。

通常來講,這時醫生會讓產婦自己按壓肚子,如果產婦太累,可以由丈夫或家人幫忙。

此外,如果之後打算母乳餵養,一定要遵循「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的原則,讓孩子及時吮吸。

在產房觀察時,如果醫生把孩子抱到媽媽懷裡時,就可以開奶了。這樣不僅能刺激乳汁分泌,還能刺激子宮的收縮,有助於惡露排出和後期恢復。

02二.注意衛生狀況

媽媽們產後多惡露流汗,會產生很多細菌,容易感染,因此衛生保健至關重要。

內衣和衛生用具應經常更換和清洗,也可以讓家人用溫度適宜的水擦拭身體,儘量保持清爽乾淨,患者服或睡衣等床上用品也要留心多更換。

通常來說,這時建議產婦使用一次性內衣,產後頭幾天的惡露量特別大,很容易弄髒內褲內衣,清洗不是很方便,一次性的更方便使用。

03三.排尿

分娩時體力大量消耗,可能還會遇到側切或撕裂,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女性產後感覺尿液延遲,無法正常排尿。

但為了健康著想,必須儘早排尿!不要因怕疼而逃避。

正常情況下,產後4-6小時內就可以小便了,如果6-8小時都不能正常排尿,同時膀胱伴隨飽脹感,就代表出現了尿瀦留的現象。

這會讓媽媽們感到非常不舒服,有運動遲緩、排尿無力、腹壁鬆弛等狀況出現,不利於恢復健康。

因此,為了儘快排尿,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按摩法:將手放在下腹部,左右分別按摩10-20次,然後慢慢推到膀胱底部按壓,一般按壓1-3分鐘就可以排尿了。發聲誘導法:聽流水聲或口哨聲,可使產婦產生條件反射,從而誘導排尿。大蒜或大蔥:解表辛溫,可改善尿瀦留,取300-500克搗碎成泥,用紗布包好後敷在臍下的恥骨上、膀胱充盈處,15-30分鐘後取下即可。使用導尿管,定期開放:此舉可訓練膀胱功能,一般10-16小時有效。

順產當天,排惡露、衛生狀況和排尿這三件事要做好,能讓身體恢復更快速,痛苦只是暫時的。

04坐月子期間,有什麼注意事項?

1)注意個人清潔

一般惡露在三周內基本可以排出,為避免感染,必要的衛生清理步驟不可省略。如遭遇了側切,即便忍著傷口痛也要保持清潔,這樣才能更快恢復好。

如果使用孕婦衛生巾,應及時更換,大便後及時清洗,防止感染。

2)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憊

生產後產婦應注意休息,至少需要臥床兩周,才能讓身體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一般24小時後,就可以輕微下床活動了,有利於消除惡露,防止形成血栓,不要因休息完全臥床。

有些媽媽覺得整日躺在床上很無聊,便想玩玩手機,可以是可以,但不可太長時間,控制好時長。

餵養後也要及時把寶寶放下,長時間抱著,出了月子會感覺腰部和手臂酸痛。

3)所處房間溫度要適宜,不能吹風

坐月子可以開空調,尤其是夏季,氣溫很高,如果不開空調會熱出病。

但要注意的是,風速別太大,且風口不對著產婦,加塊擋風板,溫度維持在26攝氏度左右即可,不要貪涼,而且三個小時後通風一次,避免頭暈。

除了以上幾點,媽媽們分娩後也要注意保暖,別接觸和進食涼的東西。飲食清淡,拒絕油膩,以免乳腺堵塞影響餵養。

另外,心情愉快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會促進身體儘快恢復哦!

相關焦點

  • 當天沒做這三件事的寶媽,月子相當於「白坐」
    ,之後身體才會恢復得更徹底。有三件事再累也要當天做壓肚子許多寶媽回憶起壓肚子的痛苦,仍忍不住瑟瑟發抖,不少寶媽在護士壓肚子的時候連連求饒,但是知道壓肚子的目的之後,寶媽絕對不會主動讓醫護人員停手。如果當時護士不幫助產婦壓肚子,等待這些惡露自行排出體外的過程非常漫長,惡露排不乾淨,產婦恢復得就非常慢。排尿順產產婦通常應該在產後4到6小時內產生尿液,剖宮產的媽媽在撤尿管後也應達到這一要求。
  • 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當天再累也要做6件事,否則月子白受罪
    萬事開頭難,坐月子第一天是最難的,也是最關鍵的,當天有些事沒注意,後續麻煩事可大了。過來人都知道,第一天關係到後面坐月子的成敗。第一天開個好頭,後面事事順利。第一天就疏忽大意,後面可有罪受了。總結了一下: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當天再累也要做6件事,否則月子白受罪。
  • 產後要堅持做好的5件事
    生完孩子後女人的身體格外虛弱,如果沒有休養好在後期會帶來各種疾病,尤其是子宮,在承受胎兒10個月的發育以及生產時的擴張,讓它格外虛弱,因此在產後需要做好措施來讓子宮快速恢復,了解清楚才能正確採取措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產後堅持做好這5件事,子宮恢復如初不是難事
    生完孩子後女人的身體格外虛弱,如果沒有休養好在後期會帶來各種疾病,尤其是子宮,在承受胎兒10個月的發育以及生產時的擴張,讓它格外虛弱,因此在產後需要做好措施來讓子宮快速恢復,了解清楚才能正確採取措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產後惡露一直排不乾淨?做好這4件事,促進身體恢復,一身輕鬆
    惡露的排出在產後大概需要持續一至兩個月,同時還伴隨有很重的血腥味,會讓寶媽們非常尷尬。做好這4件事,促進身體恢復,一身輕鬆!1、注意清潔:寶媽要想儘快排盡惡露,就需要多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清潔私處,更換內褲,這樣有利於惡露的排出,對寶媽的健康有一定好處。
  • 產後第一天做好四件事,坐月子就成功了一半,還有助身體快速恢復
    但產褥期又稱身體恢復關鍵期,產後的一系列身體恢復,也能促進身體各項器官的恢復,逐漸使身體恢復到正常未產的狀態。產後第一天,對於整個產褥期,都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加速產後身體恢復,還能緩解產後遇到的各種難題。產後第一天做這件事,身體恢復得更快,還避免受到堵奶之痛。
  • 產後媽媽做好這4件事,能讓惡露排更快,子宮恢復好
    生孩子消耗了媽媽大量的體力和精力,所以產後需要通過坐一段時間月子來讓身體更好的恢復,只有月子做好了,媽媽身體才會健康,否則就容易患上各種疾病。所以月子期間,媽媽一定要護理好自己的身體。通常坐月子期間,媽媽都會經歷一段排惡露時期,這個階段對身體的恢復很重要,如果排不乾淨,就會直接影響到子宮恢復。想要惡露排得快,產後媽媽就一定要多注意這4件事。
  • 剖腹產後第一天,要多多注意這5件事,身體恢復會很快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剖腹產後第一天,要多多注意這5件事,身體恢復會很快!但剖腹產由於創傷面遠遠大於順產,因此產後恢復的時間也比較長,而且在護理上,相對來說比順產要更細緻。更重要的是,剖腹產後的24小時之內,有一些事情要儘早做,這對產後恢復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 這些事是產後一定要做的,少一件也不利於產婦身體恢復,不能忽視
    準備生產準媽媽,或者剛剛生產的寶媽,一定要注意產後修復,不要讓後遺症困擾我們的後半生。這幾件事情是產後一定要做的事情,少一件對身體恢復都不利,不能忽視:①產後排尿。產婦要保持心情舒暢。生完寶寶以後,媽媽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家庭裡多了一個小成員,瑣碎事也多起來。由於產婦生產以後,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影響寶媽的情緒。家人除了照顧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還要讓媽媽保持心情愉快。
  • 無論順還是剖,有幾件事儘量在生娃當天做完,月子期間基本沒負擔
    ,家人都感到困惑,護士卻怒斥道:「跟你們說了幾次要及時排尿,再不排孕婦會有危險!」實際上對媽媽而言,只是一個開始,接下的恢復工作同樣重要,產後護理不當會影響以後的健康,給身體帶來傷害。並且這種恢復並不是從坐月子開始,而是從生完娃的當天就已經開始了,媽媽們也不必擔心自己不知道怎麼辦,醫護人員都會進行提醒和幫助,只需要進行配合即可,切記及時執行,不要忘記或者漏做,這樣傷害的只會是自己的身體,影響恢復。
  • 寶媽坐月子第一天,這4件事特別重要,哪怕再累再痛都要堅持做好
    孕媽們在孕期已經承擔了很多的痛苦和煎熬。原以為生完寶寶後能夠好好休息,但是其實寶寶出生之後又是一個新的艱辛旅程開始了。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想必所有的寶媽在生完孩子都是身心俱疲,只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雖然說月子期間是為了幫助寶媽們好好休息,調養身體的,但是這個階段不只是躺在床上休息這麼簡單哦。為了能讓寶媽們恢復得更好,產後第一天這4件事一定要做好,不僅對自己有利,對寶寶更是有好處的哦。
  • 產後排惡露要經歷三個階段,觀察狀態和護理要點,寶媽要清楚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卸貨」對媽媽們來說是件既期待又恐慌的事,做了很多準備,才終於迎來小生命,但分娩過程和之後的調理,卻也是個大問題。生娃傷元氣,必須坐一段時間月子,才能調養好身體。除了身材變化之外,不斷排出的產後惡露,算是較大的困擾之一了,若沒能得到妥善處理,也會很不方便,況且這直接關聯著子宮的恢復程度。
  • 產後惡露到底怎樣才能「清乾淨」?產婦做好3件事,有助於排惡露
    在懷孕的時候,孕媽的體內就需要產生一些營養物質供給寶寶,隨著寶寶出生後,那麼這些物質依舊存留在孕媽體內的話,就會對孕媽身體有一種很不利的影響,而且會加重孕媽身體負擔。所以當孕媽在生產之後都會有一個排除惡露的過程,那麼這個過程就是在排除這些殘留的物質,不過在這個期間,也是有孕媽的惡露會排不乾淨,那這就會造成一些產後的後遺症。產後惡露到底怎樣才能「清乾淨」?產婦做好3件事,有助於排惡露。
  • 產後排惡露要經歷三個階段,觀察狀態和護理要點,寶媽要清楚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卸貨」對媽媽們來說是件既期待又恐慌的事,做了很多準備,才終於迎來小生命,但分娩過程和之後的調理,卻也是個大問題。生娃傷元氣,必須坐一段時間月子,才能調養好身體。
  • 產後惡露情況是否正常?可根據三點表現判斷,五招助力子宮恢復
    產後惡露總會如期而至,但排惡露情況是否正常,與每個產婦的身體狀況息息相關。因此,大家一定要學會判斷,才能及時發現身體異樣。02產後惡露是否正常,可根據三點表現判斷1)排出量正常惡露:正常情況下三周左右就能排清
  • 產後做到這3點,惡露才能排的更乾淨!寶媽早知道早受益
    文丨福林媽咪寶媽在生完寶寶之後,身體需要一個恢復期,尤其是孕育了寶寶的子宮。而子宮的恢復,伴隨著惡露的排出,在一點點復原,所以說,寶媽們對排惡露這件事可不能大意哦!什麼是惡露呢?它和大姨媽還有所不同,是孕媽在懷孕期間子宮內形成的「蛻膜」剝落,加上胎盤的著床處出血流出的血液等物質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般來說,寶媽會在產後六周之前排乾淨惡露,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寶媽仍然有不規律的子宮出血情況,就需要儘快到醫院去檢查了。一、惡露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寶媽要學會觀察1.
  • 分娩當天再累也要做的事
    媽媽可以採用半仰臥的姿勢休息,這樣可以幫助身體氣血下行,促進惡露排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產後半小時一定要開奶哦。2、宜早開奶在分娩結束後的半小時內,最好讓寶寶練習吮吸乳房,這樣可以刺激媽媽早日分泌乳汁,提升奶量。
  • 產後越補越虛,無節制的大補,當心惡露纏著你
    夜裡孩子哭的時候,孩兒他爸也會起來哄寶寶,換尿布,聽著朋友跟我抱怨自己的婆婆對自己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對自己冷嘲熱諷,我覺得自己上輩子簡直是拯救了太陽系,才會遇到這麼好的婆婆和老公。但是婆婆的好心卻為自己釀造了苦果,自從生完孩子以後,惡露就一直斷斷續續的。剛開始我還以為這是產後身體恢復的正常狀況,但是產後兩周,惡露還是沒有走遠,時不時就來光顧我一下。
  • 惡露排不淨,可能有3個原因,產後做好這4件事排出惡露一身輕鬆
    惡露是每個產婦媽媽都要面對的傢伙,看起來像月經,卻比月經周期長得多。很多樂觀的產婦媽媽調侃道:「惡露大概是積攢了十個月的月經吧」。惡露雖然不是月經,卻和月經的形成有相似之處。惡露看起來淋漓不盡很煩人,卻也可以反映媽媽的身體恢復情況,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幫手。
  • 產後12小時內,寶媽若能做好這幾件事,月子就算坐好一半了
    不過,生完孩子的恢復關鍵期不僅僅在坐月子期間,其實在產後12小時內,寶媽若能做好以下這幾件事,月子就算坐好一半了。產後半小時:要給寶寶餵母乳如果打算母乳餵養寶寶的產婦,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在產後半小時,給寶寶進行第一次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