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卸貨」對媽媽們來說是件既期待又恐慌的事,做了很多準備,才終於迎來小生命,但分娩過程和之後的調理,卻也是個大問題。
生娃傷元氣,必須坐一段時間月子,才能調養好身體。
除了身材變化之外,不斷排出的產後惡露,算是較大的困擾之一了,若沒能得到妥善處理,也會很不方便,況且這直接關聯著子宮的恢復程度。
對此,一定有很多寶媽有深刻的體會及感受,倘若惡露未能及時清理,不慎發生感染,就大事不妙了。
因此,關於產後惡露的清理,產婦們千萬別馬虎,要在家人的配合下做好護理。
01產後排惡露要經歷三個階段,你清楚嗎?
根據《產後惡露的臨床監護研究》的說明:產後惡露的排出分為三個階段,排出物中包含血液、人體組織細胞及很多細菌,若沒能及時排淨,對身體健康不利。
通常情況下,要是惡露沒有在6~8周後徹底排空,代表健康狀況堪憂,應當儘快就醫檢查原因。
同時,還要注意密切關注惡露的排出情況,包括其狀態和顏色。
02產後惡露的三個排放階段
惡露的主體還是血液,但並不是身體內的新鮮血液,而是分娩後產婦體內餘留的血液以及部分身體組織殘液。
一般來說,這些東西其實沒有多少量,會隨產婦身體恢復漸漸排淨。
惡露排放期通常持續4~6周左右,雖然持久,但會隨時間推移發生階段性變化,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血液型惡露
主要由殘留血液及身體組織構成,還有部分生產時沒脫落乾淨的細胞黏膜,一般會在產後4、5天左右排出,受血液及身體組織影響,呈現鮮紅色。
第二階段:漿液性惡露
產後6~14天左右,鮮紅的惡露會漸漸演變成渾濁黏糊的樣子,由血液和陰道分泌物組成,細菌數量很高。
大約會持續10天左右,這期間的清理工作必須做好,以免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
第三階段:白色惡露
這是排惡露的最後階段,漸漸變成澄清的乳白色,其中有著大量白細胞,還有不少細菌。
到此時,惡露已基本排乾淨了,通常會持續約3周。
惡露排出期,千萬要記得觀察狀態,此外護理要點寶媽也要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03產後惡露期間如何護理?
1、飲食方面
生化湯具備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幫助產婦儘快排出惡露,一般月子期都會推薦。
還應多吃些具有益氣補血功效的食物,如山楂、紅糖水、冬瓜等,都能起到促進惡露排出的作用。
總之,產後雖應加強營養,但要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吃新鮮蔬果及易消化的食物即可。
雞肉、大棗、山藥等可多食,梨、西瓜等適合血熱者食用。
2、保持清潔
古代限於條件有限,都要求產婦月子期不可洗澡洗頭,但現代居住條件都很好,空調熱水器浴霸齊備,應保持身體潔淨,尤其是私處。
為防細菌感染,需要每日用清水洗淨,還要勤換衛生護墊和內衣褲。
衛生棉墊要選擇優質吸水的,產婦分娩後的肌膚要比平時敏感,傷口也易受細菌感染,非百分百純棉易引起過敏,影響恢復。
3、禁房事與情緒激動
產後不滿兩個月,不可以有房事,剖腹產最少要滿三個月。
還要注意多臥床靜養,情緒不要過於激動,保持心情愉悅,沉悶憂鬱於身體無益。家人更要多配合,不要讓產婦有精神上的壓力,為了生孩子她付出不少。
4、可適當下床運動
身體條件好的產婦,可以適當下床走動,有助於惡露排出,整天躺在床上反而不利於身體狀況。
室內空氣需流通,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寒,換氣時產婦先離開屋子,待溫度正常後再回來。
5、觀察惡露排量
建議選擇具有計量功能的醫用產婦墊,能及時記錄惡露量的多寡,若出現產後大出血,也可及時獲知。
04寫在最後
總體來說,分娩對身體的影響不可避免,虛弱之時更要注重護理。若沒有保持身體的清爽潔淨,會因免疫力低下使健康受到威脅,這就得不償失了。
此外,飲食方面要清淡有營養,休養期間避免情緒高低起伏,保持平和愉悅。
唯有做好了這些,生完孩子後你才會感覺身體得到了重生,否則留下「月子病」, 將是一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