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群裡,媽媽們聊起了順產後惡露排出的問題,有媽媽問「順產後惡露排不盡,如何護理利於惡露排出?」這個問題引起了好幾位媽媽的共鳴,紛紛說「都說過了月子就沒有惡露了,可是我怎麼42天以後還有惡露呢?」醫生針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解答,建議42天之後還有惡露的去醫院做下B超看看。
醫生說這種情況很常見,如果在月子裡好好護理的話,是不會出現這個問題的,即將坐月子的和正在坐月子的媽媽們注意了,一定要注意下面幾件事,促進惡露排出哦。
產後惡露是指產後隨子宮蛻膜脫落, 經陰道排出的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分為血性、漿液和白色惡露,其中血性惡露在觀察產後子宮復舊中最為重要。正常的惡露,開始是暗紅色的,然後變為淡紅色,再變為黃色、白色,一般在產後21天左右就可以排乾淨。也有的一個月之後才排完,跟個人體質也有關係。如果超過6周還排不乾淨,就要去醫院檢查了。要想促進惡露儘快排出,不妨注意以下幾件事。
注意飲食
平時一定注意飲食均衡,保證身體的營養,有利於身體恢復。要多吃溫熱的食物,避免吃寒涼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導致淤血不暢,惡露不能正常排出。
如果要促進惡露排出,可以吃下面兩種食物,南方的習慣和北方不一樣,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即可。我們北方是不建議吃醪糟的,南北法生活習慣有差異,根據傳統的經驗,也都不會有錯。
南方吃醪糟:醪糟有清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助於下奶,能促進消化,還有助於排出惡露。北方吃小米紅棗粥:小米紅棗粥中,小米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尤其是B族元素,大棗有養血活血的作用,所以有助於排出惡露。
早下床活動
產後身體比較虛弱,除了注意飲食補充能量、調節身體外,還要注意早下床活動。坐月子的老習俗是「臥床不起」,實際上這是很不科學的。臥床不起不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也不利於血液循環,身體恢復會更慢。科學的坐月子方法是不要坐著或者臥床不起,而是要早下床活動。平時在室內散散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要逞強,但是也不要凡事袖手旁觀,這樣活動起來,有利於身體恢復,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惡露排出。
母乳餵養
催產素可以促使子宮更快地回縮到骨盆中,引起子宮收縮,產婦會感覺到肚子疼,這時也會有利於惡露排出。催產素的產生是由寶寶吃母乳引起的,所以,儘量做到母乳餵養,也有利於自身身體健康。現在不管是世衛組織還是美國兒科學會,乃至我國的母嬰保護機構,都提倡儘快母乳餵養。一方面是為了孩子能吃到寶貴的初乳,吸收其中的抗體,增強免疫力。另一方面就是可以促使產婦儘快恢復子宮。惡露排出結束,也意味著子宮復舊接近終點,勝利在望了。
總之,坐月子時使惡露儘快排出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媽媽們一定注意科學坐月子,好好恢復身體,遠離月子病。
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產後護理的?一起來聊聊吧!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讚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