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產婦在和家人爭執「產褥期」究竟有沒有必要仍舊遵守原有的產後護理方法時,都會用外國產婦坐月子的事來爭辯,結合大量實例證明發現:產後不坐月子也無可厚非,一般不會造成生命危險。
但產褥期又稱身體恢復關鍵期,產後的一系列身體恢復,也能促進身體各項器官的恢復,逐漸使身體恢復到正常未產的狀態。
大概在產後六周也就是42天左右,產婦的身理和心理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產後第一天,對於整個產褥期,都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加速產後身體恢復,還能緩解產後遇到的各種難題。
產後第一天做這件事,身體恢復得更快,還避免受到堵奶之痛。
一:產後兩小時要開奶
很多寶媽都會好奇,產後多久就可以給寶寶餵奶了呢?其實在產婦生產後的半小時,產婦就已經可以進行開奶了。但過去的老人口中,是不建議在產後六小時之內進行開奶的。
但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表明:產後的兩小時到四小時,是產婦開奶的關鍵期。如果不抓住這一時期,發生堵奶的風險就會增加。
儘早地開奶可以為產婦提前建立條件反射刺激,使大腦快速地分泌催乳素,從而使乳汁大量流出,等寶寶抱來吃奶的時候,就能立刻吃到新鮮美味的母乳啦。
二:產後壓肚子
如果說順產的疼痛是「人間煉獄」,那麼產後壓肚子的感覺就是「世界末日」。
網友香香:產後壓肚子的疼簡直比生孩子還要痛苦,看見護士來壓肚子的一瞬間,就開始瑟瑟發抖,但依舊逃不開護士的魔爪,她說現在不壓以後會更疼,那種感覺呀,等於又生了一遍孩子。
網友呼呼:本來覺得剖腹產要比順產的少受點罪,沒想 到一樣逃不開壓肚子的厄運。那個感覺猶如刀割,把順產沒感覺到的疼通通嘗了一遍。
產後之所以要按壓肚子,子宮就開始收縮,也就是在產後的24小時內會發生劇烈的宮縮。一般來說,產後子宮會在10天到12天之內收縮到正常水平。產後的6小時,需要及時進行按壓肚子,使產後惡露排出,並及時進行排氣。
三:觀察出血量
產後第一天,是決定產婦分娩成功的最重要的一天,導致產婦產後風險的最重要一項的就是產後大出血。必須引起孕媽的重視。
在胎兒分娩後的24小時內,產婦出血量達到500ml後,就可稱作產後大出血。有常見的幾個原因: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滯留,胎盤損傷等原因。
在產婦分娩後的兩個小時,必須回到醫院進行觀察,如發現有較多出血情況,必須及時報告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搶救。
四:儘早進行第一次排尿排便
不管是順產也好,還是剖腹產也好,產後第一次排便都極為重要。一般在產後的8小時左右,產婦都會進行術後排便。建議順產的產婦在產後的4小時排尿,緩解因子宮收縮導致的產婦排尿困難,或者長期膀胱充盈受到壓迫的情況。
如果不能及時排尿,需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導尿。
產婦產後的第一天,決定了坐月子的質量,和身體恢復的狀況,只有在產後做好這四件事,才能保證加快恢復速度。
到產後三天的時候,需要進行下床走動,做好保暖措施,謹防月子病。
產後第一天的重要性你知道嗎?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