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她們不僅要兼顧外在的工作,更要兼顧家庭,尤其在懷了寶寶之後,更需要考慮,是否要給孩子母乳餵養的問題。
這也成為很多婆婆詬病兒媳,不願意為孩子付出的方面。但其實如果能正確母乳餵養,合理調配飲食,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同樣不會影響女性工作的。
寶寶究竟是否吃飽,媽媽如何判斷
鄰居黃姐,是一位80後寶媽。跟隨著國家政策,迎來了自己的二胎寶寶。
月子期間一直是自己的婆婆,一直在照料自己的生活,但看著瘦弱的黃姐,婆婆一直擔心黃姐的奶是否夠?是否虧待了自己的大孫子?
連續一周,婆婆都十分關注著,黃姐餵奶的情況,直到看到孩子每次吃完都能滿足的睡去,並且半夜很少醒來,這才放下心。
母親在產後會本能的分泌出乳汁,並根據孩子的需求進行供給,只有在錯誤的餵養方式下,才會導致母乳不足。
母乳不足的表現,體現在這兩點
1.第一口母乳的重要性,不可被忽視
有些老人會認為母乳的第一口是不乾淨的,通常會擠出來。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乳房內部是不會有沉積的母乳,只有在孩子出生後刺激乳腺,才會分泌母乳。
因此,第一口母乳也是新鮮的,應該及時給孩子餵養。
孩子吸吮的時候,也能促進乳汁的繼續分泌,寶媽的母乳是根據孩子的需求而分泌,孩子吸得越多,分泌的越多,因此,第一口母乳不僅營養充足,還很重要。
2.輔助奶粉的餵養導致
當寶寶吸吮力度不夠或姿勢不對時,很容易導致母乳餵養的不暢,而改變餵養方式,通常都會更換成奶粉餵養,減少了母乳的餵養次數,從而更加不利於母乳的分泌。
母乳是否充足,寶媽可自行通過以下幾點進行判斷
1.孩子吃奶時的狀態
孩子是否夠吃?當孩子在吸吮吞咽時,從開始的十分著急,到最後的邊玩兒邊吃,都能有效的說明母乳的充裕。
同時,孩子在吃完之後會出現滿足的表情,也說明了寶媽母乳的足夠。
2.孩子的睡眠情況
白天孩子吃飽之後,就會有力氣運動玩耍,這樣就促進寶寶夜間的睡眠更加安穩。
夜間餵奶的次數,也會相應減少,並在每次餵完奶之後,孩子都能安然入睡。
這也說明了寶媽母乳的充足。
3.孩子體重的變化
新生兒最初的幾周都通過母乳餵養,如果營養充足,孩子會按照時間的推移,固定增長體重。
即便不需要補充其他的營養物質,就已足夠滿足孩子的生長。
這也是體現寶媽母乳充足的有力佐證。
4.孩子的排洩物
除了進食量,還有排洩物也可以幫寶媽,判斷自己的奶量是否充足。
如果寶寶的排洩物是軟綿、類似牙膏狀的物質,並每天都有固定排洩量,則說明寶寶的消化系統正常,奶量充足;
如果寶寶的排洩是稀式的,並且幾天才有一次真,則有可能寶寶的奶量不足。
只要寶媽身體健康,正常情況下,寶媽的奶量都能滿足孩子的生長需求。
當然,在哺乳期也可以格外的,給寶媽多補充一些有利於下奶的食物。
比如:奶類、魚、禽、蛋、瘦肉或豆製品,適當攝入蔬菜及水果;同時,寶媽要保持心情舒暢,勞逸結合,才能夠有助於身體的恢復,保持奶量的充盈。
【媽媽寄語】
其實奶量是否充盈,夠不夠寶寶吃完全取決於孩子的食量,孩子吃的多,媽媽分泌的就多,因此,寶媽一定要注意在初期讓孩子多吸吮乳頭,刺激乳房分泌物。
才能讓孩子品嘗到,更健康天然的母乳。
【今日話題】
如何判斷寶寶母乳是否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