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一例奇怪的腦梗案例,事情是這樣子的:患者55歲左右,半夜12點半發病,救護車十分鐘內趕到,當時急救人員明確表示典型的腦栓塞症狀,左側上下肢動不了,舌頭僵硬無法說清話,握感無力,失去行動能力,急診送往醫院,到醫院可以自行上CT、穿衣、行走如初,CT結果腦部未見異常,當晚住院治療,第二天下午磁共振檢查結果也無異常。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有疑問了:明明已經確診是腦梗塞的症狀了,患者究竟是什麼病呢?為什麼到醫院後就沒有任何異常了呢?怎樣才能找到血栓的位置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詢問了曹醫生,了解到了這位患者的情況。
患者是短暫性腦缺血
其實這位患者是短暫性腦缺血,也就是所謂的小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表現,常常是某些神經功能的缺損,比如突然不能說話,或者聽不懂別人講的話,也有的會出現短暫性的單側肢體不能動彈,甚至頭暈、頭痛、一過性黑蒙、復視、吞咽障礙等等。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由於局部腦缺血引起的短暫性、可逆的神經功能缺損。發作一次之後,自行好轉,多數不超過0.5~1小時,往往患者去看大夫的時候,症狀已經不存在了,而且兩個小時之內的發作,通過CT或者核磁共振也查不到病灶。
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的原因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生的原因和腦梗死相似,主要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狹窄,影響腦血流;或者斑塊或其上的血栓脫落的微小栓子短暫堵塞血管;或者是房顫等心臟病形成的血栓脫落短暫堵塞血管等。
短暫性腦缺血一定要重視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種,雖不會直接造成疾病和死亡,但同樣不能忽視。因為患者發生腦梗死的風險很高,尤其是發作後1月內。臨床統計顯示,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發病後第2天、第7天、第30天和第90天內的卒中復發風險分別為3.5%、5.2%、8.0%和9.2%。
短暫性腦缺血的預防
有研究報導短暫性腦缺血發病的許多危險因素與生活方式有關,可通過實施二級預防進行幹預。一些 短暫性腦缺血患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動脈狹窄及吸菸、酗酒、肥胖、飲食不當等,這些都是可以進行有效幹預的。要注意戒菸、限酒,低鹽低脂飲食、適當運動。
如大家對於腦梗偏癱康復訓練等方面有疑問,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也歡迎大家關注、點讚、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