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嬰兒很多的微小動作都讓他們很摸不著頭腦,但是事實上這裡頭卻含有非常深刻的寓意。通過這篇文章,靖媽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有的這些小動作,究竟透露著些什麼信息給我們。
孩子在三到六歲之前睡覺的時間不規律,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這就表明三到六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睡覺的4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
1、容易踢被子
幼兒的四肢比較柔軟,骨骼肌肉發育都比較快,再加上嬰幼兒時期還沒有學會走路,四肢沒有得到鍛鍊,可能存在肢體不協調的情況。所以寶媽們如果發現寶寶晚上蹬被子,不一定是孩子睡覺不老實,相反說明孩子的腿部肌肉在發育,而且發育的很好。
另外,蹬被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行為能力在得到提升,感知能力也在加強。所以寶媽不用過度緊張。
2、孩子熟睡時面帶微笑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一般是不會微笑的,雖然微笑對於成年人來說是個非常簡單的表情,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微笑要牽扯到的神經非常多,而且還需要全身合作。所以如果父母發現自家孩子的月齡比較小,但是熟睡的時候,有的時候睡熟時已經有微笑的表情,也說明孩子日後智商會高於其他人,孩子大腦發育的比較好。
3、夜裡醒來後可以自己入睡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寶寶「夜哭」的現象,但是隨著寶寶慢慢長大,他們開始可以睡「整覺」。有些寶寶就算是夜裡醒來了,也不會再放聲大哭,而是自己翻身又睡了過去。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的話,說明孩子安全感十足,另外也證明了他的大腦發育良好,家長可以偷著樂了!
4、翻身
大運動發育比較早的寶寶們,一般到了4月齡就學會翻身了,多數寶寶在5~6月齡開始翻身,夜裡的活動也就越發不消停了。
學會翻身以後,小傢伙們夜間總是神出鬼沒,一會兒在這兒睡,一會兒在那兒睡,讓寶媽們一頓好找。寶媽們別著急,這是寶寶身體發育好、智商高的體現。
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僅需要父母的堅持,而且也需要孩子的配合,尤其是在孩子3-6歲之前。這是一套專為3-6歲孩子設計的親子智力遊戲書,這套叢書共四冊,這些主題都是孩子感興趣、附有吸引力,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
有針對性地採用幼兒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與之互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從而有效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思維力和想像力,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另外這套書編排科學,內容豐富,題目新穎有趣,同時配有大量精美手繪插畫,讓孩子在享受快樂遊戲的同時,活躍大腦思維,激發大腦的無限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