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睡眠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
但是不同的娃睡眠時間不同,表現不同,其實裡面還暗藏玄機,關乎著寶寶大腦的發育情況,尤其是在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同的小表現,也在釋放著不同的信號。
雯雯家的小寶6個月了,雯雯經常帶著寶寶下樓玩,碰到了一個同月出生的孩子,雯雯與之攀談起來。
大家聊聊孩子的飲食以及睡眠情況,那個寶媽抱怨,自家娃太鬧騰了,每天晚上都讓自己休息不好,問雯雯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雯雯表示,自家寶,晚上一般醒一兩次,自己帶著還可以,那個寶媽投來羨慕的目光,看著雯雯家的寶寶狀態滿滿,而自家的娃,一出門就打瞌睡,更不用說什麼狀態了。
有研究者發現,睡眠規律的孩子,大腦發育得也更為充分。
良好的睡眠不僅僅有利於大腦神經元的發育,同時對於孩子智力的提升也是大有幫助。
1)抿嘴笑
一般很多小寶寶睡覺的時候,是沒有什麼表情的。
但是如果你家寶寶經常睡覺面帶笑容,那麼說明娃的大腦發育的比較好。
有相關專家表示,孩子笑的時候,需要神經元以及大腦的協同作業,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
如果小寶寶能在睡覺時微笑,說明孩子協調能力好,大腦發育的也更為完善。
2)翻身、踢腿
寶寶生長到了一定的階段,孩子的大動作也開始發育了,一般小寶寶3-5個月學會翻身。
但是如果你家小寶寶,在更小一點的時候在睡夢中就開始了踢腿以及蹬腿,那麼恰恰說明孩子腿部發育的比較好。
如果更早一點翻身,也一般身體發育、以及智力水平都會超越平常的小孩。
孩子的運動系統發育的好,也說明了大腦協調能力強,恰恰也意味著孩子的大腦神經元發育的好。
3)容易接覺
很多小寶寶,在晚上醒來之後,就不容易入睡了,會哭鬧不止。
不僅僅大人休息不好,時間長了,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寶寶晚上醒來之後,能快速的繼續入睡,恰恰說明孩子早早的掌握了自主入睡的能力,暗示著大腦發育的比較好。
孩子睡眠質量高不高,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父母只要掌握了如何更好的幫助寶寶養成好的睡眠規律,孩子的智商提升才更有保證。
策略一:睡前不要讓寶寶吃的太多
孩子睡前吃太多,腸胃負擔會加重,消化能力弱,睡眠質量會變差。
因而,父母睡前不要給孩子吃太多的食物,午飯需要半個小時後入睡,晚上睡前一兩個小時不要吃東西。
策略二:讓寶寶睡前情緒更平穩
平穩的情緒更有助於睡眠。
睡前不要讓孩子過於興奮或者情緒過於低落,防止孩子睡著之後,大腦仍處於運行狀態,得不到好的休息與釋放。
策略三:營造好的睡眠環境
好的睡眠能讓孩子更快進入睡眠狀態。
父母可以把臥室弄得更為舒適些,燈光調暗,同時避免噪音的產生,寶寶休息的更好。
寶寶休息的好,自然對於身體發育也是十分有利的,同時對於孩子大腦的發育也是極為有利的。
因而,父母可以更多的從生活中的那些小細節積極入手,如此,孩子才能睡得好,更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