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護林是霧霾幫兇? 專家:假的!

2020-12-20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位於中國北方的「三北」防護林時常成為籠罩京津冀地區大範圍霧霾的「背鍋俠」,有傳言稱,是它擋住了吹散霧霾的大風,當去冬今春京津冀霧霾天氣明顯減少時,「三北」防護林又被傳說遭到砍伐以保證北京「藍天」。「三北」防護林真是北方霧霾的幫兇嗎?《環球時報》記者19日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恆德以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遙感應用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興贏,他們均表示,這種說法「毫無道理」。

「『三北』防護林根本不可能『偷走』北京的大風」,張恆德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森林對於風力、風速的影響非常有限。「從水平範圍來看,樹林對風力的減弱作用極其有限,最多只能影響十公裡左右;垂直方向也只能影響地面以上最多200米,而且越往高影響越小;從摩擦程度上來看,樹林對風力的影響只有0.6‰左右,與比較稀疏的鄉鎮、郊區等影響差不多,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張恆德說,離北京最近的「三北」防護林也要在200公裡以外,冷空氣在垂直方向的影響更是超過1500米以上,故而「三北」防護林「擋住了風」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張恆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真正導致近年來中國北方風速有減小趨勢的「罪魁禍首」是全球氣候變暖。「由於溫室效應引起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從而導致氣溫上升。在這個過程中,陸地氣溫升高比海洋大,高緯地區升溫比低緯地區大,導致冬季陸地與海洋之間的溫差變小,高緯地區與低緯地區的溫差也變小,進而造成空氣流動減慢,就是我們說的『風小了』。」張恆德說,這個趨勢也會存在「正常波動」,比如2014年之後華北地區的平均風速又有所上升,「就好像是一個暖冬中也可能會有幾天特別冷一樣」,但這和「三北」防護林並沒有關係。

張興贏和張恆德都表示,2017年冬季中國北方霧霾顯著好轉的原因既有「人努力」,也有「天幫忙」。「一方面,各部門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實施到位,有效控制了汙染排放量;另一方面,2017年冬天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好,助推霧霾減少和空氣品質改善。從模型統計來看,『人努力』的貢獻率佔到70%,『天幫忙』佔30%左右。」

「綜合來看,所謂砍掉『三北』防護林以減少霧霾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道理」,張恆德強調說,「三北」防護林不僅可以有效減少春季華北地區的沙塵天氣,也對PM2.5等汙染物有一定吸附作用。「此前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馬建民和他的科研團隊曾經做過一個研究,與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護林工程對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而自1999年到2010年間,該工程清除了華北PM2.5總量的0.9%。」而到2050年「三北」防護林工程真正建成時,對有機汙染物的吸附和清除預計將繼續增長。

張興贏表示,要想繼續減輕華北汙染情況,徹底打贏這場「除霾」攻堅戰,真正要做的還得「尊重科學」,依託衛星遙感監測等科技手段,做好重汙染天氣的監測、預報和評估,並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對汙染排放進行精準管控,使空氣品質穩步持續地向好。

相關焦點

  • 三北防護林擋住風吹霧霾?專家:樹不背這「鍋」
    ——專家表示「三北」防護林對PM2.5反有清除作用) 本報記者 遊雪晴1月15日—17日,又一輪大範圍霧霾籠罩華北黃淮等地。連續幾天的重汙染天氣,更讓人們期盼冷空氣帶來大風,吹走霧霾。
  • 婁煩「三北防護林」:一段「綠色長城」在這裡鑄就
    「三北防護林」是國人耳熟能詳的詞彙,可「三北」究竟是哪「三北」?非專業人士,可能一時語塞。正確答案是——西北、華北和東北。如果這道題難不住你,下面的問題可能就沒幾個人知道了:「三北防護林」的面積有多大?為什麼要建設「三北防護林」?
  • 專家釋疑霧霾七大誤讀
    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區連日來霧霾籠罩,多地「爆表」,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霧霾的分析和質疑。記者昨日從環保部獲悉,針對社會公眾對於重汙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環境保護部20日邀請八位專家一一解讀,問題涉及京津冀的霧霾是哪的汙染造成,北京霧霾究竟是什麼原因以及抗霾方法等。
  • 高考地理小專題——三北防護林
    1978年11月25日,我國啟動了世界最大的防護林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簡稱: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我國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建設的大型人工生態林工程。40年來已累計完成造林面積4614萬公頃,三北工程區森林面積淨增加215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3.57%,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下圖為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區域範圍圖。
  • 肅北縣實施「三北」防護林五期工程封山育林項目成效顯著
    原標題:封山育林 築牢生態屏障    ——肅北縣實施「三北」防護林五期工程封山育林項目成效顯著    土地沙化是肅北縣面臨的首要生態問題。因為過度放牧和人為影響,致使荒漠區可利用林地草場面積不斷縮小,草場載畜力逐年減少,土地退化和沙化十分嚴重,不斷威脅著牧民生產和生存安全。
  • 寧波日報:「幫閒專家」與「腐敗幫兇」
    寧波日報:「幫閒專家」與「腐敗幫兇」 據調查,張曙光參與院士評選時的幾本專著如《高速列車技術》等,由不同的專家團隊在集中時間段內集體完成,張曙光沒有參與寫作,只是在編寫過程中提過意見。據透露,編寫期間專家們吃住在酒店,費用數十萬元,由進口高速動車組的一家代理公司支付(9月13日《新京報》)。
  • 別讓酒瓶回收成制假幫兇
    但是,這些茅臺酒瓶一旦灌滿「假酒」流入市場,就成了制假販假的工具,不僅會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更會侵害正規茅臺廠家的利益,絕對是法理難容。  謹防茅臺酒瓶或其他名酒瓶回收成制假幫兇,需要酒業生產廠家,在酒瓶防偽上下功夫,或者通過酒瓶回收再利用,以規避空酒瓶在市場上漂流,成為假酒容器。
  • 老謝白話:汽車尾氣排放不是霧霾的元兇!
    人家倫敦,60年前有個別名叫「霧都」,還出了本名著叫《霧都孤兒》,60年後咱帝都、京城首善之區有個名號叫「霾都」,保不齊哪天出本新書《霾都獨生子》——這北京真看不見「北」了:PM2.5最高時爆表突破900,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安全值是<10,童鞋們,您說這小90倍的「剪刀差」是不是也忒「懸浮」了?!人民遼寧那疙瘩比河北「生猛」——一下開出了5400多萬的「霾單」!
  • 公基備考:春季防風沙:三北防護林
    北方春季乾燥多風沙,為防風治沙,國家實施的「三北防護林工程」最為人熟知。然而,很多人的認知只是停留在「西北、華北、東北的人工林」這個表面,具體內容不甚知曉。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梳理下與「三北防護林」相關的考點。
  • 放天燈釀浩劫 臺環保團體呼籲"北北基"市長莫成幫兇
    摘要: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昨天(22日)晚間最後一場活動由北北基(臺北、新北、基隆)三市市長一起放天燈。對此,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23日)響應,有關天燈活動公共安全都有詳細規範,會要求採用環保材質製作天燈。
  • 假防偽碼成假貨「轉正」幫兇:可上網站查詢
    原標題:假防偽碼成假貨「轉正」幫兇   為了防止買到假貨,很多顧客在拿到貨後,往往都會核查商品上的防偽碼以辨真偽。防偽碼真的就能防止買到假貨嗎?   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防偽碼製作公司為了獲利,不僅不按規定核查客戶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證,甚至收錢製作假防偽碼,建假的防偽碼查詢網站,成為假貨「轉正」途徑。   對此,有專家表示,在加快相關立法的基礎上,增強行業監管力度。有業內人士建議,為規範防偽查詢,可由相關管理部門建立全國統一的防偽查詢網站。
  • 北京霧霾,為何南重北輕?
    (新華社記者 金良/圖)北京市的PM2.5濃度分布圖呈現由南向北濃度逐漸降低的梯度特徵。如果按照2015年城市PM2.5年均值排名,西南邊的北京人相當於生活在河北保定這類重工業城市,東北邊的北京人則生活在山東青島、廣西桂林這類旅遊城市。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春季防風沙,三北防護林
    北方春季乾燥多風沙,為防風治沙,國家實施的「三北防護林工程」最為人熟知。然而,很多人的認知只是停留在「西北、華北、東北的人工林」這個表面,具體內容不甚知曉。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梳理下與「三北防護林」相關的考點。
  • 【重點建設項目巡禮】河北省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一)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狀況,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在我國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建設防護林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這就是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 「病毒幫兇」,shame on you!
    中世紀的黑死病曾奪去三分之一歐洲人的生命。歷史研究表明,當時人們在瘟疫恐慌的情況下會做兩件事,一是一起跳死亡之舞,二是譴責猶太人帶來病毒。今天這種情形似乎又回來了,只不過美國政客把攻擊的對象換成了中國人。近日,「中國偷美國疫苗」論調成了美式謠言工廠出產的又一個假冒偽劣產品。
  • 鶴壁一防護林現大量黑色毛毛蟲 附近樹葉被啃光
    9月20日,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淇水灣辦事處姬莊村姬先生來電反映,村西口附近的防護林的葉子全被蟲子啃光,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希望有關部門趕緊治治。姬先生介紹,在泰山路與淇水關路交叉口附近的姬莊村,村口有一大片防護林。北側的防護林的葉子被蟲子啃光,現在蟲子正沿著道路向路南側的防護林爬行。
  • 1月十大網絡謠言盤點:兒童吸入肺的霧霾比大人多?
    小編提醒廣大網友,網上流量禮包有真有假,但不要輕易打開,以免上當受騙;公安機關發布的通告都會用單位名義通過正規渠道發布,不會以個人名義通知,遇到這樣的信息不輕信、不轉發。   謠言5:黑心商販給螃蟹注膠?
  • 香港霧霾嚴重 內地遊客與「假藍天」合影
    香港霧霾嚴重 內地遊客與「假藍天」合影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析近期華北黃淮等地霧霾天氣特點及成因
    2016年12月16日以來,我國華北黃淮等地遭遇大範圍霧霾天氣過程,多地出現了重度霾,尤其是京津冀以及河北南部等地。應對持續霧霾天氣,多地啟動最高級別的空氣重汙染預警,北京發布了今冬首個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本次霧霾天氣有怎樣的特點?為何持續時間很長?未來一段時間還有沒有大範圍的霧霾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