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是對人的最大誤導——致年輕人說勤學

2020-08-29 明夜賞月59547392

世人常說,不說,最高明的處事方式就是不說,且美其名曰「沉默是金」。我想這是對人,又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最大誤導!

不說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沒有出息的人不說,二是不說沒有出息的人。

父母不說子女,老師不說學生,領導不說下屬,人不說道德,國家不說法律,人還是人嗎?國家還是國家嗎?文化會傳承嗎?人會進步,國家會發展,社會會前進嗎?

所以,不說是對人的最大誤導!

學生讀書,本質上就是聽他人說,不認真努力地聽他(她)人說,學習有效果嗎?其實,一個正常的人總是要讀書的,誰能生而知之?所人,人之為人,就是聽他(她)人說。

今天就說說勤學之必要和必須。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人是要用夢想和勇氣去創造,用信念和膽識去證明。有人說,若你不勤奮,那就凌晨三點去看看馬路上的行人,萊市上的人們!

其實,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馬路上的車和行人,白天黑夜就沒停過的!

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古人馮夢龍如此說!現代社會,身為女兒身的又何嘗不有風雲志?至少自食其力才少些生活煩惱和婚姻的困擾吧。

要如此,就須勤奮學習增長自己的才幹。從小的方面說,就是不為生活所困,為有一個較快樂幸福的人生而勤學;從大的方面說,就是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這也是古人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勤學如春之苗,不見其增已有所長;綴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已有所虧。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架,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古人如此說,就可見一斑勤學之重要了。

外國人又如何看待勤學的呢?

笛卡爾說: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門捷列夫說: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

泰勒說:懶惰等於活埋一個人。

是的!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會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嘗。

既然勤學如此重要,可為什麼還是有人不願學,更談不上勤學呢?

是生活條件好了嗎?還是就算自己努力再努力也趕不上人家而妄自菲薄呢?

我們可不敢妄加推斷。

人生是一面鏡子。鏡子既照他人又照自己,一個正常的人總要到鏡子裡去既看看別人,又要看看自己。

古人有穿壁引光,懸梁刺股,今人有能人富豪之傳奇,引人入勝。

如果只羨慕鮮花的美,掌聲的響,可不去想人家長流的汗,勤奮的苦!我想,人家的傳奇終究還是人家的傳奇,與你無關!

人因學習而改變,行動而成功。

人與人的差距是存在的。不是有人說嗎?高貴並不是戰勝他人,而是戰勝自己,優於過去的自己。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不成宿疾。

《扁鵲見蔡桓公》裡說:疾在腠裡,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謂,無奈何也。

所以,一個有出息的人,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發現不足要及時彌補,若不如此,再好的機遇到來時,也會與你擦肩而過!

我常說,懶動無為。

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以至於飢餓。它使你遠離人世和友情,使你的心胸日漸狹窄,以至越來越懷疑人生。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還是用來玩耍的,我想這就是人生觀了。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學習怎麼選擇名師?如果能的話。

其實,世人也常認識到這個問題。有人說世人更相信「有名之庸醫」,而不信任「無名之名醫」!

這看起來難免矛盾之嫌,但確有此情況。在下認為,很可能是有些人不宣傳「無名之名醫」,故而無名;而一些庸醫由於大力的宣傳,世人誤以為名醫,於是就成了「有名之庸醫」。不然,世人常說某些「磚家」連常識都沒有!

馬克思曾說:奮鬥將來,樂以忘憂!

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願你勤奮好學,不負芳華,把控現在才能更好地把控未來。

相關焦點

  • 年輕人被誤導黑韓?網友:蔡英文是包裝很潮騙很大
    網友討論,莫非年輕人真如韓所說,被網絡誤導而黑韓?有人直言,自己本來反對韓選2020,但後來有感經濟惡劣,決心投韓!並痛批蔡英文,根本是「包裝很潮,騙很大」。    據報導,網友在PTT論壇發文《年輕人真的如韓國瑜所說被網絡誤導黑韓嗎》,寫道:「一開始也覺得韓國瑜很惡,騙高雄人民結果自己去選2020,但,看到蔡英文就覺得更惡!整天在那刷什麼統不統的,然後真的騙的東西比韓國瑜還多!
  • 心理學:年輕人如何避免被洗腦和誤導?
    年輕人正處於一個充滿熱血但又缺少獨立見解的階段,因此,他們是最容易被各種具有洗腦性質的言論帶偏的人。洗腦手段都是很巧妙的利用了一個人的心理弱點,就是經驗豐富的人也有可能會上當。那作為一個經驗少,見識淺的年輕人,該如何避免比他人洗腦和誤導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建議你這麼做。(1)多懷疑多批判每當你接觸到一個言論,一個觀點時,請多保持懷疑的態度,千萬不要預設立場。儘量從不同的地方收集信息,來評判某觀點的正確與否。
  • 為往聖繼絕學——「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這兩句話分別是孟子、孔子說的,是不是在「為往聖繼絕學」呢?陽明先生這裡告訴我們責善就是善意的責備:心中有愛,批評有方。做到三原則:一是發心——悉其忠愛;二是智慧——致其婉曲;三是忠言順耳——使彼聞之而可從,繹(yi)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 優思明避孕藥或致血栓 拜耳涉嫌誤導消費者
    近日,美國媒體又有報導稱,拜耳在銷售避孕藥時「毫無限制」,並向未經允許使用者出售,誤導消費者。儘管拜耳(中國)表示,優思明作為第四代口服避孕藥,形成血栓的機率很小,與同類藥品的發生率相差無幾,但還是難以消除消費者的擔憂。避孕藥引起血栓的概率到底大不大?吃避孕藥應注意哪些風險?
  • 勤學 苦幹 頤養 -- 人生三階段
    看到這些,是否有「少年不知勤學苦,老大方悔讀書遲」的感覺了。當然了,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但青少年時期應該多上學多讀書學習總沒錯!     常言說「三十而立」,一般人到這個歲數就該成家立業了。
  • 玉溪一村子旁路牌老舊致司機頻被誤導
    主要管這的人也許沒考慮到現在的實際路況,所以沒人來拆。希望有關部門能來把這指示牌拆了,給司機一個正確的指示,別讓不知路況的司機走冤枉路,也減小此路口的出事率,謝謝!出於對外地車主和附近居民的考慮樓主認為只想老路的路標應該更改以避免大車頻繁掉頭、繞路壓壞花臺不說也給往來村民帶來危險
  • 4個人生頓悟: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他說,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說更大的事業。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用現在的話說,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著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則,人就會是無頭蒼蠅,人生就會是一團漿糊。
  • 「勤學? 修德? 明辨? 篤實」
    其實說到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習總書記於五四青年節在北京大學對青年學子講話精神「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這八字真經。這八字真經其實就是針對我們當代青年立足當今社會所提出的,全面地提升,堅定信仰以及成長的要求。  在和大家分享學習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把視野放開拓一些,以一個宏觀的眼光用些許關鍵詞來刻畫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大家會想到那些詞呢?
  • 王陽明的4個人生頓悟: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他說,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說更大的事業。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 用現在的話說,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著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則,人就會是無頭蒼蠅,人生就會是一團漿糊。
  • 金融學院盧嘉成 勤學先鋒
    我是一個敢想、敢做、同時又腳踏實地的人,大學三年裡我自覺自省,自律自強,自我認同,奮發向上。學習上自信樂觀是前行的態度,勤奮上進是追求的步伐,學年績點4.04,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均為班級第一,連續兩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和三好學生一等獎學金,對於學科成績從不懈怠,時刻保持求學的熱情和刻苦的精神。
  • 第六課:品德修為「致良知」
    「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這是「致良知」誕生後王陽明說的一番肺腑之言。王陽明活了57歲,龍場悟道那年他37歲;提出「致良知」是在49歲,至死不渝。
  • 抗日題材影視劇不允許「開玩笑」,「亮劍3」請不要誤導年輕人
    八路軍獨立團團長王雲山(張雲龍 飾)是個沒有文化,脾氣火爆,但卻有超乎尋常的軍事頭腦的人。他敢打敢拼,善出奇招,屢次重創日軍,名聲大噪,但隨之而來的是日軍瘋狂的進攻。在這部劇的簡介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上這段話,通過這樣的介紹,我沒覺得這部影片離戰爭有多遠。可是現實卻一直在啪啪地打臉。
  • 勤學如春起之苗——大師談讀書之法
    勤學如春起之苗沈正翔大詩人陶淵明退居田園後,有一少年向他求教讀書方法。他說:「學習,無妙法,只有刻苦勤學,則進,輟學則退。「並指著田禾耐心啟發,禾苗時時在滋長,可肉眼卻看不見。讀書也是同理。只有持之以恆,勤學不已,才會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
  • 「素食主義」,究竟誤導了多少人?
    全球審美觀念不同,不同的人喜歡的身材也不一樣,像當紅的明星大張偉明確表示自己喜歡豐滿類型的女孩子,且在節目上調侃過時尚雜誌的編輯們那些男性可能不喜歡女孩子,因此標榜女性以瘦為美,這也影響了當下潮流女性的審美觀念趨於一致,認為越瘦越好,為了變瘦嘗試了諸多方法,吃減肥藥丸、喝減肥茶、穿塑身衣
  • 為何東北人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而說「我是東北的」,原來如此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也越來越喜歡出門旅遊,尤其是年輕人更加喜歡自己做攻略,來一場自由行,也就是所謂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不僅可以讓人緩解自身在工作和學習中的壓力,而且還能夠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如果你在旅途中碰到東北人,會發現他們從來都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而說「我是東北的」,這是為什麼呢
  • 德雲社張雲雷張火丁事件中,是誰在故意混淆時間軸,惡意誤導視聽
    首先如果你不了解這件事的話,看到媒體的報導,說張雲雷在被有關部門批評以後,依舊在舞臺上說這些調侃張火丁的內容,那肯定都會覺得張雲雷是個屢教不改,明知故犯的人。
  • 很多人都被《延禧攻略》誤導了
    很多人都被《延禧攻略》誤導了今年夏天《延禧攻略》熱播,爾晴成了背叛皇后、爬龍床的惡毒女人。而爬龍床這件事也讓大家一位福安康是她和乾隆的私生子。看完劇之後,很多人困惑:福康安真的是爾晴和乾隆的私生子?對此小編想說很多人都被《延禧攻略》誤導了。
  • 河曲:勤學善思的好少年張凱婷
    她曾獲得過「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新年畫展二等獎」「模仿班幹部」「小學女子短跑第二名」的榮譽。  身為一名學生的她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制度,在學校,她努力學習,懂得遵紀守法、熱愛集體、助人為樂;在班上,她勤學善思,幫助同學,是同學最好、最信賴的好夥伴;在學習上,勤學善思,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  當父母不在家裡時,她還能夠自己做飯,收拾家學習。
  • 他對年輕人說:我最大的錯誤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
    1957年,在莫斯科大學大禮堂,毛主席對當時中國留學生說了一句名言:「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然而,我越來越覺得,這個世界屬於健康長壽的人。
  • 勤學難一時,不學苦一世:30歲以前要儲備足夠的知識和技能
    在中國現在的年輕人,有20幾年的時間都在不斷地接受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認字和算術,而後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中間還夾雜著各式各樣的興趣補習班,這些學習賦予人各種技能。從學校出來之後,就是進入社會工作,大部分人就脫離了系統的學習,一直到老可能都不會再選擇坐在課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