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 讀名校, 到底是滿足孩子還是滿足自己?

2021-02-24 藍橡樹



這一生我幾乎都在明星學校讀書,除了這所讓外婆流淚的國中。但它卻讓我理解了比我貧窮、地位低、不同省籍的人。什麼是所謂的整體社會最完整的教育,它讓我發現真實的世界,不曾於社會迷幻的價值中下沉。

教育從來不只是「優異」的成績。要讓孩子們有機會走過山、走過水,讓他們的成長歲月除了成績之外,有天有地,最終有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陳文茜,臺灣知名的作家和媒體人,被稱為臺灣三大名嘴之一,曾被《亞洲周刊》英文版評選為全亞洲25位「創造趨勢人物」之一 。本文來源:公眾號「文茜大姐大」(ID:sisy-world)。藍橡樹獲授權轉載。

最權威留學預備課來了!

哈佛耶魯倆男神首次同臺,掃碼看個究竟!

長按二維碼,了解課程並報名


「這一生我幾乎都在明星學校讀書,除了這所讓外婆流淚的國中。但它卻養成我人格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理解比你貧窮、地位低、不同省籍的人。它讓我發現真實的世界,不曾於社會迷幻的價值中下沉。」

—— 陳文茜

如果問我,一生對我影響最深的學校,是哪一個?我的答案不是臺大、不是美國新社會學院……而是我一生唯一的「鄉下教育」:臺中崇倫國中。

這所「國中」在臺中市郊,實施「九年國教」之前在臺中所有的公私立學校中排名大概不到前十名。我從小在臺中念的都是「明星學校」,同學們大概不是將軍、校長、「立委」「國代」的外省人小孩,就是臺中富商下一代。即使那個貧窮年代,遇著下雨天,校門口也排列著少數黑頭車,一排排三輪車,準備接送孩子們。同學們一半學鋼琴小提琴,「小五」之後就加強補習,放學後比誰穿得漂亮。

我的年代是「九年國教」第三屆,一般國中教育的資源及質量按世俗標準皆不良,於是我的小學同學半數考進私立中學,其他大多搬遷戶口至原稱為「市立第一中學」的居仁國中。

小學六年級時,我的家庭發生變故,撫養我的外婆因心臟病危住進加護病房。

那一年,在我的人生裡刻印了兩項影響我一生的重大事件。一個是我首度面臨困境,外婆若走了,我只有十二歲,哪裡是我的家?我已數年未見母親,近十年未見過父親,這世上還有我的容身之處嗎?

那是我第一次眼睜睜看著死亡,以及體會到死亡逼近時分分秒秒對我的意義。

我看著夜裡窗外搖曳的樹葉,白日翠綠,夜間陰沉,當下果斷做了抉擇,若外婆走了,我會以「特殊方式」和她一起走,人生一了百了,不用為活而低聲下氣。等待外婆離開加護病房的十天,從做決定起,我內心即十分篤定。沒有眼淚,沒有自憐,沒有哀戚。

現在回想那生命中的十天,是我培植「捨棄」「勇敢」及「成長」最重要的日子。外婆幸運地活過來,醫院待了近一個月。我和她相依為命慣了,每天陪她住院,但不是我照顧她,而是她照顧我。我又回到那個可口可樂、巧克力的「準幼稚」狀態,原本寫好的遺書如衛生紙扔垃圾桶,照常過「小公主」的好日子。

外婆出院後,國中已分發完畢,私校招生也報名結束,她赫然發現即使家在市區,我卻「莫名其妙」被分發至近郊的「崇倫國中」。我的姑婆指責她說,「你替她媽媽帶孩子,帶什麼啊?那個學校會毀了她一生……」外婆沒有生氣,不斷點頭,一直哭。

只有我,毫無感覺。

我每天得花約四十分鐘騎自行車上學(回想那三年,可是我一生唯一運動的歲月),經荒郊、過田埂……一不小心可能掉糞坑。

上學第一天,發現班上同學和我小時玩伴大不相同,有的買不起皮鞋,有的付不出學費。我的同學分兩大類,本省女孩來自農村,讀書是「奢侈」,回家得先幫農務,才能做功課,如果「太用功」,叫做「自私」。另一類型外省女孩,父親不再是將軍、上校、警察局長,而是「士官長」的小孩。

我曾搭公交車去她們家玩耍,聽說住山上,還一片遐想,是否家家種了玫瑰?對我們這樣一個「二二八家庭」的孩子,那是改變我一生重大的分水嶺。我脫離了本省家族認為「外省等同權貴」的成見,看著士官長們的家,不到我們臥室榻榻米一間大小,廚房比我家廁所窄,若有一家裝馬桶,「八成姊姊上臺北當舞女」。

那是一個文化震撼的經驗,「馬桶」是奢侈品,還得出賣姊姊的肉體與名譽。

「鄉村國中」三年,我不曾迷失自己,反而充分體會社會的不公,也看到了本省外省家庭共同因貧窮而衍生的悲劇。一個同學當水泥工的父母親突然車禍雙亡,家裡連一粒米都沒了,她餓到昏倒在操場上。我跑去告訴訓導主任,學校開始為她申請社會補助。一名單身外省老師收容她住宿舍,我學會也懂得把全校第一名的獎學金轉送給她……

訓導主任軍中退役以嚴厲出名,卻溫柔地摸摸我的頭,稱讚:「你是一個好女孩。」

考高中前,我們全家皆萬分緊張。外婆趕快送我去補習。補了一個月,覺得無聊,便每晚逃學吃冰或讀課外書。由於我們是國中第三屆,意義等同教育資源仍未充分準備,且愈偏鄉愈欠缺。我所念的國中,的確許多老師是從很普通的「五專」畢業,且鄉音重。但換來的是我「叛逆有理,課堂上常常糾正老師」的自信。

這類學校的考試通常也不會太難,我多半課堂上聽一聽即記下來,其他那些我的同學忙農務、別的「明星學校」孩子忙補習的時間,我就自修,例如背歷任美國總統就職演說。考高中時由於我的英文、數學、歷史、化學、物理等大多接近滿分,我順利考上「臺中女中」,比錄取分數多出一百多分,然後在高中又碰上一堆明星小學時的同學。

這一生我幾乎都在明星學校讀書,除了這所讓外婆流淚的國中。但它卻讓我理解了比我貧窮、地位低、不同省籍的人。什麼是所謂的整體社會最完整的教育,它讓我發現真實的世界,不曾於社會迷幻的價值中下沉。

和我經歷類似的是蔣勳,他高中考太爛,念了強恕高中,因此碰到了一位好老師——陳映真,從此改變他的一生。

教育從來不只是「優異」的成績。要讓孩子們有機會走過山、走過水,讓他們的成長歲月除了成績之外,有天有地,最終有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的父母親一心把孩子送入「明星高中」,其實只不過滿足了父母自己認定的「成功欲望」。誰又背得出王永慶、高清愿、張榮發、郭臺銘、蔣勳、嚴長壽……畢業於什麼「明星學校」?

本文獲得文茜大姐大授權轉載



【藍橡樹家長圈】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數萬家長一起,學習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數百位牛爸牛媽暢聊教育;線上線下家長沙龍提前佔座。

相關焦點

  • 讀名校到底是滿足孩子還是滿足自己?家長,恐怕你已陷入擇校誤區!
    然而,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這些名校的時候,是否想過在無意識中,讀名校這些選擇是為了滿足家長自己的「成功欲望」呢?「這一生我幾乎都在明星學校讀書,除了這所讓外婆流淚的國中。但它卻養成我人格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理解比你貧窮、地位低、不同省籍的人。它讓我發現真實的世界,不曾於社會迷幻的價值中下沉。」
  • 陳文茜:讀名校,到底是滿足孩子還是滿足自己?
    要讓孩子們有機會走過山、走過水,讓他們的成長歲月除了成績之外,有天有地,最終有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問我,一生對我影響最深的學校,是哪一個?我的答案不是臺大、不是美國新社會學院……而是我一生唯一的「鄉下教育」:臺中崇倫國中。這所「國中」在臺中市郊,實施「九年國教」之前在臺中所有的公私立學校中排名大概不到前十名。
  • 讀名校,滿足孩子還是滿足自己?
    我的姑婆指責她說,「你替她媽媽帶孩子,帶什麼啊?那個學校會毀了她一生……」外婆沒有生氣,不斷點頭,一直哭。  只有我,毫無感覺。  鄉村中學三年我不曾迷失自己  我每天得花約40分鐘騎自行車上學(回想那三年,可是我一生唯一運動的歲月),經荒郊,過田埂……一不小心可能掉糞坑。
  • 讀名校,到底是滿足孩子還是滿足自己?
    對我們這樣一個「二二八家庭」的孩子,那是改變我一生重大的分水嶺。我脫離了本省家族認為「外省等同權貴」的成見,看著士官長們的家,不到我們臥室榻榻米一間大小,廚房比我家廁所窄,若有一家裝馬桶,「八成姊姊上臺北當舞女」。那是一個文化震撼的經驗,「馬桶」是奢侈品,還得出賣姊姊的肉體與名譽。
  • 愛是一種選擇,選擇滿足我們自己,還是滿足孩子的需求
    因為他右邊的孩子不用起立,這讓他很為難,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站起來。猶豫的他站直雙腿又屈腿坐下,接著又站直腿再屈膝,臀部起起落落,後來很快就不動,保持著屈膝彎腰的姿態,面部表情一直很緊張很緊張。我很驚詫這男孩對自己該怎麼做那麼不敢肯定,當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只得呈現一個不舒服的姿態,沒有「錯到底」的勇氣,沒有請求支持——向同學、向老師問詢的勇氣。
  • 去澳洲留學讀研究生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學歷與大多數國家一樣,申請澳洲研究生一般都需要學生讀完本科,順利拿到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這也是去澳洲留學讀研究生需要滿足的最基本的條件。不過,澳洲研究生錄取也是非常靈活的,如果你具有專科學歷,也可以通過澳洲獨具特色的專升碩課程來曲線入讀研究生。
  • 滿足造句和解釋_滿足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7、我的「長生果」)4、我們這些孩子,什麼都覺得新鮮,又常常什麼都覺得不滿足。(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4、月跡)滿足參考例句:1、貪婪的人總是得寸進尺,永不滿足。
  • 「延遲滿足」的孩子更優秀?別傻了,及時滿足才是對的
    孩子非但沒有在「延遲滿足」中得到「滿足」,反而還認為我是在刁難他,開始對我不信任起來,那麼「延遲滿足」的方法到底能不能達到自己所希望的結果呢?01、「延遲滿足」到底是什麼意思?「延遲滿足」英語是「deferrde gratification」,字面上直接翻譯過來是「推遲的滿足感」。
  • 孩子的書包應該自己背還是家長背?滿足這兩點,就能讓孩子自己背
    每天到了放學點,學校門口都會有一個現象:很多父母都背著書包,孩子來回來去地蹦蹦跳跳,身上一身輕鬆。問家長:「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背書包?」大多數的家長都回答說:「看孩子這一天太辛苦了,放學了我給背著書包,捨不得孩子再受到累贅。」
  • 解讀父母的愛:是為了滿足自己,還是孩子的成長需求?
    細細想來,這種表達的愛其實只是小愛,因為它只是滿足了我們做為母親的一種愧疚心理的補償,滿足我們對自己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不是一個好媽媽的心理,這樣做僅僅只是滿足了作為母親的情緒需求,並不是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而做的一個決定。再想到他4歲時從害怕一個人睡,到現在完全可以自己一個人睡並且已經習慣一個人睡的狀態之後反而他更加的享受一個人睡覺的自在。
  • 延遲滿足對孩子到底有利還是有弊?
    妍妍是一名2歲的小女孩,每天臉都掛著滿足的笑容。媽媽覺得這與自己對孩子照顧細心,及時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有關。可是,她的朋友卻說,「延遲滿足」一下孩子的需求,更利於孩子成才。妍妍媽媽有點糾結,她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做才是對妍妍最好的養育。
  • 蔡是理想主義還是機會主義者?陳文茜舌戰趙少康,數十萬人看好戲
    趙少康跟陳文茜兩個好像喜歡鬥嘴,大概兩個都是聰明人,找到對手了就鬥嘴。兩位,都保重身體,後面的世界太精彩,不容錯過。為蔡英文大吵時長近1個小時的節目,最精彩處落在尾聲。陳文茜事後在臉書發文,並以《和老友趙少康鬥嘴》為題,描述節目尾聲的論戰。
  • 陳文茜:蔡英文是空包彈 家財萬貫卻貪小便宜
    鳳凰衛視4月26日《解碼陳文茜》播出「陳文茜:蔡英文是空包彈 家財萬貫卻貪小便宜」,以下為文字實錄:陳文茜:對馬英九威脅最大的反而是蘇貞昌。趙少康:我認為是這樣,雖然我太太跟我女兒,女性不這樣認為,我不知道你怎麼看,但基本上我認為打到最後的時候蘇貞昌是比較難打。
  • 滿足這些條件,就可以讀重慶熱門中小學
    來源:重慶購物狂論壇(gocqmmgo)綜合雖然年年都在發招生通知,還是有很多人以為學校就是就近讀,還在說不知道重慶各區的熱門學校的招生條件今天就給大家整理重慶主城各區熱門學校的入讀條件,悄悄告訴你哦。有些熱門學校只需要滿足三對口就可以讀啦。
  • 老人滿足孩子的需求有錯嗎?即時滿足孩子不等於溺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教授發現,那些能夠控制自己不吃第一塊棉花糖而等待第二塊棉花糖更長時間的孩子,學習成績顯然要好於等待時間更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還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較高的體質指數等,發現那些能等得更久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成績更好,事業更成功。因此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在推崇「延遲滿足」,似乎讓孩子學會等待,是懂得人生挫折的第一課。
  • 滿足孩子的口欲期需要
    02幹涉孩子口欲活動的不良後果如果去幹涉或者粗暴地阻止孩子的口欲活動,那等同於剝奪了她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而沒有滿足她的欲望,有可能造成以下不好的習慣:1吃的更起勁兒家長去阻止會讓孩子認為你在意他「吃」的這個行為。
  • 不同年齡孩子發脾氣要如何區別對待,試試延遲滿足和變通滿足
    ,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平靜下來,學著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這裡想強調的是,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冷」的程度與方式都應該有所區別,不能簡單地「一冷到底」,否則就會傷害到孩子。比如說:新生寶寶 要細心找出哭鬧原因 !關於安撫方法,下篇詳細解答!
  • 想報考MBA名校,除了基本條件,還要滿足什麼?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學校的報考條件都是一致的,尤其是名校MBA,在學歷和工作經驗方面都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因此,如果你想考取MBA名校,則需要對該校的報考條件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去加拿大留學,這些名校都需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
    去加拿大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同學都是準備申請加拿大的名校,但是一般名校的門檻較高,同學們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夠收到加拿大名校的青睞。那留學加拿大名校都需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大家都知道嗎?對於名校來說,高中三年成績在85分以上是必須的,不同專業對分數也有不一樣的要求,如商科或工程專業甚至可以達到90分以上,這個錄取標準每年會根據申請人數的不同而略有變化。
  • 「溺愛」到底是愛孩子,還是愛自己?
    很多父母總是擔心給孩子愛太多,尊重太多,會成為一種「溺愛」,把孩子「慣壞」,我談一下自己的理解。首先我不認為有愛太多一說,「溺愛」表面上看是對孩子需要的縱容,本質是父母對自己的放縱,滿足的是自己的想像和需求,不是愛孩子太多,而是不愛或沒有能力愛孩子的父母寬慰和感動自己的一種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