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會發現一個現象,寶寶腦袋和枕頭接觸到額地方,會有一圈頭髮很稀少或者沒有,有的媽媽很困惑,這是怎麼回事?是和被子摩擦過多,還是缺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為什麼發生這種情況。
在醫學上,這種現象叫做枕禿,百度百科這樣定義枕禿:小嬰兒的枕部,也就是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出現一圈頭髮稀少或沒有頭髮的現象叫嬰兒枕禿。看到這,媽媽不禁會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出現枕禿呢?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原因吧!
1.摩擦發生
寶寶整天躺在床上,腦袋和枕頭接觸處容易出汗,使皮膚發癢,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會左右觀察,這兩種情況都會讓孩子不斷的搖晃頭部,腦袋和枕頭不斷摩擦後,枕部頭髮就會被磨掉而發生枕禿。此外,如果枕頭太硬,也會引起枕禿現象。大部分的枕禿往往是因為生理性的多汗、頭部與枕頭經常摩擦而形成的。
2.生理導致
引起枕禿的原因是多方面,可能是媽媽孕期營養攝入不夠、甚至是缺鈣或者佝僂病的前兆。
摩擦發生的枕禿,我們無需治療,稍加注意護理,孩子長大了,自然就好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護理:
1、調整溫度。要注意保持合適的室溫,避免寶寶出太多汗,否則寶寶會感到很不舒服,同時也容易引起感冒等其他疾病的發生。
2、給寶寶選擇透氣、高度適中、柔軟適中的枕頭,隨時關注寶寶的枕部,要及時更換枕頭保證寶寶頭部的乾爽。
寶寶除了枕禿還有這些症狀要警惕!
寶寶晚上不睡覺,周圍稍微有一點動靜就會煩躁、哭鬧;或者汗多,枕骨還會有很多汗堆積,如果這些問題同時出現,媽媽們就要警惕寶寶缺鈣或者維生素D。
通常大家說的缺鈣,實際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很多人都認為缺鈣可以引起嬰兒患上佝僂病,然而佝僂病的真正原因是嬰兒體內缺少維生素D。維生素D是骨骼生長的必要因素,可增強鈣、磷在小腸內的吸收,調節鈣、磷代謝所必需,促進牙齒、骨骼的正常生長。缺乏維生素D,老年人易骨質疏鬆、骨折;成人則發生骨骼軟化病;嬰兒體內缺少維生素D會影響嬰兒對鈣的吸收以及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從而影響骨骼發育。
因此,正常足月兒應在出生後2-4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首先,維生素D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進食,我們可以進食一些含高鈣的食品,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另外像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堅果和海產品、添加維他命D的營養強化食品。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並且應該持續到2至2歲半。幼兒在2歲後應該增加戶外活動,飲食種類也要逐漸多樣化,這時就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了,但是,每天戶外活動時間要求在2-3小時以上,還可以適量曬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達不到的應該繼續少量補充維生素D。
寶寶枕禿要怎麼辦?
1、及時帶寶寶去正規醫院做體檢,檢測是否缺乏微量元素,如缺鈣,是否有佝僂病的跡象。
2、要聽醫生的話,如果是缺鈣引起的要適當給寶寶補鈣,但不要盲目補鈣。
對於已經開始接觸輔食的寶寶來說,通過各種食物來補鈣,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同時也讓寶寶有機會嘗試更多的食物如果遇到。
可以適量增加戶外活動,適量曬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合成維生素D。
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多樣化的食物來補充維生素D,可以在5、6個月添加菜泥;6、7個月添加肝、精瘦肉;10個月左右可以添加麵湯、營養粥,這樣可以保證寶寶正常攝取鈣質和維生素。
3、加強護理
給寶寶選擇高度適中、透氣、柔軟適中的枕頭,家長要隨時關注寶寶的枕部,發現有潮氣,要及時更換枕頭,以保證寶寶頭部的乾爽。
缺鈣的孩子有一種表現就是枕禿,但枕禿的孩子未必都缺鈣。媽媽可以自行判斷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枕禿。如果發現孩子有枕禿等缺鈣表現,家長又不知道怎麼補鈣,可在孩子體檢時可以告訴兒科大夫孩子的吃奶量,讓醫生幫助算出鈣劑用量,科學地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