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會成本中,收入循環流動的經濟模式

2020-12-11 騰訊網

生產要素的短缺以致存在機會成本

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和企業,但這些生產要素都是有限的,無法滿足人們無限的產品和服務的需要,那麼就必然存在機會成本。

什麼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為了選擇一個產品而放棄另一個產品時所付出的代價。

假如你一個月的生活費是1000元,如果你把這1000塊錢拿去買手機,那麼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你就會挨餓,挨餓就是你為了買手機而付出的機會成本。

在社會經濟中,機會成本表現為資本性產品和消費性產品。即使用同一資源不可能同時產生消費性產品和資本性產品,兩者之間必須作出選擇,要麼選擇消費性產品,要麼選擇資本性產品。

但在有效的資源配置中存在可能性邊界,即在同一資源下儘可能地使產生資本性產品和消費性產品最大化,使機會成本弱化。比如生活費同樣是1000塊錢,可以省吃儉用攢下500元,不至於挨餓,然後買部500元的手機。

因為有機會成本的存在,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必須作出選擇,在資本性產品和消費性產品選擇,產生收入循環流動。

二元經濟

二元經濟由公司和家庭組成,也稱之為封閉經濟。

人們參與生產獲得收入,而收入的去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去買公司的產品,消費掉,而公司將產品賣掉之後拿到資金可以進行生產更多的產品;另一個則是進行儲蓄,進入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再用資金去投資企業,進行再生產。

這其中存在貨幣循環中的暫時退出,即將收入進行儲蓄。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貨幣的注入,主要包括投資和消費。

三元經濟

三元經濟由公司、家庭和政府組成。與二元經濟相比,三元經濟多了個政府,政府在其中起到宏觀調控的作用,也就必然導致家庭收入的一部分要支付稅收。

政府不僅存在稅收,還提供產品和服務,而產品和服務主要由公司生產和提供,也就產生政府消費。

在三元經濟收入循環流動中,政府起到調控的作用,向有收入人群收稅,然後再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從而參與到貨幣循環流通中。

開放經濟

開放經濟在三元經濟的基礎上加入了國際貿易,也就呈現出更加現實的社會——大多數國家都是開放經濟。

在開放經濟中進口會使貨幣外流,但在出口時貨幣會重新流入公司企業,從而進入再生產流程。

當進口和出口相等時,則國際收支達到平衡(包括產品、服務和資本等)。但往往進口和出口是達不到平衡的,所以平衡表中有一項是淨差錯與遺漏。

相關焦點

  • 循環經濟中的利益平衡
    蘇州高新區的循環經濟之路,成果顯著,不同凡響。這從報導提及的兩個細節上可以得到印證:其一,高新區的河水裡長有桃花水母,這個天然的環境「監測員」的存在最生動地說明了當地環境之優;其二,當地經濟快速增長,而能源消耗卻有所下降,增減之間顯現的恰是循環經濟的威力。對於公眾、企業與政府各方而言,這種發展模式無疑是一種「共贏」。
  • 機會成本.
    本質怕的是放棄了緊緊拽在手裡的東西,卻又未能抓住想要的那些美好,無法在現實環境中抉擇。工作的現狀雖然令人沮喪,但是可以讓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生活起碼不會陷入窘境。而那些喜歡用「機會」成本去思考問題的人,他們恰恰是在早期,已經「不計成本」的投入了一些事情,搭建了自己的現金流渠道。有安全的額外收入,這些事情讓他們可以擁有「隨時裸辭」,成為自由人的條件。
  • 2016.05:輟學對流動人口收入的影響(楊斯琪等)
    輟學對流動人口收入的影響 楊斯琪 趙彥雲   內容摘要:本文利用2008年中國城市、農村和流動人口居民收入調查數據,分析輟學對流動人口收入的影響。其一是經濟方面的原因,成本與收益是否對等是個體做決定時考慮的關鍵因素[3-4],因此,教育費用、家庭收入、未來預期收入都會影響到是否輟學;其二是心理方面的原因,由於教師歧視、課程設置等原因引起的厭學心理一直是輟學的重要因素[5-6];其三是教育方面的原因,Philip H.Brown[7]認為離學校的距離、教育費用、教室是否漏雨等因素都會影響中國農村兒童在校年數,同時國家教育支出、學校建設情況、課程設置
  • 變廢為寶串起循環經濟鏈
    「六位一體」循環經濟產業治理在印染行業的應用,開創了以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為導向的印染工業園區「六位一體」循環經濟產業治理和第三方公共服務模式,符合我國印染行業產業轉型升級改造的要求,對於切實貫徹國家關於練江流域治理與助力民生的相關政策,促進印染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印染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節能減排,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和示範效應。
  • 訂閱經濟的八個關鍵詞:如何讓你的業務複利增長?| 訂閱模式(1)
    訂閱循環是我在《訂閱經濟》書中原創的一個概念,它解釋了訂閱模式的結構或者商業模型。訂閱和買斷都是一種價值交換,但和買斷有著很大區別,訂閱的價值交換並非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長期持續循環。訂閱循環是以企業和訂閱用戶的雙向承諾為紐帶,基於時間線的訂閱服務和經常性收入的價值交換循環。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種養加工複合模式 該種養模式是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為核心的種、養、加工複合循環農業經濟模式(簡稱種養加工複合模式),其採用清潔生產來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加工增值和副產品的綜合利用。
  • 商學院名詞庫(94):機會成本
    應用學科:水利科技(一級學科);水利經濟(二級學科);水利工程費用(三級學科)  定義2:某項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棄掉的獲利機會所帶來的成本。  應用學科: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資源經濟學(二級學科)  基本簡介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是可以用貨幣來進行衡量的。
  • 中金宏觀:內外循環也是量與質的循環
    在古典經濟學的時代,外循環比較初級,主要體現為最終消費品的國際貿易,伴隨著技術進步、運輸成本下降等因素,國際間的分工日益細化、產業內貿易大量出現,外循環逐步升級到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形態。雖然學術領域存在兩大思想流派的對立,但真實經濟的循環中,量與質的關係遠沒有那麼割裂,而是互相聯繫、不可分割的。
  • 階層流動的中國局-虎嗅網
    中共建政之後,社會階層流動經歷了前三十年的特殊時期。在這個特殊時期,社會重新陷入勞動生產率較低且缺乏競爭的狀態,社會資源分配重回行政分配路徑。一方面,對「地富反壞右」等階層的歧視,使一部分人參與社會流動的機會被徹底剝奪(「反右」和「文革」也導致相當數量的頂尖的寒門「讀書人」受到嚴重打擊)。
  • 新基建之充電站:詳解充電站運營成本與收入模式
    充電運營收入主要為充電服務費+電費,成本主要為固定成本(人工、折舊等)與變動成本(電費、停車場收入分成等)。以50KW快充樁為例,若保持0.5元服務費不變,當充電樁利用率從7%提升至12%時,單樁利潤總額會從-0.05萬提升至0.93萬,彈性極大。因此運營效率是影響充電樁盈利的核心變量。
  • 集約:綦江北渡鋁產業園的循環經濟之路
    今年7月,綦江北渡鋁產業園正式被列入重慶市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和重慶市鋁產業建設基地。   「北渡鋁產業園圍繞『鋁電聯營』,走出了一條循環經濟發展路徑。」綦江區委書記潘毅琴說,其正引領綦江綠色發展,讓老工業基地重煥生機。
  • 人口流動與經濟增長的關係
    作為典型的移民城市,隨著當地經濟快速發展,深圳市一直是國內人口流動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對於深圳市2005年超常識的人口增長,我們的理解是,與當地政府當年對常住人口中的暫住人口進行全面調查登記有關。在新增的213.4萬暫住人口當中,估計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隨深圳市2002年取消二線關後逐步形成的。不過,這依然不能改變深圳市人口激增的事實。
  • 農民工「候鳥式」流動,近期內難以改變
    聽任人口流動,會大大增加傳染病的擴散;為防控新冠肺炎而嚴格限制人口流動,則影響企業復工,從而對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正因為如此,社會各界在思考減少人口大規模流動之道。人口大流動中,探親、旅遊、大學生放假回家屬於正常流動,不好限制。
  • 邊際成本三種收入和統計常識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明白,這些概念以及背後隱含的思維模式,和你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概括起來,這三大成本和我們的關係體現為以下三句簡單的話:沉沒成本決定了人們如何看待過去,邊際成本決定了人們如何對待現在,機會成本則決定了人們如何面對未來。
  • 新基建之充電站:詳解電動汽車充電站運營成本與收入模式
    充電運營收入主要為充電服務費+電費,成本主要為固定成本(人工、折舊等)與變動成本(電費、停車場收入分成等)。以50KW快充樁為例,若保持0.5元服務費不變,當充電樁利用率從7%提升至12%時,單樁利潤總額會從-0.05萬提升至0.93萬,彈性極大。因此運營效率是影響充電樁盈利的核心變量。
  • 第25章 能量是如何循環流動?五行在動植物能量流動中起何作用?
    而水的三態又為地球的植物提供了能量和物質流動的基礎,植物不斷的從土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進入植物內部,同時水中所含的礦物質具有一定的吸收能量的能力,他們組成了植物的主幹的物質基礎,物質和水中能量一部分又會存在於植物內部,一部分因為太陽光的照射隨水分子蒸發進入空中,不斷的實現了從植物的土壤根部到樹葉與空間之間的外部循環
  • 頂級的高手,都會勇敢抓住「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概念有三點:首先,「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以選擇的,其次,機會成本必須是指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一個項目,最後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本質怕的是放棄了緊緊拽在手裡的東西,卻又未能抓住想要的那些美好,無法在現實環境中抉擇。工作的現狀雖然令人沮喪,但是可以讓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生活起碼不會陷入窘境。
  • 「區域循環共生圈」
    「地區循環共生圈」  上勝町的經驗表明,立足於當地資源的開發和環境保護,通過優美環境建設助推當地經濟發展,著力創造老年人和婦女也能勝任的工作機會,促進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優化和諧,就能夠實現「區域循環共生」。
  • 林毅夫:應通過三方面的結構性改革提高收入水平,從而提高國內循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林毅夫:應通過三方面的結構性改革提高收入水平,從而提高國內循環比重新發展格局是2020年國家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方向,在國內、國外都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而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因為新發展格局提到: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 經濟內循環下的雙十一
    無論是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恢復與產業升級,還是迎合未來「國內大循環」的經濟發展基調,抑或是改善民生都離不開消費的貢獻。過去三駕馬車中,消費處於投資與出口之後。2020年疫情以及國際環境影響,消費被提到前端。投資與出口在過去本身就是增量,會激發增長。現在增量進入存量階段,新的增量勢必從消費升級中實現。內循環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超級消費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