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還在為日夜臨近的高考而殫精竭慮嗎?你還在為十年寒窗的最後一戰焦頭爛額嗎?你是否夙興夜寐卻不知前路命運幾何?是否心祈文運順遂卻拜神無門? 不要緊,快來求求文昌帝君吧!
文昌帝君,掌握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的神,世人常稱呼他「文曲星」。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
有關文昌星的說法,《史記天官書》所載:「鬥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星經》中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鬥魁前,其六星各有名。」文昌六星為上將(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命(主災咎)、司中(主右理)、司祿(賞功進士),各有專司,掌管天下文運祿籍,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士人學子的崇拜。
而文昌帝君本君,一般認為他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其受民間的奉祀,從周朝以來,歷代都相沿制訂禮法,列入祀典。
據傳說,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為張仲,在漢為張良,在晉為涼王呂光,在五代為蜀王孟昶,在姚秦之世為張育,七十三歲在石穴悟道,化身改形去鹹陽見後秦建立者姚萇,隨姚萇到了四川。天神對姚萇說:「秦無主,你該回去。」姚萇後來為張育在四川立祠,稱為張相公廟。
上天因為他累世為儒,留心於經典,特命他掌天曹桂籍,凡天下學生應考做官的功名之事,都由他來掌管。他身邊有兩個神作侍從,一曰天聾,一曰地啞。因為他不想盡極人世之聰明,所以有時裝聾扮啞。有的學生為他建的祠稱之為「文昌君」。唐玄宗到四川避難時,他曾顯靈護駕,平亂之後,被封為晉王,後人稱為「帝」,更受天下學子文人的崇奉。人們又常把一些博學多才的學子稱為「文曲星下凡」。
文昌帝君掌理考試命運、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祿。同時他也是刻字、書店、文具店、說書、抄紙的行神,所以昔日書商公會就叫做「文昌會館」。
過去,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誕辰,童生、秀才、稟生、貢生、舉人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廟行「三獻禮」祭祀之。歷代官府都要通令天下學校,來奉祀這位文昌神;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聖誕。《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
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裡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
但是即便如此,同學們也要努力複習,積攢實力。
否則,你每天只是刷刷手機,在睡前才鼓勵自己明天一定好好學習。即便學霸如文昌帝君,也只能對你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同學們要放平心態,按計劃有序進行複習和知識梳理,做好應對一切狀況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這一戰場上「有如神助」。
最後抄朱熹詩一首:
世間無處不陽春, 道路何曾困得人。
若向此中生厭斁,不知何處可安身!
希望大家高考加油全部上岸,收刀入鞘時,皆有斬獲!!!
誦文昌寶誥,功德無量!
志心皈命禮
不驕帝境。玉真慶宮。
現九十八化之行藏。顯億千萬種之神異。
飛鸞開化於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
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釋教。
不驕不樂,職盡乎天地水官。
功德難量。威靈莫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九天輔元。開化主宰。司祿職貢舉真君。
七曲靈應,保德弘仁大帝。
談經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玄門道教#
轉自龍門洞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