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時掛紅布是啥意思?來自古代習俗,主要是想取個好彩頭

2020-12-23 村裏白哥黑嫂

對於農民來說,修房蓋屋從來都是大事,是他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所以在蓋房子時,他們會非常慎重。事實上,他們的慎重也有道理,畢竟是大事,而且蓋好後幾乎要住半輩子,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在蓋房子時,人們常常會見到掛一塊紅布,或者是在土堆上插根棍子,棍子上挑著一塊紅布,很多人不解這是幹什麼。

近些年,打混凝土時也會掛紅布,那麼這個東西究竟該怎麼掛?又有什麼具體意思呢?

一、紅布怎麼掛

自建房掛紅布其實由來以久,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這個掛的方法,是挖好地基後,會有建築隊的人來「扎角」,就是他們量好地方,求出方以後,開始破土動工,他們會在房子四個角各擺幾塊磚,這不是胡亂擺的,而是一個標準,就是這四個角的磚就是房子的四角地基。當然了,他們是測量好後,通過計算擺的這些磚,這在我們這邊叫扎角。

建築隊的人紮好角後就算是動工了,這時候主家就要掛紅了,用一根棍子挑著一塊紅布,棍子插在土堆上,有的地方是在屋子中間的土堆上,有的是在院子裡,各地規矩不一樣。

而打混凝土掛紅布來自於以前的上梁,以前的房子都是木頭梁,上梁是個節點,也非常重要,梁決定了屋子的結實程度和安全性,所以人們很重視。

每到上梁的時候,人們會掛紅,上梁師傅還會擺幾樣東西,求上梁平安,自己平安,主家也平安。後來房子都成了混凝土澆灌屋頂,所以就沒有這個木頭梁了,但這個掛紅的習俗沒有改,既然上梁過程沒有了,那就在澆築頂板時掛上就行了。

這個打混凝土時和動工時都不止是要掛紅,多數人還會放鞭炮。那麼這個具體啥意思?有沒有特別的道理呢?

二、為啥要掛紅?有道理嗎?

其實從科學依據上來說,這是沒有道理的,沒有任何的道理。這個掛紅的意思就是求平安,求順利。

古往今來,都是把紅當成喜事,把白當成喪事。喪事時用白,喜事時用紅,蓋房當然是大喜事,所以得用紅。

掛紅的意思其實就是這個。

但同時我們要明白,這個真的管用嗎?任何有思考能力的人都會明白這沒有道理,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原因,或者是因為疏忽,或者是因為意外,或者是因為概率,疏忽、意外和概率,都不會因為掛塊紅布而被改變。

那麼人們為什麼還要掛?其實也容易理解,就是求個好彩頭。古代時中舉為什麼要放鞭炮?古代娶媳婦為啥要掛紅?都是要取個好彩頭,紅色喜慶,看著讓人舒服,也符合當事人的心情。

久而久之,本來一個圖喜慶的事,到後來被傳成了掛紅能闢邪,其實是誤傳,因為這沒有任何的科學根據。

最後:其實這個民間的很多事,我們也不能魯莽的定義為愚昧和無知,畢竟這都是從古時候傳下來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我們學習任何東西都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迷信老話,也不能鄙視老話,要帶上自己的思考。

相關焦點

  •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 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 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時間:2020-01-25 15: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 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在以往農村,一年裡最重要的兩個日子,莫過於除夕和春節。
  • 農村有句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關於節氣農村有很多老話俗語,有的說的是節氣的習俗,有的說的是通過這個節氣可以判斷未來的天氣,還有關於節氣的老話說的是與農業種植之間的關係。
  • 農村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眼看春節臨近,農村人即將走親訪友,互相祝福,由於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老百姓都很重視,所以春節人們做事都很講究,比如初一不能打罵小孩,正月裡不能剪頭,但是對於何時歸家出門也講究黃道吉日,比如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這又是啥講究呢?
  • 農村婆家年夜飯的壓軸菜「福袋」寓意招財進寶,新年吃個好彩頭!
    再有一周多的時間,我們中國的春節就要到來了,春節在我們所有節日中最為隆重,也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節日,到了春節的時候,在外一年的遊子也會想盡各種辦法,只為趕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不論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或者是大年初一的團圓飯,都是春節中最重要的飯菜,也是我們中國人心目中最隆重最熱鬧的日子,按照老輩子的習俗
  • 易蓋房快訊:其實,想了解農村自建房流程,只需要看這個就好了
    易蓋房快訊:其實,想了解農村自建房流程,只需要看這個就好了在農村建房子,當然便是自建房最合適了,但是很多人想在鄉下弄一套房屋,可是因為對自建房的流程次序不太掌握,因此沒有進一步的準備,此刻必須得到一些有關自建房的流程了。
  • 正月初九|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出門一大堆」啥意思
    在玉皇大帝生日這天,早早地要灑掃庭院,以淨水潑地,以示隆重慶祝,祝福玉帝生日吉祥如意,討個好彩頭。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尾魚,寓意年年有餘。還要有紅燒肉,豆腐。也是寓意日子紅紅火火,一家人越過越富有的意思。
  • 農村墓碑上刻字的講究:「故、顯、先、考、妣」,分別是啥意思?
    農村墓碑上刻字的講究:「故、顯、先、考、妣」,分別是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天有不測之風雲,人也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古往今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是無法擺脫生老病死這個鐵律的。對於生死,在農村裡的很多老人也看得很開,在以前基本都是土葬,所以有很多農村老人在五六十歲的年紀就開始準備身後事了,像農夫村裡有個習俗,過了五十歲以後就要開始著手給自己製作,或者是購買棺木了。而行走在農村裡的田間地頭,也常見到很多的墳墓。有些墳墓就是一根小土丘,有些則會豎一塊墓碑。當老人走了,為了表達對逝者的懷念和尊重,後代都會給其立墓,並且還挑選一個日子來立一塊墓碑,並刻上碑文。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意思大多也都比較通俗易懂。俗語大多來源於日常生活,把生活中的事情、習俗以及一些道理用俗語的形式呈現給後人,所以俗語才會讓很多人感到親切。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老話有理
    ,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高興的喜事了,就要和親朋好友目前們一起分享,並慶祝一下,所以在古代就有了辦喜事的習俗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而說到辦喜事主要可以分為兩類:紅喜事和白喜事。其中紅喜事指的就是一些比較喜慶的事情,像婚嫁、過壽、周歲、喬遷等。而白喜事則主要是指家中有親人去世了。
  • 農村自建房裝修過程中農村取暖設備如何選擇?
    農村自建房裝修過程中農村取暖設備如何選擇?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自建新房或者翻新舊房越來越多,由於農村地處郊區,氣溫相對較低,風也相對城市來說大很多,所以農村選擇一種好的取暖方式度過寒冷冬天尤為重要,以前的農村會選擇用玉米秸,稻草,木頭燒炕來取暖整個房間;後來人們用暖氣取暖,農村自建房裝修過程中農村取暖設備如何選擇?
  •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
    農村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為何冬至有「燒紙」習俗?(1)農村的老話「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嗎?冬至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也是在最早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古代的時候,冬至不只是一個節氣,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在農村裡還常聽到一些老人說「冬至大如年」這句老話,那它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六七不吃家常飯,單等女兒擺酒宴」啥意思?有道理嗎?
    眨眼間,已從那個懵懂少年成為油膩大叔的,回想起兒時在農村的生活,總是那麼的美好!在農村,小時候最喜歡來到村中的古樹下,不為別的,只為老人口中念叨的哪些俗語段子,這些從老人口中飛出的俗語,猶如委婉動聽的民謠,讓人懷念,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也積累大量的俗語,但它大多根植於民間,來自於勞動農民之。,今天老農就為大家整理幾句農村俗語,希望大家喜歡。
  • 農村老人常說:「搬一次家窮三年」,這話啥意思?搬家有啥講究?
    在結婚時,我們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為此我們希望盼個好彩頭,請風水師看看風水。要是自己建房子,那程序更加複雜。等房子建好後,又會選個好日子住進去。房子住久了,主人就會對房子產生感情,如果要搬家的話,還是會有很多人抗拒的。農村就有一個現象,很多農村家庭的孩子在城市買了房子,想要把父母接到城市去住,父母都會拒絕。說到底還是因為父母已經習慣了舊房子,習慣了鄰居。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比較淺顯易懂,「慶生」也就是指慶祝生日。現在的年輕人過生日了,就喜歡叫上好朋友一起去酒店吃一頓,然後晚上還要去KTV玩耍一番。
  • 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豆腐是我們最常見的豆製品。豆腐也屬於我們國家的一道美食。
  • 農村自建房監管應跟上 規範農村建築施工隊伍提高自建房質量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越發強烈,農村建房熱持續升溫。長期以來,農村居住房以自建為主。但筆者在調查時發現,農村自建房存在施工隊伍不專業、質量難保證、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農村自建房仍處於粗放式的發展狀態,暴露出了許多令人擔憂的安全隱患,甚至發生農村自建房坍塌的悲劇。
  • 柞水農村習俗:男女婚嫁6個必經步驟,第6步很講究
    人生三件大事、四大喜事,分別是「入學、擇業、婚嫁」和「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些事都會關乎到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為了能討過好彩頭,人們往往會採取舉行儀式的方法來慶賀,因全國各地地方文化習俗存在差異,各地也以不同的方式舉行。
  • 農村俗語:「明堂如月圓,子孫有餘錢」啥意思?明堂是什麼?
    說起明堂其實主要就是講的墓地和住處,一般按照老一輩人的傳統就是45°左右的位置稱為明堂,在農村大門之外就是被稱為明堂,在城市樓房的單元門口就被稱為明堂,而在墓地處則是墓碑口所對著的方向被稱為明堂。其實說起明堂在古代還有很多地方都是,比如古時候議政的大殿就被稱為明堂,古時候祭拜祖先、擺慶功酒、教學、科舉等地的寬敞之地都被稱為明堂。